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
  •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
  •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99.98 6.3折 15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布鲁诺·恩斯特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872111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58元

货号9804101

上书时间2024-06-20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布鲁诺?恩斯特(Bruno Ernst),荷兰数学家,1926年生于荷兰鹿特丹,他是一位天才的科学推广者,撰写了大量关于天文学、摄影术、书法史的书籍和文章,虽然他并非这些领域的专家。恩斯特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埃舍尔,继而成了埃舍尔的亲密朋友,他对埃舍尔的画评得到了埃舍尔本人的赞同。

目录

目 录

魔镜 —— 一个档案 1

第一部分

绘画就是欺骗 7

1.魔镜 7

2.M·C·埃舍尔生平 9

3.无法归类的艺术家 19

4.生活与工作的反差 24

5.作品的演化 30

6.绘画乃是骗术 39

7.阿尔汗布拉宫的艺术 51

8.透视的探索 61

9.邮票、壁画和纸币 82

第二部分

不存在的世界 88

10.创造不可能的世界 88

11.精湛的技艺 96

12.共存的世界 103

13.不可能存在的世界 113

14.大自然与数学的奇妙设计 133

15.一位艺术家的无穷之旅 147

译注 162

作品索引 165

译后记 167

内容摘要
     1魔镜 “皇帝凝视着镜子,他发现,他的面容变成了一滴鲜红的血液,又变成一颗流着黏液的死人头颅。皇帝惊恐地转过脸来。‘陛下’,Shenkua说道:‘不要动。那只不过是你生命的开端与结束。盯住镜子,你会看见已经发生的一切和可能发生的一切。再看下去,如果你到了神游物外的境界,你还会看到少见可能的事情。” Chin Nung",“All about Mirrors” 我年轻的时候曾经住在阿姆斯特丹凯泽格勒支(Keizersgracht)河边一栋17世纪的房子里。在一个大号的房间里,有几个门帽的上端都装饰着用错视法(trompe-]’oeil)绘制的壁画。这些壁画是由深浅不同的灰色构成的,它达到的效果如此逼真,以至于人们不由自主地认为那是大理石浮雕——这种骗术,这种幻觉,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为之惊叹!技艺更加精巧的也许是中欧和南欧教堂里的天顶画(ceiling painting),在那里,二维的绘画和三维的雕刻与建筑本身彼此相连,绵延不绝,见不到任何连接的痕迹。这种恶作剧般的把戏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具象派画法(representational methods)。这种技法强调,将三维世界尽可能忠实无误地复制在二维平面上,使得肉眼无法分辨出图像与现实。这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绘画应该像魔法一样唤出一个鲜活多姿的现实世界。 无论是错视画、天顶画,还是那种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仿佛盯着你的肖像,都是出于游戏目的而做出的游戏。 这时,问题的关键已经不在于所描绘的事物是否逼真,而在于这种乱真的视觉幻象本身,在于这种心抵骗为自的的不错骗术(Auperdeception)。西家以此为乐,观者也注定会半推半就,从中获得一种特殊的城感,好像是在接受庞术师的蒙骗一样。在这里,画面的空间暗示(spatialsuggestion)是如此强烈、如此通重如果不亲自触摸,我们根本不会意识到:我们看到的只是平面上的图画。 操否尔的大量作品与我们刚刚说到的这种空间上的强烈暗示有关。然而,这种暗示本身并非埃舍初衷所在。实际上,一个三维事物在平面上的任何再现都会具有某种特殊的张力,他的版画则突出她反政了这种张力。在有些作品中,他能使空间感从平面中跃然而出。而在另一些作品中,他又刻意地要把他已港造出来的空间暗示消灭在萌芽状态。在他的技法高度完善的木口木刻作品《三个球1》(Thre sphere/1945)中一一对此,我们在后面还会有更详细的讨论—他对观众大发高论:“看,很好的那个东西难道不是个很棒的因球吗?错!很好错!—它接近是平的!你看,中间这个部分,我把它画成了折叠的,所它必须是平的,不然就折不起来。而画面底部的那一个,我干脆就把它放平了。虽然我这样告诉你,但用猜想,你的想象力还是会把它变成一个三维的蛋。那么就请你用手指摸一摸画面,感受一下它有多么的平!绘画就是欺骗;它暗示了一个三维,其实只是二维的!然而,就算我磨破了舌头,告诉你那是骗术,你也不会相信,你坚信,你看到的是个三维的物体。” 就埃合尔而言,他的视觉幻象是借助于一种具象的逻辑而实现的,几乎没有人能够摆脱这种逻辑。埃舍尔以其画技和作品“证明”了他所营造的这种暗示的真实性。一头雾水的观众要等回过神来,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上当了。埃舍尔确实像施展了魔法一般,在观众眼前召唤出某种东西。他竖起来的是一面魔镜,魔力巨大,让人无法抗拒。在这一点上,埃舍尔保证是个大师,专享。我们不妨以他的石版画《值镜》(Magic Miror,1946)为例,看看他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从艺术评论的标准来看,这也许算不上是一幅成功的作品,彼此缠绕的各种物品摆在我们面前,如一团乱麻。其中当然有事发生,却弄不明谁是谁非;其中显然有事可叙,却辨不清孰前孰后。 一切从一个毫不显眼的圆点开始。在很靠近观众的镜子边缘,就在斜栏的下面,我们可以看见一只小翅膀的很好和它的镜像。让我们沿着镜子向里看,它就变成了整只有翅的猎犬,其镜像也随之而变。一日我们让自己受其诱骗而相信那是一只翅膀的很好,我们就只好忍受这个极其乖谬的怪异景象。当那条真实的狗从镜前向右转身时,它的镜像随之向左;而这个镜像如此真实,以至于我们毫不奇怪地看到它竞然从镜子后面走出来了,丝毫不受镜框的阻碍。现在这些有翅狗左右分开,每走一程便使自己的数目增加一倍;然后,它们像两支军队一样开向对方。但是,它们还没有来得及面面相对,就从空间跌落到平面,变成了瓷砖地面上的图案。如果我们再近些细看,就会发现黑狗通过镜面时变成了白狗,并恰好填满了黑狗之间的白色空隙。这些白色空隙又逐渐消失,直至很终狗们了无踪迹。它们似乎从来没有存在过——的确如此,这些有翅狗怎么可能从镜子中冒出来!然而,还有一个谜“团”在那里——在镜子前面还立着一个圆球,沿着某一个角度向镜子后面看过去,只能看见这个球的一部分镜像,但是,镜子后面还有个圆球—个足够真实的物体,就在左半部分狗的镜中世界之中。 究竟是谁拥有这面魔镜?为什么他要制作这样的图画,并全

