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望之地 美国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 9787301310410
  • 欲望之地 美国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 978730131041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欲望之地 美国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 9787301310410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6.42 5.3折 69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威廉·利奇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10410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29131623

上书时间2024-11-16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谁有能力构想美好生活的愿景并使之盛行,谁就拥有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本书主要讲述1880年至1930年美国消费主义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旨在阐明这种文化的力量和吸引力,以及它给美国带来的道德巨变。书中详细地阐述了,在这种新的文化中,人与物的关系如何被重新界定,儿童如何逐渐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经济学观点如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宗教和政府机构如何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文化界如何批判这种文化,以及*重要的一点,商人和大企业如何逐步在美国社会中扮演起举足轻重的角色。



作者简介

  (美)威廉•利奇(William Leach,1943—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美国文化史。本书为其代表作,199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书并获“赫伯特•胡佛图书奖”,美国高校西方文化史指定参阅图书。



目录

前言 
导言 欲望之地和消费资本主义文化 
部分 诱惑策略
章 一个商业帝国的开端 
第二章 色彩、玻璃和灯光构成的外墙 
第三章 室内展示 
第四章 时尚与不可或缺之物 
第五章 阿里巴巴之灯:为个人和公共利益服务 
第二部分 权力环路
第六章 “商业掌管世界”:新秩序背后的机构联合 
第七章 沃纳梅克的简朴生活和国教道德的沦丧 
第八章 心灵疗愈和幸福机器 
第三部分 管理梦想文化:1922—1932
第九章 “整合时代”:商品、金钱和合并热潮 
第十章 “把他们的梦想卖给他们” 
第十一章 盛会 
第十二章 胡佛的绿宝石城和政府管理 
结论 遗产 
注释



内容摘要

  谁有能力构想美好生活的愿景并使之盛行,谁就拥有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本书主要讲述1880年至1930年美国消费主义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旨在阐明这种文化的力量和吸引力,以及它给美国带来的道德巨变。书中详细地阐述了,在这种新的文化中,人与物的关系如何被重新界定,儿童如何逐渐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经济学观点如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宗教和政府机构如何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文化界如何批判这种文化,以及*重要的一点,商人和大企业如何逐步在美国社会中扮演起举足轻重的角色。



主编推荐

  (美)威廉•利奇(William Leach,1943—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美国文化史。本书为其代表作,199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书并获“赫伯特•胡佛图书奖”,美国高校西方文化史指定参阅图书。



