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明清三代刻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元明清三代刻帖研究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62.01 6.3折 98 全新

库存5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渤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271816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3784025

上书时间2024-07-01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美术学博士,淮阴工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艺术基金专家库专家。长期从事中国古代书法史研究,论文入选全国第六、十、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十届为获奖论文),在《新美术》《中国书法》《南艺学报》等CSSCI源刊发表论文12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江苏省社科基金1项,获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研究方向)银奖、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目录
弁言

 一、帖的概念及其产生

 二、刻帖的基本分类

 三、刻帖的功能、价值与研究的意义

 四、古今学人对刻帖的研究综述

 五、本书的选题依据及主要观点

 上篇

 元明清三代刻帖史

 第一章元代的刻帖

 第一节“元代以前刻帖综述

 第二节元人的刻帖风气

 第三节《乐善堂帖》:元人刻帖的典范

 一、顾信为赵孟频刻帖的背景

 二、顾信所刻赵孟频书迹

 第四节元代现存的其他刻帖

 一、范仲淹《伯夷颂》

 ……

内容摘要

在关于书法的学习与交流中,经常听到对“碑帖”的合称,即把黑底白字的拓本一律称为碑帖,碑和帖实际上是有明显区别的,在刻石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别。

古代铭功纪事的石刻,称为碑;尺牍、书疏,称为帖。叶昌炽《语石》:“今人碑帖不分,凡刻石之文,统呼为碑,及墨而拓之纸,则又统呼为帖,虽士大夫未能免俗,甚矣其陋也。夫碑之不可为帖也,石刻之不尽为碑也。”①虽然都是传拓于纸上,但碑帖二字并不可混为一谈。从形式上分,竖者为碑,横者为帖,不过碑与帖的区分不仅仅在于石头的横竖形式,更取决于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从内容上看,碑的主要功能是把某些特定内容告知他人,如某人的事迹、某事的始末,以及统治者的规章、法令等;帖一般是把名人手迹摹刻于石上,供人欣赏学习;刻碑的目的在于宣告传播,刻帖的艺术目的更浓厚,在于书法的学习研究。

一、帖的概念及其产生

帖的本义指手札、署纸等,后来泛指供书法学习者临摹的范本,既包含墨迹,也包含石刻,墨迹如王羲之《姨母帖》、杨凝式《韭花帖》、米芾《蜀素帖》,石刻如《淳化阁帖》《三希堂法帖》,本书讨论的为后一种概念。古时没有墨迹影印的技术,为满足学习、研究的需要,遂将书迹摹勒上石以广传播,这便形成了“碑帖”一词中“帖”的含义,碑帖之“帖”,完整的称谓则是“刻帖”或“法帖”。沙孟海在《碑与帖》里,给予“帖”明确的定义:“五代以后公私汇编历代名家书迹,摹勒上石,以广流传,称为法帖,也简称为帖。”②

古人购置法书名迹,既有收藏欣赏的需要,更有临摹学习的需要。但是名迹稀见,且价高难求,而对着原迹翻阅临写,也易于污损,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对原迹进行复制。在影印技术未传入中国之前,复制的办法主要分为临、摹、刻三大类,临书便捷,但易于失真,论及精确复制,还是摹本与刻本。

古人摹书,最高明的方法乃是“向拓法”,即暗室中开窗,于光亮处以透明薄纸覆于真迹上,以双钩的方法摹得字形,再于其中填墨。此钩摹之法以唐时技艺最为高超,复制品工艺精妙者可下真迹一等,如唐摹“神龙半印本”《兰亭序》《万岁通天帖》等,在当时已是极为珍贵的艺术品,时至今日早已等同真迹。“向拓法”对笔、纸以及摹手的视力、耐心细心程度、艺术的感悟力等要求都极高,唐以后几近失传,宋时仅米芾、薛绍彭可为,元时也仅赵孟须等通晓其法,元人陆继善曾从赵孟烦处学得此法,将褚遂良所摹《兰亭序》另行钩摹五本,摹本之一有柯九思、揭傒斯、黄溍、陈方等名家跋文,柯九思等人俱为一时名公,见识不凡,能在同时代摹本上作跋,正说明“向拓法”之难。

这种方法虽然精确逼真,但工程进度实在太慢,并不利于大面积传播。

古人创造的另一种复制办法是将之刻为法帖,即勾勒字形并刻于木或者石上(以石为多),捶拓后即可化身千百,这个制作过程与雕版印刷颇为相像。帖石多为横式,因为相较竖碑,横石刻制以及捶拓更为方便(少量帖石仍为竖碑,如《南宋太学石经》,在每块竖石上横刻三组经文内容,采用竖石的形式主要是为了庄重)。因为可以批量复制,所以在石印术产生之前,刻帖是古人复制法书最主要的方式。刻帖在宋、明、清时极为盛行,著名官刻如宋《淳化阁帖》、清《三希堂法帖》,私刻如明《停云馆帖》《戏鸿堂帖》、清《快雪堂法书》等,都颇负盛名,在书法传播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目前可见的最早的丛帖是《淳化阁帖》,为北宋太宗淳化年间摹刻,所收皆为内府所藏,刻前先向各州征集天下法书名迹,各州所献多为墨迹,亦有进献石本者。宋王应麟记:“(太平兴国)三年九月辛亥,升州献晋王羲之、献之及恒温等凡十八家石版书迹。”①很显然,升州所献为刻帖,这不仅说明《淳化阁帖》之前已有将书迹刻帖的行为,也说明在真迹不存的情况下,石本与墨迹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但是刻帖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刻帖难以传达原迹中的墨色、飞白等特征;第二,从书迹的勾勒到上石、刻石、捶拓、装裱,经历的工序太多,而每道工序都会给字迹带来不同程度的失真变形;第三,因为帖石高度和墨迹不可能一一尽符,故上石时有可能对原迹进行重新分行,这就破坏了原有的章法。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刻帖是大范围传播书法唯一可行的途径,所……



精彩内容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研究对象为元明清三代刻帖,研究内容既有微观的对于法帖刊刻内容、刻工、法帖原石的考察,也兼顾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宏观环境对刻帖的影响。研究主要分为两条主线逐层深入,一是纵向的时间线,以刻帖发达的晚明及清代为研究重点,涵盖元、明、清三代,兼及民国;二是在纵向研究的基础上,再予以横向展开,如研究刻帖兴盛的社会学、经济学原因,研究刻帖形制、体例、法帖刻工等。通过纵、横两个方向的研究,从而解决刻帖目前的一些关键问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