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曲学史研究(博雅文丛) 978702016761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0世纪曲学史研究(博雅文丛) 978702016761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2.6 7.2折 59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占鹏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67616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29360591

上书时间2024-11-24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引    言

一  1900-1919:近代二十年曲学

 

(一)传统曲学的重启与再塑

20世纪初二十年的曲学,自“五四”运动以来,学术界几乎一直只关注它的蜕变、衍生、逆转和创获,只留心它因由资产阶级启蒙、改良以及革命,所带来的振聋发聩的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而忽略了它受历史强大推力驱使不能立刻停歇的惯性延伸,遮蔽了它在传统曲学家细致搜集、漫长积累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竭力拓展,清除了它受时代先知先觉者的激进倡扬抑或诋毁所产生的执意辩护。事实上,近代中晚期的许多曲学家,诸如董康、王季烈、刘世珩、齐如山、姚华、许之衡、吴梅,在所谓西学东渐、欧风美雨的新的时代背景下,仍能守卫传统曲学的阵地,灌溉传统曲学这一已然阒寂、渐失生气的精神家园,潜心于前贤时彦未竟、未臻至善之事业,“启曲学之途径,诏来者以不诬”,即使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风云人物,像梁启超、陈去病也在传统曲学的园地上,留下了他们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的真知灼见,认为“中国韵文,其后乎今日者,进化之运,未知何如;其前乎今日者,则吾必以曲本为巨擘”,而近代国学大师、被誉为开启近、现代曲学风气的王国维,则以系统阐释、重新解读传统曲学为己任,他的《宋元戏曲史》,“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正因为他们的坚持和守望,中国古典曲学在近代中晚期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而初步构建了中国古典曲学的宏伟大厦,为传统曲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不容忽视的卓越贡献。

近代中晚期传统曲学,自始至终都没有停止它的蠕动,且不说名流大师的高论宏著,即使不甚知名抑或偶尔涉足的普通爱好者,也把他们不受时代潮流浸染的感触、经验遗留下来,虽然星星点点,一鳞半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都蕴含着一种或多种凝聚特定心态、情结、倾向的不能割裂舍弃的潜在信息,裹挟着动荡不安的生存环境之于学者或爱好者们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寄托。他们眷恋传统曲学,一如既往地继续在传统曲学园地辛勤耕耘探索,并不是保守顽固、迂腐、落伍,也不是故意高标姿态,与领导时代潮流的先知先觉们形成鲜明对照,而是个人家世出身、习惯兴趣、教育学养以至性情,这些看似不甚起眼的因素,却起到了制约和决定作用。他们澄静内敛,慎独清醒,不事张扬,不作惊世骇俗语,颇有自知之明,似乎感觉不能主宰时代的变革与历史的进步,很少甚至不参与、不介入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更毋庸说登高一呼或赴汤蹈火,舍生忘死。他们只是埋首书案,闭门著述。这也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他们不炙手可热,无前呼后拥,以至终生孤独寂寞。如果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他们并不比领导时代潮流的先知先觉者的付出小,贡献少。他们没有官方财力支持的后盾,没有民众舆论拥戴的光环,而全然凭借自身的文化良知与曲学素养。如果稍作思量,他们更具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人格魅力。正是这种不为世所看重的优秀品质,才赢得了传统曲学在近代中晚期那血与火的岁月里,如同蜗牛般蠕动的缓慢前进。

1900年是清光绪皇帝二十六年,也是二十世纪的开端之年,这一开端之年的变乱动荡委实使人惊悸张皇。“义和团”运动,这年暮春形成高潮,而气焰嚣张的八国联军,这年初秋攻陷了北京城,摇摇欲坠的大清帝国及其人民,真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水深火热之中……关键在于在它的前面,清代著名经学家俞樾写了一篇序,这不仅仅是俞樾写给《小蓬莱仙馆传奇》十种的序,而在一定角度可以看作是20世纪传统曲学确定发凡起例、宣布著书立说的导言,由于它具有20世纪曲学史的奠基和开启意义,特引述之:……



导语摘要

本书引论从近代、现代、当代三个角度对20世纪曲学史作了总体论述。正文十章对于近现代曲学的开山祖师王国维、传统曲学的集成者与总结者吴梅、开白话著述风气的现代曲学家郑振铎、国剧学的发轫者与推动者齐如山、戏剧全史的探索者与耕耘者周贻白、埋首诂戏的苦难剧史家董每戡、曲学史上“行路迂缓的‘笨’骆驼”赵景深、蜚声海内外的南戏研究巨擘钱南扬、散曲学与唐剧学的拓荒者任中敏、“治曲当从元人入手”的奉行者王季思等20世纪有代表性的十位曲学家,详细考察其生平、学术道路和曲学著述,深入揭橥其在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清晰呈现20世纪曲学史的演变轨迹与历史面貌。馀论部分从曲学史与文学史、报刊创办以及曲集编纂等方面论述了20世纪曲学史的成就。考论结合,重点把握,既有个案性、全程性,又有创新性、体系性,不仅是一部全面、翔实的20世纪曲学研究学术史著作,而且是居于学术前沿水平的重要曲学史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李占鹏,文学博士,曾任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宋前戏剧形成史》《关汉卿评传》《汪廷讷戏曲集》《中国戏曲文献文学史论》等学术专著,参编《中国昆剧大辞典》《元明清词鉴赏辞典》《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等著作十多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2项。