精彩内容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其1902年出版的《宗教经验之种种》一书中,首次以一种引人注目的方式,引起了人们对心灵疗愈运动的关注。这个术语以前就曾很流行,但却是詹姆斯确保了它在历史上永远占有一席之地。他发现,心灵疗愈团体由一些宗教派别组成,这些宗教人士认为,人可以仅仅通过意志和信念来治疗疾病,在人间创造天堂。心灵疗愈师也被称为“新疗愈师”,后来还被称为“积极思想家”。与传统宗教相比,心灵疗愈与美国时势的联系更为密切,在利用新的精神机会方面也要更富有创造力。就连沃纳梅克和他的精神伴侣瓦格纳也都自称心灵疗愈者,他们两个人都反对那种“非人道的悲观主义”,都自信而乐观。然而,他们仍然保留了其原来的宗教信仰。而大部分心灵疗愈师则都想逃离他们原来的宗教信仰,创造更符合主流商业文化的新宗教和新观点。1915年左右,他们开始争夺数以千计的美国人的忠诚。
心灵疗愈团体源于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宗教大动荡,那是美国宗教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其间不仅出现了许多本土宗教派别(从“伦理教化”到“耶和华见证人”),而且新教的优越性也开始衰落(新教分裂为现代主义和原教旨主义两大阵营);此外,其他宗教团体和思想则开始兴起。历史学家将这一时期描述为一个精神危机的时代,这场危机使得大多数新教徒、天主教徒和犹太教徒决定进行内部机构建设;到1915年,许多新教福音派都已转向原教旨主义,或者是从似乎极度危险的“现代”中撤退;其他人则陷入混乱、怀疑,甚至绝望。也有一些人,即那些心灵疗愈者,找到了一种新的确定性,他们似乎在正确的时间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尽管彼此之间常有不和,但总的来说,他们构成了美国对“系统的生活哲学的原创贡献”。根据近一位历史学家的说法,到20世纪末,他们产出的文献达到一种“惊人的数量”。
对心灵疗愈运动来说,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就是1893年在芝加哥世博会上举行的世界宗教会议;当时,“疗愈”团体三位主要精神领袖(两位女士和一位男士)在会议期间举行的对谈,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年轻女士露西?斯普拉格(后来她成为经济学家米切尔的妻子),是许多认为他们的对谈(以及整个普世经验的新颖性)是“自己生命中的一个伟大事件”的芝加哥人之一。在对谈中,神智学会创始人布拉瓦茨基的继承者、来自英国的安妮?贝赞特谈到了神智学。基督教科学的创始人玛丽?艾迪解释了基督教科学的哲学,努力将其与贝赞特的思想区分开,后者的思想要更加“东方”化,带有一种“异教”倾向。印度哲人维韦卡南达在与会者面前慷慨陈词,他戴着一条白色的丝绸头巾,穿着一件柔软的猩红色长袍,系着一条深红色的腰带;他宣讲了印度教的基本哲学吠檀多(吠檀多对神智学和新思想有很大影响),这让听众激动不已;会议结束后,维韦卡南达游历了这个国家,点燃了人们对吠檀多和心灵疗愈运动的兴趣。
心灵疗愈通常与自由派及福音派新教有着共同的根源,它将这些信仰中许多自由的倾向发挥到了极致。心灵疗愈法(尤其是其世俗变体,如神智学和新思想)是务实的,它以一种坚定的方式反映了美国人的信念,即人们可以创造自己的命运并找到完全的幸福。这些信仰想要使宗教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将其与世俗和科学的愿景相结合,并使其适应人们不断扩大的物质欲望。像沃纳梅克这样对内心生活保持一定忠诚的新教徒,把商业与宗教区别以待;而心灵疗愈者则是向外看,将“自我”完全开放给他们眼中“多彩的人世”。
总的来说,正如历史学家唐纳德?迈耶在其心灵疗愈史著作《积极思想家》中指出的那样,心灵疗愈者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政治主张可言,实际上,他们是不关心政治的。但是,他们确实拥有自己独特的神学态度、心理学和经济学观点,这些观点背离了早期19世纪的观点,而与新的商业优先事项相一致。
表面上看,这些教派在神学上似乎互为对手。更“传统”的基督教科学家经常指出,sheng经是获得启示和精神洞察力的主要来源;而神智论者和新思想派虽然到处寻找指引,但却极少求助于shneg经。神智论者在这方面显得尤为大胆(甚至是怪异),他们相信“亡灵”在地球上空盘旋,活人可以通过降神会和一些媒介触及这些灵魂。神智学创始人布拉瓦茨基曾举行过一些非常壮观的降神会,但却不过是在用她那双迷人的蓝眼睛(和其他设备)或其他伎俩来骗人。许多神智学者也是神秘主义者,他们相信生物永远不会死亡,而是会蜕变为新的实体:动物、鸟类或其他什么生命体。业力和轮回是神智学的基本原则。
与此同时,布拉瓦茨基和其他神智论者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神灵,他们是激进的反基督教者,因此基督教科学家对他们可以说是深恶痛绝。神智学和新思想的追随者拒绝相信传统的“来世”概念,他们相信只有永恒的“此地与此刻”。新思想派的心灵疗愈者和神智论者都研究异教徒的信仰和世界宗教,如佛教和印度教,以寻找所有宗教背后的“元精神”;他们认为,这些元精神首先出现在古代世界神秘的异教中。
所有的心灵疗愈者,尽管他们宗教信仰有别,但却都相信“此生的救赎”和“此世的丰足”,而不是死后升入天国。“自己活,也让别人活”,是所有这些教派的基本信条。他们抵制“邪恶”“内疚”“诅咒”“堕落”这些旧有概念。神智论者借鉴印度教的观念,大胆地反对基督教中的“罪恶”和“愧疚”观念。布拉瓦茨基说,上帝不再是一个审判人的神,而是一个善良的人——“他根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神力”,一种信徒内充外显的完全“治愈和充满活力的力量”。上帝是一个“整体”,是圣父圣母的幸福融合,是一种人人得以获取的完全的丰足,他无时无刻不对所有人施与仁慈。布拉瓦茨基写道,“宇宙本身正在展现出它自己的本质”,因此我们也“永远正在成为纯粹的精神”。上帝实际上是孩子愿望的化身——任何时候都渴望被爱、被保护和被供养。
