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林肯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38 2.0折 16.6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皮波人物国际名人研究中心编著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ISBN9787512503656

出版时间2012-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6.6元

货号7806169

上书时间2024-06-29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做的《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
“皮波人物”团队历经数年精心打造!
秉承伟大与成功的话题,从教育与成长的角度诠释平凡与伟大的差别。
“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林肯》(作者皮波人物国际名人研究中心)——从穷律师到伟大总统的传奇人生!

作者简介
    “皮波人物”是国文传媒重点打造的经典人物类图书品牌,创建于2003年。创建后,致力于该品牌的团队不断成熟壮大,作品也包罗万象,涉及军政、人文、财经、历史、明星等各个领域,出版有优选版本《传》、《传》《传》《蒋介石传》《希特勒传》。还有深受读者喜爱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朱元璋传》《仓央嘉措》《林徽因传》《蒋经国传》《张居正大传》《慈禧大传》《季羡林读书与做人》等。皮波人物靠前名人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寻找在军事、政治、艺术、经济等领域的很好作者,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并对该套人物传记丛书的撰写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文字流畅,内容扎实、准确,对人物的叙述和评价客观公允,写作风格统一,每本书都记录了名人由少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详细记述了他们的生活经历,并对人物的成长和性格进行了透彻分析,尽可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讲述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

目录
西进运动
林肯诞生
殖民历史
开拓者的生活
独立战争
开垦区的少年
父亲托马斯
贫穷的童年
印第安纳的生活
雇工和船夫生涯
新奥尔良之旅
奴隶的生活
青年时期的林肯
自力更生
店员林肯
初涉政坛
身兼两职
再次竞选
前往斯普林菲尔德
命中注定的妻子
律师生涯
巡回审判
废奴运动
总统林肯
竞选参议员
共和党的候选人
竞选总统
南北战争
战争爆发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转折点
取得胜利
最后一天

