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巫旅游蜜语:带孩子丈量世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小巫旅游蜜语:带孩子丈量世界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7.12 2.0折 35 全新

库存1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小巫著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807638032

出版时间2012-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7814391

上书时间2024-07-03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 大自然帮我带孩子

上篇 长城山水 四季北京

第一章 多变的长城

春夏秋冬慕田峪

不到箭扣非好汉

披荆斩棘摩崖石刻

金山岭上帅哥多

悬崖峭壁九公山

小巫亲子游温馨提示  爬长城注意安全

第二章 身手矫健小山羊

银山塔林:孩子们的另类实验室 

幽谷神潭:戏冰嬉水乐无穷 

庙上村遇险 风雪艳照门

云蒙山 滑索玩儿心跳

天池峡谷,清水涤心

圣泉山 踏雪好去处

石龙水库,脚痒就去走走 

小巫亲子游温馨提示  近郊爬山,这些要注意! 

中篇 海里乡村的快乐童年 

第一章  浪里白条小海豚

祖山 与友情相连的记忆

昌黎葡萄沟的外国孩子

槎山,云中漫步的快乐

小巫亲子游温馨提示 去海边,别忘记这些事 

第二章 乡土童年 心性本天然 

小冯客栈 

童心童趣 三个孩子一台戏  

小巫亲子游温馨提示 去乡村,和孩子一起体验  

第三章 七彩云南  

下篇 小脚丫 大世界  

第一章 在澳洲淡忘人间  

举家飞往南半球  

公婆家的花园小镇  

新西兰农场的小农夫

奇妙的人体博物馆

悠长的白云之乡

悉尼密略

从金色海滩到猎人谷

袋鼠之乡还有很多精彩

小巫亲子游温馨提示 南半球旅游小笔记

第二章 美国旅行往事

芝加哥儿童博物馆

丹佛的“早餐”

小巫亲子游温馨提示 美国旅游小点滴

第三章  热辣辣东南亚

佛香绕城越南行

兰卡威:惊涛骇浪跳岛游 

新加坡:和粉红海豚谈恋爱 

巴厘岛:寻梦探宝自驾游 

浮光掠影柬埔寨

隆冬季节混迹尔 

小巫亲子游温馨提示 东南亚旅游小锦囊

附录一 时光逆转游蒙古 

附录二 那不勒斯之庞贝梦回 

附录三 Sam旅游日记 

内容摘要
大自然帮我带孩子
  
  我和丈夫都酷爱旅游,两个孩子都是尚未出生就跟着我们到处跑。儿子在娘胎里去了一趟意大利参加朋友的婚礼,探访了罗马和那不勒斯,结果出生后对意大利食品情有独钟。三年后,女儿在妈妈肚子里跟着爸爸和哥哥横穿美国,从拉斯维加斯到大峡谷,从华盛顿到纽约,甚至还去西弗吉尼亚爬山看瀑布。
  两个孩子也都是不到一岁就坐长途飞机从北京到新西兰省亲。十多年来,兄妹俩已经去过好几次香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几乎每年春节期间都回新西兰过夏天),也游玩过多个亚洲国家。提起各地的飞机场,儿子如数家珍,最喜欢的是新加坡飞机场,因为有好吃的好玩儿的还有游泳池。
  熟悉我的读者也都知道,我们全家酷爱爬山。两个孩子都是一岁半,刚刚学会走路,尚未断奶,还戴着纸尿裤,就开始了“小山羊”生涯。有一年的端午节,我们和一些家庭在凤凰岭参加节庆活动,结束后我们说去爬山,问谁跟我们去?大家面面相觑,没人应和。我正纳闷,有一个妈妈自告奋勇说陪我们吧,大家都笑她:“你跟得上他们家吗?”我这才明白刚才为什么没人捧场。
  带孩子出行很简单
  
