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与亚洲文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代中国与亚洲文明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68.34 6.3折 10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迎胜著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355843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12941246

上书时间2024-06-19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迎胜, 浙江大学中西书院教授,1 985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学位, 师从韩儒林、翁独健教授。



目录

徙多河考

一、赡部洲中心的移动

二、唐以前文献中的徙多河

三、唐代文献中的徙多河

四、古代中原与西域间的玉石之路

五、塔里木河潜流重源为黄河说的产生

六、托勒密《地理志》中的塔里木河

唐宋之际龟兹地区的文化转型问题

一、吐火罗语的消失问题——突厥语化浪潮

二、慧超所见之龟兹汉僧佛寺

三、龟兹佛教的终结——伊斯兰化

9一12世纪民族迁移浪潮中的一些突厥、达旦部落

一、马卫集的记载

二、关于Qun与浑勘同之问题

三、Qay 与奚之关系

四、花剌子模沙也斤赤

五、浑(Qun)族与聂思脱里教

六、Kimak部中的达旦人

七、土土哈的故里武平折连川

八、蒙古伯岳吾氏

九、Yemek 部中的伯岳吾氏

十、忒里蹇哈屯及与此称号有关之诸问题

十一、Yemek 伯岳吾忒部长敞史及其称号

十二、钦察玉理伯里部的伯岳吾氏

十三、玉理伯里小考

十四、Yemek 伯岳吾与玉理伯里伯岳吾关系辨

十五、康里部中的伯岳吾氏

十六、关于伯岳吾氏的思考

十七、结束语

读《定宗征拔都》

早期的察合台汗国

一、察合台与元太宗窝阔台

二、察合台和他的臣下

三、几点结论

至元初年的察合台汗国

一、斡端城得失之间

二、八刺与海都的斗争

三、关于肯切克(Kenjek)城

四、忽阐河之战及察合台家族与河中之地的关系

五、几点小结

13—18世纪回回世俗文化综考

一、回回语言文字学

二、史学、哲学与阴阳学

三、回回自然科学

从周密别十八/五国城的信息来源探视江南蒙古、色目-汉族士人的文化交流·

一、元代诗文中的五国城

二、别十八——五国城的别名

三、《困学斋杂录》有关廉希贡卒年的可靠性问题

四、浙东的汉-色目文人交游集团——以廉希贡与鲜于枢为例

蒙元时代中亚社会经济研究

一、研究史及引言

二、蒙古入侵造成的破坏

三、征服初期河中的货币经济

四、蒙古汗廷统治中亚的各项政策

五、河中以东地区银币的铸制

六、对河中经济恢复缓慢的分析

七、河中的贵金属货币·

八、元代畏兀儿人的血缘与宗族关系

九、畏兀儿与内地直接联系的恢复

十、畏兀儿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十一、畏兀儿之农牧业状况

十二、奴隶买卖与人身依附

十三、畏兀儿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十四、畏兀儿的地主和农民

十五、雇佣行为和租赁行业

十六、赊购、借贷与高利贷

十七、14世纪不花剌不动产文书的发现及其概况

十八、陵园不动产文书的内容

十九、规模惊人的陵园不动产

二十、不动产管理的规定细则及分析

二十一、14世纪不花刺的土地占有者

二十二、奴隶与解放了的奴隶

二十三、14世纪不花刺大地主庄园中的农民

二十四、不花刺城乡经济状况

二十五、结束语

古代东西贸易中的中国陶瓷

一、古代中国陶瓷海外觅踪

二、陆路输出的中国古瓷眼历记

三、从青花陶到梅森瓷器——古代中国文化的海外影响

郑和时代前西太平洋、北印度洋水域的海事活动

一、从红海到远东

二、法显与南海佛教之路

三、艰险的旅途

四、航海科技的进步

五、贾耽《皇华四达记》所记《广州通海夷道》

六、蒙元水师的海外征服

七、舟师导航法的进步

八、地理新知

九、汪大渊与往来东西的海内外旅行家

中国古代图籍中的亚洲海域

一、大洋——太平洋与印度洋

二、太平洋海域·

三、东南亚、印度洋海区



内容摘要

徙多河考

徙多河(Sita)是一条在《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屡次提到的河流。它的名称还以不同的音译形式见于许多汉译佛教经典和文献以及《新唐书》中。自1900年法国学者沙畹提出徙多河是今塔里木河的西源叶尔羌河①以来,许多学者包括伯希和这样的名家都接受了这一看法②。冯承钧则在翻译沙畹上述著作时,加注己见,认为徙多河是塔里木河的梵名③。中华书局校注本《大唐西域记》在注释徙多河时,失察沙畹原注,直接引用冯译,把冯承钧发挥的己见,误为沙畹原话④。笔者多年前在研究元代曲先塔林(Kusàn Tarim)时,曾涉及塔里木河③,因此近年来陆续收集了有关资料。今不辞浅陋,将其中的一些汇集成文,拟分六个议题来论述徙多河与塔里木河的问题,以期引起讨论,并得到指正。

一、赡部洲中心的移动

印度人把人类居住的大地称为赡部洲,又作剡浮洲、阎浮提,这些都是梵文Jambudvipa的音译。印度人认为地中央有赡部树(Jambu)。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初,佛教的势力主要在恒河中流地区。阿育王时代,佛教向印度各地以及印度以外传播。南传佛教巴利文斯里兰卡历史书《大王统史》第十二章记载:

目犍连长老为显扬佛教,于结集结束之后,预见到将来在边境地带树立教法,在迦刺底迦月(八月),把诸长老派遣到各地。派末田地(或作末阐提)长老到迦湿弥罗、犍陀罗国(迦湿弥罗,即今克什米尔,在印度河上游地区),摩诃提婆长老到摩醯沙曼陀罗国(约在印度南部海得拉巴地区),勒弃多长老到婆那婆沙国(约在印度中部拉其普他那地区),臾那人(希腊人)昙无德到阿波蓝多迦国(今旁遮普一带),摩诃昙无德到摩诃勒陀国(今孟买东北哥达瓦里河上游一带),摩诃勒弃多到臾那世界(指古印度西北的希腊移民聚居地),末示摩到雪山地方(今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须那和郁多罗两长老到金地国(约指缅甸濒临孟加拉湾之劈磅和渺名一带,或指马来半岛)。

……



主编推荐
刘迎胜先生长期研究蒙元史、内陆亚洲史、海外交通史研究,我社收集整理了刘先生的诸多学术研究成果且编纂成书。本书由徙多河考、唐宋之际龟兹地区的文化转型问题、读 《定宗征拔都》、早期的察合台汗国、至元初年的察合台汗国、古代东西贸易中的中国陶瓷、郑和时代前西太平洋、北印度洋水域的海事活动、中国古代图籍中的亚洲海域等十二章集成,为读者构建了丰富广阔的视角,从内陆到海洋俯瞰了一段中国历史变迁与亚洲文明的互动。

精彩内容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徙多河考、唐宋之际龟兹地区的文化转型问题、早期的察合台汗国、11-13世纪中亚社会经济研究、古代东西贸易中的中国陶瓷、中国古代图籍中的亚洲海域等十二章, 可以帮助读者对亚洲文明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书中还大量引用了详实的史实资料, 在为研究结论提供充分佐证的同时, 也成为后来学者研究这一领域的宝贵财富。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