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蒿香遍地
  • 蒿香遍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蒿香遍地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7.69 5.7折 49 全新

库存5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频

出版社黄山书社

ISBN9787546188669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10671225

上书时间2024-06-27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何频,本名赵和平,河南修武人,散文随笔作家、专栏作家和文化学者。出版有《羞人的藏书票》《只有梅花是知己》《文人的闲话》《茶事一年间》等多部作品。其中《看草》和《杂花生树:寻访古代草木圣贤》,先后获评2008 年度和2012 年度“中国好看的书”。

目录
咬春、春盘和七草粥

 面条菜

 菜蟒和懒龙

 荠菜的生日及歌谣

 食蒿三章

 黄河边的野菜

 挑菜是女子永远的游戏

 枸杞头甜菜芽

 红香椿白香椿

 越来越少的榆树

 春问树头菜

 三种好吃的麦田野菜

 吃花

 清化竹笋

 薤家的藠头和泽蒜

 晚春的野菜

 苦苣菜与续断菊

 藤花与槐花

 ……

内容摘要
     春雨潇潇里,大地上密密麻麻的野菜春野菜,绿蛾子飞动与爬行一般,对我们显然是鲜活的诱惑。野菜不但秀色可餐,诗意十足,也同我们内心蕴含的传统观念密切相关。仔细说来,国人迎春食野菜,提纲挈领从食蒿开始,而且以食蒿为正宗——白蒿、清明蒿和野艾蒿,这固定的食蒿三部曲,埋伏着一种宗教般的本草情感。 春天吃野菜,中原人很重视早春吃白蒿了,相比之下,那比它还早的面条棵、荠菜等,都要礼让它,有道是“正月茵陈二月蒿”。说是正月,可往往因为闰月的原因,例如今年,正月也是挺靠后的。我倒是觉得,应该用早春凌寒而开花的望春玉兰为标志,阳历2月底或3月初,它是一岁吃蒿的消息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这时连绵绿草,仿佛春水漫漶大地,而菌子一样白蒿的嫩苗,非碧绿,乃灰白色的,丝丝缕缕紧贴漫坡和地出生。挖白蒿不比别的,需要格外用心才有收获。这两年,城市市容管理严格,小摊和流动摊贩消失了,沿街叫卖白蒿的郊区人不见了,可茵陈白蒿还是有的,左邻右舍那卖菜的小铺,转一下手,都还要争卖茵陈白蒿。我记得2003年茵陈的价格,两元一斤,比鸡蛋略贵。而今年很早的茵陈白蒿,开口就要十二元一斤,是鸡蛋的四倍了。直到春分前后,杂花生树,地草深密,白蒿变大变绿了,才落到五六元一斤,但仍然比鸡蛋贵。吃茵陈白蒿,首先可祛除湿热,平肝利胆,是春来养生的灵草,但今人和前人食用方法多有不同。按《食疗本草》的方法,唐代人切碎了用醋调着吃。而清朝的贵族与雅士,则擅饮茵陈酒。文人日茵陈有除旧布新之义,每年除夕饮茵陈酒,传说是老北京的佳酿。现在,河南开发有茵陈饮料。但是,论春来换胃口,贯通肠胃,我们吃白蒿,一直是拌面蒸着吃,大碗吃,吃它个肚饱痛快。夜宿之后,排便通畅,一年的肠胃血脉也畅通了。年轻人还要加料水调,放成盐和香油,这也可以。有的太离谱,加上肉丝一块吃,明珠暗投怪心疼人的。上年纪的人和知味者,认着那蒸白蒿的原味吃,什么调料也不加,贪的就是这一口土地与草蒿混合的味道,满满春气息。天人合一,才是吃茵陈白蒿的很高境界。 时——紫玉兰、黄玉兰、红玉兰、二乔玉兰混合着竞相开放。淮河长江流域,从豫南直到鄂东与江西,不仅紫藤、玉兰、泡桐竞相开放,还有满山如火如荼的映山红。江淮,有米有麦,历来百姓米面共食。大别山区的新县人.这时上坟祭祖,要将白蒿还有鼠麴草或野艾蒿,混合拌在米面二粉里蒸,叫蒿子馍馍或蒿子粑粑,上供给先人吃,自己也吃。遵从古训,清明吃蒿子粑粑,当地人说可以把鬼气带走。大别山远接幕阜山,由豫南而鄂东。农历的二月十八到三月三,鄂东大冶人要过“土主会,,即菩萨节.大家奋力抬着菩萨游行,搞接力赛,同时村里比赛堆粑山。“印子粑”讲究“一白二清三酥”——以籼稻为主,掺入适量的糯米,这些米都是优选的米芯子,用碓臼舂成粉,取“粑模”印成粑粑。绿粑特地加艾草、鼠麴草,各种图莱,有花鸟虫鱼与龙凤猪羊,一并堆成高高的红绿粑山祈7昌。清明时节的婺源,不仅是踏青看油菜花的胜地,烂漫的紫云英也开满了备耕的层层梯田,野菜有马兰头、蕨菜和鱼腥草,鱼腥草也叫红竹茶,而当地人独不食此鱼腥草。这时,年轻的媳妇,虽然收敛了做姑娘时候的几分俏皮.但是更有了见过世面的风情与妖娆,她们带头提着竹篮子,在绿满坡陂的地面上,专门找别名叫清明草的鼠麴草。接着家家淘洗鼠麴草,要和了米粉做清明粑,又名黄草粑的。当地人说,吃了清明粑,大人小孩才~岁平安。周王在《救荒本草》里列举十余种可食之蒿,其中他所记的花蒿。注家皆以为就是鼠麴草。《河南野菜野果》记它的别名 P21-22

主编推荐
作者以燕口拾泥的精神,不弃细微而用心写 作,文章以黄河两岸一年四季的野菜和蔬果为记 录、考证和抒情对象,普及久远古老的博物知识 传统,兼及乡愁。它不止怀旧,也是一份反映土地、 社会和景观变迁的另类记录。

精彩内容
    作者以燕口拾泥的精神,不弃细微而用心写作,文章以黄河两岸一年四季的野菜和蔬果为记录、考证和抒情对象,普及久远古老的博物知识传统,兼及乡愁。它不止怀旧,也是一份反映土地、社会和景观变迁的另类记录。

媒体评论
作者以燕口拾泥的精神,不弃细微而用心写作,文章以黄河两岸一年四季的野菜和蔬果为记录、考证和抒情对象,普及久远古老的博物知识传统,兼及乡愁。它不止怀旧,也是一份反映土地、社会和景观变迁的另类记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