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二本学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的二本学生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1.86 7.1折 45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灯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61874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9866622

上书时间2024-05-27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黄灯,2016年,发表《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一文,引发春节期间全国乡村话题大讨论,首发公号阅读人数228万,各大公号阅读量过千万,并被中央电视台拍摄了纪录片《家在丰三村》。2017年出版《大地上的亲人》获得“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非虚构主奖。2020年*新作品《我的二本学生》,关注中国最普通二本院校学生的命运。

目录
序言  看见他们
一  在龙洞
  39路公交
  租住者
  另一个龙洞
二  公共课
  来到课堂
  作业完成者
  期末试卷
三  班主任(062111班)
  迎接新生
  四任班长
  夹缝中的光芒
  分化已经开始
  对照记
四  “导师制”
  刘婉丽
  徐则良
  李沐光
  子然和芳坤
五  班主任(1516045班)
  来到九零后身边
  两份名单与网络原住民
  乡村留守女生
  历史的尘埃飘过课堂
  “从未想过留广州”
六  广东学生
  潮汕女孩
  深漂二代

内容摘要
     一 在龙洞 39路公交 广州的夏天无比漫长,很多时候,在从家去往单位的途中,拥挤、溽热的人群,总能以很直接的方式,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味道和气息。 有一天,我坐在39路公交车上,无意算起,十三年的教书生涯中,在通往广州天河龙洞方向的广汕公路上,竟然来来回回了五千多天。五千多天,这个惊人的数据让我震撼,我忽然意识到,对生命耗费的计算可以如此具体,按每次往返在路上消耗四个小时计算,光在这条路上奔波,我所花费的时间已达上万小时。 无论如何,不论我搬家到哪里,不论何种方案,39路,总是给我带来很多惊喜、期待的线路,它是我生命中乘坐很多的公交,也是我生命中很为亲密的数字,它一路带我穿越半个广州,将我引向单位,打开了我生命中很为密实的职业场域。 “龙洞总站”这个普通的地名,对39路而言,是它从天河东出发,每天必行路线的终点,但对我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漫长的二十年求学历程而言,却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 我记得2005年刚到学校试讲时,从熟悉的中大出发至陌生的龙洞,优选的感受,就是太远了,太远了,龙洞太远了。我从来没有想到,在广州还有这么遥远和偏僻的地方,在龙洞的群山中,竟然还隐藏了诸多不起眼的学校。后来发现,除了广东F学院,龙洞还有广东工业大学、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学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司法警官学院、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等,其中,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就在广东F学院隔壁。 除了远,还有一个感受,龙洞的自然环境太好了,绿化太让人难忘了。在离广州市城市中轴线不到十公里的地方,竟然群山环绕、绿翠逼人,其中华南植物园、火炉山森林公园,广东树木公园呈三角形状,随意而散漫地被大自然丢在龙洞。从华南快速干线支起的高架桥往下看,龙洞就如一块温婉的碧玉,终日萦绕着清新的薄雾,隐匿在喧嚣城市的一角,让人对这座南方的古城,多了更多温润的想象。当然,如果换一个视角,从空中贴向地面俯视,则会发现,群山褪去,隐藏在角角落落、弯弯旮旯的龙洞,更多的是混乱、喧嚣.是蓬勃年轻人带来的活力、人气,是身处城乡接合部的城中村所致的无序、粗粝。 可以说,乘坐39路公交的五千多个日夜,龙洞蜕变的过程,也逐一在我眼前展开。2005年9月,我刚入职时,龙洞的交通极为顺畅,校车每次到达燕塘附近,才开始感觉市中心的拥堵。今天,随着小区的增多以及人流的密集,龙洞已成为交通的瓶颈.原来并不狭窄的出口,远远不能满足今天的需求。除了交通的变化,龙洞房价的飙升,同样让人感慨。刚入职时,广汕公路旁边靠近植物园优选的小区,房价每平方米才两三干元。当时住在市内的老师,每次乘坐校车离开龙洞地段,总会感叹龙洞的好空气,但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市中心,“龙洞就是农村,太不方便了”,这是我在校车上经常听到的论调。但十年后,随着六号线的开通,以及东部萝岗片区的崛起,龙洞的位置变得极为重要,显示了难得的区位优势。今天,它的房价涨幅超过十倍,已达四五万元,那些当初觉得龙洞偏僻的老师,都慨叹自己没能看得更远,没在房价如白菜价时,多囤几套。今天,再也没有人认为龙洞是农村,是僻远的郊区之地,它目渐优化的交通条件,叠加优美的自然环境,加上年轻人聚集,使得这一地区散发着专享的味道与活力。 确实,龙洞的变化,折射了一段更为广阔的城市变迁史。从266路到39路。我目睹广州十几年来城市肌理的深刻蜕变。从我居住的海珠区,到珠江对岸的天河区,从天河区很核心的CBD珠江新城,到丈量了城市一次次裂变的体育中心、东站,随后到多年沉寂并不出彩的天河北边的龙洞,广州这座城市,仿佛手握魔杖,说不准哪天就会点化一个地方,让其褪去平淡、土气的面容,焕发出光彩夺目的一面。昨天,它能让纵横阡陌的稻田变为广州的CBD,变为寸土寸金的商务重地;今天,它同样拥有魔力,将遥远荒僻的郊区龙洞,变为这座城市的耀眼明珠。(P1-3)

主编推荐
 “中国二本院校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中国*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中国年轻群体*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二本院校的学生是*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 

精彩内容
《我的二本学生》是黄灯最新的一本非虚构作品,作者从自身的教学日常写起,通过任教公共课、当班主任以及“导师制”等不同的教学形式,尤其是在接受学生求助和咨询等琐碎的职业体验中,获得了学生群体成长的第一手资料。本书稿是对这些学生成长和困惑的体认,并结合作者自身的际遇对学生毕业后的境况做了跟踪和思考,折射出当下最为多数的普通年轻人的状况,并勾画出一批年轻人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15年一线教学经验的分享,4500个学生的长期观察,10年的跟踪走访,2届班主任工作的朝夕相处,近100名学生的现身说法,使这本书也成为了新加入二本院校的学生的一个入学指南,那些师兄师姐付出汗水泪水积攒下来的经验教训,也许会节省这些学生实现人生跨越的一些时间和精力。

媒体评论
“中国二本院校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中国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二本院校的学生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

一种社会学的“田野调查”,迸放出细节、情感、理想的火热力量,直指人类历史千古难题——等级制及其支持系统不断再生的风险。破题不等于解题,但破题已是觉醒,已是曙光初照,是文以载道传统的及时入场和前沿抗争。
——著名作家  韩少功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