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上海等着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在上海等着你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1.01 6.3折 49 全新

库存5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菲著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147669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13362600

上书时间2024-06-24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何菲,上海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擅以凝练流丽的笔触写城市文化、两性情感、行旅美食等。代表作《上海情丝》《上海熟女》《上海蓝颜》《酸男辣女》《快乐离婚》《暗燃的可能性》等十本。



目录

行走

北京山高,上海水深

魔都的哥伦比亚生活圈

地下铁,都会的掌纹

淮海路,纠缠明灭的情感线

上海的第四眼美女在虹口

山阴路,静水流深

宝藏汉口路

徐家汇,一代女性的精神教父

西区

衡山路的断舍离

虹桥的大时代小日子

籍贯宁波

在香港,怀上海的旧

在水一方

唯同道者同路

魅影地图

寻味

我在上海等着你

能饮一杯无

咖啡是上海人血液里的氧

舌尖上的才子们

今晚喝汤

魔都饭局

大蒜的文化版图

粗人不吃蜜饯

整座江南都是笋的粉丝

是否思乡,胃最知道

生煎面前人等

舌尖上的才女们

啖蟹季

宇宙的全息性在一颗皮蛋中

火腿的深意

糕团风光

馄饨饺子,南北两路

少少苦,轻轻甜

情热料理

鲁迅,衣食住行在上海

天一生水,茶事乾坤

惠明茶,不退红尘心褪俗

新会陈皮,雅士之间的相认密码

鲅鱼的北方,鳍鼯的南方

岁月神偷

风华

上海的圈层

熟男熟女的老友记

梅雨季,风到这里就是黏

上海男人,拼的是腔调

世间闺密

海派情感,爱得刚刚好

旅人

戒指

好人家的女儿

暗燃的可能性

只为吻你才低头

我心里有过你

他比风,更懂浪

成人之恋,出场顺序就是命运

地气

朋友圈江湖

风衣好年华

型男的手表

做头

衣短情长

胸中有丘壑

论美女

最私密的事

我在上海这一年



内容摘要

北京山高,上海水深

每年一到秋天,我就开始琢磨着要去北京转转。草根如我,去首都往往没多少硬事。不过也正因去的是首都,多少还有些堂而皇之的理由。

水土这东西奇怪得很,京沪物理距离并不算远,不过1000多千米。但北京的风是硬朗的,山是雄浑的,水是冷冽的,一过长江便山温水软了。可见长江天堑果然是个天然分水岭。

在我看来,北京是一座即使去过100次依旧值得仰视并追随的城,其迷人不仅在于形,更在于气,某种整体性的气韵一气呵成。而上海的江湖,也从来不在表面。1924年,日本作家村松梢风首次用“魔都”指称上海,意蕴复杂,斑斓多彩,暗潮涌动。在北京工作了37年、在上海工作定居8年的山西籍好友曾感慨:上海的水很深很深。与北京的水深不同,上海的水深在于表面低调无痕,所有惊涛骇浪都在海底发生。若论京沪双城的共性,我觉得能在两地略有作为者,没有一个骨子里是安分的。他们的表达都不在于热烈,而在于饱满,在于理性。

北京值得江南人郁达夫写出经典名篇《故都的秋》:“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他将南国的秋与故都的秋作对比:“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同一个人,在北京待10年和在上海待10年,会形成完全迥异的风格,京沪水土的差异可见一斑。北京山高,高不见顶,上海水深,深不见底。

北京市井饮食的整体调性并不入我这个江南胃,然而冰糖葫芦和小吊梨汤却只有北京的最好,前者刺激味蕾,后者抚慰身心,渗出质朴温暖的味觉记忆,有时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过冰糖葫芦必须衬着北方青灰墙砖胡同为背景,才能真正具有乡愁感,离开了那一个个扎满了冰糖葫芦的形似狼牙棒的草垛,明媚娇憨的情趣就减少了大半。上海的好处是海纳百川,虽然我在上海没吃到过好的冰糖葫芦,但唯一一次吃到冰糖葫芦奶油蛋糕,却是在魔都。小吊梨汤是每个京味馆子里的必备,小酌时,一壶梨汤人喉,足以慰风尘。

