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伦世仪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伦世仪传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62.01 6.3折 98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坚,王武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38600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1796952

上书时间2024-06-30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坚,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发酵工程和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和教学。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专利奖金奖;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轻工技术与 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农林学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副理事长、国际食品科学院(IAFoST)Fellow。 王武,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1998年,担任无锡轻工大学副校长;1998-2001年,调往江南学院任院长兼党委副书记;2001-2010年,担任江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3-2012年,担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7年退休。

目录
第一章 家乡诸城故土回顾

 第一节 出身诸城的伦世仪院士

 第二节 基础教育阶段的艰难岁月

 第三节 少年离家辗转多地只为求学

第二章 难忘大学时光

 第一节 以成绩前三保送国立中央大学

 第二节 在南京工学院完成本科学业

 第三节 印象深刻的先师泰斗

第三章 金陵名校任教

 第一节 金陵四牌楼旁的名校

 第二节 留在食品工业系任教

 第三节 印象深刻的老领导和骨干教师

第四章 东迁无锡初期

 第一节 随食品工业系整建制迁到无锡

 第二节 建校初期的手拉肩扛

 第三节 迁到无锡青山湾的二次创业

第五章 经受“”磨砺

 第一节 “”那十年中的遭遇

 第二节 下放无锡酶制剂厂既接受教育又当技术员

 第三节 1979年重回学校任教

第六章 振兴发酵系科

 第一节 改革开放学校出现新的生机

 第二节 重新有了用武之地

 第三节 受命组建学校新的发酵工程系

 第四节 刚成立的发酵工程系蒸蒸日上

第七章 累步强基固本

 第一节 上任不久便遇到世界银行贷款机会

 第二节 做好设备安装和配套经费使用

 第三节 后续的实验基地建设

第八章 筑高发酵学科平台

 第一节 发酵学科四大分支得以明确

 第二节 发酵学科建设过程中培育新成果

 第三节 大力推进人才梯队建设

 第四节 建系四年后获批国家重点学科点

第九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一节 国门开放后的出访考察

 第二节 迎来新一轮留学生与进修生

 第三节 国外知名学者带来学术影响

 第四节 参加与合作主办国际学术会议

第十章 环境生物治理

 第一节 针对环境问题,开创生物治理

 第二节 小小颗粒污泥,内有大千世界

 第三节 主动担当治污水,修复生态创奇迹

 第四节 强优势显特色,引领学科发展

第十一章 发酵过程优化

 第一节 发酵工程在生物工业中的地位

 第二节 发酵过程优化的理论与技术创新

 第三节 重要生物产品的发酵过程优化及工业化

第十二章 求索教育改革

 第一节 本科生培养的体系设计与改革实践

 第二节 为发酵专业研究生教学奠定基础格局

 第三节 发挥学科优势强化研究生培养

第十三章 精育很好弟子

 第一节 一代宗师,江南楷模

 第二节 毕业指导,终身受益

 第三节 本硕弟子,开拓创新

 第四节 学科交叉,精育博士

第十四章 领衔轻工学界

 第一节 成为轻工纺织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第二节 协助其他单位的创建与学术发展

