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考古学:人类情绪的神经演化起源:neuroevolutionary origins of human emotions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心智考古学:人类情绪的神经演化起源:neuroevolutionary origins of human emotions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81 6.3折 128 全新

库存2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雅克·潘克塞普(Jaak Panksepp),(英)路茜·彼文(Lucy Biven)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239356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13446812

上书时间2024-06-27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雅克·潘克塞普(Jaak Panksepp)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国际神经精神分析学会联席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情感行为的神经解剖与神经化学机制。

路茜·彼文(Lucy Biven)英国神经科学家、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受训于伦敦安娜弗洛伊德研究所(Anna FreudInstitute),曾担任英国莱斯特郡国民健康服务中心儿童和青少年心理治疗部主任。



目录

第1章祖传的激情/1

情感是初级体验/17

脑、心智和行为的三角研究法/23神经化学操作的至关重要性/25高级和低级脑功能的现代脑成像/29情感不像其他任何事物/31

情感分类:七种基本情感系统/32

催产素与社会情绪——爱还是信心?

情感与演化/43

小结 /45

第2章情感意识的演化:研究其他动物的情绪感受/48脑与心智装置结合的历史/52

其他动物是如何失去它们的情绪感受的?从19世纪医学到行为主义/55现代情绪神经科学/64

安东尼奥·达马西奥的神经心理学的观点/70约瑟夫·勒杜的认知神经科学的观点/71埃蒙德·罗尔斯的行为神经科学的观点 / 73经典情感神经科学的观点/74

情绪“读出”理论的问题/78

其他动物中存在情绪感受的确凿证据 /82探索系统的简史/85

对动物情绪情感的进一步支持 /88感官的、体内平衡的和情绪的情感/91脑心演化与高级感受/92

第3章探索系统:殷切期望、欲望、欣快和对一切追求的脑来源/96探索在当下世界中的诸多表现/99探索系统的解剖/104探索系统的化学性质/106内在唤醒探索系统的刺激/107探索与失望和愤怒的关系/108探索系统的病理学/109探索系统与信仰/116

两代人(及其后续)对探索系统的误解/117

多巴胺/探索系统——仅控制行为抑或包括情感?

探索系统、条件性学习与“奖励预测偏差”/129

探索系统与时间感/137

在理性的悬崖边缘:探索在人类渴望和挫折中的其他方面/141

小结/143

第4章愤怒的祖传来源/145

心智中愤怒的复仇女神/149

愤怒的神经来源/150

虚假的愤怒?

愤怒的神经化学/154

脑中的多重愤怒控制与众多未解之谜/156气愤的脑成像/159

……

动物模型、精神病学与诊断学的未来/442

走向控制水平的整合:情感治疗的观点/443

情感平衡疗法/445

脑的有意识和无意识过程与心理疗法:正确看待问题/448理解基本情绪的曲折之路:我们继承的生活工具/448情感神经科学、生物精神病学与心理疗法/450情绪动力学与情感平衡疗法/453