“即使遇到挫折也终会成功”这一新的乐观积极心理,是心灵疗愈学的基础。心灵疗愈者拥有“健康的心灵”。“通过建设性思考和服从所产生的创造性力量”,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是灵感、力量、健康和富足的源泉”。“我们真的是神,”印度哲人维韦卡南达告诉他的追随者,“而非罪人。我们不乞求救赎,而是要求获得救赎,这是我们心灵与生俱来的权利。我们的想法决定了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罪人,我们就会成为罪人;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神圣,我们就会真的变得神圣。”心灵疗愈者摒弃了所有的消极思想,特别是恐惧、担忧和焦虑。一位信徒写道,恐惧是一种“自我强加或自我允许的自卑感”,是一种“有害的、不必要的东西”。它会使人害病,让人无法获得宇宙中真正的富足。心中想要“成功”,你就会“取得成功”。布拉瓦茨基说,的“上帝”,“潜伏于所有”个体身上。“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潜在的力量,”奥里森?马登写道,“一股坚不可摧的生命力量,一种不朽的健康原则,若能得到发展,它必能治愈我们所有的创伤。”其他心灵疗愈领袖则说道:“醒来吧,快去挑战我们的自我极限……能够阻止我们获得充足金钱或空气的就是我们的恐惧。”“你现在想要的都是你的了……你生来就是要去进行统治和享有富足。”
尤金?玛尔(Eugene Mar)是新思想运动的一位积极倡导者,他写道,美国人应该永远消除“责任或自我否定的观念”。“对被解放的灵魂来说,没有什么是普通的或不洁的。没有必要推迟幸福的到来。”马登说:“我们都知道那些错误思维会产生一些灾难性的影响,所以不要担心焦虑。”“如果你想从生活中得到的收获,你就要坚信:你是为快乐而生,你并不只是一个工作机器,你还是一个快乐机器。切断过去,也不要去预想明天,从当下这一刻开始获取每一种可能性。积极思考、有创造力、幸福思念,会让你收获很多美好的事物。”
积极的经济学方法与这种充满活力的心理学和神学相伴而生;与早期那种自由放任的“稀缺”和“自我否定”思想不同,它支持更具吸引力的“供给”和“繁荣”观念。无论如何,在心灵疗愈者眼中,这个世界都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地方:根本就不存在痛苦一说。贫穷、不公正,以及各种不平等,都只存在于头脑中。“所有人都可以享用无尽。”
这种心灵疗愈的意识形态,在城市文化的许多方面都能找到。所谓“为快乐和无忧生活而进行的十字军东征”,往往是由一战以前那些接受了心灵疗愈思想的商人和广告商发起的。《成功》等商业贸易期刊和西格尔–库珀百货的员工杂志《思想与工作》上,就刊登了那些心灵疗愈大师的文章。“不要推迟你的快乐,”1904年的《思想和工作》上的一篇文章敦促人们,“毫无疑问,生而为人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快乐和满足。”涉足新思想的广告狂热者哈伯德,在全国各地进行商业“布道”,提醒他的听众,“恐惧是的骚扰者,它会导致各种身体疾病”。“积极思考对健康和智慧至关重要。”他说:“我相信,我们现在正生活于永恒中,就如同我们未来必定生活于永恒中。”
心灵疗愈的符号也被市场化,例如,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一个年轻女子设计的“无忧”福娃。那是一个蹲在那里微笑的娃娃,它胖乎乎的,像尊佛;它有时是男孩的样子,有时是女孩的样子,代表了“他们理应成为的那种万物之神”。据一位销售商说,这种玩偶“在玩具贸易中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全美的酒店、餐馆、百货商店和家庭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掀起了20世纪初的“娃娃热”,那是美国人次在玩具上花费数百万美元。这种娃娃还有一些变体,例如,“泰迪福娃”和“比利肯和比利肯特”娃娃(这是“一对让人一见就想笑的娃娃”,据说是为了“驱走困难、小烦恼、无聊和焦虑”而设计出来的),这些玩具很快就从纽约卖到了西雅图。对新兴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心灵疗愈符号。那个年代的人们说:“福娃身上充溢着一种满足感。”“一看到它,人们就会忘记忧愁。”
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都在认真对待“新疗法”。早在19世纪90年代后期,自从维韦卡南达获得成功后,对圣哲的崇拜就开始吸引成百上千心有不满且有钱的女性和过度劳累的商人,这种狂热的顶点是——印度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在二十出头时就大受欢迎。商人们参加冥想和瑜伽课程来培养积极思考能力。富有的格林尼治村女主人、1913年帕特森表演的共同启发者梅布尔?道奇则实践了许多心灵疗愈方法,寻求成为一个“超级自我”。她的一个情人这样评价她:“她与‘它’,即无限,紧密相连。”被神智学、基督教科学和新思想吸引的有各种各样的人,比如凡勃伦的任妻子爱伦,以及小说家德莱塞。尤其是对德莱塞来说,这种新的“宗教”观点,与当下这个金钱、野心、贪婪和欲望的世界完全适配。

