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兵张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小兵张嘎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0.53 7.1折 29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光耀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75338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9元

货号12236235

上书时间2024-06-16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徐光耀,笔名越风,1925年生于河北雄县。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亲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做过锄奸干事、特派员、野战军新华分社记者等。1947和1951年先后进入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及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后任保定市文联主任,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等职。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冷暖灾星》,电影文学剧本《小兵张嘎》《望日莲》,散文集《昨夜西风凋碧树》等。近些年又出版了《徐光耀文集》和《徐光耀日记》。

上述作品中,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及同名电影均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会上获一等奖,《冷暖灾星》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昨夜西风凋碧树》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目录

小兵张嘎

再版前言

小兵张嘎

附 录

自传

从《小兵张嘎》谈起

我和《小兵张嘎》

《小兵张嘎》人物寻根



内容摘要

第一章

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边上,有个小水庄子。这庄子有个古怪的名字,叫做鬼不灵。在抗日战争年间,就在这个庄子上,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头了。

单说这鬼不灵西北角上,有一户小小人家,一带短墙围起个小院,坐北朝南两间草房。栅栏门朝西开,左右栽着四棵杨柳树。从门往西五十步光景,便是白洋淀的一个浅湾,一片葱茏茂密的芦苇,直从那碧琉璃似的淀水里蔓延到岸上来。风儿一吹,芦苇起伏摇荡,发出一阵沙沙的喧笑声。啊,若不是苇塘尽头矗立着一个鬼子的岗楼,若不是从那儿凛凛然逼来一股肃杀之气,单看小院这一角,不就是一幅美妙秀出的田园画儿吗?

可惜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残酷的1943年,日本鬼子对冀中人民发动的“五一大扫荡”,过去也就是一年光景。人们已从“无村不戴孝,户户闻哭声”的年月,转入“出门必过路,夜观岗楼灯”的阶段了。各村庄已大体编就保甲,向据点一天一度地派着“联络员”。共产党的武装和党政工作人员,都已转入隐蔽斗争,只在日落天黑时,才三五不等地搞些艰难而秘密的工作。敌寇则依靠三里一堡、五里一碉的据点林,配上封锁沟和汽车路织成的网,仍在进行着频繁的“清剿”,气焰十分嚣张。

且说那个小院的房间里,这时正靠窗坐着一位老奶奶。她头发花白,脊背佝偻,披着一件掩襟的褂子,盘腿卧脚地在抽针引线,缝补着一只张了鲇鱼嘴的夹鞋。她蹙着一双老眼,眉头上攒起两个疙瘩,豆粒大的汗珠儿,就在那皱纹重叠的额上排起队来。天是闷热的,可是,她一点儿都不觉得,像是一颗心化在那只鞋上了。

“呱唧、呱唧、呱唧……”由远而近传来一路子急跑声。老奶奶吃了一惊,一针扎在手上。只见单布门帘往里一鼓,从底下冒出个孩子的头来:“奶奶!奶奶!一条长虫转砖堆,转了砖堆钻砖堆。——你说说,你说得上来吗?”

真叫人哭笑不得。老奶奶一面瞪着他,一面揉着胸口,好半晌,才喘口气说:“小祖宗,你把奶奶给吓煞了;越说不叫你跑,怎么更跑欢了?”一句话提醒了那个小家伙,身子往下一蹲,脑袋歪在炕沿上,恍若犯了大错似的,咪嘻咪嘻地笑了起来。在那月牙儿似的一对小眼里,两道挺逗人的光芒闪跳着。

这就是老奶奶心上的红灯,眼里的明珠,她的全部希望和宝贝,她的孙子——张嘎子。眼下,他的年纪才只十三岁。

老奶奶没有儿,儿子在七七事变那年给鬼子打死了;张嘎子没有妈,妈在他五岁那年病死了。老奶奶只有这个孙子,孙子也只有这个老奶奶。老奶奶已是近七十的年纪,就靠半坑苇子一双手,织些席,纺点线,把自己的残年当做一把土,一心只要培育这棵小苗苗长大。喜却喜这孩子不但吃得苦,耐得寒,而且伶俐懂事,性情活泼,生得来一副宽亮心肠,成日价除了帮着老奶奶刷锅洗碗,拾柴火,破眉子苇子破成细片长条,用来织席子的。,还蹦蹦跳跳,嘻嘻哈哈,伺候老奶奶开心逗乐。老奶奶纵有千种愁肠,万般苦闷,也给他闹散了,赶光了,直把个孤苦冷清的门户儿,翻做个火炉般温暖的小家庭。

当然,这大半说的是以前的情形。自从“五一大扫荡”那股子腥风血雨一来,家家户户屋翻宅乱,狗跳鸡飞,血跟着刀,刀又随着火,老奶奶带着小嘎子,东奔西逃,团团打转,直冒了三个死儿,才险险乎脱过这场大难。吓得老奶奶死去活来,终究得下一个气喘心跳的病根儿。

然而就在这场大风暴中,老奶奶却和八路军结下了生死之缘。一来是她老人家心肠火热,赤胆忠心;二来这两间小草房正处在村沿上,地方背,不惹眼,进出方便。于是就常有工作干部和伤病员来家里隐蔽。他们昼伏夜动,黑去黑来;来时吃喝住宿,去时一阵清风。虽有时连模样儿还未看清,一闪便又走了,可她单凭那颗受过万千折磨的心就能知道:这都是些世界上*好的人。他们为国为民流血牺牲,哪怕刀戳在胸口上,眉头儿也不曾皱过一皱。他们在敌人面前像一个铁人儿,可对她这个穷老婆子,却亲妈一样待承,生母一样伺候。有哪个风烛残年的孤苦老人,曾享有过骤然增添这么多孩子的欢乐啊!