情感平衡疗法与传统心理疗法的对比/ 454以抑郁症为重点的精神病理学和大脑/457

共情的情感神经科学:对选定的文化习俗的看法/461走向情感神经科学与治疗实践的综合 /463小结/467

余论:关于PTSD、EMDR和再固结的近期个人经验/469

第13章尾声:哲学反思—-能否从小鼠到人类及再返回?/475

神经科学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意识的祖传来源/484

那些无时不在的认知一情感互动/490“意义”在20世纪的丧失 /493

维特根斯坦的痛苦:人对意义的寻求/ 495情感选择与意见 /500

参考文献 /503

译后记 /580



内容摘要

第1章祖传的激情

本书是对哺乳动物脑,我们情绪心智的祖传来源进行的一次深度的考古发掘。据我们所知,所有哺乳动物脑的基本生物学价值都建立在相同的基本蓝图之上,即集中于皮层下区域产生意识的情感回路,该区域在脑中的位置远低于人类高度发达的新皮层的“思维帽盖”。离开了这一基础,心智生活将无以为继。在我们与其他哺乳动物共享的祖传脑网络中,有数盎司的脑组织构成了我们情绪生活的基石,产生了许多让我们感受自身情绪好坏的原始方式。随着我们发育成熟,以及对自身和所居住的这个世界的了解,这些系统为心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所有哺乳动物都具有十分类似的皮层下脑网络,但在细节上稍有区别。这种相似性甚至可以扩展到特定种类的鸟,例如,那些同样具有分离一悲伤的惊慌网络的鸟类,这是一种我们会在本书经常提及的悲痛系统——它是我们和其他动物脑中心理痛苦的主要来源之一(见第9章)。

哺乳动物与鸟类共享了许多其他基本情绪系统,有些系统甚至也可能存在于爬行类冷血动物身上,但我们对此知之甚少。因此,对于许多恒温脊椎动物而言,大量基本情绪网络从解剖学上看都位于相似的脑区,并且具有十分相似的功能。我们将会通过研究其他动物(后文仅称“动物”)来探讨这些脑系统的本质。这些知识会告诉我们关于人类本质更深层次的诸方面。

它将提供一种研究心智起源的基于科学的视野。

正如前言所简述,哺乳动物脑古老的皮层下区域至少包含了七类情绪或情感系统:探索(期望)、恐惧(焦虑)、愤怒(气愤)、欲望(性兴奋)、关怀(养育)、惊慌/悲痛(悲哀)以及嬉戏(社交快乐)。每一类系统都控制着明确且特定类型的行为,它们与许多重叠的生理变化相关。就我们所知,这些系统同样会产生明确类型的情感意识,支撑这一点的最引人瞩目的数据来自人类自身(Panksepp,1985)。我们将会看到,当这些系统在人体内被激活时,人们总会体验到强烈的情绪感受,并且我们可以假定当这些系统被生活事件正常激活时,它们会产生丰富的记忆和思想来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

情感神经科学的三角进路(后文会讨论)为我们提供了机会来汇集这些系统效应的必要证据。但是,为了取得有效进展,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语言来描述脑的情绪系统,以便与我们对这些初级过程的心理力量的新理解相匹配。这就是我们用大写标示这些情感系统的原因。在大众心理学中流传的关于这些词的用法,可能会使我们对这些心智初级过程的能力产生误解。这些大写词语表明,各种情绪系统明确而真实的物理网络确实存在于哺乳动物脑中。

正如右半脑内侧视图(见图1.1)所显示,这些情绪生成的脑区主要集中于脑最古老的内侧(中线)和腹侧区域,范围包括:(1)中脑,特别是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区,即过去所说的“中央灰质”;(2)下丘脑和内侧丘脑,以及;(3)与其相连接的更高级的脑区,即传统上的“边缘系统”,它包括杏仁核、基底核、扣带皮层、岛叶皮层、海马体以及脑隔区(见图1.2,它描画了隐藏在左半球并与图1.1中所毗连的回路);(4)为情绪反应提供高级控制的内侧额叶皮层和腹侧前脑区(例如,眶额皮层)。尽管皮层下“边缘系统”这……



精彩内容

本书系“神经科学与社会”丛书之一种。是什么让我们感到快乐?又是什么让我们感到悲伤?我们怎样才能感受到热情呢?是什么让我们充满了欲望、愤怒、恐惧或温情呢?传统的行为科学与认知神经科学还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本书主张理解大脑的演化是解开大脑工作机制之奥秘的关键点,所以作者对从啮齿动物到哺乳动物的行为和机能解剖做了详尽的比较研究,并提出了极具洞察力的理论,从而解释了动机、情绪和自动反应的皮层下操作平台与后来演化生成的新生事物——皮质之间的关系。书中对寻求、欲望、愤怒、恐惧、关爱、忧伤和游戏等基本情绪如何引导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的情感生活提供了一种易于理解的解释。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