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满·萨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萨满·萨满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3.79 5.7折 5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尼阳尼雅·那丹珠(白玉芳)著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09989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8元

货号8789007

上书时间2024-06-26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一:激活萨满文化,光照萨满精魂

 

白庚胜

 

萨满文化是世界性的文化。其文化蕴含着人类文明的宝贵基因,是人类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氏族社会、氏族联盟过渡阶段产生的人类文明之海的朵浪花。满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在其与大自然的长期调适协处中创造、保存、传承了萨满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及坚韧性在萨满文化传承当中也可见一斑。

 

 

 

萨满文化泛指遗存于世界各地的原始信仰及其文化,特指我国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的原始信仰及其文化。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母系社会晚期的满族海洋女神萨满文化,原始地记录并开创了满通古斯先民璀璨的文明进程,成为人类黎明时期哲学、文学、艺术及社会思想精髓的记忆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份具有独特性、族群性的文化遗产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多在民间以口头方式传承。

 

 

 

1978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奏响前奏曲,《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中

 

国民间文艺十套志书集成》、《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普查》等文件和书籍先后面世。2001年,由季羡林、余光远等百余名学者签名倡议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的《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呼吁书》在全国两会期间作为提案,并由文化部负责,后转为国务院主管、七部委共同承担和实施有关工作。2003年起,由冯骥才与我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式启动,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加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18号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依据国家法律蓬勃开展。至2015年,国家先后批准非遗代表作名录4批1836项;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制定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在全国范围确定了23所试点院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就非凡,成为中国社会历史上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坚强文化力量。

 

 

 

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萨满文化研究也迎来郁郁葱葱的生机。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已涌现出以富育光、姜相顺、傅英仁、满都呼、苏日台、王纯信、赵志忠、黄任远、郭淑云、王宏刚等一大批学者,并先后出版了众多萨满文化专著,非物质遗产项目的满族说部也以数十册的规模出版,改变了以往简单地视萨满文化为封建迷信的状况。同时,满族萨满文化传承人的萨满祭祀、萨满歌舞、萨满剪纸、神鼓制作等都已进入到国家、省、市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中国萨满文化研究成果受到国际萨满文化学界的关注,正在成为人们尊崇自然、敬畏自然、爱护地球、关爱生命的文化回望。

 

 

 

今天,我们又欣喜地看到满族女作家尼阳尼雅•那丹珠(白玉芳)经10多年在东北三省进行田野调查、采风积累所撰著的“中国海洋萨满女神系列丛书”问世。这套丛书包括《萨满萨满》《生命生命》《八旗八旗》上下册,以文学语言诠释萨满学术论点,以历史资料和现代影像为素材,展现了满族先民的海洋萨满女神文化,展现了满族漫长族群史及与各民族融合的历史,可谓中国萨满文化研究、乃至国际萨满文化学研究的新成果。与此同时,白玉芳女士还出版了《恩嘟哩赫赫的哈哈珠——女神的儿女》《中国萨满女神——东海•南极》等著作,足以照见她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片赤心。

 

 

 

我真诚地祝贺“中国海洋萨满女神系列丛书”出版,并衷心感谢尼阳尼雅•那丹珠(白玉芳)女士以中国满族海洋萨满女神文化挖掘和学术阐释为己任,为我国的萨满文化研究、海洋文化作出新贡献。我也期望着在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有更多的少数民族作家承担文化传承重任,参加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实现民族文化智慧的发掘、传承与创新,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

 

2015年6月28日于北京

 

(作者为国际萨满学会副主席)


【免费在线读】

导语摘要
 尼阳尼雅·那丹珠著的《萨满萨满》为“中国海洋萨满女神系列丛书”之一。作者在本书中告诉读者,在母系社会的古老氏族里,是萨满带着蛮荒、野朴、朦胧的文明,以氏族圣哲的身份,带领着族众与天洪地火、灾难疫病顽强抗争;与飞禽地虫、虎豹狼熊相依相存,繁衍生息;是萨满为古老氏族构筑前行的路,建造起人类特早的原始崇拜——万物有灵,自然为神。这,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第一缕曙光——萨满文化。本书系统地讲述了满族世传萨满文化的前天、昨天、今天……本书为章节结构,图文并茂,全书约25万字左右。

