• 刚好的孤独 最好的你(告别庸众需要勇气,通往优秀需要独处!) 978756826512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刚好的孤独 最好的你(告别庸众需要勇气,通往优秀需要独处!) 978756826512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2.37 5.6折 39.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志坚 著,读品 出品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65126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26922361

上书时间2024-11-17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人是群居动物,好热闹和融入群体都是人性的需要。然而,我们太多人因为害怕孤独,把太多的时间和心力花在迎合别人上,甚至以牺牲爱好和独特的天赋为代价,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其实,古来圣贤皆寂寞,综观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一番事业的人,谁不是在孤独中创造的辉煌?成功人士如此,我们年轻人更应该意识到孤独对我们成长和人生的重要意义。

   本书循序渐进系统地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因为害怕孤独而盲目交友、择业、培养爱好所产生的危害,以及从人际交往、人生选择、内心修炼、外界压力应对、思维方式、性格完善等诸多方面从内到外引导读者客观认识孤独、直面孤独以及如何对抗孤独的有效方法;懂得不必迎合别人,学会与之握手言和,在孤独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

人际心理关系专家、手绘师、工艺师。


  历任培训师、公关策划,在长期的交际与公关活动中,学习和积累了丰富的成功学与人际学知识与经验,并从生活实践的基础中,细腻体悟诸多宝贵实效的交际互动心得。作者以著述、演讲分享洞察人生的奥妙睿智,剔透道尽生活生命与生存的根本与机巧。


业余喜欢绘画、手工,喜欢一切自然与美的东西,崇尚匠人精神。


著有《敏感者的力量》《讨好型人格》等畅销书籍。



目录

第1章 别想通过努力融合寻找存在感


人人生来原创,经历多了才成盗版 002


为何不屑与他人为伍,却害怕自己与众不同 006


为了所谓的安全感而拼命融入群体 010


不必勉强融入朋友圈,太多的人际关系只是泡沫 014


盲目融合终让你“迷失”在多数之中 018


融入群体时,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彻底“葬送” 022


无谓的合群,是浪费生命的事情 026


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独,合群了才是内心的孤独 029


有时努力为集体屈服,却只能让少数人得益 033


每个人的人生价值,难道只取决于能赚多少钱 036


第2章 孤独,是通往优秀的必经之路


优秀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042


有思想的人到哪儿都孤独 046


内心越丰富、强大的人,寻求的外援就越少 050


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 053


越优秀的人,面对的排斥和打击往往越大 057


主流与非主流,无关对错,只关勇气 061


停止讨好别人!因为你不能拉上别人一起成为巨星 064


第3章 不迎合,敢于选择与众“为敌”的冒险


是什么偷走了你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070


独立,就意味着可能被孤立 074


特立独行会拉大人与人的差异性 077


你的与众不同会触及众人自卑的痛处 081


独特是平庸的眼中钉,两者水火不容 085


“不合群”是一件很冒险的事 089


第4章 在孤独的时光里,雕琢更好的自己


孤独若不是缘于内向,便是缘于卓绝 094


只有独处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自己 098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102


艺术注定孤独,合群难免重复 105


孤独的时光,塑造不同凡响的自己 110


第5章 个性与梦想写在优秀者的基因里


物以稀为贵,人以不同而稀缺 116


世故不是成熟,独特个性的形成才是 119


做自己,才是真正的独一无二 123


差异化就是能让你做到名的特质 127


少有人走的路,往往是离梦想近的路 132


唯有梦想是你不甘泯然于众的东西 137


第6章 冷眼与嘲笑只因别人畏惧更优秀的你


走自己的路,不用在意别人的目光 142


人生的所有责难,终将以另一种方式给你回报 147


把时间用在讨厌的人身上不划算 151


听从内心,别让平庸者的建议使你沦落 155


保持与“众人”的适当距离,屏蔽负能量 159


耐心等待,给运气一点时间 163


第7章 想让别人都满意,等于捆住了你自己


如果总在乎别人的想法,就会忽视自己 170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舒坦,心也舒坦 173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你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177