 

 



媒体评论

本书学术严谨,文笔优雅,讲述了一个残酷无情而又光彩耀眼的新世界的历史。——《纽约时报》

本书对美国消费社会的兴起做了全面的、常常是一针见血而又别有风味的审视,让人爱不释手。 
——《纽约日报》

《欲望之地》是一部记录美国生活大规模转型的编年史。 ——《纽约时报书评》

如果你想追忆那个更简单、更朴素的美国,就请阅读《欲望之地》……商业领袖在宗教和资本主义之间建立起一种神秘的关联,利奇在分析这一关联时展现出了多层面剖析历史的卓越才能。下次怀旧时请阅读本书,你会发现,历史过往并不仅仅是一连串被珍藏的事件和回忆。过去就在我们面前。 ——《洛杉矶时报》

利奇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和缜密的研究者……该书围绕一个矛盾展开,即资本主义要求人们在工作场所是虔诚的信徒,而在收银台前却是狂热的异教徒。 ——《华尔街日报》

利奇这部大作耗时十余载,它对美国消费主义文化转型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描述,令人振奋。大规模的生产和分销提供了“大量的商品,满足了人们从未意识到的需求”,消费主义文化转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波士顿凤凰报》

1880年至1930年间,美国从一个由职业道德主导的社会,转变为一个被消费资本主义支配的社会。利奇分析了美国文化历史中促成这种转变的权力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出版人周刊》

《欲望之地》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概述性历史书。它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我们现今这样的购物方式、需求、想象和生活方式是如何发展出来的。 ——《巴尔的摩太阳报》

利奇的书,其*振奋人心之处在于,它的论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即消费主义是由一系列态度构成的,这些态度就像机械鸟的动作一样,都是人们精心设计出来的。 ——《哈泼斯杂志》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让20世纪60年代变得更加激进,同样,利奇的《欲望之地》也能给20世纪90年代带来许多变革。利奇研究了1880年到1930年间的美国历史,他对消费资本主义的评述令人惊叹。 
——《西雅图时报》

本书不可或缺。……利奇是一个叙事天才,他对那些重要的细节有敏锐的洞察力……他耐心地追踪消费主义社会的发展:肇始于微不足道的零售业,经历消费服务业的制度化,再到消费主义被全面接受为美国的生活方式。 ——《国家》

本书将商业历史与文化历史巧妙相融,让人们重新认识了美国商业生活的广阔领域。 ——《威尔逊季刊》

一部精彩之作!利奇对20世纪根本问题的阐释非常精妙……如果有人想要了解我们这个消费主义社会的起源,本书无疑是一部书。 ——美国公共广播电台《市场》栏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