北京城的秋冬,雍和宫别具况味。坐落于北京东北角的雍和宫皇气厚重,兼有汉、满、蒙、藏等多民族建筑风格,是清康熙帝送给四子胤稹的府邸,即后来的雍亲王府。雍正帝即位后,将雍亲王府改为行宫,赐名雍和宫。乾隆帝也是在雍和宫出生,一座潜邸出了两朝帝王,因此雍和宫也被称为“龙潜福地”。乾隆九年(1744),雍和宫最终改为皇家寺院,为当时全国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历届中央政府以雍和宫台,优礼历代班禅大师,其在国家民族宗教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可见一斑。每次去北京,雍和宫几乎是我必去之地。深秋季节,可以看到金黄色的银杏大道和硕果累累的柿子树,雍和宫内梵香袅袅,灵气氤氲,气势恢宏。

雍和宫门口的摊子上,晶莹绚丽的冰糖葫芦、滚烫的迁西油栗在一色青灰的建筑里、在北方特有的晴冷空气中,格外有人间烟火气。迁西在河北,北京俯仰皆是河北人,北京与河北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为了维持北京的巨大消耗,河北省贡献了相当多的资源和人才。河北这个省份,的优点和缺点都是离北京太近了。这和上海与江浙的关系从来不一样。江浙沪自从衣冠南渡以来一直是南方的经济中心,三者均衡发展,可以说上海的周围都是富邻居。我的河北籍好友们,但凡走出故乡,无一例外都在北京更加如鱼得水,却需要时间、事件甚至机缘来适应以上海为代表的整个江南。上海是个格调超级复杂的地方,想看到骨子里去,是要冲破层层迷雾的。这座城市的分寸与温度复杂而微妙、动态且演进,不容易被描述与定义,却是魔都人文魅力的精髓。掌握了此中劲道、门道,就在无形中打通了上海的任督二脉。

一直向往北京的山,举目满青川,霞霭烟岚。北京肃穆,多山多城墙,上海灵秀,有两河和良港;北京是乡土而干燥的,上海是都市而湿润的;北京是政治的,上海是经济的;北京是军事的,上海是航运的;北京有奥运会、冬奥会,上海有世博会、进博会;北京深沉厚重,属于宏大理想,可以扬名立万,上海是外冷内热、精致便利的,属于市民生活;北京爱情,是一种士与士之间的相知,可以解忧,而上海爱情,是杨柳岸晓风残月;到了北京,那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愫油然浮升,而在上海,美酒加咖啡里仿佛能看到一江一河的流经。北京和上海都能吸引到的人士,也一定程度让人纠结惆怅:能吸引到你的东西,往往是不容易驾驭的。不过身处双城的他们只有看多炎凉不强求,却不会两手一摊不作为。北京城,古为今用,上海滩,洋为中用。

      ……



主编推荐

作者何菲维持红尘中人的视角,从社会生态、艺术文化、两性情感、人际规则等诸方面不动声色地记述大都会熟男熟女妙趣横生的酸甜际遇,以及承载了他们的既有的世情、温度、路数与挥之不去的孤独,尽显繁华喧嚣背后的细腻肌理,以及国际大都会文明的冷光泽。



精彩内容

本书以行走、寻味、风华为主要线索,链接上海的人文、历史、两性、羁旅、生态与心态,突出文化、情感和人性。这些种种,犹如上海的掌纹和褶皱,阅不尽的人情世相。作者何菲维持红尘中人的视角,从社会生态、艺术文化、两性情感、人际规则等诸方面不动声色地记述大都会熟男熟女妙趣横生的酸甜际遇,以及承载了他们的既有的世情、温度、路数与挥之不去的孤独,尽显繁华喧嚣背后的细腻肌理,以及国际大都会文明的冷光泽。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