众口难调,你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 182


别让患得患失“断送”了幸福 186


别让敏感牵着鼻子走,“钝感”的人好命 190


第8章 思想独立,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不可复制的人


盲从者看到的都是“真理”,独立思考的人能看到谬误 196


不会独立思考,只会被人不停洗脑,牵着鼻子走 200


没有质疑过,你也就从未独立思考过 203


所谓成长,就是通过独立思考来自我救赎 207


唯有独立思考才能打破定式思维,找到解决之道 212


第9章 所谓的缺点,不过是别人无法接受的特点


令人难忘的不一定是美的,而是有特点的 218


完美的人不如有缺点的人可爱 222


只有心智不成熟的人,才把上天赐予的东西当累赘 226


缺点用对地方就是你的独有优势 229


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 233


第10章 特立独行的路上,必须规避的雷区


内心可以孤独,性格不可孤僻 238


外在的腔调要靠内在的卓越来支撑 242


特立独行并不意味着目空一切 246


可以有棱角,但不可锋芒毕露 250


在独特与统一、坚持与妥协中自由切换 254



内容摘要

人是群居动物,好热闹和融入群体都是人性的需要。然而,我们太多人因为害怕孤独,把太多的时间和心力花在迎合别人上,甚至以牺牲爱好和独特的天赋为代价,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其实,古来圣贤皆寂寞,综观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一番事业的人,谁不是在孤独中创造的辉煌?成功人士如此,我们年轻人更应该意识到孤独对我们成长和人生的重要意义。


   本书循序渐进系统地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因为害怕孤独而盲目交友、择业、培养爱好所产生的危害,以及从人际交往、人生选择、内心修炼、外界压力应对、思维方式、性格完善等诸多方面从内到外引导读者客观认识孤独、直面孤独以及如何对抗孤独的有效方法;懂得不必迎合别人,学会与之握手言和,在孤独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主编推荐

人际心理关系专家、手绘师、工艺师。

  历任培训师、公关策划,在长期的交际与公关活动中,学习和积累了丰富的成功学与人际学知识与经验,并从生活实践的基础中,细腻体悟诸多宝贵实效的交际互动心得。作者以著述、演讲分享洞察人生的奥妙睿智,剔透道尽生活生命与生存的根本与机巧。

业余喜欢绘画、手工,喜欢一切自然与美的东西,崇尚匠人精神。

著有《敏感者的力量》《讨好型人格》等畅销书籍。



精彩内容

优秀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一个人好不容易融入一个群体,却发现自己的想法和群体成员的想法差异很大,甚至截然相反。这时候,大多数人会迫于群体压力,产生焦虑和不安,进而放弃自己的想法,随大溜从了大家的想法。

他不知道,想法和大家不一样,难免会陷入被孤立的局面,但也可能意味着他拥有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模式,意味着他可能会因为这与众不同的想法而卓尔不凡。这也许就是我们被孤立后,上天给予我们的馈赠。

在一个村子里,村民们靠开山卖石头为生。他们把从山上运下来的石块砸成小石子,卖给建房铺路的人。一代人接一代人终日如此,就这样循环往复地采石、砸石、卖石,但是卖的价钱并不高。一个少年子承父业,也开始了上山采石头的生计,但他并不砸碎那些石头,而是直接运到城里。没想到那些本就奇形怪状的石头深受花鸟商人、园林建筑师的喜欢,他运去的石头每次都被抢购一空。很快,少年成了村里的首富。

在一条专卖各种大衣的时装街上,一家接一家的店铺挂着一眼看上去都差不多的大衣,为了多卖出几件大衣,店主之间竞争激烈。他们每天站在店门口卖力地吆喝:“大减价啦,大甩卖啦!”或者不知疲倦地拦着每一个过往的顾客,向他们介绍自己店里的大衣如何如何质优价廉。但在他们中间,有一个店主做法迥异。他既不吆喝也不宣传,只坐在店门口,和对门的店主吵架。因为对门卖着和他一模一样的大衣,但他标价1000元,对门就标价950元,他标价950元,对门就标价900元。顾客到他店里转上一圈,转身就去对面店里了。他一天一套大衣也卖不出去,而对门一天卖出上百套。大家都说他这么下去,买卖肯定干不下去,店铺很快就得关门歇业。但这个人只在心里笑,因为对门那个店也是他的。这是他与众不同的营销手段。生意看似赔了,实则他是那条街上的赢家。

看,优秀的人总是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正是因为这独特的思维方式,才让他脱颖而出,成就了他的优秀。所以,我们无须为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不同而不安;相反,你应该庆幸自己拥有这样的想法,并拒绝人云亦云,哪怕陷入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孤独境地。我们要知道,很多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假如我们总是跟大家想得一样,什么事情都按常规思路去做,就很容易被别人的观点牵着鼻子走,左右掣肘,导致无所作为。

那如何培养自己的求异思维呢?