  对于我们来说,带着孩子出行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两个孩子都是母乳喂养到两岁多,省却了带着奶瓶、奶粉、消毒器具并且到处找开水的麻烦。从出生到6个月,两个孩子都是纯母乳喂养,我就是他们俩的流动食堂,我去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饿了撩开衣服就吃,母乳永远新鲜可口,无需消毒。反而是添加辅食后感到一些不方便,因为还要带上瓶瓶罐罐的婴儿食品、小勺,还要特别小心干净卫生问题。
  我属于那种绝不娇生惯养孩子却极力培养健康强壮儿童的母亲,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地点是不适合孩子外出的(烟雾腾腾的酒吧除外)。两个孩子凑巧都是2月出生,正值冬末春初季节,我也不坐月子,两个星期后就带着孩子出门晒太阳了。儿子两个半月跟着我们去怀柔爬山,山民们看见他穿着短袖,一路上都有人劝告我们“给孩子多穿点吧,别冻着了。”倒也是,他们都穿着两层长袖长裤,我儿子却在出汗。
  孩子爸爸生长于新西兰,酷爱游泳,因此十分重视培养两个孩子对游泳的兴趣。兄妹俩一律4个月就下水,哥哥是在北戴河的海水里接受的第一次洗礼,不到5岁已经学会蛙泳。回到新西兰奶奶家,最热爱的运动就是在大海里跳浪,被浪打翻了也觉得好玩儿。
  有些父母不敢把孩子带出去玩儿,怕脏、怕吹风、怕传染病,很多担忧。其实,越娇气孩子,孩子越经不起折腾。事实上,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皮实的多。我主张“大自然帮我带孩子”,让孩子从小亲近自然,远离城市的污染和喧嚣,对他们的体魄、性情和智力发展,有着述说不尽的好处。
  有些父母疑问,“这么小的孩子带他到处走,他什么也记不住,有什么用?”唉,这就是应试教育遗留的毒害,总觉得出去一趟就必须什么都“记”住,最好回来上交一篇“一次有意义的外出”作文之类的。
  这些父母误解了什么是“记忆”,误以为必须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有形记忆,才叫做“记住”了。而事实上,记忆远远比有形文字记录复杂得多;儿童的记忆,也绝非仰仗语言功用。
  退一万步说,即便仅仅狭隘地从某些功利的角度来看,多带孩子外出、让孩子尽早尽多地接触外界,起码是在积累视觉神经发育的“素材”;从婴儿期开始,让孩子拥有阅历丰富的童年,有助于促进智力发育,增强记忆力和想象力,锻炼社交能力,让他们终生受益。
  事实上,从我们多年的体会来看,带孩子外出旅游,最受益的是家长自己。不要总盯着看“旅游对孩子有什么好处?”而是好好体味一下“旅游对我有什么好处?”如果我们对所到之处没有浓厚的兴趣,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视而不见,外出一趟无论心灵还是心情都一无所获,甚至觉得带孩子旅游很麻烦、不值当,那孩子还会有什么收获呢?
  说句不好听的话吧,不少出身应试教育的成年人,因为小时候忙于功课,疏于玩耍,长大之后缺乏生活情趣和情调,不知道怎样享受生活、享受自然、享受美,不懂得怎样找乐子,对与已不同的文化也难以理解和接受。有孩子之后,还是不能放松让孩子在自由玩耍中健康成长,而是凡事必须找到“教育意义”,必须有显而易见的“收益”,不然就是浪费时间。
  但是我们为什么如此偏狭而自大呢?我们凭什么就有资格精准地定义某事的“教育意义”呢?“意义”和“收益”必定是通过有形的衡量吗?无法以物质形态呈现的就不算数吗?或许,还是无形的意义更宽更广,以我们已经被世俗束缚而变得狭隘的思维,难以获知其全部了?
  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们会对孩子、对生命、对大自然,多一份敬畏、谦卑和开放。
  我们的成长过程,已经被剥夺了成年之后感知幸福的基础,那就把这个权利交还给我们的孩子吧!不要再继续剥夺他们了。带孩子旅游,不仅能帮助他们健康发展,更是对我们童年缺失的一种补偿啊!
  
