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话张恨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闲话张恨水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0.25 5.2折 3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张应

出版社黄山书社

ISBN9787573702227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元

货号11778590

上书时间2024-06-16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张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校客座教授。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诗刊》《清明》《人民日报》《文汇报》等报刊,著有《那个时候》《祖母的村庄》《河街人家》《一个人的乡愁》《节气中的遇见》等。

目录


辑一 从黄土岭走出去的张恨水

 张恨水是一座山

 单家大屋

 张恨水故居

 百忍之张

 黄土书屋品珍联

 亭子河

 恨水先生是学长

 张恨水当年在家乡受讥笑

辑二 重情重义的张恨水

 张恨水的故乡情

 孝子张恨水

 张恨水的择妻观

 张恨水是棵“摇钱树”

 婚姻里的张恨水

 张家的少爷傅家的姑娘

 是谁借给张恨水由芜湖去北京的川资

 恨水哭二弟

 张恨水为何幸免于难

辑三 有雅好的张恨水

 先生本色是诗人

 恋书的张恨水

 戏里戏外张恨水

 怜花的张恨水

 诗画一家张恨水

 嗜茶的张恨水

辑四 爱惜羽毛的张恨水

 心远何以恨水

 恨水本哀梨

 张恨水的处女作

 张恨水第一次投稿

 爱惜羽毛的张恨水

 “北漂”的恨水

 张恨水笔下的老合肥

 老舍评价张恨水

 张恨水说文章得失

 张恨水的伪书

 不愿做官的张恨水

 张恨水的骂与诤

 张恨水的不得已

 张恨水差点去息烽

辑五 张恨水的朋友圈

 张恨水笔下的孔子

 张恨水笔下的屈原

 张恨水笔下的陶渊明

 张恨水笔下的韩愈

 张恨水笔下的金圣叹

 张恨水笔下的袁子才

 张恨水笔下的曾国藩

 张恨水笔下的梁启超

 张恨水笔下的张丹翁

 张恨水笔下的辜鸿铭

 张恨水笔下的陈独秀

 张恨水笔下的鲁迅

 张恨水笔下的刘半农

 张恨水笔下的陈蝶仙

 张恨水笔下的张学良

 张恨水笔下的郝耕仁

后记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张恨水是一座山 我的家乡潜山是一个以山闻名的地方。那儿,真可谓“开门见山”。大大小小的山岭非常多,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它们都是大别山的余脉。 什么样的土地,养育什么样的人。在一个多山的地方,千百年积淀下来的地域文化浸润着人,涵养着人,让人沉稳宽厚,心胸开阔得足以装下干山万壑。 作为张恨水同乡,我在大山脚下的黄土岭村,经常听到乡亲们谈论当年的张恨水。乡人爱谈张恨水青少年时代的逸闻趣事,也常提起张恨水为人之忠义。 好多次听到年长的乡亲们谈到张恨水,说他为人非常好,对乡人尤其仁厚。无论张恨水在芜湖、北京,还是在南京、重庆,乡人只要找到他,他总是热情相待,替人解难。除好饭好菜招待,他还常常送给人家来回路费。除非那段时间他自己的腰包空了,真的掏不出来,他才会对客人连声说,对不起,实在对不起啊!好像他欠了人家似的。 我在学生时代,第一次于中国现代文学课堂上接触到“鸳鸯蝴蝶派”这个文学流派,挺感兴趣,觉得亲近。不是我喜欢“鸳鸯蝴蝶”这个脂粉气味比较浓的词语,而是这个词语似乎总是跟我的同乡张恨水先生关联在一起。于是,因为张恨水,我便去熟悉“鸳鸯蝴蝶派”。因为“鸳鸯蝴蝶派”,我又想到张恨水作品里面去得到印证。读过张恨水许多作品后,我才知道,拿一顶“鸳鸯蝴蝶派”的帽子罩在张恨水头上,似乎有失客观公正。 实际上,张恨水绝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只是沉湎于才子佳人、风花雪月的言情叙述。张恨水的确写过《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纸醉金迷》等被人争相传阅的社会言情小说,但张恨水具有非常浓重的现实主义精神,尤其是具有极为强烈的爱国情怀,这一点最集中地体现在他的抗战题材作品里。