   首先,要自信。要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相信自己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能够引领自己走向优秀。当然,这要把握一个度,不能自信到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和意见。要尊重别人的想法,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有鉴别地选择取舍。

其次,要有意识地进行逆向思维。别人都往东,你可以试着向西。别人对一件事物都说好,你则要多想想它不好的地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个国王送给大儿子一匹白马,给二儿子一匹黑马,告诉他们,现在骑马去泉边饮水,谁的马走得慢,回来得晚,谁就赢,将来就让他继承王位。老大一听,那肯定动作越缓慢取胜的机会越大呀,所以,他拖拖拉拉地站起来,整理衣服,整理马的缰绳、马鞍,可就在这时,老二飞速跨上老大的白马飞驰而去,老大还没明白怎么回事,老二已经骑着他的白马饮水回来了。结果当然是老二胜了,因为他的马落在老大的马后面。故事中的老二运用的就是逆向思维,你说慢取胜,我偏要快,但是要对手快,自己慢。

后,独辟蹊径也可与众不同。跟在别人后面跑,只能摘别人摘剩下的果实。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自然看不到自己的脚印。选择一条别人都不走的路,可能更容易通向成功。

   我有个远房叔叔,他生活在山东,早年做过一件事,这件事在当时所有人眼里,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叔叔老家是在山村里,村里的人靠在薄田种庄稼生活,但总是收成不好,于是有人改种苹果树,结果收获颇丰,后来全村人都一窝蜂地跟着种苹果树。不到几年,漫山遍野都是苹果园。一到秋天,家家户户采摘的苹果在房前屋后堆积成山,等着客商进村子收购。客商用筐子把苹果一筐一筐地运走,村民们数着用苹果换来的钱,喜笑颜开。

可就在大家为种苹果奔小康欢欣鼓舞,准备栽植更多果树的时候,叔叔却砍掉了自家地里的苹果树,改栽荆子。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苹果树已经开始赚钱了,为什么都砍了呢?栽荆子有什么用!又不能卖钱。可两年后,人们才明白,叔叔独辟蹊径,走的是更光明的路。因为随着苹果产量的不断增加,用来装苹果的筐成了稀缺物,于是叔叔的荆条筐供不应求。当全村人都在为苹果找客商的时候,叔叔只在家等着客商来买筐。因为他走了一条没人走的路,没人跟他竞争。

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为至贵。

 

 

孤独的时光,塑造不同凡响的自己

 

   现在用智能手机的人,几乎都用微信。次用微信的我,被启动页面那个画面给震了一下:浩瀚的宇宙中,巨大的蓝色星球——地球,散发着幽冷的清辉,一个在地球的衬托下显得微小的身影,在眺望着它。整个画面散发着淡淡的孤冷,却又涌动着丝丝暖意。孤冷的感觉来自孤独的地球,孤独的小小身影;暖意却来自身影和地球之间默默对望、互相倾诉的情义……

把这张图片送到亿万手机用户眼前的人,叫张小龙。他因为创造了微信,被称作“微信之父”。他在解释这张图片的时候说:“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张小龙尤其是。程序员出身的他喜欢在深夜里埋头写代码,平时说话很少,除非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相反,即便对方口若悬河,他也顶多回一个:“嗯。”大多时候保持沉默。张小龙只有两个业余爱好:每周打一次高尔夫球和每天深夜听音乐。他的大学室友说,上学那会儿,他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去宿舍外的池塘钓虾,在浓浓的夜色中,静静地坐在那里,如石化了一般。工作之后深夜钓虾的习惯改成了一个人打高尔夫球,就算是疏解工作压力的消遣,也是孤独的。

而除此之外的时间,张小龙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他件让业内震惊的作品,就是被列入“十大国产软件”的Foxmail,而这一软件是他自己一个人利用业余时间开发出来的。而第二件作品,就是人人都在使用的微信。

