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告别哲学的尝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告别哲学的尝试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5.69 6.3折 8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丹尼尔·布鲁德尼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0263427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9579401

上书时间2024-06-20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丹尼尔·布鲁德尼(Daniel Brudney),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著名的马克思思想与罗尔斯思想研究专家,著名伦理学家、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教授的弟子。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哲学与文学、宗教哲学。主要著作有:《罗尔斯与马克思:分配原则与人的观念》《青年马克思与中年罗尔斯》等。近年来,他在中国学术界也受到高度重视,多本著作被陆续翻译成中文出版,本书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

目录
导论
1.青年黑格尔派的主题
2.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对哲学的不满
3.文本的价值
4.章节概述

第1章  费尔巴哈对基督教的批判
1.基督教批判的内容
2.基督教批判的方法
3.比较
4.精神之自然科学家

第2章  费尔巴哈对哲学的批判
1.哲学的地位
2.哲学批判的方法
3.哲学批判的目标
4.问题
5.前身
6.结语

第3章  布鲁诺·鲍威尔
1.自我意识
2.国家和市民社会
3.宗教批判
4.采取批判家立场
5.评价

第4章  1844年的马克思(上):自我实现
1.类存在:产品
2.类存在:享受
3.人与对象的关系
4. 类存在:不朽
5.人的自我实现活动

第5章  1844年的马克思(中):共同体的结构
1.相互成全
2.充当类的中介
3.共同体的题外话

第6章  1844年的马克思(下): 证成难题
1.劳动者对其真正本性的无知
2.证成难题
3.共产主义者的目标和信念难题
4.1844年的马克思对哲学的批判
5.当前的问题

第7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基本关系和基本取向
2.第十一条
3.劳动
4.实践的唯心主义解读
5.第一步的难题
6.第六条

第8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上):再反哲学
1.几点一般性评论
2.青年黑格尔派批判
3.经验性确证
4.反哲学Ⅰ
5.反哲学Ⅱ
6.转变

第9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善好生活及1844年以来的转变
1.分工
2.共同体
3.自主活动
4.1844年以来的转变

第10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下):道德批判(与回归哲学)
1.道德的问题所在
2.社会学论点
3.强社会学论点与结构性论点
4.共产主义条件下的道德和道德哲学
5.《形态》能否证成对于资本主义的谴责?
6.回归哲学

结论

索引

精彩内容
本书从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1841)和《未来哲学原理》(1843)发轫,经过对布鲁诺·鲍威尔1841-1843年的报刊类著作和论战类著作的讨论,转入卡尔·马克思1844年的著作,最后分析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和《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本书的主题,在于一系列观念——人的本性、人的善好生活、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与他人的关系——的“嬗变记”。通过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马克思的主要作品进行梳理,考察了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反哲学目标、马克思的共同体观念、马克思对于善好生活的描述,以及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和道德所做的批判,展现了马克思既努力揭示人类本性以及什么才是善好生活,试图对资本主义进行规范性批判,也极力避免黑格尔“哲学”的影响,避免陷入形而上学观念的尝试。

媒体评论
当代中国的学者,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者,要想适应时代要求乃至**思想潮流,就必须始终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放射出*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