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奉贤家风建设模式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家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奉贤家风建设模式研究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6.7 6.3折 5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周旺主编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9162639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11726669

上书时间2024-06-24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现代社会的基层治理还需要家庭的参与吗?家风建设对于超大型城市的基层社会治理来说,意味着什么?

本书以奉贤家风建设为研究对象,从基层社会治理角度,围绕传统与现代、公与私、家风与政风等基本理论命题,探讨了家风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以家为本的社会治理理论,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拓展和推广的奉贤模式。

 
 
 
 

目录

导论以家为本的社会治理

一、关于“家”的研究/3

二、何以为“家”/11

三、“家”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15

四、“家”的创造性转化/20五、家风建设:以家为本的社会治理/25

六、奉贤模式/34

第一章价值:家风传统与价值创新

一、旁搜远绍:家风内容体系的基本遵循/43

二、相对相寓:家风内容体系的基本价值/58

三、自强互爱:家风内容体系的基本要义/66

第二章机制:家风建设的实施

一、国与家:家风建设的时代新命/ 81

二、家风建设的历史语境:基层治理的历史演进与政治逻辑/88

三、家风建设的体制机制: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创新

实践/99

第三章支撑:以家风促治理

一、基层治理的三重困境/115

二、家风建设促进基层治理的机制/ 121

三、家风建设的治理效果/131

四、家风建设对中国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139

第四章传统:奉贤的“贤”文化与“家”文化

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为家风建设提供深厚的文化沃土/147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奉贤实践——从“贤”文化到“贤美”文化/153

三、家风建设是“贤美”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 162

第五章 模式:家风建设的奉贤模式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建设需要地方模式/181

二、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建设的地方模式/184

三、奉贤模式的特色:奉贤“贤美”文化品牌与家风建设/190

四、时代变迁中的奉贤模式:变化中的城乡关系和家庭形态/201

第六章对策:家风建设的前景与展望

一、统筹结合党风政风/212

二、建设覆盖面更广、参与性更高的家风体系/215

三、统筹兼顾农村和城镇两个场景/220

四、社区、乡村的具体工作模式相互结合/225

五、共同汲取文明创建经验/229

结论培育“家”文化,助力城市软实力建设

附录奉贤区南桥镇家风建设案例

一、南桥镇杨王村:全面参与/249

二、南桥镇光明村:党建引领/255

三、南桥镇沈陆村:红色家风/262

四、南桥镇华严村:乡贤主导/265

五、南桥镇正阳二居:丰富载体/268

六、南桥镇民旺苑一居:主题活动/272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 价值:家风传统与价值创新

家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形式,家风浓缩了社会成员关切社会与理解世界的基本认识。在价值层面,家风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构成了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在实践层面,家风基于伦理关系的认识论成为私人领域通向社会领域的枢纽,构成了家国关系的底层机制。在中国语境下,家风建设不仅承载着教化功能,还衍生出治理功能,家风内容则包含了完美人格与优良社会的应然状态,为现实生活中的治理机制提供了原则与规范,具有多维度、多层次性的家风建设的内容体系更是蕴含了家风的具体内容和其背后的伦理价值与生成源泉,构成了“家”文化的精神内核。因此,本章从家风内容体系的基本遵循、家风内容体系的基本价值与家风内容体系的基本要义三个方面,对家风建设的内容体系在变迁与行动中进行演绎与归纳式解析。

一、旁搜远绍:家风内容体系的基本遵循

家风建设的目标是通过一家一户良好的家风,实现千家万户优良的治理,良好家风的来源则构成了家风建设的内容体系的基本遵循及价值内涵。一家一门虽是国家治理结构的最小生活单位和管理组织,但家风却承载与折射了整个社会文明的变迁与程度,作为重视家风建设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家风建设也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而不断丰富,从我国家风生成、演变和发展的进程中看,继承与变革是我国“家”文化内涵的生成果道,中华优秀传统家风、西方优良家庭关系、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红色革命家风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家风内容的重要来源,家风建设的内容体系也必将遵循以上内容的优良价值。

(一)源泉;中华优秀传统家风

中华民族传统优良的家风是家风建设内容的思想源泉。作为传统中国政治/文化体系的基本分析单位,家是大多数中国人理解和分析社会事务的出发点,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家蕴含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生成原则,也反映着民族交往的行为逻辑,从而使“家一国一天下”形成了内嵌而耦合的有机结合。①将家庭比拟为国家时,家风不仅是家族延续的精神命脉,而且关系到国家兴亡,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恰是“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大学·第十章》)的现代表达。

家还代表了一种情感境遇,②虽然个体本位的现代社会原则主导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回望每人的生命历程,“家”依然是个体情感的港湾,家风仍旧是塑造个体理解社会关系的温情窗口,当传统中国的家庭依托门第具有真实形态时,每一门第的存在与延续“绝非全赖于外在之权势与财力,而能保泰持盈达于数百年之久;……当时极重家教门风,孝悌妇德,皆从两汉儒学传来”③,此时,作为家庭伦理原则的家风构成了家族延续的精神命脉。

……



精彩内容

本书主要是对奉贤家风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一项探索性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家风建设,视之为党风、政风和社风建设的重要抓手,本书从基层社会治理角度,探讨家风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进行价值、制度和机制等多重角度的分析,提出了以家为本的社会治理理论,着重分析了传统与现代、公与私、家风与政风等基本理论命题。以奉贤模式为实证研究对象,提出可复制、可持续的家风建设路径。本书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在理论上具创新性,在经验研究方面也有扎实的资料支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