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里看京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门里看京都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4.68 6.3折 39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远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20709767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元

货号9527174

上书时间2024-06-25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远 旅居京都文化学者,独立撰稿人、策展人,曾任教于中日两国高校。现任一般社团法人亚洲文化艺术教育交流机构代表理事,“京恋·茶の美術館”负责人,京町家“茶庵·卧游”支配人,在日本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与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出身于教育世家,受家学熏陶热衷于中日文化交流史比较研究,爱好中日古代茶器具收藏。其主持的新浪微博“李远说京都”栏目籍着一颗文人之心,深度慢活于京都的季节、岁时、历史与人文。探访千年古都的温暖与美丽,以一期一会的文笔,为你讲述鲜为人知的京都物语。 插画师:Viga 毕业于台湾地区地区大学昆虫系,因热爱画画,毅然决定赴日攻读,现为京都造形艺术大学博士候选人,旅居京都九年,所画的关于京都的漫画,荣获多个大奖。

目录




  引言:何以是京都3
京都缘起4
京都的紫禁城5
京都的中心点在哪里?6
唐风平安京7
京都与中国8
京都的风水9
京都的地震11
为何举办祇园祭12
为何举办时代祭12
夏越の祓14
京都葵祭14
京都到底有没有大佛15
梅花祭说北野天满宫的缘起16
下鸭神社“流镝马”17
从蹴鞠到日本足球18
鸭川与贺茂川19
印在日元上的世界遗产21
京都风物22
“舞妓”与“艺妓”22
东寺与“弘法市”26
日本佛教之母山27
京都的明代寺院28
京都秘境之真如堂29
三十三间堂与弓道30
大德寺黄梅院32
京都的兔子神社33
五山之天龙寺34
东福寺之宝35
天平之甍招提寺36
奈良西大寺37
京都参道—光明寺38
日本第一美女的随心院38
京都的龙王庙—贵船神社39
因名妓而闻名的寺院40
禅在窗外----鹰峰三景源光庵41
金戒光明寺42
唐代的皇家庭院43
京都的“五台山”44
明代文人茶与日本煎茶道45
日本式“花见”46
京都紫阳花48
京都酒话49
皇帝的外衣“黄栌染”50
京都的厨房“锦”51
京都之味—京豆腐51
京都喫茶52
京都的食景53
伊势的骄傲—御木本珍珠56
京都的冬至57
名人的京都57
文豪爱京都57
文豪的安息地—法然院58
王国维的永观堂59
川端康成的青莲院60
丰臣秀吉赏花处61
幕末英雄坂本龙马归葬处62
杨贵妃在京都成佛63
一休和尚的真珠庵64
织田信长的神社65
我的京都66
何如丘壑卜幽栖—访岩仓具视旧宅66
藤井有邻馆67
泉屋博古馆68
大和文华馆68
唐代胡人俑―シルクロードを駆けた夢69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70
京都古本市集70
琳派之雅72
铁壶记73
古隐藏起来的咖啡店74
老花街上七轩75
京町家趣谈—鳗鱼的床铺76
京町家与民宿77
后记78
?
?





内容摘要
    京都缘起

     常听人说起这样的话:“想梦回唐朝,就去日本的京都吧。”可唐朝到底是什么样子,谁也没见过。那么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人把京都与唐朝连在一起呢?京都何以得名?京都又到底哪里像唐朝呢?让我们走进历史,来聊聊京都的前世今生吧。

     先来说说“京都”这个名字的来源。山背国、山城国、丹波国、丹后国,成为平安京之前,京都地区曾有过各样的名称。给人感觉在成为“京都”之前都处于一种未开化的局面。

     《魏志?倭人传》,其正式名称为《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是目前所知很早记录日本(时称倭国)的文献。《三国志》中就曾经出现过“京都”的字样,书中的《曹彰传》里有这么一段话:“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日威。”但该书成书于公元280―290年,早于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五百年,诚然书中所指的京都并非今天的日本京都,而是对当时的魏都洛阳的通称。除此外,“京都”一词常见于中国古代典籍,由此看来“京都”一词借自中国。但在古代日本的文献中,京都的读法并非像今天地图上标注的那样称为“kyoto”,而是被称为“ミャコ(mivako)”。“ミ+ャ+コ”是合成语,三代表尊称汉字为“御”,ャ为“屋”十了为“处”,意思为王的居所。日语中的ミャコ写成汉字既可以是“京”,也可以写作“都”,二字意思接近重叠。只是后来出于对汉文化的推崇,借鉴中国的制度而合起来称为“京都”。因此,真正开始被称为“京都”要到公元1135年左右,那时距桓武天皇迁都已过去三百多年,日本人对这一汉语称谓的认识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

