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性之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理性之蚀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9.36 6.3折 78 全新

库存4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马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87634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5501070

上书时间2024-06-27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马克斯·霍克海默(1895-1973),著名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 1922 年获得法兰克福大学博士学位。1930 年,被任命为法兰克福大学新成立的社会研究所所长。他的《启蒙辩证法》《理性之蚀》等著作既深刻影响了阿多诺等同时代人,也对批判理论的继承者(哈贝马斯、霍耐特、福斯特、罗萨、耶基等人)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目录

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手段与目的/1


第二章 冲突的灵药/55


第三章 自然的反叛/87


第四章 个体的兴衰/119


第五章 哲学的概念/149


附录一 人的概念(1957)/173


附录二 封建地主、专家和消费者


——“消费者为王童话”的终结(1964)/204


附录三 对自由的威胁(1965)/214


译后记(代跋)/234



内容摘要
“工具理性”概念由《理性之蚀》奠基,该书对启蒙时代以来的理性的批判奠定了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基调。霍克海默仔细梳理了“理性”概念及其表征内容在西方文化史中的流变。他认为理性分为两种,即“主观理性”与“客观理性”。主观理性的特征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也即《启蒙辩证法》中提出的“工具理性”。客观理性关注的是目的自身,类似于“至善”的概念可以发展成包容万有的体系,用来衡量个人和群体的思想和行为是否合理。

主观理性与客观理性在古希腊时期是和谐共存的;在文艺复兴时期,后者逐步式微;19世纪以来,主观理性压倒客观理性,谋求掌控一切成为人们的行动指针;由此,客观理性被侵蚀,成为遗迹或口号。

精彩内容

“工具理性”概念由《理性之蚀》奠基,该书对启蒙时代以来的理性的批判奠定了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基调。霍克海默仔细梳理了“理性”概念及其表征内容在西方文化史中的流变。他认为理性分为两种,即“主观理性”与“客观理性”。主观理性的特征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也即《启蒙辩证法》中提出的“工具理性”。客观理性关注的是目的自身。比如,“至善”的概念可以发展成包容万有的体系,用来衡量个人和群体的思想和行为是否合理。


主观理性与客观理性在古希腊时期是和谐共存的;在文艺复兴时期,后者逐步式微;19世纪以来,主观理性压倒客观理性,谋求掌控一切成为人们的行动指针;由此,客观理性被彻底侵蚀,成为遗迹或口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