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2.88 6.8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孟捷等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2211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9722402

上书时间2024-06-21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孟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方法论。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995年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以及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2016)、《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2001)等著作,并有译著《权力与货币:马克思主义的官僚理论》(曼德尔著,与李民骐合译,2000)、《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鲍尔斯等著,与赵准、徐华合译,2010)。2007年作为丛书主编组织翻译了“演化和创新经济学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导言 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
一、在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三维市场经济
三、党的意识形态的经济作用
四、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章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成就与战略
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成就
第三节 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战略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战略
第二章 用什么样的理论解释中国经济发展
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类话语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结构:参照系、市场失灵和国家的经济作用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更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
二、参照系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动态效率
三、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理论
第三章 农村改革、 城乡关系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节 农地制度改革及其经济后果
一、农地制度改革历程与农村经济绩效
二、经验总结及启示
第二节 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与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初至改革开放前城乡关系的发展图景
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发展的阶段划分及演进过程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
第三节 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和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农民工的发展历程
二、半雇佣工人化的农民工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三、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第四章 三维市场经济中的地方政府竞争
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一行政关系的历史沿革
一、阶段:改革开放前的权力收放循环(1949—1978年)
二、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向地方放权(1978—1992年)
三、第三阶段:市场化改革下的分权与集权并行(1992—2012年)
四、第四阶段:新时代以来的新型央地财政经济关系(2012年至今)
第二节 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前提
一、地方政府竞争的四个制度前提
二、地方政府竞争与多层级产业政策体制
第三节 租金的生产性使用和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政治经济学
一、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既有理论:一个批判的简述
二、制度-垄断地租和中国地方政府对营建环境的投资
三、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双重结构
第四节 结语
第五章 生产性效率、工业化和中国经济增长
节 工业化: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
一、经济增长核算框架中工业化的贡献
二、“卡尔多-凡登法则”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适用性
第二节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结构和制度特征
一、经济增长路径及其转换的效率特性
二、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相对效率特性
第三节 生产率增长的源泉:替代性观点的含义
第四节 结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
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互补性
第二节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所谓“不平等竞争”问题
一、市场准入与垄断领域的改革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与金融体制改革
三、劳动力成本的差异与市场竞争
四、税收负担的差异
第三节 平等竞争环境下国有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国有经济改革亟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二、为什么说股份公司模式不能解决问题
三、国有信托基金制改革三原则
四、关于改革试点工作的一些建议
第七章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实践转型与理论贡献
节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实践逻辑
一、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四次转型
二、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实践特征
第二节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一、准确定位宏观调控的政策边界
二、大力拓展宏观调控的内涵和外延
三、进一步凸显结构性调控的特色
第八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节 新常态和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阶段
一、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问题
二、新常态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逻辑
一、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为自主研发和创新提供足够的激励——供给侧结构型改革的意义
第三节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一、国家创新体系和有为政府
二、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第九章 对外开放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节 我国对外开放历史回顾
第二节 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机理
二、对外开放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三、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化与调整

内容摘要
本书重点总结中国共产党创建现代化经济制度体系的基本内容、运作机制、价值追求,分析中国共产党开创经济发展现代化道路的内生动力逻辑、自主发展逻辑、开发开放逻辑,提炼中国经济发展对人类经济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主编推荐

本书围绕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立中所起的作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党的意识形态即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对于现实生产关系的型构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精彩内容

本书重点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现代化经济制度体系的基本内容、运作机制、价值追求,分析中国共产党开创经济发展现代化道路的内生动力逻辑、自主发展逻辑、开发开放逻辑,提炼中国经济发展对人类经济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