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跨空间结构多维隔震减振体系与抗灾性能设计方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跨空间结构多维隔震减振体系与抗灾性能设计方法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74.67 6.3折 11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庆华,薛素铎,霍林生

出版社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030675477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11034722

上书时间2024-06-19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本书总结大跨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相关的研究成果,提出大跨空间结构多维宽频隔震新体系及高性能减振新体系。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论述新型多维隔震装置和高性能减振阻尼器的力学性能,为其进一步在大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将新型振动控制装置和大跨空间结构(网架结构、网壳结构、弦支结构等)结合起来,通过数化分析和振动台试验阐明大跨空间结构隔震及减振新体系的破坏机理和失效模式,验证新型多维隔震装置和高性能减振阻尼器对大跨空间结构的振动控制效果。最后,本书提出大跨空间结构隔震及减振新体系的相关设计方法。
本书可为大跨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也可为从事大跨空间结构领域研究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大跨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研究背景
1.2 隔震体系在大跨空间结构中的发展动态
1.3 减振体系在大跨空间结构中的发展动态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空气弹簧-摩擦摆三维隔震新体系及隔震性能研究
2.1 空气弹簧-摩擦摆三维隔震支座的概念设计
2.2 空气弹簧-摩擦摆三维隔震支座的理论模型和力学性能
2.3 空气弹簧-摩擦摆三维隔震支座力学性能试验
2.4 空气弹簧-摩擦摆三维隔震支座设计方法
2.5 长周期地震动下三维隔震网壳结构性能研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抗拔型三维隔震新体系及隔震性能研究
3.1 抗拔型三维隔震支座的概念设计
3.2 抗拔型三维隔震支座的理论模型和力学性能
3.3 抗拔型三维隔震支座在大跨空间结构中的设计方法
3.4 单层柱面网壳水平隔震性能研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多维减振阻尼器减振新体系及减振性能研究
4.1 多维减振阻尼器的概念设计
4.2 多维减振阻尼器的理论模型和力学性能
4.3 大跨空间结构多维减振阻尼器减振性能分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SMA-摩擦阻尼器减振新体系及减振性能研究
5.1 SMA-摩擦阻尼器的概念设计
5.2 SMA-摩擦阻尼器的理论模型和力学性能
5.3 SMA-摩擦阻尼器在大跨空间结构中的减振性能分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大跨空间结构风效应研究
6.1 大跨度空间结构风荷载特性分析
6.2 下击暴流对大跨空间结构振动响应影响的研究
6.3 大跨空间结构风灾易损性分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大跨空间结构风振控制研究
7.1 基于分布式碰撞阻尼器的大跨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研究
7.2 悬吊质量摆对大跨空间结构减振控制研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1章绪论

1.1大跨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研究背景

各地区要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对接,加快了基础设施短板的补齐,使得交通、能源和信息等联系通道不断畅通。未来20~30年仍是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也为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及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大跨空间结构已成为国家和地区的经

济、文化和交通发展的体现,也是城市特质和形象建设的重要体现。

大跨空间结构是指构件三向受力的、大跨度的、呈立体工作状态的结构,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发展较早。其结构形式丰富,主要包括整体张拉结构、薄膜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网架结构及其组合形式。例如,美国新奥尔良“超级穹顶”采用球面双层网壳,跨度达207m;日本东京代代木体育馆的屋盖采用拉索,两根主索跨长126m;美国庞蒂亚克·亚尔弗多姆体育馆的屋盖充气膜椭圆平面达220m×159m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近些年我国也兴建大量大跨空间结构,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国家歌剧院、国家速滑馆、上海体育馆等(图1-1)。我国在未来还将建造大量的体育馆、会展中心、机场航站楼等大跨建筑,这也是我国大跨空间结构建造实力的体现。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亚欧地震带之间,强震频发,地震灾害威胁巨大。1976年发生的河北唐山地震震级7.8级,造成逾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倒塌房屋超53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亿元。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我国发生的里氏震级7.0级以上的地震共有7起(包括汶川地震,见中国地震局网站统计),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2008年发生的四川汶川地震震级高达8.0级,造成近7万人死亡,近1.8万人失踪,受伤人数近37.5万,直接经济

损失8451.4亿元;2013年发生的四川芦山地震震级7.0级,造成196人死亡,1301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65.14亿元。大跨空间结构外观形式各异,屋面形状极不规则,可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但这类结构通常自重较小、柔度大、自然振动频率较低、阻尼小,故对地震和风力所造成的扰动十分敏感。随着大跨空间结构中轻质材料的大量使用,由风荷载及地震荷载引起的结构振动问题十分突出。大跨空间结构在发生地震和强风时结构振动明显,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中,江油体育馆网架结构支座松动严重;2013年芦山地震中,芦山县......




精彩内容
《大跨空间结构多维隔震减振体系与抗灾性能设计方法》总结大跨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相关的研究成果,提出大跨空间结构多维宽频隔震新体系及高性能减振新体系。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论述新型多维隔震装置和高性能减振阻尼器的力学性能,为其进一步在大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将新型振动控制装置和大跨空间结构(网架结构、网壳结构、弦支结构等)结合起来,通过参数化分析和振动台试验阐明大跨空间结构隔震及减振新体系的破坏机理和失效模式,验证新型多维隔震装置和高性能减振阻尼器对大跨空间结构的振动控制效果。最后,该书提出大跨空间结构隔震及减振新体系的相关设计方法。
  《大跨空间结构多维隔震减振体系与抗灾性能设计方法》可为大跨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也可为从事大跨空间结构领域研究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