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艺术对话:现代派画家的特立独行 9787559838070
  • 与艺术对话:现代派画家的特立独行 9787559838070
  • 与艺术对话:现代派画家的特立独行 9787559838070
  • 与艺术对话:现代派画家的特立独行 978755983807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与艺术对话:现代派画家的特立独行 9787559838070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86.58 6.8折 128 全新

库存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马丁·盖福特 著 王燕飞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38070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29296343

上书时间2024-10-17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390字】本书围绕1945~1970年的伦敦展开,以丰富的采访、亲历为基础,从二战后伦敦的青年画家圈写起,一直写到大卫·霍克尼等画家获得的商业成功,全景展现了二战后伦敦绘画的发展历程。

    本书可被视作一次集体采访记录,或者说是一部多人传记。书中囊括了至少两代画家,提及的人物不计其数,集腋成裘,终汇成这一部长篇累牍、跨越25 年的档案。本书的依据是重要亲历者及参与者的访谈,其中多数是首次以文字形式发表。访谈对象包括弗兰克·奥尔巴赫、吉莲·艾尔斯、弗兰克·鲍林、帕特里克·考菲尔德、卢西安·弗洛伊德、大卫·霍克尼、霍华德·霍奇金、罗兰·布鲁克斯·基塔伊等数十位著名画家。

    当时伦敦的画家圈并不存在某种一致的运动或群体,即便同为现代派,他们也都是独树一帜的独行侠。画家之间显然存在各种联系与交集——社交层面的、风格层面的、性情层面的,这些联系与交集有时会跨越具象和抽象的界线,而这也是本书的隐含主题。

    本书附带114 幅插图。

 

    【精简版,270字】本书围绕1945~1970年的伦敦展开,以丰富的采访、亲历为基础,从二战后伦敦的青年画家圈写起,一直写到大卫·霍克尼等画家获得的商业成功,全景展现了二战后伦敦绘画的发展历程。

本书可被视作一次集体采访记录,或者说是一部多人传记。书中囊括了至少两代画家,提及的人物不计其数,集腋成裘,终汇成这一部长篇累牍、跨越25 年的档案。本书的依据是重要亲历者及参与者的访谈,其中多数是首次以文字形式发表。访谈对象包括弗兰克·奥尔巴赫、吉莲·艾尔斯、弗兰克·鲍林、帕特里克·考菲尔德、卢西安·弗洛伊德、大卫·霍克尼、霍华德·霍奇金、罗兰·布鲁克斯·基塔伊等数十位著名画家。

 

    【迷你版,144字】本书围绕1945~1970年的伦敦展开,以丰富的采访、亲历为基础,可被视作一部多人传记。从二战后伦敦的青年画家圈写起,全景展现了二战后伦敦绘画的发展历程,囊括了至少两代画家,提及的人物不计其数,集腋成裘,终汇成这一部跨越25 年的档案。本书的依据是重要亲历者及参与者的访谈,其中多数是首次以文字形式发表。



作者简介

    马丁•盖福特是一位英国艺术评论家和作家。2009年,英国伦敦国家肖像画画廊举行康斯太勃尔肖像画画展时,他是监管人之一。他曾担任《旁观者》和《星期日电讯报》的艺术评论专栏作者,现在他是《布隆姆伯格新闻》的资深艺术评论家。他出版了多本著作,包括《艺术在路上》《凡·高与高更:在阿尔勒的盛放与凋零》《恋爱中的康斯太勃尔》《蓝围巾男人》《观看的历史:大卫·霍克尼带你领略人类图像艺术三万年》。