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恨水曾经振臂疾呼“国如用我何妨死”。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发出以死报国的呼声,自是源于他一腔澎湃激荡的热血。于是,他以手中之笔当作刀枪,于激:隋的疆场上奋力拼搏着。张恨水曾经在短短两个月内创作出大量鼓舞抗日的小说、电影剧本、笔记、诗词等,并取名为《弯弓集》结集出版。当时的人乃至后来人都不会想到,曾经“洛阳纸贵”、大红大紫的“民国第一写手”张恨水的这一本《弯弓集》,竟是自费出版的。他之所以要自费出版这本书,目的是赶时间。他已经按捺不住,一刻也等不及,巴不得他的呼声早一点让更多民众听到。这本书的名字也不是随意取的,它颇具匠心,含义深刻,意图明确。简简单单的“弯弓”二字,看似“弯弓”成“张”,实际上绝不仅指作者姓氏那么简单。这个“弯弓”,就是“挽弓”,很容易把人带到那个古老的神话传说里面去——后羿射日。当然,此“日”非彼“日”也。“弯弓”瞄准的“日”是觊觎我领土、残害我同胞、泅海而来的东洋鬼子。奋力拉起“弯弓”,猛烈“射日”,这便是张恨水在书中吹响的振聋发聩的抗日号角。正如张恨水本人在《弯弓集》序言中所说:“今国难临头,必兴语言,唤醒国人……以不才之为其先驱,则抛砖引玉,将来有足为民族争光之小说也出……” “七七事变”后,张恨水辗转到达重庆,受陈铭德之聘,担任《新民报》主笔兼副刊主编。张恨水一直是一位勤奋的报人、小说家,正如他女儿张明明后来所说:“我总是看到父亲的背影,埋头在那里写东西。”从1937年到1945年,张恨水一家住在重庆乡下,就在那盏昏暗的菜油灯下,张恨水以每年100万字的速度,8年时间写下800万字。那些作品内容,大多是宣传抗日、鼓舞斗志的。《八十一梦》《蜀道难》《秦淮世家》《潜山血》《大江东去》《水浒新传》等一批优秀作品,都出自那个时期。 抗战时期的作品,标志着张恨水文学艺术成就登上另外一个高峰。张恨水本人也最喜爱、最看重抗战时期的作品。据说,有一次,张明明拿着《啼笑因缘》,向父亲请教书中某个问题。张恨水十分严肃地对女儿说:“你先别看这个,要看,你就去看看《八十一梦》,或者《巴山夜雨》,看一遍还不行,你要连看三遍,看完了有什么问题你再来问我!” 几十年后,在张明明已是古稀老人时,有记者问她:“有些学者认为,您父亲的社会言情小说比后来抗日小说要更加精彩一些,您怎么认为?”满头银发的老人很平和地说:“谁要是这么说,就让他去读读我父亲的《巴山夜雨》吧,他一定会觉得《巴山夜雨》会比先前那些书好很多。” P3-6

主编推荐
"张恨水是从潜山余井黄土岭走出去的现代通俗小说大师,同样从黄土岭走出来的当代作家王张应,曾与张恨水先后求学于同一间旧祠堂。如今为缅怀乡贤,后者饱含深情,推出散文随笔《闲话张恨水》,让我们以独特的视角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张恨水。 安徽省作家协会原主席、安徽省文联原主席 季宇 王张应的文字,是流淌出潜山黄土岭的那条小河濯洗出来的,清澈、洁净、本真而情韵淳朴。在不同的时空,他与文学大师张恨水走过故乡的同一条小道,喝过同一口池塘之水,这里有他最独特的个人体验,绘录下了一位有别于所有他者叙述的生动有趣又真实的张恨水。 《清明》杂志原主编,著名作家 舟扬帆(周旗) 当张恨水在故乡黄土岭那座储氏祠堂读书时,他想不到若干年后,这个祠堂会成就他的一位文学知音。由此看,王张应的《闲话张恨水》,当然不是闲话,而是他对潜山乡村教育的一次致敬,是他对张恨水这位文学前辈的一次顶礼。 中国作协第九、十届全委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徐迅 《闲话张恨水》以散文笔触娓娓道出了一位别样的、至真至纯的张恨水——浓浓情感与片段史料相融,比传记生动,比小说可靠,值得一读! 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谢家顺"

精彩内容
本书通过张恨水的同乡、好友讲述,加以丰富的史料、照片佐证,回忆张恨水儿时的家乡生活情形、人与人的点滴故事、人生观与创作观、雅好与文化名人之间的交往等侧面,讲述了张恨水的故土情怀、爱情友情以及品性嗜好,娓娓道来的散文化的叙述,比传记生动,比小说可靠,展现了一位别致而真实的张恨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