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侵入式教养(关于父母心理控制如何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心理学普识系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侵入式教养(关于父母心理控制如何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心理学普识系列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3.79 6.3折 85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美)布莱恩·K.巴伯|责编:张亚捷|译者:张海卿//梁岩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86082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5元

货号10713190

上书时间2024-06-19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梁岩,中国传媒大学传播艺术学博士,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讲师。具有工学学士、文学硕士和艺术学博士的多学科专业背景,研究方向为青少年文化与传播、网络文艺、新媒体传播等。,    布莱恩·K.巴伯博士,美国田纳西大学青少年与政治暴力研究中心创始人,儿童与家庭研究系教授,心理系客座教授。其研究方向主要是家庭、同龄人、学校、社群、战争的影响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曾被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授予一等奖,并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奖学金,在家庭社会学和发展心理学方面的主流期刊上定期发表作品。,    张海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硕士,译作主要涉及心理学、神经学、营养学、文学等领域,参与了《脑洞大开》《自恋的基因》等书的翻译。

目录
第1章 侵犯自我: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的特征
  心理控制和父母的自我
  心理控制与儿童的自我
  父母心理控制中儿童和青少年的相关因素
  总结
第2章 父母间冲突、父母心理控制和青少年问题行为
  定义研究术语
  探索父母心理控制的作用
  将父母心理控制的作用置于情境中
  解释父母心理控制的作用
  总结
第3章 青春期早期时父母的心理控制和监控:父母介入的作用和儿童早期适应
  将心理控制和心理监控作为两个不同的构念加以区分
  不同教养方式在预测儿童适应成果中的相互作用
  儿童心理特征与教养方式在预测儿童适应成果中的相互作用
  在预测教养方式方面的相互效应
  心理控制和心理监控的前置因素和条件效应:以儿童发展项目为例进行阐释
  分析方法
  总结
第4章 测量儿童对心理控制的感知:从儿童发展和概念化两方面进行考量
  心理控制和儿童适应
  心理控制和儿童气质
  评估儿童对心理控制的感知的重要性
  关于本研究
  研究发现
  总结
  心理控制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问卷Ⅰ
第5章 父母的心理控制:对童年时期的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的影响
  童年时期攻击行为的概念
  父母控制的概念
  从心理控制的角度解释关系攻击
  探索心理控制和攻击行为的亚类型
  母亲对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产生的影响
  父亲对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产生的影响
  总结
  问卷Ⅱ
第6章 观察到和感知到的教养行为对患脊柱裂儿童在进入青春期前的心理适应的影响
  以往关于教养行为的研究
  教养行为与儿童及青少年适应
  患脊柱裂的儿童及青少年:父母心理控制的相关性
  关于患有儿科疾病群体教养行为和儿童适应的研究
  研究设计的假设和概述
  样本、步骤和测量概述
  数据分析
  总结
  心理控制的观察编码说明
第7章 在中国、俄罗斯和美国,母亲的心理控制和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适应结果
  心理控制与儿童的内化及外化行为
  中国文化和俄罗斯文化与心理控制
  关于本研究
  运用巴伯模型评估本研究中的数据
  母亲心理控制在不同文化之间和性别之间的潜在平均差
  内化和外化测量模型
  心理控制和学龄前儿童的内化及外化行为
  与之前的研究的关联、研究中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指导
第8章 扩大对心理控制的研究和理解
  需要规范化的领域
  扩展对心理控制的理解
  总结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父母往往会有意无意地通过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对孩子加以管教。
    行为控制主要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具体行为进行控制,如家庭责任、日常活动、行为举止。一般认为,行为控制能够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减少问题行为、提高未来个人成就,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心理控制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进行隐性或显性的控制,包括对孩子情感、语言表达、身份认同、依恋关系的操纵与控制,不允许孩子脱离父母控制、作为独立的个体去发展,从而对孩子的人格形成、成年后的人际关系造成诸多影响。
    本书基于一系列有关心理控制的经典实证研究,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养机制,帮助父母、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在给予青少年一定的自主权和尊重的同时,又能对其行为进行适度的监管,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形成健全的人格。

精彩内容
    父母往往会有意无意地通过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对孩子加以管教。
    行为控制主要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具体行为进行控制,如家庭责任、日常活动、行为举止。一般认为,行为控制能够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减少问题行为、提高未来个人成就,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心理控制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进行隐性或显性的控制,包括对孩子情感、语言表达、身份认同、依恋关系的操纵与控制,不允许孩子脱离父母控制、作为独立的个体去发展,从而对孩子的人格形成、成年后的人际关系造成诸多影响。
    本书基于一系列有关心理控制的经典实证研究,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养机制,帮助父母、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在给予青少年一定的自主权和尊重的同时,又能对其行为进行适度的监管,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