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地之人的全球纠葛:朱宗元及其相互冲突的世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在地之人的全球纠葛:朱宗元及其相互冲突的世界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6.78 6.8折 69 全新

库存4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多米尼克·萨克森迈尔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ISBN9787100209960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9元

货号11681864

上书时间2024-08-08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旭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哥廷根大学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欧洲思想文化史、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出版著作《西方文明简史》《2011)、《文化理论研究》(与何平合著,2014),在《历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明清鼎革之际,生活在宁波的中国儒生朱宗元,是如何通过思想和精神上的种种努力,去协调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与纠葛?与以往全球史著作只关注流动中的人不同,本书的主人公朱宗元是一位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宁波的在地之人,但我们从其著作中却可以看到他对远西之地的想象和对全球网络的参与。借助全球与地方的双重透镜,本书深刻揭示了中西两种文化在朱宗元思想世界之中的会通与冲突;同时也挑战了以往著作中欧洲中心主义和中国中心主义的倾向,对相互纠葛的双方都予以了客观、公允的评价。本书是近年来全球史、微观全球史、全球思想史、汉学研究领域中一部的佳作,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如何应对、吸纳乃至转换西方的挑战具有重要价值。

内容摘要

第一章

地方生活及其全球背景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宁波朱宗元的家乡宁波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杭州湾入口。在明代,这个城市和今天一样是浙江省的一部分。乍看上去,宁波并不像是一个重要的交易中心:它被八米多高的厚厚的城墙包围着,市中心几乎没有比城墙还高的建筑。[1]在宁波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里,这道墙与其说是阻止外人进入,不如说是保护城内的区域,使之成为一个往来频仍的遭遇之地。实际上,作为商业密集之地的港口,宁波比大多数人口相当的其他中国城市,与长途贸易路线的联系更加紧密。数百年来,在将长江下游地区与中国庞大而复杂的运河体系以及海洋连接起来的交流网络中,宁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种各样的商品往来于此,有南方的铁、象牙和胡椒,北方的丝绸,日本的木材以及用于海外贸易的瓷器、漆器和纸张。[2]在经过了一段相对衰落的时期之后,宁波的重要性在16世纪再次提升,当时中央政府放宽了对海外贸易的限制,而杭州作为中国最大的地区性都市之一,其附近的港口却开始淤塞。[3]明朝后半叶,宁波兴建了大量工厂,包括一些出口型工厂。1487年至

1560年之间,紧邻着宁波新建了七座商业城镇,成为这座城市财富迅速增长的进一步证据。这一时期,朱宗元的家乡再次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港口,其地位一直保持到20世纪早期。它还发展为高度发达的金融中心,并成为政府主要机构的所在地。[4]

回望宁波,这里有一个联接中国与世界的悠久传统。但在朱宗元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也就是17世纪上半叶,它繁华不再。明朝的持续衰落,加之清政府的日益巩固,其所引发的持久危机对浙江省北部产生了极大影响。[5]它加剧了宁波地区经济的衰退,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低迷不振,也导致了生产过剩和通货膨胀。[6]此外,不论是将要告别的明朝,还是即将到来的清朝,当权者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实行严苛的移民法规。但鉴于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以及国家官员的过于分散,此类政策通常难以执行。不仅如此,国家机构的失效和官员的腐败给许多群体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其中就包括为了在利润丰厚的贸易流动中获得自己的份额而展开竞争的欧洲商人。

17世纪中期,宁波的跨境交易网络虽然受到了限制,但并没有完全消失。这一地区跨大陆的联系及其悠久的历史继续影响着宁波的居民。比如,外国纺织品和家具在宁波和其他地方的上层社会仍然很流行。[7]中国人的其他消费习惯也受到当时全球变动的影响。玉米虽起源于墨西哥,但在中国已经成为人们熟悉的作物。另一种新世界的作物烟草,在中国也变得十分常见。1639年,……



主编推荐
一部引人入胜的全球史佳作,将个人的思想冲突和内心挣扎置于17世纪全球大变局中考察

精彩内容
明清鼎革之际,生活在宁波的中国儒生朱宗元,是如何通过思想和精神上的种种努力,去协调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与纠葛? 与以往全球史著作只关注流动中的人不同,本书的主人公朱宗元是一位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宁波的在地之人,但我们从其著作中却可以看到他对远西之地的想象和对全球网络的参与。借助全球与地方的双重透镜,本书深刻揭示了中西两种文化在朱宗元思想世界之中的会通与冲突;同时也挑战了以往著作中欧洲中心主义和中国中心主义的倾向,对相互纠葛的双方都予以了客观、公允的评价。 本书是近年来全球史、微观全球史、全球思想史、汉学研究领域中一部的佳作,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如何应对、吸纳乃至转换西方的挑战具有重要价值。

媒体评论
《在地之人的全球纠葛》是一部成熟之作,作者深入探讨了全球遭遇的重要时刻中西文化的互动问题,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个人思想世界的内在冲突与协调。——杜赞奇(杜克大学)本书生动地描绘了17世纪一位中国普通儒生对域外思想和信仰的艰苦探索。他的行为告诉我们,在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的时刻,中国人并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从西方输入的价值观念,而是在努力将这些域外的因素融入到他们的传统之中。——卜正民(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全球史著作,作者分析了17世纪一位中国普通文人是如何将西方思想与儒家传统以及地方知识融合在一起,并揭示了其中的冲突、矛盾和策略。本书对中国思想史和全球史研究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汪晖(清华大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