商品简介

本书为“中国海洋萨满女神系列丛书”之一。作者在本书中告诉读者,在母系社会的古老氏族里,是萨满带着蛮荒、野朴、朦胧的文明,以氏族圣哲的身份,带领着族众与天洪地火、灾难疫病顽强抗争;与飞禽地虫、虎豹狼熊相依相存,繁衍生息;是萨满为古老氏族构筑前行的路,建造起人类特早的原始崇拜——万物有灵,自然为神。这,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缕曙光——萨满文化。本书系统地讲述了满族世传萨满文化的前天、昨天、今天……

 

本书为章节结构,图文并茂,全书约25万字左右。



作者简介
尼阳尼雅·那丹珠(白玉芳),满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区域文化资源应用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上海市静安区少数民族联合会理事;上海颁金文化工作室首席执行。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分公司职员。

出版作品:长篇小说《秋霄落雁女儿情》《神妻》,学术著作《恩都哩赫赫的哈哈珠――的儿女》《中国萨满――东海·南极》(与冯台源合作)《天波颂――中国通信百年记事》《上海电信史》第二卷(参与撰写)。

举办影展:《移动万里采风行》采风影记展;与冯台源合作举办“跨越海峡两岸的文化融汇――上海,我与你携手舞蹁跹”影展。

目录
目录

第六章 满洲世居地与满洲哈拉(姓氏)
…………………………126

 第一节 满洲先民世居地满语地名 …………………………127

 第二节 满洲氏族传承的满族老姓 …………………………131

 第三节 满洲氏族成员称谓的传承 …………………………133

 第四节 满族阿哥的名字英武轩昂 …………………………134

 第五节 满族格格的名字贤淑聪慧 …………………………135

第七章 高雅庄重的满族文化
………………………………………137

                                                目录
 
序一 激活萨满文化,光照萨满精魂
……………………白庚胜 001
 
序二 从绝地天通到续地天通:萨满文化的世纪启示
 
 …………………………………………………纳日碧力戈 001
 
序三 以文化的使命,传承萨满文化
……………………朱立春 001
 
序四 民俗,延续民族文化生命的根本基因
…………安 俭 001
 
丛书引言 中国海洋萨满女神壮哉、美哉!
……………………001
 
第一章 人类始前文明的曙光——海洋萨满女神文化
………001
 
 第一节 满族文明发轫传承的根脉 …………………………004
 
 第二节 人类初年原生的萨满祭祀 …………………………008
 
 第三节 薪火相传的萨满女神祭祀 …………………………012
 
 第四节 清皇室与八旗的萨满祭祀 …………………………015
 
 第五节 满洲祭神祭天典礼 …………………………………019
 
 第六节 原始活态的萨满祭祀 ………………………………021
 
第二章 中国满族创世萨满女神
…………………………………025
 
 第一节 萨满神谕女神 ………………………………………026
 
 第二节 创世始母神 …………………………………………028
 
 第三节 生命始母神 …………………………………………035
 
 第四节 神兽女神 ……………………………………………038
 
 第五节 依尔哈女神 …………………………………………048
 
 第六节 敖钦女神 ……………………………………………049
 
第三章 人类初年的满洲族源
……………………………………051
 
 第一节 女真人生命源流 ……………………………………052
 
 第二节 女真始母神崇拜 ……………………………………054
 
 第三节 氏族承替示意图 ……………………………………058
 
 第四节 女真氏族源流神歌 …………………………………059
 
 第五节 狩猎捕鱼祭祀神歌 …………………………………060
 
 第六节 女真先民长白山崇拜 ………………………………061
 
 第七节 东海窝集国(部)属地 ………………………………064
 
 第八节 女真虎尔哈部传承的满洲族源 ……………………065
 
 第九节 “从最新考古成果看满族先世的历史发展” ………066
 
第四章 源远流长的满族历史
………………………………………069
 
 第一节 满族世系史记表 ……………………………………071
 
 第二节 肃慎 …………………………………………………073
 
 第三节 挹娄 …………………………………………………075
 
 第四节 勿吉 …………………………………………………077
 
 第五节 靺鞨 …………………………………………………079
 
 第六节 女真 …………………………………………………080
 
 第七节 满洲 …………………………………………………082
 
 第八节 民国时期的满族 ……………………………………085
 
 第九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满族 ……………………………086
 
 第十节 满族自治县 …………………………………………092
 
 第十一节 全国各地满族乡 …………………………………104
 
第五章 原始符号文字语言的嬗变
………………………………109
 
 第一节 传世英雄史诗《乌布西奔妈妈》 ……………………110
 
 第二节 女真族符号文字 ……………………………………111
 
 第三节 符号文字记忆的萨满祭祀 …………………………114
 
 第四节 渤海国文字的使用与消失 …………………………115
&nb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