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下来 9787521220049
  • 落下来 978752122004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落下来 9787521220049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4.26 5.4折 4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芳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20049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29493169

上书时间2024-10-21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黄芳:从散文诗到诗

 

荣光启

 

 

 

黄芳的写作,初以散文诗为佳,广西文学界对此普遍认可。众所周知,散文诗是一种介乎散文与诗之间的文体,它本质上是属于诗,需要诗的感觉和想象方式,但它又保留了散文的一些细节性的特征,又比诗少了一点受“凝练”等美学要求的束缚,多了一点展开情思的自由。散文诗写作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散文诗比诗更难写。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许多人看不起散文诗的时代,要将散文诗写得多数读者比较认可,实属不易。从这个角度,我觉得黄芳写诗的起点是相当高的。当这样一位写作者,有一天以她多年来在散文诗中操练出的娴熟技艺来写诗,其变化之快和取得的不俗成绩,亦在大家意料之中。

 

四月的到来和消失,

一滴泪的过程。

多余的雨水、虚情与假意,

蔓延于整个季节。

其中漫长的隐忍、向内的伤痛,

谁能比我更加清楚?

 

被雨水背叛的天空,

是一张灰黑隔世的绸。

在黄昏,在风的上方,

它的光滑和潮湿覆盖一切。

而在暗流开始的午夜,

它破裂,漏下泪水,

打散某个人独自的梦。

 

“一个人就是一个破败的神祇。”

谁的声音高过教堂的尖顶?

在四月,在多余的雨水中,

一只方向不明的飞鸟,

在高高的枝头说出真正的故事,

说出绸背面飘忽的影子。

 

而浮尘中的轻佻——

那白天和黑夜浓淡不一的糖,

让树枝挂满雨水,让飞鸟下坠。

让四月的形单影只、白纸上的倾诉,

以及默默打开的日记本,

显得凭空而来的可笑。

 

哦,四月的到来和消失,

一个季节蔓延的灰暗和谎言,

一只飞鸟的坠落和呜咽,

一朵花、一滴泪的开放和凋零……

我该如何说出,

其中的漫长和悲伤?

——《四月的到来和消失》

 

这首写于2000年左右的诗,曾被大家经常举荐。诗人写的应该是南方连绵不绝的雨及雨水中人的芜杂情丝。诗的语词相互之间非常和谐,境界比较单纯:泪水,雨水,天空,人的悲伤……不过在我看来这“单纯”可能是一种技艺,一种艺术形式,与之对应的就是一种四月里的人的潮湿的心、一种在某个季节里特别复杂又难以说清的心情。它的到来与消失和这个季节一样,可以感受,却不能言说。诗歌就成了这样一种复杂情愫的艺术象征。它貌似四月的天气,单纯、和谐,却是无数疼痛的经验的外在显现。“雨水”“泪水”“潮湿”“糖”等意象使诗的境界读来宛如行在南方的雨巷或蜗居在发霉的室内。诗歌使“四月”这一在现代诗里经常被抒写的“残忍的季节”,呈现出一位女性诗人所具有的新鲜感受。

 

 

黄芳是一个平静的人,外在上是安静地为人处世,内在上是淡观世事,在诗歌写作中则是一个对时间河流消逝说出隐喻的凝望者——只有一个内心清净的人才能如此倾心地关注时间。她诗歌里直接地写时间的作品非常多。出于内心的敏感和感叹人的爱的易逝,黄芳在这些作品寄托着对人心、世事的容易改变的感伤。对时间的凝望与吟咏使她的诗具有一种纯净的特征,但这种纯净不是“简单”可以描述的:她将主体复杂的情感经验隐藏在对时间流逝的叙述中,不一味追求情思的复杂表现而使诗歌的风格变得紊乱,尽量使人的情感经验融化在不生硬的意

象中:

 

三月,万物在雨水中生长。

而我无法看见,

这绿的木叶这红的花瓣。

看不见等待的某个人,

突然地奔跑起来。

——三月,雨水中的人和事,

离我那么远,那么暗。

 

“恨用去了一半时光

爱用去了另一半。”

……三月,

桃花边开边落。

红的白的,隐语遍地。

 

桃花、桃花,

——世俗的人面。

去年远离的那朵,

迟迟不回。

一月又二月,二月又三月,

漫长的悲伤。

 

