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名之上: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流媒体声誉管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盛名之上: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流媒体声誉管理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3.03 6.3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贵武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733826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930656

上书时间2024-06-25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高贵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美国纽约长岛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主持传播研究》主编、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委员(四届)、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出版局北京影视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实验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多家媒体播音员主持人评委及节目评审专家,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传播创新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青年传播学者联盟专家,中华女子学院葛兰播音艺术研究中心研究顾问。研究方向为闻传播学、广播电视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声誉及声誉管理·

第一节声誉的内涵

第二节声誉的价值

第三节 声誉的形成

第四节声誉管理

第二章媒体声誉管理

第一节媒体声誉的内涵

第二节媒体声誉的特征

第三节媒体声誉的价值

第四节媒体声誉管理

第三章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声誉管理

第一节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流媒体

第二节主流媒体的声誉管理

第三节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流媒体声誉管理

第四章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声誉内部管理

第一节 主流媒体声誉内部管理

第二节 主流媒体声誉内部管理—管理者

第三节 主流媒体声誉内部管理——员工

第四节 主流媒体声誉内部管理——媒体组织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声誉外部管理

第一节主流媒体声誉外部管理·

第二节 我国主流媒体声誉外部管理——党和政府

第三节 主流媒体声誉外部管理——受众

第四节主流媒体声誉外部管理——广告客户

第五节 主流媒体声誉外部管理——其他媒体

第六章中外主流媒体声誉测评指标比较

第一节 企业声誉测评

第二节 我国主流媒体声誉测评

第三节 中外主流媒体声誉测评指标比较

第七章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媒体声誉测评指标体系

第一节我国主流媒体现有媒体声誉评估

第二节我国主流媒体声誉测评指标

第八章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声誉管理实证研究

第一节 主流媒体声誉管理调查问卷设计

第二节主流媒体声誉测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九章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声誉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确定声誉管理的主体

第二节 建立媒体声誉管理组织

第三节确立媒体声誉管理流程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1针对媒体从业者的媒体声誉调查问卷

附录2针对一般受众的媒体声誉调查问卷

后记

 



内容摘要

一、缘起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我国媒体发展生态已进入新媒体环境,媒介融合已成为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新媒体环境为我国主流媒体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媒体使命和任务创造了更加积极的有利条件,同时也为中国媒体,特别是我国的传统主流媒体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更热衷于通过计算机网络、手机客户端、iPad等新媒体渠道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了解信息的人已变得越来越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1年2月3日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较2020年3月提升5.9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较2020年3月增长5471万;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较2020年3月提升9.7个百分点。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及其对青年一代受众的强吸引力,我国主流媒体也纷纷开始大力发展新媒体,努力推进媒体融合。但由于发布渠道、生产机制、技术基础等方面的原因,与一些新兴的新媒体相比,我国主流媒体目前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影响力尚不是十分理想,甚至面临着一定的生存和发展困难。

此外,由于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在话语权方面的垄断主导地位,也由于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速度和传播渠道方面的优势,某些不利于传统主流媒体的信息和言论更容易在新媒体上广泛流传。例如,关于央视主持人读错地名、离职甚至违法犯罪的负面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上不断地传播、发酵,这对央视的形象和声誉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新媒体的兴盛,无疑加速了传统主流媒体“污名”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另外,很多传统主流媒体由于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受众对媒体的信息需要,也逐渐遭到受众的疏离,这致使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出现连年下滑。据CTR所发布的《2019上半年中国广告市场回顾》,2019年上半年,中国广告市场整体下滑8.8%,其中电视广告收入减少12.4%,广播广告收入减少9.7%,报纸和杂志的广告收入分别下降30.6%、6.1%。随着广告收入的下滑,传统主流媒体的地位及其影响力、公信力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既不利于主流媒体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也不利于党和政府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因此,我国主流媒体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升自身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新媒体环境的发展,要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也要努力重塑自身形象,重视维护自身的声誉,把声誉管理作为媒体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从内在价值观念、职业操守到外在形象、品牌价值等方面就媒体声誉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管理和及时修正。

由于历史、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在新闻传播学领域针对我国主流媒体声誉评价与管理的研究并不多见,这使得关于媒体声誉管理的研究和考察无论从理论价值还是实践操作方面来说都尤为重要和迫切。从媒体研究的理论层面上看,探索构建主流媒体的声誉管理和评价理论体系,属于新的学术研究领地,可使现有研究视角在关注主流媒体的文本内容、传播平台等微观层面的同时,向主流媒体的组织管理等宏观层面拓展,能够丰富学界对于我国主流媒体的研究。对我国主流媒体声誉管理的关注还可拓展对外传播的研究视野,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基础之上,通过深刻理解国际传播的趋势与规律,挖掘并把握我国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优势和不足,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国际声誉,提升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和国际影响……



精彩内容

本著作立足于新媒体环境对中国主流媒体的影响,从新媒体环境变化为中国主流媒体在声誉管理方面。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入手,在密切关注中国主流媒体声誉现状及声誉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梳理和呈现了中国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声誉现状,特别是通过广泛社会调查的方法掌握了中国主流媒体从业人员与普通受众之于媒体声誉的认识,掌握了新媒体环境下中国主流媒体声誉管理的一手研究资料。在理论建构上,本研究广泛涉猎和借鉴中外学者在经济学、管理学方面关于企业和公司声誉管理的理论成果,结合中国主流媒体的独特性质,建构了关于中国主流媒体声誉管理的理论、思维和方法,并结合实践构建了一套适合中国主流媒体声誉管理的声誉测评指标体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