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运河 9787209136952
  • 中国的运河 978720913695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的运河 9787209136952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3.57 4.9折 68 全新

库存2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史念海著,胡杨文化出品,有容书邦 发行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9136952

出版时间2022-07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9436790

上书时间2024-11-15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国的运河》是史念海先生推进历史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该书以运河变迁为切入点,网罗历史事件与其中的人事变动,让我们看到了运河那交织着无数赞歌和悲剧的历史,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与运河的盛衰息息相关的社会图景。史先生也以此书跨出传统沿革地理研究,向读者展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与地理变迁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中国的运河》同时兼合了历史的质感和现实的品格,开启了当代中国运河历史研究的先河。

该书初版成于1944年,其后史先生根据四十多年的野外实地考察所得,大幅增补充实甚至重述,成就了今天的这个版本。此次山东人民出版社再版编校此书,除修订差错遗漏外,更对书中47幅地图全面精修,弥补了此前字小模糊的缺憾。



商品简介

《中国的运河》是史念海先生推进历史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该书以运河变迁为切入点,网罗历史事件与其中的人事变动,让我们看到了运河那交织着无数赞歌和悲剧的历史,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与运河的盛衰息息相关的社会图景。史先生也以此书跨出传统沿革地理研究,向读者展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与地理变迁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中国的运河》同时兼合了历史的质感和现实的品格,开启了当代中国运河历史研究的先河。

 

该书初版成于1944年,其后史先生根据四十多年的野外实地考察所得,大幅增补充实甚至重述,成就了今天的这个版本。此次山东人民出版社再版编校此书,除修订差错遗漏外,更对书中47幅地图全面精修,弥补了此前字小模糊的缺憾。



作者简介

史念海(1912-2001),山西平陆人,字筱苏。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创建人与开拓者。1932年考入辅仁大学历史系。1934年加入禹贡学会,协助顾颉刚编辑出版《禹贡》杂志,并为杂志供稿。1941至1948年,辗转重庆、兰州、西安等地,被聘为国立编译馆副编审,兰州大学、西北大学教授。1948年后,被聘为西北大学、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历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及唐史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古都学会会长。著有《河山集》《中国的运河》《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中国疆域沿革史》(与顾颉刚合著)等。



目录

目录


序言


章  远古时期自然水道的利用/001
第二章  先秦时期运河的开凿及其影响/009
第三章  秦汉时期对于漕运网的整理/047
第四章  东汉以后漕运网的破坏与补缀/078
第五章  隋代运河的开凿及其影响/112
第六章  政治中心地的东移及运河的阻塞/163
第七章  大运河的开凿及其废弛/204
第八章  大运河的残破及恢复/270
后记/287
编后记/288



内容摘要

《中国的运河》是史念海先生推进历史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该书以运河变迁为切入点,网罗历史事件与其中的人事变动,让我们看到了运河那交织着无数赞歌和悲剧的历史,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与运河的盛衰息息相关的社会图景。史先生也以此书跨出传统沿革地理研究,向读者展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与地理变迁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中国的运河》同时兼合了历史的质感和现实的品格,开启了当代中国运河历史研究的先河。


该书初版成于1944年,其后史先生根据四十多年的野外实地考察所得,大幅增补充实甚至重述,成就了今天的这个版本。此次山东人民出版社再版编校此书,除修订差错遗漏外,更对书中47幅地图全面精修,弥补了此前字小模糊的缺憾。



主编推荐

史念海(1912-2001),山西平陆人,字筱苏。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创建人与开拓者。1932年考入辅仁大学历史系。1934年加入禹贡学会,协助顾颉刚编辑出版《禹贡》杂志,并为杂志供稿。1941至1948年,辗转重庆、兰州、西安等地,被聘为国立编译馆副编审,兰州大学、西北大学教授。1948年后,被聘为西北大学、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历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及唐史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古都学会会长。著有《河山集》《中国的运河》《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中国疆域沿革史》(与顾颉刚合著)等。



精彩内容

东汉以后漕运网的破坏与补缀

东汉末叶的大乱

人工开凿的运河需要不时地整理与培护,方可不至于堙塞。东汉末年的大乱,使汴渠失去了整理和培护的时机。这时的朝廷播迁不定,由洛阳而长安,又由长安而洛阳,终乃迁于许县(今河南许昌市)。这样仓皇奔走,朝廷本身都几乎无法保持,还说什么其他的庶事。同时,汴渠的沿岸又先后为群雄所割据。这些称兵据土的所谓英雄们,彼此争斗还没有余暇,哪里顾得到这条已经失了效力的汴渠?何况汴渠的整个流域还是分属各方,没有统一。汴渠是当时交通网的枢纽,枢纽已经失了效力,整个机构也就自然解体。

当汉献帝由长安再回到洛阳之时,洛阳早已被乱兵们烧得不成样子,一百多年以来的繁荣,一时俱尽。朝廷回到这断垣残壁的故都,不仅没有宫室足以安置,就是百官人民日用所需的粮食也都发生了问题。洛阳周围所出产的粮食当然不足,而汴渠上的漕舟也早无踪影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想求一日的安居也不可能了。那时曹操应召入都,对于这种残破的局面也是感到无法维持。当时的策略,是离开这已经残破的故都,而迁到许县。论形势,许县也并不是一个适于建都的地方,不过在这丧乱之际,它还没有受到如何骚扰,为暂救目前之急,未尝不可以将就一下。好在许县距离颍水不远,土地还是相当肥沃,经过大乱,人民大都流离死亡,利用这些空地来屯田,是迁都到许县后解决粮食恐慌的好方法。

汴渠故道的整理

曹操的东征西讨,使中原一带的地方重归一统,社会上也渐渐平静了,于是又旧事重提,设法来整理汴渠的故道。在汉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即着手疏浚汴渠的上游。这次施工的部分,仅仅达到现今的商丘县。商丘县在那时称为睢阳县,所以这已经整理了的一段就改称为睢阳渠了。

这条睢阳渠的功效如何?当时没有记载,似乎是不大重要。汴渠要发挥的功效,必须全流贯通,若是邗沟那一段能够顺利通行,更可使汴渠生色。可是这时候的江南为孙吴所据,邗沟虽通,也等于无用;而徐州经过若干次大战,地方上实在残破不堪,汴渠固然是不通了,就是全流贯通,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的船舶往来不绝了。这时建都于许县,许县离睢阳渠还很远,睢阳渠上的漕粮能够接济到许县的恐怕不会很多。既然如此,曹操在这民力凋敝的时候,来整理这段睢阳渠,意义在什么地方呢?我想这条渠道的整理不是为了接济许县,而是准备经营河北。曹操和袁绍官渡之战,曹操虽占了上风,但是袁绍的大部分实力还是得以保全。卧榻之侧,有人鼾睡,这在曹操看来如何能放心得下!曹操经营河北,这时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官渡之战,曹操因为军粮不足,几乎先溃。若要继续进兵,军粮的准备一定要格外充足。这条睢阳渠的开凿,不先不后,正在官渡之战以后和继续经营河北以前,这当然是为了供给军粮的缘故了。



媒体评论

史先生的著作在探索历史面貌的过程中,总是蕴含着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其新著《中国的运河》也有着鲜明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独特的治学风格。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 瞿林东

切入点很妙,牵连铺开相应的历史地理,格局很大,考证到位,尤为难得的是,可读性居然很强。
——读者评论
                                               

对历代运河都有所涉及;对于运河的经济军事价值多有论述;重要部分均有配图,参考方便。
——读者评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