 第三节 被原解放军总后勤部聘为特邀顾问

第十五章 执着敦朴清名

 第一节 正直的禀赋,执着的追求

 第二节 敦朴的性情,儒雅的风姿

 第三节 低调的一生,持恒的清名

附录

 伦世仪院士学术论文、教材与著作目录

 伦世仪院士大事年表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工程院成立伊始,就于1994年9月开展了增选院士的工作,首次按照新的程序和规定,在全国各有关方面对候选人认真提名、遴选的基础上,经过6个学部全体院士的两轮评审、民主商议最后进行差额、不计名投票选举,于1995年产生了21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就有伦世仪院士。 第一节 出身诸城的伦世仪院士 一、伦世仪院士的简介 伦世仪,汉族,山东诸城人。1954年于南京工学院发酵工学专业本科毕业。1954-1985年,分别在南京工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6-2018年,在无锡轻工业学院、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1989年,担任无锡轻工业学院发酵工程系主任。为有名的发酵工程学家,重量发酵工程重点学科奠基人之一。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三届、第四届轻工纺织学科组召集人;担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生物工程学报》《工业微生物》编委等。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改革开放恢复研究生培养的初期阶段就参与该项工作,基于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视,和长期工作在培养第一线的工作实践,从1983年至退休前夕,通过营造优良的学术研究氛围,建立导师与研究生互动机制,实施全过程精细培养管理,逐步形成了“以形成敏锐的科研意识为基础,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为核心,激发坚韧的科学精神为内涵”的一整套高层次人才培育思想和切实可行的培养实践体系,培养出优秀的博士、硕士人才40余人,其中两名博士人才后期在环境生物工程领域做出很好的学术贡献,分别在2017年、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繁忙的教书育人岗位上卸下重任后,伦世仪院士有了精力开始回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他将自己的回忆片段陆续整理成文字,准备留给子女。他的自述材料栩栩如生地反映出他的故乡、他的童年、他那艰难曲折的求学历程,以及走上教师岗位的早年经历。 伦世仪院士证件照见图1-1。 二、故乡诸城历史文化厚重 山东诸城走出了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也许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幼年的他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关于山东各市县的历史文化,学界历来有“诸城厚,安丘透,博山秀”之说。诸城文化历经千年漫长历史的积淀,其内涵当然是非常丰富的。“厚”字可引申为“博大厚重”。在遥远、漫长的纪元史前时代,诸城地区处在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的交界处,两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使这一地区的文化高度发达,充满活力。一部诸城文化史,其实就是一部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地域文明史的缩影,她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 诸城一带诞生了诸多历史人物。 舜——轩辕黄帝八世孙,中华民族共同始祖之一,父系氏族社会后期东夷部落首领,“三皇五帝”之一。 公冶长——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 伏无忌——东汉时期的经学大家,居山东琅琊东武(一说原籍诸城人)。 张择端——闻名世界的中国绘画大师,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作品《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艺术珍品。 苏轼与超然台——苏轼虽不是诸城人,但在此地任职两年多,勤于政事,修造了破败的城楼台,苏辙题名为“超然台”,意:超然物外,无往不乐。 王尽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中国共产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 受过良好教育、学识渊博的诸城人不胜枚举,诸城人厚朴教良,在非常艰辛的年代中执着不怠,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争取受到优选的教育,诸城专享的伦姓家族何尝不是这样。 三、本县只有一支伦姓人家 在伦世仪院士的回忆录中记述:“我的老家在山东诸城县台下街。1937年冬季因日军入侵,全家逃到35华里外的范家车村——我的外婆家,遗憾的是,从此再也没有回迁。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那座高大的‘超然台’,它就建在台下街南端,紧接城内最热闹的县前大街的北端。小时候,常常爬上这个有名的观景台玩耍,年幼无知,对建筑内的塑像碑文等则熟视无睹。中学时代我读了苏东坡的《超然台记》,才知道自己幼年时期对东坡圣贤似乎有点大不敬,心中难免有了几分歉意。1995年秋,有机会回访故土诸城县台下街,返乡怀旧的旅程之一便是寻找‘超然台’,岂料当年的超然台荡然无存,几位当地老人把我带到了当年的遗址,大家在原址上非常惋惜地顿足敲地、摇头叹息:‘超然台原先就建在这儿的!’(据资料记载显示,诸城市委和市政府于2007年2月决定重建‘超然台’并于2009年完成,图1-2) 当年在诸城县城,伦姓只有一支,共三户人家。听说我的曾祖父母膝下有两个儿子。我对叔祖父这支家庭不甚了解。祖父在我出生之前已经逝世。祖母高氏,1939年因胃病逝于范家车村,享年 父亲伦仲奇,是我祖父母的独子。祖父去世后他从济南高中毕70岁。业回家继承父业,入县立第一小学高小部任教。据祖母说祖父曾在青岛经营布业,失利后回诸城购田地50亩,此地租

精彩内容
本书共分为十五章,介绍了伦世仪院士鲜为人知、曲折坎坷的童年经历,孜孜以求、勤奋上进的求学过程;讲述了他在江苏南京和无锡不同时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业绩;表达了他守正创新、与人为善、敦朴清廉的嘉德禀赋;记载了他在发酵工程与环境生物工程领域一生奋斗不懈的故事,彰显出他对相关领域教育与科研的卓著贡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