目录

引言 6


章 青年弗洛伊德:二战时伦敦的艺术 1


第二章 弗朗西斯·培根 12


第三章 坎伯韦尔的尤斯顿路画派 30


第四章 群众意识:博罗理工学院 49


第五章 手拿玫瑰的女孩 59


第六章 跃入虚空 79


第七章 艺术人生:20世纪50年代的培根与弗洛伊德 97


第八章 同气连枝 114


第九章 是什么让现代家庭如此不同? 126


第十章 行动的舞台 146


第十一章 1960年伦敦的局势 163


第十二章 艺术家心有所想:霍克尼与他那届同学 183


第十三章 只见笑容不见猫:20世纪60年代的培根与弗洛伊德 194


第十四章 美国交道 213


第十五章 神秘的因袭 234


第十六章 被艺术手段环绕的肖像 255


第十七章 闪烁与消融 278


第十八章 阿克顿的无存在感 301


后记 322


致谢 328


原版书注释 329


原版书参考书目 336



内容摘要

    【390字】本书围绕1945~1970年的伦敦展开,以丰富的采访、亲历为基础,从二战后伦敦的青年画家圈写起,一直写到大卫·霍克尼等画家获得的商业成功,全景展现了二战后伦敦绘画的发展历程。


    本书可被视作一次集体采访记录,或者说是一部多人传记。书中囊括了至少两代画家,提及的人物不计其数,集腋成裘,终汇成这一部长篇累牍、跨越25 年的档案。本书的依据是重要亲历者及参与者的访谈,其中多数是首次以文字形式发表。访谈对象包括弗兰克·奥尔巴赫、吉莲·艾尔斯、弗兰克·鲍林、帕特里克·考菲尔德、卢西安·弗洛伊德、大卫·霍克尼、霍华德·霍奇金、罗兰·布鲁克斯·基塔伊等数十位著名画家。


    当时伦敦的画家圈并不存在某种一致的运动或群体,即便同为现代派,他们也都是独树一帜的独行侠。画家之间显然存在各种联系与交集——社交层面的、风格层面的、性情层面的,这些联系与交集有时会跨越具象和抽象的界线,而这也是本书的隐含主题。


    本书附带114 幅插图。


 


    【精简版,270字】本书围绕1945~1970年的伦敦展开,以丰富的采访、亲历为基础,从二战后伦敦的青年画家圈写起,一直写到大卫·霍克尼等画家获得的商业成功,全景展现了二战后伦敦绘画的发展历程。


本书可被视作一次集体采访记录,或者说是一部多人传记。书中囊括了至少两代画家,提及的人物不计其数,集腋成裘,终汇成这一部长篇累牍、跨越25 年的档案。本书的依据是重要亲历者及参与者的访谈,其中多数是首次以文字形式发表。访谈对象包括弗兰克·奥尔巴赫、吉莲·艾尔斯、弗兰克·鲍林、帕特里克·考菲尔德、卢西安·弗洛伊德、大卫·霍克尼、霍华德·霍奇金、罗兰·布鲁克斯·基塔伊等数十位著名画家。


 


    【迷你版,144字】本书围绕1945~1970年的伦敦展开,以丰富的采访、亲历为基础,可被视作一部多人传记。从二战后伦敦的青年画家圈写起,全景展现了二战后伦敦绘画的发展历程,囊括了至少两代画家,提及的人物不计其数,集腋成裘,终汇成这一部跨越25 年的档案。本书的依据是重要亲历者及参与者的访谈,其中多数是首次以文字形式发表。



主编推荐

    马丁•盖福特是一位英国艺术评论家和作家。2009年,英国伦敦国家肖像画画廊举行康斯太勃尔肖像画画展时,他是监管人之一。他曾担任《旁观者》和《星期日电讯报》的艺术评论专栏作者,现在他是《布隆姆伯格新闻》的资深艺术评论家。他出版了多本著作,包括《艺术在路上》《凡·高与高更:在阿尔勒的盛放与凋零》《恋爱中的康斯太勃尔》《蓝围巾男人》《观看的历史:大卫·霍克尼带你领略人类图像艺术三万年》。



精彩内容

在一定意义上,只要是历史,就必定存在一些划定的边界。时间是一个连续体,几乎没有什么事件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节点开始抑或结束。一部著作却必须有始有终,哪怕仅仅是为了防止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漫谈。本书的时间跨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到20世纪70年代初,恰逢英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转折点,其中既有文化上的转折点,也有政治上的转折点。

