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毒品预防心理学/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学生毒品预防心理学/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丛书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2.15 6.3折 35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新涛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ISBN9787508765556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11386342

上书时间2024-06-21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毒魔的危害

 01.浮士德隐喻

 02.现实扭曲力场

 03.毒品的三大危害

 第二章你会遇到什么样的毒品

 01.毒品的类型

 02.代毒品

 03.第二代毒品

 04.第三代毒品

 05.止咳水:看起来不是毒品的毒品

 06."笑气":行走在毒品边缘的物品

 第三章为什么会被毒品诱惑

 01.好奇尝新

 02.过度自信

 03.脱敏效应

 04.从众心理

 05.盲目牺牲

 ……

内容摘要
01.浮士德隐喻

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这个故事,实际上正是人类一种普适性心理机制的镜像。人的第一反应定律告诉我们:当人们遭遇痛苦、挫折、烦恼,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力所能及地让自己感觉好受。

所谓力所能及,是说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无所不能,他并不能仅靠自己的力量来摆脱烦恼,所以在很多时候必须借助外部的力量。也就是说,为了逃避痛苦,追求快乐,如果没有天使来拯救我们,我们甚至愿意和魔鬼做交易。

这就是浮士德隐喻的真正内涵。

浮士德和靡菲斯特只是歌德创造出来的虚构人物,但在现实中,却有一个魔鬼比靡菲斯特更可怕,其诱惑力要比靡菲斯特厉害一万倍,能让人们享受到极致的快感,而人们为此所要付出的代价却也要比浮士德惨烈得多,不但要以灵魂的沦丧为代价,更要以肉体的摧毁为代价,还要祸延周边,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已是司空见惯,甚至殃及整个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这样一个魔鬼,是不是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闻之色变?但是,你也许根本就没法相信,要和这个魔鬼做交易,不惜赌上自己身家性命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竟然高达2.7亿之多!

这个恶魔的名字叫毒品!

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发布的《2019年世界毒品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7亿人吸毒,近3500万人成瘾,近60万人直接死于毒品滥用。而此前的《2017年世界毒品报告》显示,全世界有2.5亿人至少使用过一次毒品!

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总人口为75亿,也就是相当于每30个人中就有一人涉毒!

这个数字太过骇人,大大突破了我们的认知常识。

我们又查询了CCTV2002年国际禁毒日的公开报道:世界上受吸毒影响的人口共有2.18亿,这些毒品包括海洛因、可卡因、大麻、致幻剂和苯丙胺。

其中,吸食大麻的人数最多,有1.412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88%。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消费人数位居其次,有3020万人,占世界总人口的0.40%。还有2550万人吸食致幻剂,占世界总人口的0.34%。吸食可卡因的人数为1330万,吸食海洛因的人数为800万,分别占世界总人口的0.17%0.11%

比对上述数据,我们也看到了令人担忧的增长趋势。

再来看中国的数据。根据20006月首次发布的《中国的禁毒》白皮书,中国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1991年为14.8万,1995年为52万,1999年为68.1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54%%,吸毒人数中,吸食海洛因的占71.5%,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79.2%。截至1999年底,全国累计报告的1731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因静脉注射毒品感染的占72.4%

根据《2019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截至2019年底,中国现有吸毒人员214.8万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6%。不过因……




精彩内容
本套丛书将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作为底层思维,充分运用陈禹安先生创立的亲子滋养家庭教育体系的方法论,不但深入分析了青少年染毒的心理诱因,吸毒上瘾、戒毒复吸的心理机制,而且还提出了基于滋养教育的防毒策略。不但让青少年认识 、认识吸毒的危害,而且让青少年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 的关系,了解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滋生 ,以及我们为禁毒付出的代价。    《大学生 预防心理学》重在揭示青年人被  的七大心理动因,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着重分析了戒毒为什么会那么难,并给出了青年人预防 的认知行为策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