  运动塑造生命
  一个人在什么时候注意力最集中呢?就是在他运动之后。最近的科学家经过很多实验才发现,而华德福教育的缔造者鲁道夫?史坦纳在100多年前就深晓此理,华德福学校十分注重身体运动与课堂学习的有机结合,每一堂课都以运动开始。
  运动的好处有很多,连中国家长最关心的孩子学习,也和运动息息相关。我在《小巫厨房蜜语》中说过,“饮食是教育的基础”,因为它对孩子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我再说一句“运动是教育的基础”,其与饮食相辅相成,赋予孩子强健的身体;而说到底,身体健康才真正是教育的基础,教育始于健康的身体。身体(感知)—>情感—>思考,这是人类认知过程的普遍规律;学习需要肌肉、骨骼、血液、神经与多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不仅仅是儿童,成人也一样。忽略运动,导致脑、心、体分离,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孩子,每天出了被窝,坐到早饭桌上,再坐车上学,进入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课间活动时间很少;有些学校因为担心孩子在操场上活动会出意外,无法向家长交代,而禁止孩子们在课间自由玩耍。于是乎,孩子们整天都处于静止端坐状态,这是非常不健康的。人类也算是一种动物。“动”物、“动”物,就是需要活“动”的物种。生命在于运“动”,不“动”怎么能够感知生命呢?缺乏对生命感的体验,人会像枯萎的花朵一样,抑郁沉沦,没有方向。
  科学家们还发现,一个人在室内端坐10分钟之后,注意力就开始下降,脑子开始晕乎。因此,要孩子集中精力的话,在开始一天的学习之前,应该让他们先充分地活动。比如,华德福学校的孩子们,到校之后不是马上坐下来上课,而是先进行有趣的运动,包括有韵律的活动、唱歌和乐器演奏、与教学相关的游戏,等等,把他们的思考、情绪与身体这三者有机地联接起来。孩子们身上的细胞都活动开了,再坐下来学习,才能集中精力,学习效率才高。
  而且,通过运动和游戏而习得的知识,是贯穿到整个身体里,并伴随着愉悦的心情,真正属于生命的一部分,远远强于仅仅用脑死记硬背的东西。
  运动塑造生命。人类婴儿刚出生的时候,脑里的神经元有上百亿,但是这上百亿的神经元之间没有多少联系,需要外界的反复刺激才能链接,形成“图谱”,让生命“有序”。新生儿对自己的身体没有掌控,唯一略有把握的就是他的嘴和舌头,吃母乳就是人类第一项运动。俗话说“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说的就是小宝宝吃母乳需要费力运动,因为这是在锻炼他的口腔与颌面肌肉,为将来的表情、牙齿和语言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除了嘴和舌头之外,其他地方小宝宝尚未把握,虽然他身体会动,但那还不是自主的运动;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在动;他认为世界跟他是一体的,对身体各部位的感知没有分化,也不知自己与外界之间的区别。对身体的把握是循序渐进地建立起来的,但绝非坐着或躺着不动,而是必须通过不断的运动。就连自己的手在哪儿、脚在哪儿这些基本的感觉,也都是通过运动获得的。
  简而言之,儿童首先发展的,是身体的感觉。儿童发展过程中,首先建立的是肌肉神经传导,把身体的感觉传递给脑,形成网络链接,并逐渐获得本体感(自我感的来源)。儿童在学龄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掌握自己的身体。掌握了身体,才能够发展智力,这也是现代脑科学早已经证明的事实。大部分有学习障碍(或者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孩子,都在身体感觉和平衡方面有问题。要解决他们的问题,首先要他们先进行一系列的身体运动,发展他们的生命感、运动感和平衡感。通过运动,身体将全方位的感官感觉传递给脑,激发情绪反应,继而形成思维。
  换句话说,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从一开始就与他的行动紧密相连。儿童从出生到9岁,其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身体动的时候,脑才动。而身体运动对情绪和思维的重要性,则贯穿我们所有人的一辈子。
  有些人说脑细胞某个时候就发育全了,再不开发就晚了。脑科学已经证实这是误区,人在多大年纪都可以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即便脑损伤的病人也可以康复。大脑的发育没有尽头,其可塑性是很强的。但是小脑的可塑性或许存在某种“期限”,某些运动技巧在青春期以前不开发确实就很难再开发(也仅仅是“很难”而非“不可能”)。对孩子来说,身体的发育和运动的发育或许有“太晚”的说法,但所谓智力的发育则没有时间的限制,它建立在身体运动发育的基础之上。
  运动赋予孩子们健康的身体——它增强孩子的免疫力,有效降低孩子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直肠癌、焦虑症等病症的几率;它帮助孩子强化骨骼、血管、关节,有效降低早死几率,还可有效降低青春期吸烟的几率。
  从情商教育方面来说,运动有助于儿童提高心理健康。运动好的孩子更有自信,更喜欢自己的形象,也更受同伴欢迎;由于良好的手眼配合和肌肉控制,行动上独立自主,运动好的孩子感觉自己做事情有效率。运动促进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与团队合作。运动还能促进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让儿童放松,心情舒畅,让神经元自由地连接。
  
