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142.96 7.2折 ¥ 19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 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44329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25247099
上书时间2024-11-27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30条)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31~127条)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128~178条)
辨阳阴病脉证并治(179~262条)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263~272条)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273~280条)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281~325条)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326~381条)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382~391条)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392~398条)
附录一条文索引
附录二方剂索引
[词解]
(1)脉阴阳俱紧:对脉之阴阳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指脉的部位,寸为阳,尺为阴。如方有执说:“阴为关后,阳为关前,俱紧,三关通度而急疾,寒性强劲而然也。”另一种认为指脉的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如柯韵伯说:“阴阳指浮沉而言,不专指尺寸也。”两说各有所取,临床当脉证合参,不必拘泥。紧,指脉象紧张,如切绳状。与弦脉相似,但弦脉端直以长,紧脉则转索有力。
(2)名为伤寒:伤寒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伤寒,包括多种外感热病。《难经》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有五”,即为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即为狭义伤寒。本条系指麻黄汤证的狭义伤寒而言。
[提要]
太阳伤寒的主证主脉。
[选注]
方有执:或,未定之词,寒为阴,阴不热,以其着人而客于人之阳经,郁而与阳争,争则蒸而为热。已发热者,时之所至,郁争而蒸也;未发热者,始初之时,郁而未争也。必,定然之词,然此以寒邪郁营,故营病而分见恶寒,日必者,言发热早晚不一,恶寒则必定即见也。
钱潢:体痛者,伤寒营分也。营者,血中精专之气也。血在脉中,随营气而流贯滋养夫一身者也。此因寒邪入于血脉之分,营气涩而不快于流行,故身体骨节皆痛也。
《金鉴》:胃中之气,被寒外柬,不能发越,故呕逆也。
柯韵伯:太阳受病,当一二日发,故有即发热者,或有至二日发者。盖寒邪凝敛.热不遽发,非热风邪易于发热耳。然即发热之迟速,则其人所禀阳气之多寡,所伤寒邪之深浅,固可知矣。然虽有已发未发之不齐,而恶寒体痛呕逆之证,阴阳俱紧之脉先见,即可断为太阳之伤寒。
尤在泾:此太阳伤寒之脉之证也,与前中风条参之自别。盖风为阳邪,寒为阴邪,阳气疾,阴气徐,故中风身热,而伤寒不即热也。风性解缓,寒性劲切,故中风汗出脉缓,而伤寒无汗脉紧也。恶寒者,伤于寒则恶寒,犹伤于风则恶风,伤于食则恶食也。体痛呕逆者,寒伤于形则痛,胃气得寒则逆也,然窃尝考诸条:中风中湿,并兼体痛;中风中喝,俱有恶寒;风邪上壅,多作干呕;湿家下早,亦成哕逆。故论太阳伤寒者,"-3以脉紧无汗、身不即热为主,犹中风以脉缓、多汗、身热为主也。其恶寒、体痛、呕逆.则以之合证焉可耳,不言无汗者,以脉紧该之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