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汝瑰回忆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郭汝瑰回忆录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7.97 6.3折 6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汝瑰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ISBN9787509854440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0元

货号9719163

上书时间2024-06-29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一、青少年时期(1907—1925年)
  家庭和家教
  憎恨人生路不平
  成都联合中学
  到广东革命去
二、在黄埔军校(1926—1927年)
  到黄埔去
  北伐频传捷报
  升学和迁校武昌
  血花剧社的一幕
  在宁汉分裂声中提前毕业
  黄埔同学会
三、奉命回川(1927—1930年)
  我的堂兄郭汝栋
  亲历四川军阀混战
  随郭汝栋部队出川
  我的婚事
四、在日本(1930—1931年)
  到日本去
  进日本士官学校
  备受歧视
  日本军制种种
五、在陆军大学(1932—1937年)
  退学回国
  陆大的性质和简况
  陆大的课程、训练、校风
  我任陆大研究员和教官
  陆大在蒋军建军和作战中的作用
六、在抗日战争中(1937—1945年)
  双十二事变前后
  七七事变时庐山所见
  淞沪战役
  南京失守
  珞珈山干部训练团
  武汉战役
  听覃振谈宋美龄的婚事
  参谋长会议
  任暂编第五师师长参加长沙第三次会战
  在国防研究院学习
  到英国考察
  在军政部工作
  参加受降
七、在停战谈判中(1945—1946年)
  参加三人会议谈判
  随军事三人小组出巡
  东北停战协商
  停战谈判尾声
八、蒋军整军及改组军事机构(1946—1947年)
  对国防部职权的争夺
  我一年三迁的闹剧
  整军的天折
  “十三太保”与“十八学士”
九、在国防部第三厅和徐州陆军总司令部(1947—1948年)
  任国防部第三厅厅长
  出任徐州陆总参谋长
  大别山作战会议
  徐州陆总的暗淡结局
  再任第三厅厅长
  作战检讨会议
  济南战役
十、亲历三大战役(1948—19495F)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十一、率部起义(1949年)
  设法脱身
  周旋和伪装
   蒋介石召见
  宜宾起义
十二、在川南行署(1949—1950年)
十三、在南京军事学院任教二十年(1950—970年)
  赴南京途中
  到达南京军事学院
  临淮关河川演习
  在合同战术教授会教学组
  在司令部工作教授会
  在军事史料研究处
十四、追求人党和我的入党介绍人(1946—1980年)
十五、满目青山夕照明(1970—1996年)
  住巴县十年
  移住重庆市北碚区
  主编《中国军事史》
  主编《中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史长篇》
  我任全国政协委员(第四至七届)  
  在黄埔军校同学会
  最后的追求
附录1  1937年8月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表
附录2  1946年至1947年蒋军战斗序列变更表
附录3  国防部组织系统及厅、局、司长以上姓名表
附录4  我对蒋介石军事思想的批判
附录5  杜聿明著《淮海战役始末》摘录

内容摘要
     家庭和家教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一个人的身世,总逃脱不了时代和潮流的支配。我出生在国家风雨飘摇可能被列强瓜分的时代,我在淳朴而落后的故乡度过我的童年,我所处的封建的家庭环境,我所受的中、小学教育,对我这曲折的一生,无疑是有极大影响的。虽然现在回忆起来,已经“事如春梦”,只依稀记得一些片段了,但就是这些片段,在我的心灵深处,起着长久不可磨灭的作用。 1907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初九),我出生在四川省铜梁县尹家市(现名永嘉乡)达昌池的一个家道衰落的书香之家。尹家市距铜梁县城九十里。四周尽是一片丘陵地带,小山丘像蒸笼里的馒头一样,一个挨一个挤得紧紧的。小山上边嵌着一块块的耕地,两山之间布满一层层的梯田,土丘边到处是一簇簇青翠的竹林。这里虽没有四川长江沿岸、嘉陵江边那样的“蜀江水碧蜀山青”的幽美秀丽的景色,倒也有一番“华实遍野,黍稷盈畴”的景象。我家就坐落在四周为竹林掩映的四合院里。 我家原来姓文不姓郭。据长辈们传说:“我家入川(移居四川)的老祖祖名叫郭文治,他曾传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余家世文姓,为洛阳总兵,国朝定鼎后,移居于此。’文治祖就姓文名治,他由洛阳到鄂西,经四川入贵州,后来又由贵州到四川遂宁,很后才移居铜梁。” 我父亲名锡柱,号朗溪。他身体矮小,貌不出众,从小勤奋好学,写得一手好文章,深得铜梁县巴琼书院院长陈昌(号世五)的赏识。陈世五知道我父亲家境清贫,便让父亲一边在书院读书,一边照管藏书楼(图书馆),因此,父亲有机会阅读了不少书。当时铜梁县常常搞会考,考取名的,可得奖金两百文到六百文,父亲就靠写文章会考,领奖金维持学食费。 我父亲就在废除科举这一年,预试时,考中重庆府长案(名),应录取为秀才。却因废除科举落了空,我父亲感到终身遗憾。 我的名字原叫汝桂,因为我生于八月初九,恰好是清朝考举人(秋闱)入场那天,尽管生我这时已停科举,父亲还是醉心于“蟾宫折桂”(中举之意),所以给我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父亲好议论时政。他经常批评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政治腐败,官吏贪污。他说成渝铁路,清政府曾筹集大量经费,却被蒲殿俊及但懋辛、邓锡侯辈贪污了。1952年成渝铁路建成,他认为四川人民四十年的愿望,到共产党执政才得以实现,专门去坐了一小站途程的火车,并作诗歌颂人民政府。他还意味深长地向我外甥王力之(党员)说:“辛亥革命,我也是打旗旗赞成的人,不想三十余年后,国民党就腐败不堪了,你们共产党应引以为前车之鉴,找出防止腐败退化的方法才好。” 父亲强迫我从小读《曾文正公家书》,我在曾的一封信上(这信大意说,兄弟间一人独得父母欢喜,这人便是不孝)批“作伪、假道学”。父亲见后打了我两记耳光。虽然挨了打,我还是很不喜欢曾国藩,而喜左宗棠。父亲要我熟读《马援诫兄子书》,要我也学龙伯高敦厚周慎、谦约节俭,不要学杜季良豪侠好义,要我量入为出,不可品质。这大概是因我夸夸其谈,针对我的缺点,给我的教训。可惜我一直未办到“敦厚周慎”。我一生廉洁,这一点还是对得起父亲的遗教的。P2-3

精彩内容
郭汝瑰,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失去联系。解放战争期间升为国防部作战厅长,并重新与中共建立了联系,即在党党的领导之下,投入了隐蔽的情报战线,将绝密军事情报提供给给党中央,后任全国政协委员。本书是他一生经历的回忆录。特别是后期潜伏在国民党军队高层的经历。该书曾由我社出版,此次增补了一些图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