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体间的双向国际交往实践 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一种阐释 978752039621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主体间的双向国际交往实践 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一种阐释 9787520396219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3.65 6.9折 7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杰妮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96219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29422117

上书时间2024-11-16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导论 由哈贝马斯及对其思想的研究谈起

 

第一章 理论路径、研究方法、假设

 

 第一节 理论路径:国际关系批判理论

 

 第二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假设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共外交理论化的探索之路

 

 第一节 对理性的反思:从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

 

 第二节 交往行为理论用于公共外交研究的可行性论证

 

 第三节 公共外交的界定

 

 第四节 软实力理论对公共外交理论化探索的内在悖论

 

第三章 主体间性: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

 

 第一节 公共外交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国家领导人在外国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的主体间性分析

 

 第三节 主体间表述的过程研究

 

第四章 公共舆论场:公共外交的交往媒介

 

 第一节 从二元到三元的理论分析模型

 

 第二节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独立于国家的“私人自治领域”

 

 第三节 公共舆论场的构建

 

 第四节 案例分析:跨国公司的危机公共外交

 

第五章 话语:公共外交的交往规则

 

 第一节 形式语用学

 

 第二节 权力与理解:福柯与哈贝马斯的话语思想的比较

 

 第三节 公共外交:一种言语行为

 

 第四节 案例分析:非政府组织的公共外交

 

第六章 公共外交中的主体间互构关系

 

 第一节 国家主体性

 

 第二节 国家主体性构成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主体间互构的辩证关系

 

第七章 公共外交国家主体性的构建

 

 第一节 国家发展理论建构公共外交的主体性表述

 

 第二节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诠释中国公共外交的主体问性

 

 第三节 公共外交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摘要

本书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视阈。探讨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和一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公共外交的国际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和梳理。本书认为。主体间性特征是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公共外交的“交往”本质和所体现出的交往行为特性。意味着它必须是遵循交往理性和主体间性的实践行为。公共外交以公众舆论为基础,以“公共舆论场”为交往媒介。表现出参与主体的公共性、运行制度的开放性、对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批判、有赖于实践话语机制的四个特点。公共外交的交往载体是话语,同时满足言语行为的三个有效性声称是公共外交达成共识、实现理解的必然要求。这就是交往行为理论指导公共外交实践而得出的一般原则。



商品简介

本书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视阈。探讨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和一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公共外交的国际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和梳理。本书认为。主体间性特征是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公共外交的“交往”本质和所体现出的交往行为特性。意味着它必须是遵循交往理性和主体间性的实践行为。公共外交以公众舆论为基础,以“公共舆论场”为交往媒介。表现出参与主体的公共性、运行制度的开放性、对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批判、有赖于实践话语机制的四个特点。公共外交的交往载体是话语,同时满足言语行为的三个有效性声称是公共外交达成共识、实现理解的必然要求。这就是交往行为理论指导公共外交实践而得出的一般原则。



作者简介

郭杰妮,2015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法学博士学位。在读期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联合培养一年。现任北京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国际合作部部长,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秘书长(兼职)。


 


多年来致力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和人文交流实践。熟悉各类国际创新资源和双(多)边创新合作机制,主持亚太经合组织、科技部、中国科协委托任务十余项,积累了大量亚太地区和金砖国家创新合作资源。



目录

前言  作为一种“交往”实践的公共外交


导论  由哈贝马斯及对其思想的研究谈起


第一章  理论路径、研究方法、假设


  第一节  理论路径:国际关系批判理论


  第二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假设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共外交理论化的探索之路


  第一节  对理性的反思:从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


  第二节  交往行为理论用于公共外交研究的可行性论证


  第三节  公共外交的界定


  第四节  软实力理论对公共外交理论化探索的内在悖论


第三章  主体间性: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


  第一节  公共外交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国家领导人在外国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的主体间性分析


  第三节  主体间表述的过程研究


第四章  公共舆论场:公共外交的交往媒介


  第一节  从二元到三元的理论分析模型


  第二节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独立于国家的“私人自治领域”


  第三节  公共舆论场的构建


  第四节  案例分析:跨国公司的危机公共外交


第五章  话语:公共外交的交往规则


  第一节  形式语用学


  第二节  权力与理解:福柯与哈贝马斯的话语思想的比较


  第三节  公共外交:一种言语行为


  第四节  案例分析:非政府组织的公共外交


第六章  公共外交中的主体间互构关系


  第一节  国家主体性


  第二节  国家主体性构成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主体间互构的辩证关系


第七章  公共外交国家主体性的构建


  第一节  国家发展理论建构公共外交的主体性表述


  第二节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诠释中国公共外交的主体问性


  第三节  公共外交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视阈。探讨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和一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公共外交的国际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和梳理。本书认为。主体间性特征是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公共外交的“交往”本质和所体现出的交往行为特性。意味着它必须是遵循交往理性和主体间性的实践行为。公共外交以公众舆论为基础,以“公共舆论场”为交往媒介。表现出参与主体的公共性、运行制度的开放性、对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批判、有赖于实践话语机制的四个特点。公共外交的交往载体是话语,同时满足言语行为的三个有效性声称是公共外交达成共识、实现理解的必然要求。这就是交往行为理论指导公共外交实践而得出的一般原则。



主编推荐

郭杰妮,2015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法学博士学位。在读期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联合培养一年。现任北京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国际合作部部长,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秘书长(兼职)。

 

多年来致力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和人文交流实践。熟悉各类国际创新资源和双(多)边创新合作机制,主持亚太经合组织、科技部、中国科协委托任务十余项,积累了大量亚太地区和金砖国家创新合作资源。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