而我不能说出这悲哀。

在春天,在三月的大雾中,

我与失散多年的亲人,

迎面错过。

——就是这样。

大雾弥漫的三月,

在我来不及转身的拐角,

遇上终生的别离。

风还很大,还很冷。

我在旧棉衣和红手套里沉默不语。

呵,是的——

沉默的三月,我无法期待,

一张潮湿的脸庞开满鲜花。

无法期待,

某个人温暖的泪,

悄悄地充满了我的眼眶……

  ——《春天,三月》

 

这首诗也写于2000年左右。和那首写“四月”的诗一样,插入“‘一个人就是一个破败的神祇。’/谁的声音高过教堂的尖顶?”这种画外音,使诗凝冻的画面生出了一个新的意蕴空间。“恨用去了一半时光/爱用去了另一半。”尽管是引用别的诗人的话,但引用得恰到好处,在具体的情景描述中突出冒出一句相对抽象的感叹,使分散的情思在这里凝聚起来,突出了“我”内心复杂的感受。“桃花、桃花,/——世俗的人面。/去年远离的那朵,/迟迟不回”,则是巧妙地转述了古典诗的意境,放在诗歌整体当中,增强了诗局部的隐喻深度。“风还很大,还很冷。/我在旧棉衣和红手套里沉默不语……/一张潮湿的脸庞开满鲜花”,无论是“红手套”还是“开满鲜花”的脸庞,都是在“人”与“桃花”之间建立隐喻的连接,力求深刻又不张扬地表达主体在“春天,三月”这种“抽象”季节里的多种情愫。看起来是“纯净”的风格,事实上透露着诗人在现代的个体经验与古典的诗词意境之间的独具匠心。

之所以引用黄芳更早期的作品来阐述,是因为我其时也在桂林,常与桂林诗友们聚会畅谈文学艺术,也算是黄芳那个时期诗歌作品的“在场见证者”之一。

 

 

散文诗写作对语言和意境的高要求,使黄芳的诗歌素养也非同一般,她写诗有一种语词选择和意境营造的艺术自觉,她的目标是创造那具有个人特征的诗境。随着年岁的增长,随着诗人观察世界的方式的变化和生活感受、阅读感受的开阔,她的诗也在发生变化。她近年来的诗作,给人一个明显的印象是:篇幅短了,但细节仍在;开始广泛运用口语,但情感之深切仍在;她的诗整体上在语言方面更加精练了,而在感觉、经验和想象诸方面,则更深邃了。

 

每一个孤独的人

是否都渴望跟一只海豚亲近

抚摸它调皮的尾巴

任由它天真的嘴在脸上

蹭来蹭去

当黑夜来临

它一个转身,就把你

驮入深海

 ——《深海》

 

此刻,暮光中的小花猫

几乎是静止的

只有尾巴和耳朵偶尔动一动

仿佛记忆的大海

在搅细浪

   ——《暮光中》

 

多少个黄昏

她坐在高高的台阶上

看暮色一层层压下,铺开

红衣裳的人上来了

绿衣裳的人下去了。巨大的灰袍

被风鼓起

像多余的骨头,沉重又雀跃

终于,路灯依次亮起

树木、房屋、人群落下长影子

这多余的折叠,交错

仿佛人间神谕

                         ——《黄昏》

 

这几首诗都有类似的特征,尽量让画面说话,作者的情感始终在克制。但每一首诗在结尾之处,都让人出乎意料、意味深长。“当黑夜来临/它一个转身,就把你/驮入深海”,倾诉孤独的人,似乎从此孤独更深(此诗另有一题即“孤独者”,但吾以为“深海”更佳)。几乎是静止的“暮光中的小花猫”,它身上偶尔的轻微的动,“仿佛记忆的大海/在搅细浪”。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对应的人深海般的内心,故小小的人间动静,也能如“大海/在搅细浪”。

作者的抒情是不动声色的,但平静的叙述中却表达了很多。《黄昏》中的“她”只是观看者,只是在后一句感叹:“……长影子/这多余的折叠,交错/仿佛人间神谕”,为何是神谕?作者将之留给读者去揣摩。较之于过去的诗,黄芳现在的写作更为精练、含蓄,作为艺术品,这更耐人寻味。

 

早上八点,她被推进手术室

三十六岁,已婚,未生育,子宫内膜癌

这是她病历本上简短的关键词

六个小时后

手术室沉重的大门缓缓打开

她身上缠绕着引流管,导尿管,血压带

输氧管,输液管,胰岛素泵

她似乎比早上沉了很多,似乎

无影灯下的切除术

不只摘走她的子宫和卵巢

还灌满了未知生活的铅,石头和玻璃

                         ——《霜降》

 

