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6.44 6.8折 3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志田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03883

出版时间2020-0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9元

货号11325965

上书时间2024-06-20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罗志田,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历任四川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现任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著有《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和《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等。

目录
自序

 一、近代权势结构的转变

 二、庚子后清廷的失道形象和士人心态

 三、制度困境下的新政

 1.小政府遇到了大问题

 2.从民富国强到政府理财

 3.新政繁兴导致纸张天下

 4.小政府和大政府的紧张

 四、自上而下的立宪

 1.意在富强的立宪国策

 2.自下而上的立宪先路

 3.立宪的自上而下特征

 4.谁想立宪

 5.附和声中的质疑

 6.“别开四千年来一世界”

 五、官制改革的困窘

 六、转向自下而上:“筹备清单”带来的转折

 附录五千年的大变:杜亚泉看辛亥革命——读《辛亥前十年中国政治通览》

主编推荐
 本书是历史学家罗志田的重磅新著,是对“辛亥巨变”的重新阐释。 严复曾言:“之世,不必皆暴君。” 辛亥这一“五千年之大变”,是中国历一次根本的大转折,然而旧制度崩溃之迅猛,大兴起之骤然,出乎当时人的预想,也为后来者所深思。当朝廷正以的速度和广度推行改革之时,却能较为轻易地速成,那么“改革”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竞争关系? 本书的设问方式,与托克维尔对法国大的思考颇有相通之处,所以本书或可视为中国版的“旧制度与大”。但晚清政治结构要比18世纪末的法国远为复杂,也蕴含了更多中国自身的政治命题,需要从更长的时段来观察和理解。在这一点上,本书对这一历史转折点的深入阐释,或也给今天带来了启迪。 

精彩内容
 清季十年间,朝廷正以的速度和广度推行改革,却恰于此时爆发了。这一历史大变局,留下了诸多疑问: 在朝廷没有并无太多的情形下,为何会发生?清朝何以骤然崩溃,何以轻易速成? 改革开启后,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或结构及政治伦理是否改变、怎样改变及以何种速度改变。正是由于制度的困境,使自上而下的新政带有了“自毁”的意味,并终不得不让位于自下而上的。 

媒体评论
“旧制度”因何解体,“大革命”如何酝酿一场带有自毁意味的新政,一次悄然催生革命的改革罗志田教授重磅新著重释“辛亥巨变”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罗志田教授的重磅新著,是对“辛亥巨变”的重新阐释。
严复曾言:“革命之世,不必皆暴君。” 辛亥革命这一“五千年之大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根本性的大转折。然而旧制度崩溃之迅猛,大革命兴起之骤然,出乎当时人的预想,也为后来者所深思。当朝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推行全面改革之时,革命却能较为轻易地速成,那么“改革”与“革命”,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竞争关系?
本书的设问方式,与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的思考颇有相通之处,在某种意义上,本书或可视为中国版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但晚清政治结构要比18世纪末的法国远为复杂,也蕴含了更多中国自身的政治命题,需要从更长的时段来观察和理解。在这一点上,本书对这一历史转折点的深入阐释,也给我们理解现代中国带来了启迪。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