  家有“小山羊”和“小海豚”
  
  明白上述道理,我们没有早早开发孩子们的识字背书本领,而是让他们首先成为热爱运动——尤其是野外运动——的“野蛮人”。每个周六是我们全家雷打不动的外出活动日,夏天在户外游泳池欢度时光,其他季节,只要天气允许,我们都到郊外爬山。女儿的芭蕾课、儿子的钢琴课都必须为这个日子做出让步甚至“牺牲”。比如,当老师们说大部分孩子都在周六上兴趣班,周六的课程更适合我们报名时,我们婉言谢绝了,因为对孩子们来说,野外活动比兴趣班重要得多。
  当有些孩子尚戴着尿不湿就在学业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时,我们家的孩子则戴着尿不湿在山路上欢快地跋涉。我总是说,我们家养了两只“小山羊”兼“小海豚”,能连续爬几十公里的陡峭山路,能在江河湖海的浪涛中欢蹦乱跳,而且酷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球队。学业方面,我基本秉持放手态度,相信只要他们对生命和生活有着积极的热情,求知欲旺盛,自信心充足,又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呢?
  这本书是《小巫厨房蜜语》的姊妹篇。写菜谱,不是为了显摆我手艺多高,而是鼓励父母们亲自下厨,“让孩子记住妈妈做饭的味道”。写游记,也不是为了显摆我们见多识广,而是鼓励父母们多带孩子外出,和大自然交朋友,让全世界成为孩子们的教科书。因此,这本书虽有一定参考意义,却乃非“攻略”类旅游手册,其中八卦的成分恐怕超出实用指导,权当带有启发性质的休闲读物吧。
  另外,书内收录的部分游记,曾经发表在包括《父母世界》、《好主妇》、《虹》、《时尚健康》等杂志上,此处略作修改补充。与新西兰相关的文字,大多成稿于儿子幼年时期;对女儿经历的补充,暂且体现在照片上吧。
  这本书从动笔到成稿,经历了两年的时间,特此感谢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们对我的宽容与耐心!
  
  
  上篇 长城山水 四季北京
  
  北京有山吗?当然有,而且特别多。住在北京及周边的孩子们真是幸运的,有这么多的崇山峻岭供他们健康发展。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都爱爬高。爬山,能让他感觉到自己在长高,战胜地心引力的这股成长力量非常强大。而且,在爬山的过程中,有很多事可做。拣石头、捉虫子、玩树棍、看花儿、摘果子,等等。到了山顶,四面有风,一览众山小,这种感觉是孩子幸福感的来源之一,也是是滋养他的方式之一。
  爬山有多少好处?强身健体当然是最容易想到的,不光是身体,头脑也会随着在大自然里肆意舒展的运动而充满能量。爬山的时候,我们的呼吸会更快、更深,因而输送更多的氧气给身体和脑。曲折的攀爬过程会让登上山顶的成就感更为强烈,无论是战胜阶梯还是泥泞,都是对孩子无形的鼓励。爬山需要孩子目光敏锐、身体协调,能够有效地把握身体平衡、控制自己的动作,而不至于跌跤,在身手矫健地穿行山路和树林、攀爬高大的岩石的过程中,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身体和环境的主人,这赋予他自信心和成就感。这种发自身心深处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是被圈养在城市公寓里的孩子最缺少的东西。我见过那些课堂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到了山里却不知道脚往哪里放,一块小小的石头就能难住他,不知如何迈腿。我自己的两个孩子,可以用“小山羊”来形容,爬山的灵敏度和速度,我这个还算是爬山能手的成年人都望尘莫及。
  不要小看面对大自然手足无措这个问题,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因为我们人类归根到底也算是一种动物,是动物就会本能地亲近自然,乐于融入自然,在大自然里汲取滋养。自然界的动物在生长环境里最需要具备的本事就是解决问题,就连一只小鸟也不例外,它必须运用本能和智慧,在森林里找到食物与回家的路途。我们总在说,孩子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创新解决问题,那么,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和教科书!你在教室里啰嗦多久,都不如把孩子放进山里呆上一阵子,更能有效地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本领。
  多年来,家长最常问我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比如孩子学钢琴,厌烦了,不想坚持,家长不允许孩子“半途而废”,因为这意味着孩子“缺乏意志力”。实际上,意志力不是通过坚持弹钢琴锻炼出来的。真正锻炼孩子意志力的,是爬山这样的运动。爬山需要孩子的四肢与全身不停地重复运动,但却比弹钢琴更有趣,这种重复不让孩子感觉枯燥,却比弹钢琴更有效地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我的孩子在山里不停地走上5~6个小时,一口气走30公里山路,这需要何等的意志力呀?但他们本能地知道,绝对不能半途而废,尤其是冬天,天黑之前不走出山,就会有生命危险。
  北京的山给我们许许多多的乐趣:春天,我们进山挖野菜;夏天,我们进山戏水;秋天我们进山拣橡子、摘红果,摘酸枣、摘柿子、拣树叶;冬天,我们进山踏冰踩雪。一句话,山是我们全家最好的朋友!
  