个转折点不仅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标志着艾德礼政府的上台以及经久的稳定时期的开始。在这一时期,社会弥漫着乐观主义的情绪,欣欣向荣。第二个转折点就没有那么一目了然了。20世纪60年代的结束标志着那个充满希望的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长达十年的危机与衰退的开始。在这些转折点上,艺术同样经历了变化。1945年后,出现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曾经狭隘迂腐的伦敦艺术圈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一切。与此同时,涌入伦敦各艺术院校的人数骤增,性别与出身结构也变得更为复杂。与这种情况构成对比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各种形式的绘画都已成明日黄花,备受冷落,形形色色的新媒介成为新宠,如行为艺术、装置艺术以及一种脱胎换骨的雕塑类型。然而在艺术史上,决裂绝不会在某个时刻突然发生且毫不拖泥带水。在本书提及的重要人物中,有几位的职业生涯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包括威廉·科德斯特里姆、维克多·帕斯莫尔、培根等。另有几位在1970年后才创作出各自出色的作品,如弗洛伊德和吉莲·艾尔斯。在我编写这本书时,有些艺术家仍在精力充沛地创作,努力超越曾经的成就,如霍克尼和奥尔巴赫。

此外,我对本书内容的界定还采用了其他两种方法——地点与媒介。当然,把关注点放在伦敦并不是说在英国其他地方就没有重大事件发生,比如爱丁堡、格拉斯哥、圣艾夫斯;非也,其他地方显然也有大事发生。没有将别的城市涵盖在内只是因为那里发生的事不一样,各有各的故事。故而有些画家一旦搬离伦敦,也就从本书中离场了,如帕特里克·希伦及罗杰·希尔顿。还有一些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并未在本书中出场,那是因为他们职业生涯的成熟期是在伦敦以外的地方度过的,比如琼·厄德利和彼得·兰扬。诚然,有些人虽浪迹天涯,但我仍对他们进行了跟踪报道,比如跟着培根一路前往圣艾夫斯,跟着霍克尼一路前往洛杉矶。我的理由是,他们虽然人在旅途,但一直都是伦敦画家,借用霍克尼的话说,这些艺术家不过就是出去“拍了个外景”。

另一种界定的方法是媒介,这意味着本书基本只涉及绘画。不是因为伦敦的雕塑作品不值一提,而是因为这些雕塑作品应另谋他篇。至于边界模糊之处,我则给自己留了些许余地,譬如艾伦·琼斯和理查德·史密斯的三维艺术,以及安东尼·卡洛等雕塑家作品中的绘画性元素,包括鲜艳的色彩和平面的形状。

本书选择聚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这25年,还有一个原因是那时伦敦的画家圈依然是一个“小村子”。当然,并不是所有人彼此都熟悉—就算在真的小村子里也不尽如此,但当时的伦敦画家圈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小世界,到处都是朋友和熟人,有些关系相当出人意料。在那一时期,各代画家之间的区别没有我们回顾当年时那么一目了然。20世纪60年代早期,培根还曾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在读生和毕业生见面聊天,两者的年龄差超过25岁,这颇有些意思。



媒体评论

如果说谁有资格为这些艺术大师出书立传,那非马丁·盖福特莫属,而他将自己三十多年来的访谈经历都凝聚在了这本书中。

——Artinfo.com

 

马丁·盖福特为21世纪的读者介绍了英国艺术史上一个极具创造力的时期。

——《艺术家协会杂志》

 

在这本有趣的书中,马丁·盖福特展示了自己天衣无缝的洞察能力,让每一位读者都从局外人变成了局内人。

——《前景》杂志

  

本书对培根、弗洛伊德、奥尔巴赫,以及透纳之后伟大的一代英国艺术家进行了百科全书般全面的研究,讲述了作者对现代绘画的热爱和理解。

——《星期日泰晤士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