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业的源起:从嵌入到融入的实践考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新闻业的源起:从嵌入到融入的实践考察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4.05 6.3折 3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垒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64938581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11289192

上书时间2024-06-25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垒,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曾任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副总编辑。先后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得法学硕士和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传播史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

目录
绪论:寻找中国新闻人的“文化自信”
第一章  回归实践:中国道路视野下的新闻学和新闻业
  一、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新闻学
  二、新闻实践的难题:何为实践、何种实践
  三、整体性的方法论:中西不同社会政治结构中的新闻实践
  四、从实践出发:重回新闻学和新闻业的逻辑起点
第二章  跳出“职业”的藩篱:对西方新闻理念的反思
  一、理念、认同与新闻专业主义
  二、职业、职业群体背后的中西历史与社会
  三、从职业理念到新闻理念
第三章  商业混杂政治:近代报纸折射的社会变迁
  一、早期近代报纸中的新闻
  二、《香港船头货价纸》的特点与西方报业
  三、香港绅商社会的形成与《香港船头货价纸》的转变
第四章  从义理到新知:“文人论政”与近代报纸的主体性生成
  一、道德化色彩下的猜测与传闻:《循环日报》的时政报道
  二、满是“神怪”的世界:社会新闻成为报纸主角
  三、《循环日报》新闻呈现的转变与“文人论政”
  四、义理与新知:《循环日报》的新旧之间
第五章  旧文人与新职业:报人群体的身份转换
  一、王韬和他的朋友们
  二、王韬和朋友们的身份转换
  三、作为一种职业的报人:新旧文人转化的特殊通道
第六章  大众化、政治化与公共性追求:近代报纸的演化逻辑
  一、《国闻报》的演进与结构
  二、《国闻报》的时政报道
  三、《国闻报》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新闻呈现
  四、大众化、政治化与公共性:《国闻报》的演变逻辑
第七章  新闻话语、功能与职业:近代报纸的历史遗产
  一、《京报》与政治:历史地理解新闻话语
  二、信息与治理:历史地理解新闻功能
  三、事实与表述:历史地理解新闻职业
附一:呼唤新闻传播学的“嵌入式”研究——浅析新闻传播理论发展的一种可能
  一、被忽视的人文传统:从亚里士多德到伽达默尔
  二、作为社会理论的“实践哲学”:葛兰西的重新定义
  三、实践哲学对新闻学的启示意义:嵌入式的社会实践
附二:公共舆论平台还是精英“看门狗”——重思苏联解体中传媒和舆论角色
  一、失控还是失灵?——明蔡苏联解体中的传媒角色需要新视角
  二、赋权还是操纵?——少数人的自由操纵还是多数人的独立思考”
  三、一律还是多样?——走向市场化的媒体带来什么
附三:素质问题还是职业危机:新闻伦理困境的再思考——一种职业社会学的视角
  一、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的新闻伦理
  二、当前新闻伦理问题的一般性根源
  三、新闻伦理的“地方性”问题
  四、新闻伦理呼唤“底部重建”
后记

精彩内容
本书讨论中国新闻业的“特色”和“普遍性”基因,以及西方主导性新闻理念的“相对性”。本书认为,新闻专业主义并非普世真理,相对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狭隘性和封闭性,中国的新闻实践不仅是业务实践、职业实践,更是一种社会实践,在中国道路的视野下审视新闻学和新闻业,要深入认识中国独特的社会治理模式,以及这一模式所形塑的新闻观念,坚持把实践作为新闻学和新闻业的逻辑起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