    第一章 多变的长城
  在所有的山中,我偏爱长城。这跟爱国情结毫无关联,我从来没有偏狭地把它归结为只有中国人才能盖出如此宏伟的建筑。在我心目中,长城是人类创造的奇迹,也是全人类共同拥有和分享的历史遗迹财富。
  长城的美,已经不知道有多少骚客文人撰写了不知道多少溢美之词了,用不着我在这里再编写多余的废话。不过,对于我来说,其独特的美则在于它的多变。北京有多少段长城,就有多少段迥然不同的长城美景。兼之北京四季分明,每一个季节这些长城又都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令人目不暇接。即便在同一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线照射下,同一段长城的景色是不一样的;而即便是同一段长城,略微变换一个角度,又是另一番模样。长城仿佛带有一种魔法,又好像是一个变幻莫测的生灵,令人百看不腻,百访不厌。
  北京多处的山在11月左右都会封山闭门谢客,到第二年4月才开放。长城从来不关闭,所以我们家每个季节都有爬长城的节目。尤其冬季,长城上无遮无拦,可以沐浴在阳光下,比攀登其他山梁更暖和一些。雪后长城景色更佳,北京本来少雪,所以只要一下雪,我们必定奔赴长城。
  我们家从来不去最热闹的地段,比如八达岭,太热门了难免看不到美景只是看人脑袋。就连居庸关也仅仅陪美国客人去过一次,那天下着雨,大部分人都登上一小段长城就下山了,但我们家属于有“自虐”倾向的登山者,我和丈夫儿子加上朋友的女儿,冒着雨爬到最高处,一共数了一千七百多个台阶,很给人吹牛的资本。
  我们更喜欢去爬“野”长城,未经修葺的地段,残垣断壁,杂草丛生,自然消蚀着人工,呈现一种天人合一的舒适,以及古旧的美。野长城上游客少,因而垃圾也少,噪音也小,我们爬得痛快,呆的惬意。
  不过,既然写在书里,还是要提醒读者一笔:大部分野长城都不是正式开放的,不建议游客攀爬。
  我们经常探访的长城,坐落在北京的“龙脉”上,东起慕田峪,向西蜿蜒,途经箭扣、摩崖石刻、响水湖、九公山、黄花城,据说可以一直走到八达岭,如果能够安排山下的老乡送给养上山的话,大概需要几天的工夫吧。不知道此言真否,但从慕田峪走到箭扣(4个小时),从九公山走到黄花城(2个小时),倒是常有人做的事情。
  这一条龙脉,聚集了大片北京的湿地(地球的肺),或者说曾经的湿地,因为大部分已经干涸。响水湖早已名不副实,只剩下一条山泉,原先是湖的地方修了公路。黄花城的水还比较多,盛夏雨后去的时候,都要涉水而行。不过现在修了路,大概不会再让游客脱鞋脱袜子,而是把水拦住,不要没过路去。
  还有很多处美丽的长城,等着我们慢慢去找到它们,享受它们。
  
