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40.89 5.8折 ¥ 69.9 全新
库存22件
作者(奥)斯蒂芬·茨威格 著;读客文化 出品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28790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9.9元
货号27866846
上书时间2024-11-15
你是否也曾在感情中感到无能为力?
……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20世纪初,作家茨威格在欧洲广受欢迎,他的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传记《人类群星闪耀时》无一不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二战期间,茨威格因反战被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美国、巴西,作品在德语国家被禁,甚至遭到焚毁。其中《心灵的焦灼》就写于1938年茨威格流亡期间,也是他生前仅有的长篇小说。
茨威格的小说注重描述人物的内心世界,擅长刻画复杂的内心冲突,作家罗曼·罗兰称他是一位“灵魂的猎手”。精神分析理论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也赞赏他“对人物心理有深入发掘……表达的思想极为贴切,看上去像是古典雕像穿上了量身定制的透明衣衫”。
译者
李雪媛,德国海德堡大学硕士,主修历史学与政治学,译有《士兵如何修理留声机》等书。
管中琪,辅仁大学德国语文研究所毕业,现为自由译者与版权经纪人。
引 言
凡经常试图诠释命运者,来对他述说自己命运的人也络绎不绝。
章
正如我们急着想要修好手表里的齿轮一样,操之过急往往坏了整只表。
第二章
在这难受的挑衅时刻,我反而感受到她在无助绝望中承受了多么巨大的痛苦。
第三章
唯有心怀同情的灵魂亲眼目睹,才有可能真正感受到震撼。
第四章
同情是种力量,不仅能鼓舞振奋自己,甚至超越了自己去抚慰别人。
第五章
我生平次扮演给予的角色,次觉得自己帮助了别人。
第六章
每一个介入别人命运的人,多少会丧失些许自身的自由。
第七章
我再度感觉到心中那股温热的狂流——那是同情,我现在知道了,我心中再度掀起了同情的巨浪。
第八章
一个年轻人忽然面对别人赋予的使命,而且必须完全靠自己的精神和力量去完成,这样能增加他的自信心,帮助他塑造出自己的性格来。
第九章
只做一半的事和只说一半的暗示向来都不是好事;世上所有恶事的罪魁祸首都要归咎于半心半意。
第十章
一个没有自我意志的人,可随意受人摆弄。
第十一章
人应该拥有那样的双眼,湛蓝清澈、晶莹透亮,由于怀抱内在的信念而生意盎然。
第十二章
对立矛盾一旦互补得当,就能产生完美的和谐。
第十三章
让人开心,不是罪过或者不公不义之事。
第十四章
啊,真希望能永远停留在此,不必听命于任何人,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自由奔放,享受飞翔般的无拘无束!
第十五章
同情心就如同吗啡,只有一开始能减缓病人的痛苦,是种药物,是种辅助手段。但若不懂得掌握正确剂量,不及时停药,摇身一变,就成了杀人的致命毒药。
第十六章
我生平次明白,世上恶劣的坏事不是邪恶与残酷造成的,而是应该归罪于软弱。
第十七章
比起生活幸福、身体健康者,那些遭人遗弃、受人污辱、面貌丑陋、年老体衰、憔悴枯萎、受人贬抑的人在渴慕爱情时,心里的贪婪更加激切、更为危险。他们的爱狂热、阴沉、黑暗。
第十八章
我现在终于恍然大悟:一个男人荒唐愚蠢、摆脱不了的困境,是违反本愿为人所爱,这是一切痛苦中残忍的折磨,而且没有过错,却惹罪招愆。
第十九章
“只要允许我爱你……我也知道,自己硬要凑近你,实在是愚蠢疯狂……”
第二十章
在这一瞬间,我次打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大发恻隐之心,竟会伤人伤得如此笨拙。
第二十一章
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强烈动机往往是虚荣心,性格软弱的人尤其无法抵挡诱惑,去做能够向外展现力量、勇气与决心的事情。
第二十二章
一旦受过命运摧残,人永远容易受伤。
第二十三章
爱情就其内在的本质而言,不希望受到任何局限,一切有所节制、有所限度的表现,只会使恋人产生反感,无法忍受。
第二十四章
唯独深不可测、无法掌握之事,才会吓得我们胆战心惊。
第二十五章
想要隐藏秘密,或者不得不隐藏秘密,终将失去坦率自由的眼神。
第二十六章
虚荣心也会使人昏头,感激之情也会使人陶醉,柔情蜜意也会迷惑得人飘飘欲仙。
第二十七章
我在屋子里造了光,在人的心里造了光。
第二十八章
现在我无力回天,没有能力淡化这些事,什么也无法否认。
第二十九章
他公正无私、强硬无情的态度中,带有一种傻气的真诚,尤其待人无条件有志一同、休戚与共的精神,直叫我们心悦诚服。
第三十章
唯独受到命运亏待的人,唯有那些六神无主、遭人鄙视、丧失信心、相貌丑陋、受尽屈辱的人,才能借由爱情获得帮助。
第三十一章
我全身神经不住颤动:有人需要我,有人非常迫切需要我!