目录

目  录


 


引言


章  王国维:近、现代曲学的开山祖师


一  清理曲学文献的雄阔视野与恢弘气度


二  勾勒戏曲历史的创体意识与拓荒精神


三  创构曲学体系的范畴建树与理论贡献


第二章  吴  梅:传统曲学的集成者与总结者


一  曲学曲律学的总体检讨与全新建构


二  曲学批评学的倾心探究与竭力推进


三  曲学文献学的传统观念与近世立场


第三章  郑振铎:开白话著述风气的现代曲学家


一  戏曲文献的全身心搜集与大规模整理


二  戏曲历史的粗线条链接与写意化勾勒


三  戏曲评论的个体性感悟与平民化表述


第四章  齐如山:国剧学的发轫者与推动者


一  竭力访求、著录和考释国剧名词术语


二  诚心扶持、关怀和宣传国剧名脚名角


三  执意探寻、梳理和概括国剧原则本质


第五章  周贻白:戏剧全史的探索者与耕耘者


一  戏剧名称的频频亮相与戏剧形态的屡屡现身


二  戏剧通史的多卷次写作与戏剧史学的立体化叙述


三  戏曲文献的整体性审视与剧作文本的系统化解读


第六章  董每戡:病手推文、埋首诂戏的苦难剧史家


一  《说剧》是中国古代戏剧史专题研究典范之作


二  首次鲜明标举、全面观照与系统解读五大名剧


三  戏曲理论阐释及戏曲创作、表演、观赏之评论


第七章  赵景深:曲学史上“行路纡缓的‘笨’骆驼”


一  宋元明南戏、元杂剧的初步钩稽与早期辑佚


二  编辑身份和读者立场与曲选编订和校注


三  侧重资料梳理和解析、“不想炫奇”的札记与随笔


第八章  钱南扬:蜚声海内外的南戏研究巨擘


一  南戏剧目的尽可能著录与剧本的大面积辑佚


二  曲体作品集的编校与南戏代表作的校注


三  南戏形态观照与特征概括的经典《戏文概论》


第九章  任中敏:散曲学与唐剧学的拓荒者


一  曲籍的毕生整理与终身编校


二  声诗理论的创建与曲学畛域的开拓


三  唐剧学的一枝独秀与戏曲史的别开生面


第十章  王季思:“治曲当从元人入手”的奉行者


一  功盖往哲、誉满当世的《西厢记》整理和研究


二  大型戏曲总集《全元戏曲》的编纂与校勘


三  立足主流意识形态、建构时代批评学的曲学观


馀论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引论从近代、现代、当代三个角度对20世纪曲学史作了总体论述。正文十章对于近现代曲学的开山祖师王国维、传统曲学的集成者与总结者吴梅、开白话著述风气的现代曲学家郑振铎、国剧学的发轫者与推动者齐如山、戏剧全史的探索者与耕耘者周贻白、埋首诂戏的苦难剧史家董每戡、曲学史上“行路迂缓的‘笨’骆驼”赵景深、蜚声海内外的南戏研究巨擘钱南扬、散曲学与唐剧学的拓荒者任中敏、“治曲当从元人入手”的奉行者王季思等20世纪有代表性的十位曲学家,详细考察其生平、学术道路和曲学著述,深入揭橥其在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清晰呈现20世纪曲学史的演变轨迹与历史面貌。馀论部分从曲学史与文学史、报刊创办以及曲集编纂等方面论述了20世纪曲学史的成就。考论结合,重点把握,既有个案性、全程性,又有创新性、体系性,不仅是一部全面、翔实的20世纪曲学研究学术史著作,而且是居于学术前沿水平的重要曲学史研究成果。



主编推荐

李占鹏,文学博士,曾任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宋前戏剧形成史》《关汉卿评传》《汪廷讷戏曲集》《中国戏曲文献文学史论》等学术专著,参编《中国昆剧大辞典》《元明清词鉴赏辞典》《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等著作十多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2项。