内容摘要
诺林溪的农场位于马路的旁边,这条大马路是东西村落的交通要道,所以每天都有开拓者的篷车经过这里。其中有很多是四五十辆为一群的篷车队,这些人在村落歇脚时的热闹情景,简直难以形容。不过,也经常仅有一辆马车孤单地通过。这些人一直向西前进,想要寻找一块适合定居的土地。他们多半是放弃了阿利根尼山东方的旧土地,也有从欧洲来到北美的。总之,这些人都是来自亚伯拉罕从未去过的地方。亚伯拉罕经常跑到篷车旁边,好奇地凝视着这些人,或者是听他们谈话。有时候,他根本听不懂人们在说些什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只知道肯塔基内陆的亚伯拉罕,终于明白了这个世界的广阔。除了移民之外,村子里也常常出现骑着骏马带着仆人的绅士。听母亲说,他们是政客,正在巡视各个村落。也有一些衣衫褴褛的人徒步来到村里,要求在开拓地的小屋借宿。他们大都是流浪的生意人,或是放弃土地到处为人打工的人。他们中也有不少人根本不想工作,整日只知道喝酒。林肯家的小屋偶尔也有这种外地人前来借宿。在当时,照顾旅途中有困难的人,已成为开拓地人的习惯。在熊熊燃烧的壁炉旁边,客人叙述着各地的趣事,亚伯拉罕听得津津有味。“时间不早了,赶快睡觉去吧!”直到母亲再三催促,亚伯拉罕才肯钻进被窝。不过,他也只是装睡而已,他竖着耳朵,自始至终都在听着客人的谈话。从这些谈话中,亚伯拉罕终于明白,诺林溪及哈丁县都是属于美国的领土。在孤寂的小屋生活中,除了聊天之外,没有其他的娱乐。客人们经常提起“自由”、“权利”之类的词语。当时,亚伯拉罕根本不懂这些词的含义,不过他觉得这似乎是很重要的事情。不善言辞的父亲与这些人争论时,往往说不过他们。但是,当话题转向萨拉和亚伯拉罕时,父亲显得格外健谈。父亲所谈论的,不外乎是有关祖父的事情,由于经常听到同样的话题,萨拉和亚伯拉罕都能背下来了。当亚伯拉罕六岁时,开垦地才设立了一所学校。
“农家子弟根本不需要上学。”汤姆极力反对萨拉和亚伯拉罕上学,但是,南希坚持认为孩子们至少要学会写字和识字。所以,萨拉和亚伯拉罕每天都到离家八公里远的学校去上学。在大自然中成长的亚伯拉罕,对从家到学校这段路非常感兴趣。放学途中,姐弟俩经常在口袋和书包里装满橡果,他们准备把它们晒干,放到冬天再吃。学校里只有一间教室、一位老师和几个学生。有着一双长腿、经常穿着鹿皮裤子的亚伯拉罕?林肯和其他小朋友们坐在教室里。老师把字母写在黑板上,教大家认字。接着,老师大声宣读《独立宣言》,小朋友们就跟着一句一句地朗诵。当时还没有课本,学校的老师都用这种方法来教学生。这所学校并非全年上课,每隔两三个月,老师还要到其他的开垦地去教书,因此,这样的学校只能称之为巡回学校。亚伯拉罕刚学会写自己的名字时,一年的课业就结束了,因为老师必须离开这里,到别的地方去教课了。搬到诺林溪畔之后,林肯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些改善,但也只是比在哈丁县的时候略微好一点,他们仍然很穷。每天一大早起来,亚伯拉罕就得到田里劳作。有一天在播种时候,亚伯拉罕忽然心血来潮,在每个小洞里都播下了两颗种子,结果只播了一半,种子不够了。一向脾气温和的父亲忍不住大骂:“笨蛋!今年的收成只能减半了!”
更糟糕的是,这天的夜里突然狂风大作,下起倾盆大雨,刚播好的种子全部被雨水冲走了。这下连一半的收成也没有了,一家人陷入了绝境。亚伯拉罕虽然还小,但已能体会到农民靠天吃饭的无奈和辛酸。日子虽然过得很艰苦,但当父子俩拖着又脏又累的身子回到家中时,母亲早就做好了玉米汤等着他们了。吃过晚饭以后,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说话。知识丰富的母亲也会讲一些她少女时代读过的故事给他们听,例如华盛顿总统的事迹。听妈妈讲故事时,亚伯拉罕的疲劳就会一扫而光。在这块没有书本的土地上,母亲便是亚伯拉罕的百科辞典。母亲是个虔诚的信徒,她常常念《圣经》给孩子们听,亚伯拉罕虽然不懂其中的意思,但也死记硬背记住了很多。

主编推荐
    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做的《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
“皮波人物”团队历经数年精心打造!秉承伟大与成功的话题,从教育与成长的角度诠释平凡与伟大的差别。
“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林肯》――从穷律师到伟大总统的传奇人生