     京都就是如此,连命名都是满满的中华意识。到今天,大部分京都人也并未觉得首都已经搬到了东京,他们以自己的文化自豪。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日语发音,京都话也受汉语四声发音的影响。对于他们而言,其他地方的话都是乡下口音而已。不到京都便等于没来过日本。学者梅棹忠夫在著作《京都精神》中写道:“日本颇少见,京都人心中潜藏着难以去掉的中华思想。所谓中华思想,就是以自己的文化为基准看世界的想法。也许化外之民对这种想法有时候要惊愕,有时甚至觉得很滑稽,但京都确实有这种思想传统。从这个立场看,京都以外是夷狄、野蛮之地。但是像中国一样,中华思想在京都也绝不是排他的,而是对适应这种文化的东西全采纳。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思想跟独爱吾乡之心或者夸耀家乡好属于接近不同的层次。”这样的话倒让我想到中国的北京以及那些曾做过古都的城市,人们的意识何其相似。看来,不下些工夫学习便无法欣赏京都这样的城市。

     京都“紫城”

     京都的御所可以称得上是京都的紫城,如今早已不复往日的尊严。因其一年中只有春秋两季会特别开放,如今倒成了骑车穿越京都的好去处。虽然由细沙砾铺就的地面实在难行,可想想这种等同于“紫城骑马”般的感受,也着实令人向往。 但也别错误地以为今天的御所就是打平安京建立以来的皇宫,经历了各样的灾乱,皇宫也换了地方,很初平安京的皇宫是在今天千本通为中心的区域。迁都江户后,京都御所便逐渐凋敝,明治天皇听后伤感不已,才下令整修至今天的样子。除明仁天皇外,曾经大多数天皇登基典礼都要在御所的紫宸殿举行。

     有皇家的地方才算是“京”,日本的菊花王朝延续千年,算是世界上很古老的皇室,号称万世一系,共历一百二十五代(日本公布的历史将神话传说部分也计算在国祚之内,并不可信)。中国古代传国很久之周王朝历八百年,不过三十代而已。

     天皇称呼很早的记载是公元689年颁布的《飞鸟净御原令》。中国开始称日本元首为天皇约是在清末的同治年间。“天皇”本身就是中国舶来的词汇,据说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并称天皇天后。

     日本固有对天皇的美称叫“みかと(mikado)”,虽然汉字也写成“帝”,但是它的发音和“御门”一样。也就是说,对天皇的尊称来自进入天皇宫殿,或是首都入口的大门,跟“殿下”“陛下”是同样的语源。

     今天的京都已不再是政治中心了,京都人仍然认为京都是日本的首都,仍坚信天皇只是去了东京而已,京都才是他的家。

     P1-7

主编推荐

 
  
   
    
本书封面题字由日本茶艺师中谷美风老师提携。

作家李长生。

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薛蛮子、风投教父阎焱、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教授(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之子、李可染画院执行院长、日本特殊文化贡献奖获得者)李庚、香港电影人叶锦添先生,奈良煎茶美风流家元,水墨画家中谷美风先生共同和。正在拍摄“李远说京都”视频。摄影师为当地华人,京都大学影视专业毕业,李佳。侯孝贤的《聂隐娘》与叶锦添的日本制片。

本书将与京都的民宿合作。在京都100多家的民宿房间中都放置此书。书中配有台湾年轻画家Viga的插画,作品酬劳由作者支付。

将与京都的百年企业合作,后加二维码及地址,由他们赞助在京都召开新书发布会。
  
   
  
 

精彩内容
本书作者李远微博上以“李远说京都”为话题写自己在京都多年对京都的了解,吸引了不少人关注。作为一个在京都居住多年,并且热衷于中日文化的人,他对京都的了解不亚于一个在土生土长的京都人。京都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是日本文化的源点,是日本的文化象征之地。古都京都是根据历来王朝文化中盛行的日本式唯美意识所构建的。以神社、佛阁等历史建筑物、庭院、绘画、传统活动、京都料理为代表,被称为"千年古都"。本书内容包括京都的起源、风物、京都的人以及作者对京都的一些了解。包括很多不为人知的京都的风土人情。

媒体评论

京都之所以受人尊重,当然是因为她代表日本的古典文化,但不要错以为这些璀璨的文化是日本这一岛国的专利与。那是亚洲尚在缔造一个的文化圈之时,绚烂的大陆文化,化作多少重浪潮流入而形成的文化。

——文化人类学家梅棹忠夫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