微信推出后迅速风靡,仅一年的时间用户就过亿,获得赞誉无数。这是张小龙和他的团队历经三年的孤独和夜以继日的打拼换来的。那段日子里,张小龙把自己和同事们关在一间几十平方米的房间里,整日和几十台计算机为伴,忙到没时间吃饭,舍不得花时间去睡觉。饿了吃点零食,困了趴桌子上眯一会儿。可以说,那段时间充满了道不尽的艰辛。后来,同事们管那间办公室叫“小黑屋”,而他们都是被关在“小黑屋”里的孤独者。但就是这些被关“小黑屋”的人,在孤独中创造出了耀眼的功绩。

张小龙后来成为腾讯高级副总裁,但他不愿意参加每周一次的例会,起初借口“起不来”,马化腾安排自己的秘书按点叫他起床;后又借口“路上太堵,怕赶不上”,马化腾于是每次例会前派车去接他。他再也找不到任何借口,可内心充满了不情愿。他喜欢一个人待着,独对电脑屏幕,查看一排排数据,翻阅密密麻麻的资料。那一刻,他一如微信登录页面上那个地球眺望者,孤独地观察、孤独地思考,然后朝着更高的目标进发。

张小龙说:“我从没有见过一个不孤独的人,会发出耀眼的光芒!”孤独的时光,是珍贵的财富,是能让一个人发出耀眼光芒的财富。委实该重视它、珍惜它。

看一个人是否优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他如何利用独处的时光。八小时工作时间、学习时间,大家都一样在忙,但八小时之外的悠闲时光,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心理学家把一个人自我独处时的状态分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三类。舒适区是纯粹消遣、玩乐,轻松无压力,但也不会带给人任何成长和进步;恐慌区则是让人感到焦虑,所做的事情会给自己很大压力,觉得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这两种状态都是不可取的,是对独处时间的浪费。学习区是理想的状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制订学习计划,将独处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从而在高质量的独处时间内提升自己。

我们可以检省一下自己,看看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我们是把自己放在哪个区。在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属于舒适区,看似闲适实则是无聊、枯燥地打发独处的时间。在现代都市里,有一个庞大的群体——“空巢青年”,即一个人漂泊在异地、独居的单身年轻人。之所以称他们为“空巢青年”,是因为他们下班之后的绝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在屋子里待着。我曾对这一群体的独处生活状态做过简单的调查,接受调查的人中有一大半是处在舒适区。他们下班回到住处,个动作是把自己甩到床上,刷一会儿手机,然后叫个外卖。吃饭时间也是手机不离手的。肚子填饱后继续往床上一倒,继续刷手机,或者看电视。用他们的话说,他们可以“长时间在手机和电脑之间无缝切换”。还有一拨人痴迷打网游,一个人在房间里也能弄出各种枪械打斗声,打完一局还有下一局,常常玩到凌晨,欲罢不能。周末不需要上班,很多人可以在床上躺着看一天电视……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在学习区和恐慌区奋斗。当然,调查结果并不能代表全貌,毕竟范围窄,选择的调查对象行业分布也不均衡,所以准确性有待考证。用到此处,旨在说明一点:独居的年轻人,正值青春年少,精力充沛,又有大把可自由支配的独处时间,正是提升自己的良机,切不可浪费。

趁孤独正当时,塑造不同凡响的自己!

 

所谓成长,就是通过独立思考来自我救赎

 

   何谓成长?是一年增加一岁,长高几厘米,还是从小学到大学,学历的提高、知识的增加,抑或是离开父母,参加工作,谈恋爱,结婚,为人父母?这些是成长,又都不是。这一切的增长唯有建立在思想独立的基础上,才可称为真正的成长。也就是说,不依附、不隶属、不盲从,做事和解决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及方法,能够保持独立的人格,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否则,不过是徒增年龄、学历、经历罢了。