第三十二章
只要良心有知,没有任何罪过能被遗忘。
《心灵的焦灼》:历史的伤疤
你是否也曾在感情中感到无能为力?
一个年轻而贫穷的军官,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了当地贵族家的残疾千金。两人越走越近,千金爱上了他。然而,军官却发现自己无法回应她的爱情,在去留之间徘徊不定……
·茨威格1881—1942
20
1938
·罗兰称他是一位“灵魂的猎手”。精神分析理论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也赞赏他“对人物心理有深入发掘……表达的思想极为贴切,看上去像是古典雕像穿上了量身定制的透明衣衫”。
《心灵的焦灼》章
gaffe
当年我二十五岁,担任某轻骑兵团的现役少尉。不能说我对军官阶级特别有热情或是发自内心的使命感,但是在一个传统奥地利公务员家庭里,有两个女孩和四个总是吃不饱的男孩围着一张寒酸的饭桌,当然就不会多问他们的志愿和兴趣,而是早早把他们送进职场的烤炉里,免得对家庭经济造成长久负担。我哥哥乌里希在小学就因为用功过度把眼睛弄坏了,家人只好把他送去神学院;我因为骨骼强壮被送进军校:一旦上了军校,人生就会自动发展下去,不必再为此伤神。国家自会替你安排一切,短短几年内按照国家预定的模式把一个面色苍白、半大不小的男孩塑造成一个长着软髭的预备军官,把他送进部队好立刻派上用场。
“败坏”家族门风,只因为他在步兵队服役。她由于这个突发奇想,每月补贴我一百克朗,所以在她面前我必须随时卑躬屈膝、感激涕零。待在骑兵队或甚至任何现役军官职务是否合我的心意,这个问题从来没人想过,我自己想得少。我只要坐上马鞍就觉得自由自在,也不会去思考马脖子以外的问题了。
“服务”。无论何处,在军中服役意味着忙碌单调,每个时辰都是按照一百多年来钢铁般固定的规则分派勤务,休闲时间也没有多大变化。军官餐厅里全是熟悉面孔,听到的也是熟悉的对话,咖啡厅里打着相同的牌局、相同的台球。人有时不免讶异,亲爱的天主竟然愿意在一个只有六百或八百个屋顶的小城四周,布置另一个天空、另一番景色。
——服役骑兵队的人,包括那些志愿兵,大都是形形色色的富家子弟,部分出身名门贵族,部分是工厂老板少爷——只要及时从部队偷溜,可以搭五点的火车去维也纳,再搭两点半的夜车赶回来。他有充裕的时间上剧院,在环城大道上闲逛,扮演优雅的绅士,偶尔还能找寻刺激;让人称羡的几个人甚至还长租了小公寓或下榻地点。可惜我每月微薄的薪资无法负担这类让人精神焕发的放荡行径,休闲娱乐仅局限在咖啡厅或蛋糕店,躲在那里打打台球或下更便宜的象棋,因为下注打牌通常很伤钱包。
——在这个鸟不生蛋的穷乡僻壤还能去哪里?——我们的对话仿佛即将燃尽的烟,冒出的烟雾让人昏昏欲睡。此时,店门突然打开了,一袭随风飘逸的
☆ 《心灵的焦灼》无疑是一部杰作,你仿佛一瞬间栽进这个真实又震撼的故事!它是我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重要灵感来源!
——奥斯卡提名导演韦斯·安德森
☆
——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
——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
☆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茅盾
☆
——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
☆ 《心灵的焦灼》有着惊人的力量。茨威格在故事中施展了他超强的叙事能力,这部小说非常了不起。
——纽约时报
☆
——纽约时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