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德格尔——贫困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在20世纪的地位 978756043761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海德格尔——贫困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在20世纪的地位 9787560437613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9.19 7.1折 69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卡尔·洛维特

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437613

出版时间2015-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9元

货号23914594

上书时间2024-12-12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写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作者在德国海德堡大学任教,这一时期是他对德国现代哲学进行深入反思的时期,海德格尔思想是他在此期间的重要思想背景、资源和反思的对象。在本书中,洛维特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尤其是将这些问题置入现代性危机的背景之中,深刻地指出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哲学中对主体哲学的拒斥既是现代性危机的表征,又是这一危机自我克服的自发性表现。本书是洛维特哲学史写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现代性问题的经典文献。



作者简介

    卡尔·洛维特(1897—1973),德国哲学家,犹太裔基督徒。生于慕尼黑,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自愿从军,受伤被俘。1919年前往弗莱堡求学,师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1928年至1933年在马堡大学任教,随后因纳粹的反犹政策流亡意大利、日本和美国,1952年受伽达默尔邀请到海德堡大学任教,1964年退休。有《韦伯与马克思》《从黑格尔到尼采》《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海德格尔——贫困时代的思想家》等著作。他以历史哲学、宗教哲学和生存哲学为研究重点,并对海德格尔思想及现代哲学有所批判。


    彭超,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伦理学,著有《从否定到肯定——康德幸福观研究》等论文。



目录

生存哲学(1932) /  1 


时代的精神状况(1933) /  25 


卡尔· 施米特的偶然决断论(1935) /  43 


马丁· 海德格尔和弗朗茨· 罗森茨韦克 


——《存在与时间》补论(1942/43) /  95 


引言  /  97 


一  /  100 


二  /  109 


结论  /  131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问题与背景(1948) /  135 


海德格尔的经验概念  /  140 


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和黑格尔思想中


    本质与实存的关系  /  151 


谢林、克尔凯郭尔和马克思  /  158 


海德格尔——贫困时代的思想家(1960) /  165 


第二版前言  /  167 


一、 向着自身下决定的此在以及给出自己本身的存在  /  168 


二、 历史、历史性和存在的天命  /  217 


三、解释尼采的话“上帝死了”中未被道说的东西  /  252 


四、对海德格尔影响力的批判性评价  /  296 


忆埃德蒙特· 胡塞尔(1959) /  305


海德格尔的尼采讲座(1962) /  315 


狄尔泰和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态度(1966) /  339 


关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人的自然和自然的世界(1969) / 365 


    纪念海德格尔80 寿辰  /  367 


原版附录 /  385 


说明与附注  /  387 


关于本卷  /  402 


附录 /  407 


专名索引  /  409 


人名索引  /  418   


译后记  /  426



内容摘要

    本书写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作者在德国海德堡大学任教,这一时期是他对德国现代哲学进行深入反思的时期,海德格尔思想是他在此期间的重要思想背景、资源和反思的对象。在本书中,洛维特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尤其是将这些问题置入现代性危机的背景之中,深刻地指出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哲学中对主体哲学的拒斥既是现代性危机的表征,又是这一危机自我克服的自发性表现。本书是洛维特哲学史写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现代性问题的经典文献。



主编推荐

    卡尔·洛维特(1897—1973),德国哲学家,犹太裔基督徒。生于慕尼黑,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自愿从军,受伤被俘。1919年前往弗莱堡求学,师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1928年至1933年在马堡大学任教,随后因纳粹的反犹政策流亡意大利、日本和美国,1952年受伽达默尔邀请到海德堡大学任教,1964年退休。有《韦伯与马克思》《从黑格尔到尼采》《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海德格尔——贫困时代的思想家》等著作。他以历史哲学、宗教哲学和生存哲学为研究重点,并对海德格尔思想及现代哲学有所批判。

    彭超,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伦理学,著有《从否定到肯定——康德幸福观研究》等论文。



精彩内容

    ……那时的情况和如今的区别是,在德国哲学的伟大时代,每个人都能与他的前辈产生关联并把他当作旗鼓相当的伙伴,一个康德和一个黑格尔不会觉得自己出色得不用回应同时代次要者的异议,而海德格尔固执己见的独白发生于一个缺乏讨论的空间,着迷者、复述者和违心者们一方面站在它边上,另一方面把海德格尔所挣得的东西当作硬通货转手。但当海德格尔提出“倘若沉思者终于在运思之际着手探讨这个二十年来一直等待着的……实事,情形又会怎样呢?”这个苦涩问题的时候,就容易和另一个问题一起去回答了。这问题就是,人们怎么能指望别人会作为同行者去跟随这样一位思想家,他的本质特征包括拒绝各种共性和合作以及作为独行者走上一条突然止于不可行走之处的道路?海德格尔至今的全部著作在根本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巨大挑衅和对“变老的世界”的攻击,在这攻击之后并无反驳和辩护。                                ——洛维特

    “解构”一词是“毁灭”的外语词汇,这种表达方式带有侵略性和粗暴性。但洛维特高超的阅读和分析技巧具有这一特点,即它是一种富于理解甚至富有温情的解构。他精选引文,析理入微,总以其著作给读者一种概念甚至直观,即他所分析的思想家的解释世界的尝试,为何如此令人神往并影响巨大,以至于能使得其时的思想在如今仍有充分的理由来吸引我们。            ——波达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