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I特工日记:恶魔心理侧写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FBI特工日记:恶魔心理侧写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7.84 6.3折 59.8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彼得·克里斯迈特著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98364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8元

货号9333151

上书时间2024-06-29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彼得?克里斯迈特(Peter M.Klismet,Jr.)

 FBI前资深探员,在FBI服役20余年。其间获多项荣誉,擅长对连环杀手、性犯罪者、跟踪者以及绑架者进行心理侧写。退休后居住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担任科罗拉多州两所院校的刑事司法系课程主任。

 其著作《FBI日记:恶魔心理侧写》曾获美国读书非虚构类奖项,书中详细描述了有名美剧《犯罪心理》中的行为分析小组(BAU)原型。中国留学生章莹颖失踪案件调查期间,他曾受邀接受采访,对视频中隐含的破案线索进行解读。

目录

1.传说中的独角兽 001
2.错把特工当逃犯 006
3.假球迷的真勾当 012
4.她的男友是人渣 016
5.啤酒配煎蛋的老铁 018
6.校车价格垄断案 024
7.犯罪心理侧写是什么 029
8.海军服役经历 034
9.的培训班 041
10.初见“FBI博士群” 045
11.恐怖电影的杀手原型 053
12.购物袋里的无头尸 063
13.告别井底之蛙的年代 066
14.圣克鲁斯是美国的“谋杀之乡”吗 071
15.酒后倾诉传奇往事 075
16.杀掉外祖父母 080
17.圣克鲁斯的少女杀手:埃德蒙·肯珀 087
18.遭遇抢劫的特工夫妇 096
19.犯的心路历程 101
20.告别心理侧写特工培训班 108
21.回到现实世界 113
22.神探罗伊的精彩推理 117
23.小小报童,你究竟遭遇了什么 121
24.尸体,又一个报童被杀害 125
25.扑朔迷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29
26.鲍勃前辈:我的传奇搭档 132
27.破案不是变魔术 135
28.泯灭人性的儿童凶杀案 140
29.罪恶的源头是幻想 144
30.家庭生活 147
31.不可思议的银行抢劫案 151
32.当美女警官来敲门 156
33.窃听是个技术活 162
34.窃听装置与校车案 166
35.又一个失踪的男孩 170
36.又一具儿童尸体 173


内容摘要
    20世纪30年代,如果您是一名FBI特工,但缺乏训练,打枪也不准,那就不要奢望去挑战约翰?迪林格、“娃娃脸”纳尔逊、“漂亮男孩”弗洛伊德之类的恶人了,更不用说“雌雄大盗”邦妮和克莱德了。20世纪40年代,您的全部任务就是努力找出潜藏的间谍。20世纪50年代,您可能要寻找共产党人,因为参议员乔?麦卡锡把这个任务放在了首位。20世纪60年代,黑手党又卷土重来。多年来,这股邪恶势力一直冲击着社会,胡佛局长却没有马上察觉。相反,他全神贯注于其他事情,比如,令人闻风丧胆的3K党,年轻的民权活动家马丁?路德?金,后者是胡佛的公开敌人。当然还有激进暴力的学生群体和黑豹党,等等。也许这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历目前很动荡的时期。

     随着20世纪70年代的到来,越南战争成为当时很具争议的话题。胡佛先生把反战示威者和其他持不同政见者当成自己的首要打击对象,甚至授权他们进行非法窃.听和搜查。20世纪80年代,联邦调查局有了新的局长,侦查重点转向了暴力犯罪和毒品案,这一政策基本延续到了20世纪90年代。

     1979年,我刚刚进入联邦调查局。当时,如果您问我:“:FBI特工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会说,很简单,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您在59个外地办事处中的哪一个办事处工作,或者说,您被分配到了哪个调查组。后来,进入80年代,我被分配到了洛杉矶的“有组织犯罪调查组”。这就意味着,我所在的调查组正在和黑手党做斗争。我们的任务就是抓赌博和卖淫,控制行业和其他各种犯罪活动。我们进行了几次秘密行动,其中之一就是在圣费尔南多流域建立一个销毁物品的站点。有,5个黑手党成员闯入了我们的视线。很终,我们干掉了洛杉矶的整个黑手党家族,真是大快人心。黑手党大多是“低智商罪犯”人选。敲诈勒索FBI可不是高智商罪犯的风格。洛杉矶的其他调查组都在致力于银行抢劫案、外国反间谍活动、白领犯罪以及其他五花八门的违法行为。

     洛杉矶的银行抢劫案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场瘟疫,这种情形延续至今。就在洛杉矶的靠前个平安夜,我们遇到了24起银行抢劫案,当时破了全国优选纪录。这座城市已经被恐怖笼罩很久了。

     我在洛杉矶的工作很愉快,不过,工作以外的一切都让我倍感压力。我的从早上5点就开始了。我一醒来,就马上冲澡、刮胡子,如果运气好的话,出门前可以喝一杯咖啡。接着,我驱车到几英里远的地方,停下来等待我的拼车伙伴。我们要在早上6点之前碰面,然后一起从千橡市出发,希望在早上7点半之前赶到35英里外的工作地。可是,这条路上交通拥堵,我们进入市区的时候,空气里弥漫着呛人的毒雾。在很初的几个星期里,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睛像被灼烧一样难受。后来,我才意识到,那是毒雾在作怪。下午5点,我会匆忙离开办公室,去见我的拼车伙伴,我们希望在晚上7点半之前赶回家。那些日子实在太难熬了。不但令人筋疲力尽,还令人胆战心惊。周末,我只好用酒精来麻痹自己。真的需要做些改变了。我都快发疯了。

     我在洛杉矶待了两年,有幸参与了一些重大案件的侦查工作。后来,我又幸运地带着家人一起离开了那里。真是命中注定的缘分。那天,我和一个铁哥们几坐电梯上楼去吃午饭,突然,电梯停在了下一层楼上。我们调查组的两名特工进了电梯。其中一名特工盯着一份来自FBI总部的传送名单,自语道:“到底谁愿意去奥马哈办事处呢?”他把文件揉成了一团,扔进了垃圾桶里。我琢磨了一会儿,又把文件找了回来。FBI总部正在寻找一名特工,需要此人拥有调查有组织犯罪的经验,并自愿去艾奥瓦州伯灵顿市执行一项秘密任务。我考虑了一下,又和家人谈了谈,接着便提出了申请。正如伟大的播音员保罗?哈维所说,“接下来的故事可想而知”。

     P4-5

主编推荐

 
 
     
     
  
     
 
前FBI探员亲述20年特工生涯惊险曲折历程

揭开美剧《犯罪心理》行为分析小组(BAU)神秘面纱

获美国图书非虚构类奖项
 

精彩内容

本书中,FBI特工、犯罪心理侧写师彼得·克里斯迈特以自传的形式,从自己在FBI联邦调查局参与的心理测序培训写起,讲述了他在培训中的种种经历,也讲述了FBI教员给他们分析的一系列案件和心理侧写的思路。同时,也讲述了他在探案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和困境,并详述了各类破案要点和心理分析过程。语言生动,引人入胜;内容专业,犯罪心理知识与案例丰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