  春夏秋冬慕田峪
  
  2007年冬季的一个星期六,一早起来,阳光明媚,问孩子们今天想去哪里爬山,两人异口同声:“箭扣!”老妈忙再问“挑第二名吧,箭扣太冷啦!”他们说想去慕田峪了,于是我们吃了丰盛的早餐,免吃午餐,上山去也!
  慕田峪的雪没有化,孩子们玩儿雪玩儿得不亦乐乎。我去过这么多次了,拍了好几百张片片了,同一个景点已经拍过N次,还是百拍不腻。那天又拍了将近百张。
  最后一个烽火台,要走将近500个台阶。我们已经走过多次,不觉得难了,每次都能看到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游客。
  慕田峪长城是我们家最经常探访的长城段落,每年都会去几次。因为太熟悉,真要写她,反而不知道从何落笔了。
  每次去的路线都一样:我们从来不从山脚下爬起,而是先坐缆车到15台,而后走到19台,爬上那500来个台阶,到达20台,再根据时间和体力来决定是否接着爬。一般来说,20台是大部分人的终点站,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也如此。原先20台之后的长城是未经修葺段落,竖了一块游人止步的牌子。后来我们发现这里还是可以通过的,于是走过几次。2010年开始,这一段完全修好,那么20台则只是我们中间歇脚的地方,喝点水吃点零食之后,再接再厉。下山则还是到15台,坐缆车下。有时候家里两个男人会走远一些,去坐滑索下山。
  对很多人来说,19台到20台那500来个陡峭的台阶极具挑战性。刚开始全家爬山运动的时候,我们爬到20台也会感觉累。孩子呢,开始不能一口气爬上去,则走走停停,小的时候还要爸爸抱一段,估计丈夫的腿力就是如此负重攀高锻炼出来的。后来走熟悉了,走习惯了,这一段就不觉得怎么样了,没事儿玩儿似的就上去了。有一次碰到体育学院的学生,爬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叫苦连天的,我们还觉得奇怪:你们专业从事体育事业的,还不如我们这几个菜鸟呀?
  和其他几段长城相比,慕田峪长城算是比较妖娆的一段,蜿蜒缠绵,真像一条盘踞在山脊上的龙。阳光明媚的日子,身处烽火台阴凉之处,再从拱形窗口望出去,那一片亮丽而奇特的美景,总会有一种深深的感动涌上心头。
  冬季可以爬的山不多,慕田峪则是我们冬天经常去的地方,尤其是雪后。碧蓝碧蓝的天空,映衬着孩子红红的笑脸,是我最喜爱的镜头。2010年元旦,我们登高慕田峪,下山路上看到天边居然出了彩虹!冬天看到彩虹,绝非易事,我们感到好像老天在预示着这一年的好景,于是驻足观赏,并且叫住所有路过的游人,叫他们抬头望一望彩虹,沾一些喜气儿,祝他们新的一年里,日子过得顺当。
  
  慕田峪长城
    慕田峪长城在北京怀柔区内,是明朝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构筑风格自有特色,景色依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特别是冬日白雪覆盖危岭雄关,景色更为壮美。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之誉,是明长城遗迹中保存最好的地段之一。
  不到箭扣非好汉
  
  我们去过的第一处野长城是箭扣长城。第一次试图攀登箭扣,是从它的南坡上去。南坡入口离慕田峪很近,山脚下因为有虹鳟鱼养殖场,饭店众鑫,非常热闹。只是吃客多,登山者寡。客观原因也是因为南坡非常陡峭,爬到一半时发现这项活动超出了我们一家四口可以驾驭的能力范围,尤其带着那么小的孩子,我又正处化疗期间,体力不佳,于是知难而退。
  后来绕道去比较舒缓的北坡,在山路上需要多盘旋半个小时,跨过几道高高的山梁。第一次真正登上箭扣是2006年4月份,当时我的头发都掉光了,戴着小花头巾。那年儿子6岁,女儿3岁,箭扣上大概还没见过如此低龄的攀登者。那天我们见到一个穿着绿色制服的当地老乡,是由英国人William
Lindsay(威廉?林赛)发起的公益组织“国际长城之友协会”聘来清理长城上的旅游垃圾的。
  从此之后就爱上了这个险峻的去处,每年都要拉上一些朋友拜访一两次。因路途遥远,把大家都组织起来很不容易。最浩浩荡荡的一次是在2007年11月,我们一共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