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社联动”理论探索与实务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五社联动”理论探索与实务研究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7.97 6.3折 6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湖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ISBN9787508764276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0元

货号13019957

上书时间2024-06-21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专家视点

推进“五社联动”创新社会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中多方联动的实践与发展

——以湖北疫情防控的“五社联动”为例·浅谈“五社联动”当下的问题与如何破题守护民心的“五社联动”

社会工作的本质与湖北“五社联动”的实践…创新“五社联动”机制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行动系统的视角

加强社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关信平(26)社会工作如何在“五社联动”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李迎生(30)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工作实践与“五社联动”

——理论、实践与制度意义

理论探讨

“五社联动”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孟志强(41)“五社联动”的理论内涵、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作为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五社联动”:内涵及机制

社群机制重建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基层实践:从“三社联动”到“五社联动”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五社联动”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

实证研究

“五社联动”服务受疫影响严重人群及其促进基层治理的功效评估

湖北省民政厅“五社联动与基层治理研究”课题组(129)

受疫影响严重人群接续服务的精准需求评估——对“五社联动”项目服务对象的分析

… …湖北省民政厅“五社联动与基层治理研究”课题组(151)结构-行动框架下协商嵌合的“五社联动”交互逻辑

——以武汉市江夏区“闸东模式”为例

“五社联动”框架下专业社工参与乡村治理研究——以湖北省蕲春县花园港村为例

…湖北省民政厅“五社联动与基层治理研究”课题组(187)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优势发挥、协同失效及路径选择

——基于“五社联动”服务实践的研究……洪佩邓泉洋(201)

实务研究

“服务导向”的“五社联动”模式在新建社区中的探索——以武汉市江岸区塔子湖街道为例

“五社联动”激发基层社会工作党建引领活力

——以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道红色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

农村社会工作如何联动“五社”

——鄂东南花园港村社工站的创建实践

党建引领下的“五社联动”实践:逻辑、要求与探索

资产为本视角下的“五社联动”实务模式研究

… …湖北省民政厅“五社联动与基层治理研究”课题组(264)“五社联动”下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夏国锋胡向慧(274)



内容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要“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等一系列加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要求,这为在新发展阶段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新课题。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有了更深刻的现实意义。在这一背景下,2020年以来,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引导动员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等慈善组织进行支持,在湖北率先开展了“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力量有效融合,在210多个乡镇(街道)、社区开展专业服务,累计直接受益人群10万多人、间接受益人群156.8万人,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00余个,发展社区志愿者7000余人。实践证明,湖北开展的“五社联动”探索,畅通了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有效整合了社会治理合力,为助力湖北化解“疫后综合征”、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探索了经验,得到了基层群众和地方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湖北的“五社联动”探索在理论、政策和实践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面激发“五社联动”潜能,进一步促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深刻认识“五社联动”对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

创新发展“五社联动”机制,对于进一步壮大基层治理参与力量、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推进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群众多样需求。截至2021年6月底,我国有城市低保对象773.2万人,农村低保对象3538.1万人,特困救助供养人员471.8万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其中农村留守人口1亿多人,部分和完全失能老人接近4500万人,持证残疾人数量达3620万人。这些群体迫切需要更加精准的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社会融入、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专业服务,以让他们能够过上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在“五社联动”治理模式下,联动多方主体参与社区建设,能够有效凝聚社区内各方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人才专业优势,引导慈善力量向基层倾斜,鼓励慈善组织将更多慈善资源投入社区,发挥慈善的第三次分配作用,从而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共同富裕。

二是有利于调适稳定社会关系、健全社会心理支持体系。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这对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心理支持作用提出了要求。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也使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受到巨大挑战。鉴于此,全国各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一线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社会工作院校师生积极响应和融入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大局,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样性、专业化的服务,通过人文关怀助力患者康复、综合服务助力社区稳定,精准识别救助困难群体,为丧亲家属提供哀伤辅导,为困难群体提供生活照料。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全国共开通社会工作心理服务热线近4000条,有20多万名社会工作者提供线上专业服务,累计服务300余万人次。



精彩内容

“五社联动”在理论上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治理的框架性指引,在实践中是落地基层具体实践场域(主要是在社区)的专业治理机制。所以,“五社联动”是指“在党建引领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为依托、以社会慈善资源为助推”的专业参与的社会治理行动框架(在理论层面)或专业介入的基层(社区)治理机制(在实践场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