我认识一个26岁的小伙子,他不仅是地级市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而且长得高大帅气,尤其是在镁光灯下那张阳刚的脸更是能迷倒一众女孩子。可他一直没有意中人。有人说他心气高,没遇到让自己满意的;有人说他忙事业,没有时间和精力谈恋爱;也有人说他是不婚主义者。而我知道的事实真相却是,小伙子是不折不扣的妈宝,也就是很听妈妈话的“小男孩”,听话到什么程度呢?每天穿什么样子的衬衫、什么样子的皮鞋,都要听妈妈的意见。如果妈妈说,你今天应该穿白色衬衫,那么他即便已经从柜子里拿出黑色的了,也会毫不犹豫地放回去。因为身边围着的那些女孩子没有让妈妈满意的,所以他的感情一直处在游荡的状态。我问他,他自己的感受和对心动的女孩子的要求,结果他一脸茫然地说:“妈妈说,婚姻大事得听父母的。谈恋爱嘛,也得尊重父母的意见。”听了这话,我想说,这小伙子虽然26岁了,身高180厘米,但他还是个小孩子。

无独有偶,我还认识一位35岁的女士,不仅硕士学历,而且是中学老师。按说,她应该是位很独立的女性,可她做任何事情都要找人商量,叫别人帮她拿主意。小时候听父母的,参加工作了听领导的,结婚了听老公的,现在孩子不到10岁,竟都可以帮她拿主意了。有一次,老家来亲戚,想请她带着去医院看病。她急忙拨打老公电话,可偏偏老公手机关机了,联系不上。她一下子六神无主地原地转圈,不知该怎么办。同事不知道情况,看她急成那个样子,还以为她家里出什么大事了,就给她出主意:“你有没有你老公单位办公室电话呀?”她一听,于是转而打老公单位对外联系的固定电话。电话接通,她在电话里乱七八糟说了一通,向老公询问该如何如何。旁边的同事听了,忍不住连连摇头、叹气。这位女士告诉我,如果做事没有亲近的人给她拿主意,她心里就没底,做什么都不安心。我想说,这位女士虽然高学历,也为人师为人母,但她也还是个小孩子。

   遇事都交由别人做主、做决定、做选择,由别人来指挥自己怎么做,这两人难道不是小孩子的标准特征?一个人若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纵然身体成年了,心理却依旧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子。独立思考是获得独立人格的重要途径,所以,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来自我救赎,才能算得上真正的成长、成熟。

老师上课的时候,问全班45个小学生:“如果房子着火了,怎么办?”有40个孩子大声回答:“打119,让消防警察来灭火。”有4个孩子说:“赶紧去找很多人来,大家一起提水来灭火。”老师对他们的回答给予肯定,因为这都是老师和父母平时教给他们正确的、有效的办法。但有一个孩子的回答很“另类”,“找来葫芦娃里的水娃,朝着着火的房子轻松吐那么一口水,火一眨眼就能灭掉。孙悟空也可以,他可以让龙王降下一场及时雨,所有危情轻松解除。”他的话引来全班哄堂大笑,老师也气急败坏地批评他:“房子着火了,你还有心思在那里天马行空,想这些不着边际的办法?”

很多人听完这个故事,可能会跟这个老师的想法一样,但我听完后,忍不住为这个小孩子竖大拇指。他的灭火办法尽管“不着边际”,可那是他独立思考后的结论,这是他可贵的,也是值得表扬和肯定的地方。那些说出有用办法的孩子们,说的都是大人教给他们的办法,而非自己独立想出来的,尽管正确,可缺乏亮点。这些小孩子在今后成长的路上,如果习惯了这样被动接受现成的经验、结论,而懒于独立思考,可能永远都只是“在成长”。而面对一件事,若能够开始独立思考,自己做出判断和选择,就意味着我们在向成熟迈进。

所以,迈向成熟的关键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步,就要先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无论心里有多犹豫、多不安,都请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一遇到问题就想着去请教别人,不轻易求助于他人,依赖他人。这个过程,可能内心会很难受,有迷茫,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有担心,万一自己的决定错了,自己的选择错了可怎么好;有纠结,“问一问别人吧”“先自己想想吧”心里仿佛有两个小人在不停“打仗”……这些纷扰再正常不过,要有耐心,给自己时间去克服这些情绪。告诉自己,即便自己做出的决定,终证实错了,那也是一大进步,毕竟我们已经开始独立思考。何况,事情本来就没有的对与错,我们先前依赖着的,帮我们出主意的人,也并非每次提出的建议都是正确的、合理的。要敢于迈出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