精彩内容

《20世纪曲学史研究》第三章节

一  戏曲文献的全身心搜集与大规模整理

郑振铎创构和开拓现代戏曲学突出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对戏曲文献的竭力探寻收集与潜心梳理编纂,他始终认为深入了解和稔熟掌握戏曲文献是从事戏曲研究的根本前提,几乎毕生都在高度关注戏曲文献的发掘与整理,跟钟嗣成、臧懋循、毛晋、孟称舜、赵琦美、黄丕烈、姚燮、王国维、吴梅诸古、近代戏曲学家的观念一致。他很重视戏曲目录的编订,他编订的早的戏曲目录当属《中国的戏曲集》,收“所见过的戏曲选集”12种,如今看来虽显粗疏,像未著录当时已通行于世的《元刊杂剧三十种》,然却是篇关于中国戏曲集的目录。紧承《中国的戏曲集》,他又编订了《关于中国戏曲研究的书籍》,收“所见过和所知道的关于中国戏剧研究的书籍”30种,比《读曲丛刊》和《曲苑》所收更加丰富,为《重订曲苑》、《增补曲苑》、《新曲苑》、《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的编订提供了必要的目录依据。而《中国戏曲的选本》则收“个人所见所知”、“流行”的选本16种,初以《纳书楹曲谱》、《缀白裘》、《审音鉴古录》、《六也曲谱》、《集成曲谱》为例,“以原剧名为纲”,将它们所选元杂剧、元明南戏、明清传奇杂剧与时剧、梆子腔、乱弹腔和高腔各剧的出目名称尽列于表;继以《梨园集成》、《戏考》为例,依剧作表现题材的时代将它们所选皮黄剧各类故事的出目名称罗列出来,此使主要戏曲选本的目录,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对检索和查核戏曲单折只出的引用、传存颇具裨益。《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发现后,他撰写了内容翔实、感情深挚的跋,除详叙委曲,备述悲喜,不仅列举了它先后阙失的101种剧目,而且将242种今存杂剧的总目也记录下来,还把它们同《元刊杂剧三十种》、《元曲选》、《古名家杂剧》、《元人杂剧选》目录加以比勘标识,使为它所独有的剧作更加一目了然,此可谓数量相对富赡的大型杂剧目录。他手自写定并影印问世的《西谛所藏善本戏曲目录》是一部专门的戏曲目录著作,除登录刘龙田本《西厢记》、玩虎轩本《琵琶记》、浣月轩本《蓝桥玉杵记》、孟称舜编定的《酹江》和《柳枝》集诸珍贵曲籍,“从徽州、苏州、扬州、浙东等地流到上海的杂剧传奇中的精本,十之六七都归西谛所有”,而“版式精美、插图工致的明刻本”更是著者罗列的重点。他编订的早的戏曲集《清人杂剧初集》、《清人杂剧二集》与已拟目未刊行的《清人杂剧三集》是对传存260馀种清代杂剧的一个检阅,虽未及全选,但清代杂剧存目却昭然若揭,为王国维《曲录》所载之三倍,继臧懋循、沈泰、邹式金后首次关注清代杂剧,使差近半数的清代杂剧结集影印付梓,不仅是编辑清代杂剧集的创举,而且是清代杂剧目录的难得拓展。稍后编辑出版的《长乐郑氏汇印传奇集》虽收传奇惟6种,然欲“以孤本流传之明传奇为先”,继之拟印行二集、三集以至十集、廿集,不限于《六十种曲》和《奢摩他室曲丛》,夙愿虽未实现,但传奇目录却略显轮廓。能代表编纂成就的是建国初他倡导主持的《古本戏曲丛刊》,这是迄今计划囊括全部现存古代戏剧文献的浩大工程,设想网罗1000种以上古代戏曲作品以及若干曲选、曲目、曲谱、曲话,初集收《西厢记》及元明戏文传奇100种,二集收明代传奇100种,三集收明清之际传奇100种,四、五集收清代传奇,六、七、八集收元明清杂剧并及曲选、曲目、曲谱、曲话,“如有余力更搜集若干重要的地方古剧,编成一二集”,此宏伟构想在以后的实践中被不断具体化、充实化,使之扩展为正集十四集和外集三集计十七集,加上复拟编辑的《古本散曲丛刊》三集共二十集,这样戏曲与散曲就可以互相映照,彼此参酌,为祖国戏曲研究提供基本资料。今虽只刊印初、二、三、四、五、九集,但大陆现存古本戏曲文献总目已几乎尽收眼底。他还十分注意个别著名作家作品目录的编订,像关汉卿的杂剧他先后作过两个目录,个胪列了65种,传存14种,散佚51种,第二个胪列了67种,传存18种,散佚49种,表明关汉卿杂剧存佚的对比态势随时代前进在发生变化,第二个存佚目录仍为后世认同且沿用;他还从天一阁亲手抄出了姚燮《今乐府选》稿本的全目,以此“殊为得意”[1]。他编订的戏曲目录,种类比较繁富,形式相对灵活,既有总集目录,也有选集目录,既看重个别作家作品目录,也未忽视专门戏曲目录,多数目录都裹挟于戏曲总集、选集和个别作家作品,虽显得不甚严整周密,却极庞杂广博,可以说他是继王国维、吴梅后重视编辑戏曲目录的戏曲学家,他把前辈时贤编订的戏曲目录内容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1] 郑振铎《明钞本录鬼簿跋》,《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第912页。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