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都不正常:文化、偏见与精神疾病的污名:how culture created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 谁都不正常:文化、偏见与精神疾病的污名:how culture created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谁都不正常:文化、偏见与精神疾病的污名:how culture created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60.34 6.8折 8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罗伊·理查德·金科尔(Roy Richard Grinker)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521749687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89元

货号12193386

上书时间2024-06-20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文化创造了“正常”这个概念,于是一部分人被排斥到社会之外,成为“不正常”的代表。精神疾病生动地诠释了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当我们谈到精神疾病时,我们知道它是一种疾病,同时我们的社会又将精神疾病塑造成一种人格和道德上的缺陷,这意味着将一个人的精神健康状态等同于社会身份来进行道德评判。如果我们意识到,我们绝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有些神经质,情绪困扰本就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偏见的存在,就会明白“谁都不正常,谁都不应该感到羞耻”。精神疾病就像感冒一样,不过是一种疾病罢了。
时至今日,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挑战刻在精神疾病患者身上的这种污名的烙印。从贝瑟莱姆收容院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从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到战争带来的命运之变,从被割裂的身心到“电痉挛疗法”的魔杖,人类学家罗伊•理查德•格林克汇集家族四代人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人们在与精神疾病“污名化”斗争的曲折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遭遇的持久挫折。



作者简介
罗伊·理查德·格林克,乔治·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和国际事务教授。著有《非洲人类学指南》(合编)、《非洲观点:文化、历史及呈现》(合编)、《奇妙的大脑:重绘孤独症的世界》、《非洲的怀抱:科林?M.特恩布尔的一生》、《朝鲜半岛的未来:统一与未终结的战争》、《雨林中的房子:中非农民和采集者的种族与不平等》。 韦凌,首都师范大学英美文学学士,德国波恩大学美国学硕士,汉堡大学比较文学博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从事英汉、德汉口笔译及翻译学教学工作。著有《
<红楼梦>
 诠释学深层分析》《红楼梦——中国经典的复杂建构》。


目录
中文版序 致中国读者

 引论 离开疯人院之路

 第一部分 资本主义

 1人人为己

 2精神疾病的发明

 3割裂的身体

 4割裂的大脑

 第二部分 战争

 5战争带来的命运之变

 6发现弗洛伊德

 7战争的益处

 8正常女和正常男

 9从朝鲜战争到越南战争

 10创伤后应激障碍

 11期待疾病

 第三部分 身与心

 12泄密

 13无异于其他的病症?

 14“就像一根魔杖”

 15身体的诉说

 16在尼泊尔架设身心的桥梁

 17有风险的尊严

 结语 进入谱系

 致谢

 注释

 索引

内容摘要
文化创造了“正常”这个概念,于是一部分人被排斥到社会之外,成为“不正常”的代表。精神疾病生动地诠释了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当我们谈到精神疾病时,我们知道它是一种疾病,同时我们的社会又将精神疾病塑造成一种人格和道德上的缺陷,这意味着将一个人的精神健康状态等同于社会身份来进行道德评判。如果我们意识到,我们绝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有些神经质,情绪困扰本就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偏见的存在,就会明白“谁都不正常,谁都不应该感到羞耻”。精神疾病就像感冒一样,不过是一种疾病罢了。
时至今日,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挑战刻在精神疾病患者身上的这种污名的烙印。从贝瑟莱姆收容院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从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到战争带来的命运之变,从被割裂的身心到“电痉挛疗法”的魔杖,人类学家罗伊•理查德•格林克汇集家族四代人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人们在与精神疾病“污名化”斗争的曲折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遭遇的持久挫折。

主编推荐
★ 抑郁症不过就是心着凉了而已。 ★ 人类学者罗伊?理查德?格林克集家族四代人的研究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如何看待精神疾病,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如何看待人类自身。 ★ 如果文化曾经将污名化和精神疾病联系在一起,那么,文化肯定也能使它们分离。 ★ 《卫报》2021年度很好图书

精彩内容
文化创造了“正常”这个概念,于是一部分人被排斥到社会之外,成为“不正常”的代表。精神疾病生动地诠释了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当我们谈到精神疾病时,我们知道它是一种疾病,同时我们的社会又将精神疾病塑造成一种人格和道德上的缺陷,这意味着将一个人的精神健康状态等同于社会身份来进行道德评判。如果我们意识到,我们绝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有些神经质,情绪困扰本就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偏见的存在,就会明白“谁都不正常,谁都不应该感到羞耻”。精神疾病就像感冒一样,不过是一种疾病罢了。

 时至今日,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挑战刻在精神疾病患者身上的这种污名的烙印。从贝瑟莱姆收容院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从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到战争带来的命运之变,从被割裂的身心到“电痉挛疗法”的魔杖,人类学家罗伊·理查德·格林克汇集家族四代人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人们在与精神疾病“污名化”斗争的曲折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遭遇的持久挫折。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