他们面对面坐着

黑夜漫长

风吹来,他们举起手中的酒

喝一口

雨落下,他们又喝一口

偶尔她只言,他片语

说人世长,雨夜冷

酒杯空了又满,像一种安慰

却不可安慰

终于,她哭了

“我没有父亲了。”

“我也没有父亲了。”

瞬间雷声轰隆,万物喑哑

闪电划开夜空时

世界惨白

世界惨白像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

                         ——《喑哑》

 

这两首诗有相似之处,皆为口语化的叙述,让画面、故事和人物来说话,只是在诗作后,有一点抒情。何为“霜降”?这轻描淡写的节气,对应于一个女人身体里的创伤(“……不只摘走她的子宫和卵巢/还灌满了未知生活的铅,石头和玻璃”),轻重之间,表达出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深度关切。《喑哑》也可以是一个短篇小说的内容,但作者以诗的形式来呈现,场景、人物与对话极为简练,后的情境之想象非常重要(“瞬间雷声轰隆,万物喑哑/闪电划开夜空时/世界惨白/世界惨白像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这个想象也有黑夜闪电之效,霎时将“世界”之真实彰显出来:“世界”亦如是,“没有父亲”。

黄芳的诗,在寻求、变化中越来越走向一种风格的确立,我对她未来的作品充满期待。

 

 

(作者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歌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导语摘要

    本书收录了壮族诗人黄芳近五年来创作的精品力作。作品围绕社会民生、风土民情等主题,通过日常生活和社会事件,弘扬正能量,关注弱小事物,呈现壮乡山水草木,表达出蕴含于现实点滴中的爱与希望、悲悯与反思。作品情感节制,语言凝练,有留白却不落晦涩窠臼,非常鲜明地体现出一个少数民族诗人立足于本民族又超越民族的创作风格,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商品简介

 本书收录了壮族诗人黄芳近五年来创作的精品力作。作品围绕社会民生、风土民情等主题,通过日常生活和社会事件,弘扬正能量,关注弱小事物,呈现壮乡山水草木,表达出蕴含于现实点滴中的爱与希望、悲悯与反思。作品情感节制,语言凝练,有留白却不落晦涩窠臼,非常鲜明地体现出一个少数民族诗人立足于本民族又超越民族的创作风格,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作者简介

黄芳,壮族,生于广西贵港,现居桂林。中国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十月》《诗刊》《上海文学》《青年文学》《草堂》等刊物。出版诗集《风一直在吹》《仿佛疼痛》《听她说》等。2010年参加中国作协诗刊社第26届“青春诗会”。



目录

  黄芳:从散文诗到诗     荣光启     /1


 


咔嚓咔嚓     /1


杀死一只知更鸟     /3


镜子     /5


雨中的葬礼     /7


自画像     /8


喑哑     /10


暮立     /11


深海     /12


黑色     /13


失眠者     /15


秋风中     /16


窄门     /18


第五人民医院     /19


霜降     /20


国际妇女节     /21


立秋     /22


某夜,在无名路     /24


虚构     /26


失散     /27


亲爱的小象     /29


栅栏     /30


终点站     /31


抬头看树的人     /32


园丁     /34


在午夜写一首悲伤的诗     /35


那年冬天     /36


灰斑鸠来过,桃花落过     /38


如果     /39


隐喻     /40


婚戒     /41


黄昏里     /42


往北,往北     /43


郊外垃圾场     /44


那只猫     /45


小心台阶     /47


暮光     /49


处暑     /50


生活     /51


信笺     /52


乌鸦     /53


有人正在种花     /54


悲伤     /56


风吹过     /57


悼念一个我终将忘却的名字     /58


黄昏     /59


早安,铁山坪     /60


秋歌     /61


将来的事     /64


秋风吹过     /66


画一个人     /67


整个夏天都这样     /68


寒衣节     /70


蒙面人     /71


爸爸,如果那天我从原路慢慢走你是不是就能跟着我回家了     /72


二伯     /73


八月过去了     /74


在另一个年代     /75


悼词     /76


想起     /77


第三个孩子没有名字     /78


暗疾     /79


越来越沉默     /80


割草的男人     /85


九月     /86


夜     /87


明亮的星     /89


多余的     /91


纪念一个日子     /93


空枝     /94


落下来     /95


地震     /96


母亲     /97


荒谬的一天     /98


这一年冬天     /99


迷雾     /100


倒伏     /101


玻璃窗后面     /102


曾经     /103


虚构一棵柠檬树     /104


开始是没有影子的     /105


你不能说这样不美好     /106


那个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