张嘎子的乐趣,可比他奶奶的还要来得大。那日日夜夜从来过往的工作人员,个个是他的朋友,而又个个是英雄。谁能有这么多的英雄朋友,又能知道那么多的秘密呢?东庄上的岗楼给火烧了,谁知道是怎么烧的?西淀里的据点给摸进去了,谁知道是哪一部分?城里的汉奸半夜里丢了脑袋,谁干的?鬼子的小火轮儿在淀里沉了底,怎么打的?还有,娶媳妇的花轿忽然打了鬼子的伏击啦,算卦的先生砸了鬼子的汽船啦,用笤帚疙瘩就下了“白脖”这一带人民对伪军的称呼。的枪啦……这一切谁能知道?可是,张嘎子知道!他整宿整夜地听着这些故事,那颗小小的心灵,曾有多少次飞进那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去啊!就这样,一批人来了,又一批人去了,张嘎子既有永远交不完的朋友,又有永远听不完的故事,这些故事又是那么的神奇惊险,趣味横生。他夜间把这些故事听完,白天就悄悄去转述给同村的小伙伴们。小伙伴们在他面前乐得跳脚,他的快乐也因此更加了十倍。以至使得他一天没有八路叔叔在家,便会失魂落魄,没法子排遣那空漠的日月了。

可是,有一桩事使张嘎子渐渐有些不大耐烦起来,这就是天天去村边上“放哨”。老奶奶当初派他这差事的时候,他可是欢蹦乱跳地挺欢迎,这是带有多么神秘意味的事情呀!试想,呱嗒呱嗒,一队鬼子直奔村子来了,他轻轻妙妙地往回一溜,一声“快着!”满屋子的八路叔叔转眼之间就踪迹全无。鬼子们搜了半天,还是个“大大的没有!”这真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事儿!——可是,长年累月放下去,满眼一总是那几个岗楼,一总是那两条汽车路,渐渐就看腻了。加以敌人虽来过几回,都因村里办公的支应得巧妙,始终不曾出过大岔大错,张嘎子就更加简慢了许多,常常大白天便钻到八路叔叔的住处去,一坐就是半天。本来老奶奶*怕无故担惊受怕,平时进进出出,除非真有敌情,是不许小嘎子慌慌张张乱跑的。今天,他因为刚学得一段绕口令,高兴得忘了老规矩,呱唧、呱唧地跑来了。

现在,老奶奶已经定住心跳,但仍是含怒地点他一指头道:“准是又到老钟那儿去了。要误了听动静儿,看我不拧你的肉!你就疯吧!”

张嘎子不言声,他笑眯眯地站起来,腿往炕上一跪,只一滚,就滚到老奶奶跟前去了。“奶奶,下回,我跟小猫似的,慢慢儿往里走,横是行了吧?”

老奶奶翻他一眼,故意忍住笑,不说话。

“嘿!奶奶!老钟叔敢情还没有娶媳妇呢,你快给他说一个吧,挑个俊的,啊!”

老奶奶忍不住,喷儿地乐了:“你呀,就会耍贫嘴!我可告诉你,刚才队伍上有信儿说,老钟要见好,叫他早点回去,鬼子又快‘清剿’了。还说鬼子常在傍黑一下子包围村子,掏窝搜人。可你老是没事人儿似的,生是老钟把你惯坏了!”

张嘎子见奶奶已经消了气,一发把脑袋枕上她的腿去,仰交儿叼着她的大襟儿说:“奶奶!‘清剿’他‘清剿’去!老钟叔说,咱地区队地区队,在“五一大扫荡”之前,是相当于主力兵团与游击队之间的一种部队,通常活动在几个指定的县份之内。在主力外转后,它便接替了对敌斗争的主要任务。正找肥肉吃呢,来了不揍他个死的!”说着,他的眼倏忽一转,“哎,说起打仗来了,奶奶,你叫我跟了老钟叔去吧,也好叫我亲眼看看打仗啊!啊?奶奶!”