精彩内容
 19世纪初期,这个州的东部有一个叫做哈丁的县,虽然称为县,但只不过是比一般村落稍微热闹一点的城镇而已。
住在这里的人多半务农,县里的每家商店都贩卖杂货、农具、衣服、
食品等生活必需品。这个城镇附近有一片辽阔的原始森林。早期的移民砍伐掉这些原始森林,然后开垦成小块的耕地,他们就在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后来,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这里不但设立了学校,同时也建造了简
陋的教堂。每逢礼拜天,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往教堂听牧师布道。
当时的学校教育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不耽误农事,大人们往往
不让孩子上学,何况大部分的孩子也不喜欢读书。
尽管现在已经无法准确地指出亚伯拉罕·林肯的家在哪,但的确诞生
于哈丁县附近的诺林溪畔的开垦地,他是在一间破烂小屋内呱呱坠地的。
从林肯的画像上,我们看到他面孔削长,额头上深深的皱纹象征了他坎坷的一生。他的眼神看起来有点孤独,不过嘴边却经常浮现出温和的微笑。
即使是后来他当了总统,也丝毫没有架子,就像在田里工作的农夫一
样慈祥朴实。
林肯身材魁梧,腕力强劲,而且像所有干粗活的人一样,他的手掌特别大,凡是与他握过手的人,都对他那强劲的掌力印象深刻。
在青少年时代,林肯一直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但这丝毫未曾影响到他率真的本性和强健的身体。和大多数的新大陆开拓者一样,林肯身上有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使他能在之后的人生旅途中坚韧不拔地向前迈进。
要叙述林肯的一生,我们就得先了解一下这一片新大陆的历史。
林肯出生的那个时代,适逢美国即将步入强国之列。美利坚合众国自1776年脱离英国独立以来已经过了30多年,最初美国的版图只有今天的八分之一。
北美13州本来是英国的殖民地,在哥伦布(1451—1506)发现新大陆90年后的1585年,最早的一批英国移民抵达北美。
率领这批移民团最早来到这块土地的,是沃尔特·雷利(约1552—1618)。一年前,雷利的一个亲戚曾来到这里考察,他眉飞色舞地对雷利描述说:“那里到处是高高的雪松、成串的葡萄、悠闲自在的鹿、欢蹦乱跳的兔子和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家禽。”雷利等人在现在的北卡罗来纳海岸登陆,并把这块土地命名为弗吉尼亚(意思是处女地)。他们不辞辛劳,一心想在此建立殖民地,却不幸被疾病、恶劣的生存条件以及薄弱的意志打败了。
至于比英国人更早抵达新大陆的西班牙人及葡萄牙人,情况也大致如
此。
哥伦布发现大西洋沿岸的新大陆后,西班牙一些喜爱冒险的人也纷纷横渡大西洋前来这里。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21年,也就是1513年,西班牙探险家巴尔博亚(1475—1517年)也曾横渡巴拿马地峡,抵达西太平洋沿岸,现在巴拿马运河东岸的巴尔博亚城就是以那位探险家的名字命名的。
与此同时,以科尔特斯为首的一群亡命之徒,也借着武力,把居住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玛雅人毁灭了。此外,皮萨罗也征服了南美的印加帝国。
玛雅及印加人都具有悠久而卓越的文化,可是西班牙的冒险家却对这些不屑一顾。他们一味地烧杀抢掠,只是为了抢夺金银珠宝。
后来,当西班牙人知道这些国家蕴藏着丰富的银矿后,就陆续前来,依靠强大的武力奴役着当地土著,逼迫他们大量采掘银矿,然后通过轮船运回本国。很快地,西班牙就变成了当时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英国是一个岛国,也是一个敢于挑战海洋的航海民族,可是在向外扩张这方面,在当时却显得有些落后。直到16世纪末期,伊利莎白一世即位之后。才开始大规模向海外扩展。自此之后,英国的海盗也开始活跃在大西洋上,并经常袭击西班牙及葡萄牙的船只,抢夺船上的金银财宝。英国也希望跟西班牙及葡萄牙一样,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然而在当时,葡萄牙已经占领东方国家,西班牙的势力则遍及中美及南美,仅剩下沃尔特·雷利所发现的北美,尚未被任何国家占领。
雷利率领的那群人也跟西班牙人一样,只想寻找到银矿一夜暴富。不过弗吉尼亚一带根本没有金矿和银矿,只有一片被原始森林覆盖的大平原

于是,这批移民不得不亲自动手去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并试图栽植烟草。可是,对于这批梦想一夜暴富的人来说,动手开垦土地以维持生活实在是很痛苦不堪的事,因此生病倒地的人、意志动摇的人越来越多,而且烟草的栽培也不很顺利,所以到了第四年,他们就不得不放弃开拓事业了。
18年后,又有无数英国人相继来到弗吉尼亚。这批移民是由约翰·史密斯率领的。
这批移民并不像过去的移民那样只想暴富,相反的,他们想在这里定居,世世代代生活下来。 对来自文明国家的人来说,在野兽及印第安人的威胁之下,要砍伐原始森林、开垦土地、建造房屋,需要相当大的决心和毅力。而这些人都能将所有的困难一一克服,最终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久居之地。
1620年,在弗吉尼亚的东北方(即现在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海岸),出现了一艘破旧的帆船。这艘船叫做“五月花号”,载着来自荷兰的102名英国人。P9-1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