主编推荐
半个世纪以前,荷兰有名版画艺术家埃舍尔营造了“一个不可能的世界”,至今仍独树一帜、风靡世界。 埃舍尔在世界艺术中占有专享的位置,是一名无法“归类”的艺术家。他创作的许多作品都是“无人能够企及的传世佳作”。 埃舍尔的作品毫不拒绝观众,所有的作品都充满幽默、神秘、机智和童话般的视觉魅力。 人们对埃舍尔的研究往往各取所需,对埃舍尔的误解也十分常见。单纯从科学、心理学或者美学的角度,都无法对他的作品作出公正的评价。 本书基于可信的手资料,以250幅精美插图,对埃舍尔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代表作品进行了系统评述,介绍了埃舍尔的生平,讨论了他的独特个性,详细刻画了埃舍尔艺术创作的演变过程,全面展示了一位专享的天才的艺术灵感、执着追求和很好成就。

精彩内容

 有一次,一位妇女在电话里对我说:“埃舍尔先生,我对您的作品着了迷,您的版画《蜥蜴》把轮回再生的过程描绘得那么生动。”我答道,“夫人,如果您那样认为,那就那样好了。”

这个狡黠机巧的回答出自的荷兰版画艺术家毛里茨?6?1科内利斯?6?1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之口。他的作品具有复杂的多义性,那些思维单一、草率仓促的阐释往往离题万里、不着边际。

 在第一幅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图像震惊公众之前很久,埃舍尔就是这第三维的大师了。他的石版画《魔镜》早在1946年便已完成。数学家布鲁诺?6?1恩斯特以此作为本书书名,是在强调,埃舍尔的作品永远都会对它的读者产生神奇的魔力。

 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恩斯特每周都去拜访埃舍尔,系统地讨论他的全部作品。他们在讨论中所生发出的友谊,使恩斯特能够深入到埃舍尔的生活和他的概念世界之中。恩斯特的记述翔实准确,并经过了艺术家本人的校正。

 埃舍尔的作品是无法归类的。单纯从科学、心理学或者美学的角度都无法品味其妙。问题依然:他为什么要创造这些图画?他是怎样构建它们的?他在完成作品之前,要做哪些前期工作?他所创造的这些形象之间有什么关联?

 本书基于信的第一手资料,以埃舍尔的生平,250幅插图,连同对诸多数学问题的阐释,为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作出了回答。

本书已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出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