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想象大学的学习 9787576030624
  • 重新想象大学的学习 9787576030624
  • 重新想象大学的学习 9787576030624
  • 重新想象大学的学习 9787576030624
  • 重新想象大学的学习 978757603062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重新想象大学的学习 9787576030624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9.87 6.2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娇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30624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2743412

上书时间2024-09-25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郭娇,北京大学本硕,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量化分析,承担项目包括2019年全国本科教与学调查、2020年上海高校在线教与学过程与效果调查等,成果发表在《教育发展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江苏高教》等期刊以及《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大学生》等刊物。曾合著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至2017年的《大学生就业报告》。

目录
第一章引言

一、大趋势:从高教大国到高教强国的迈进

二、本书视角:本科人才培养的制度探索

三、本书结构

第二章理论框架

一、本科人才培养理论框架

二、本书量化数据来源

三、本书质性访谈设计

第三章家庭背景

一、关注家庭第一代大学生

二、反映本科生家庭背景的研究设计

三、聚焦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数据分析结果

四、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打造全方位支持网络

附录1: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资助案例——哈佛大学Shoestring

第四章招生改革

一、自主招生的政策演变

二、关于本科生招生改革的研究设计

三、自主招生的公平与效率

四、通过高校招生改革促进社会公平

附录2:高等教育社会公平案例——美国大学社会流动指数(SMI)排名

第五章高影响力活动

一、本科培养过程里的高影响力活动

二、与本科培养过程相关的研究设计

三、本科生高影响力活动的理想类型

四、围绕高影响力活动的四个核心类属重新设计本科经历

附录3:师生互动——牛津大学导师制现代版

附录4:高校学习空间改造案例——哈佛大学的图书馆

第六章毕业后预期目标

一、国内外本科高影响力活动汇总

二、针对本科高影响力活动的研究设计

三、本科生高影响力活动与其毕业后预期目标的匹配

四、基于不同学生群体的特征重新设计高影响力活动

附录5:本科生科研案例——加州理工学院SURF与普林斯顿大学ReMatch

附录6:高校创客空间案例——麻省理工学院新创客运动ProjectMailus

第七章学生发展结果

一、突出本科生学习结果的研究设计

二、本科生自我报告的学业表现、能力提升以及态度认同

三、从学生发展反观本科招生改革、培养优化以及目标引导

附录7:本科课程改革案例——哈佛大学的五次本科课程改革(1869—2014年)

附录8: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头脑,而非简历;培养热爱,而非精英

第八章结语

一、重新想象本科阶段的学习

二、重新设计本科生学习经历

三、本书研究设计的局限

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反思与展望

附录9: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案例——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

附录10: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案例——欧文工学院与密涅瓦大学

内容摘要
本书聚焦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通过浸泡在量化数据与访谈资料里并与其涵盖的内容不断“对话”,形成一系列紧扣时代脉搏且嵌入更为宏大的时空框架的思考。本书可被视为这种尝试的阶段性成果,受师友督促,勉为成文,以飨读者。本书呈现了呼应这一愿景的有益尝试和实证研究,适时、及时地对中国大学扎根本土、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基于证据的思路和建议。

主编推荐
全球高等教育走到了通向未来的十字路口,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何去何从了。斯坦福2025计划、密涅瓦大学和欧林工学院的出现,正是这种思考和尝试的体现。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要重塑高等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其中包括确保高等教育学习的多元化和灵活性,维系高等教育系统的包容性和参与性。本书呈现了呼应这一愿景的有益尝试和实证研究,适时、及时地对中国大学扎根本土、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基于证据的思路和建议。全球高等教育走到了通向未来的十字路口,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何去何从了。斯坦福2025计划、密涅瓦大学和欧林工学院的出现,正是这种思考和尝试的体现。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要重塑高等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其中包括确保高等教育学习的多元化和灵活性,维系高等教育系统的包容性和参与性。本书呈现了呼应这一愿景的有益尝试和实证研究,适时、及时地对中国大学扎根本土、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基于证据的思路和建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