老奶奶仿佛没听见。她望望天气,日影已经西斜,便盘起针线,推开小嘎子的脑袋,轻轻地揉着两只老眼。好久,才轻松地叹一口气道:“唉,一天又快过去了。老天爷保佑……”她笑微微地瞅了小嘎子一眼,一边往炕下出溜,一边说,“你倒再说说,什么转转堆,砖砖堆……”

……



主编推荐

适读人群 :7-14岁

1.家喻户晓、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经典之作。

《小兵张嘎》是家喻户晓、风靡大江南北的经典作品,颇具教育意义,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现在中央要求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小兵张嘎》是此方面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文本,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对孩子的爱国主义教育。

该书出版以来获得多项大奖,总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同名电影也获得巨大成功,“嘎子”的形象深入人心。

2.收入作者自传和谈《小兵张嘎》创作文字若干供拓展阅读,高附加值。

此版《小兵张嘎》除收录小说版《小兵张嘎》全文外,另收入作者徐光耀先生自传和谈《小兵张嘎》创作文字三篇作为附录,以使小读者朋友对徐光耀先生及《小兵张嘎》的创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3.用心编校,精良版本。

趁再版之际,我们对全书进行了重新编校,并征得徐光耀先生同意,对个别字词进行了修改,以使得版本更加完善、完美。

4.深厚情谊,专有授权。

徐光耀先生与人文社情谊深厚,1951年人文社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书,就是徐老的《平原烈火》。出于对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信任,《小兵张嘎》由徐光耀先生授权人文社一家出版,保证了版本的纯粹性。

5.随文配精美插图。

本书另收入著名油画家徐纯中先生特为《小兵张嘎》绘制的精美彩色插图10余幅,部分插图有徐光耀先生亲笔题签。文图交相辉映,希望能让少年朋友们获得双重艺术熏陶。

6.装帧印制精美,可有效保护孩子视力。

封面设计精美,内文字大行疏、印刷清晰,不仅看着舒服,也可有效保护孩子视力。



精彩内容

本小说叙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地区一个名叫张嘎的十二三岁的男孩子,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在革命队伍的培养下锻炼成长的故事。小说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抗日小英雄张嘎的形象,成为我国儿童文学画廊中被广为传颂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影响和激励了几代读者。它还于1963年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深受少年儿童喜爱和好评,历映不衰。



媒体评论

媒体及专业机构推荐:

1.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建议阅读图书。

2. 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大会(1980)一等奖。

3. 被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等五大部委选定为“百种爱国主义图书”之一。

4. 编入“世界反法西斯文学大系”“共和国儿童文学名著”等重点书系。

5. 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巨大;并被改编成20集电视连续剧,在央视黄金时段播放。

名人推荐(专业书评):

如果说,《平原烈火》的广受关注是徐光耀在文学上的初试锋芒,那么,奠定了作为作家的徐光耀的作品,则是一代代的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小兵张嘎》。在当代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里,“嘎子”已是一个无可争议亦不可替代的经典的孩子形象。

——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铁凝

读着徐光耀的《小兵张嘎》,不由得想起了抗日战争一开始,或者稍后一些参加革命工作的“小鬼”们……张嘎像他们每一个人,但又和他们都不一样……作为艺术形象,张嘎……有着自己的个性特征和独具的面貌。张嘎的“嘎”劲,就是他*突出的特点,张嘎的“嘎”,有普通孩子的顽皮不驯,又有小兵的机智灵活,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是两者浑然一体的统一……作者写出了张嘎这个人物性格中的矛盾统一,写出了一个淘气而又可爱的,一个有着孩子的想象、情感和趣味的人物形象,这是艺术创作上的一个可喜的成功。

——方明:《张嘎的形象》,《文艺报》1963年第6期

徐光耀同志的小说《小兵张嘎》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佳作:它能使不同年龄的读者手不释卷,也能让不同国度的小读者爱不释手。在阅读中,那充盈在字里行间的儿童情趣,令人忍俊不禁;那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神奇的斗争生活,又让人迷恋和神往;而全书的小主人公张嘎,以他特有的魅力,走进小读者心中,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亲密的伙伴。这种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文学园地里的珍品和奇葩,其审美意义、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高洪波:《〈小兵张嘎〉的艺术成就》,1993年11月17日《文论报》

徐光耀是一个有精气神的作家。光耀的“精气神”,来自抗日烽火的洗礼,来自燕赵大地地域文化的熏陶。河北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不屈的民族气节、昂扬的斗争精神,熔铸在光耀的“精气神”里;慷慨悲歌、义无反顾的地域文化品格,使这“精气神”更显风采。从抗日战争到解放以后,河北作家群以抗战文学的显赫成果雄踞文坛,正是这丰富的战斗生活阅历以及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的再现。徐光耀正是这个作家群的重要代表。这一作家群的每一位作家都各具特色。而徐光耀,我认为,他的“精气神”,也有两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历尽坎坷而矢志不移;一是饱经磨难后仍达观睿智。前者,指的是他的理想与信念;后者,指的是他的创作个性和艺术感觉。大家都知道,青年时代的光耀,是一颗文坛上冉冉升起的新星。因为他的正直和坦诚,也因为他的古道热肠,猝不及防,他被卷入了所谓“丁陈集团”案,由此阅尽沧桑。然而徐光耀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即使在个人遭际误解的时代,他非但没有放下自己的笔,反而写出了代表作,成为一个拥有广泛读者的大作家。

——陈建功:《徐光耀的“精气神”》,“中国作家网”,2005年9月27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