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藏药资源特色物种图鉴(全四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藏药资源特色物种图鉴(全四册)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028.02 5.2折 1980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钟国跃,刘翔主编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1413958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0元

货号11049263

上书时间2024-05-24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钟国跃,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药资源与民族药研究中心主任、江西民族传统药现代科技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名誉院长。第九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第十届、第十一届国家药典委员会民族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协审专家,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指导专家组副组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用资源分会会长。长期从事中药与民族药资源品种整理、质量评价研究工作。主编或参与编写《羌族医药》《重庆中草药资源名录》《中国中药资源大典·重庆卷》《民族药成方制剂》《民族药成方制剂处方药材——品种、基源与标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中藏药资源名录》等。
  刘翔,副研究员。任职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中药生药研究所,主要从事中药及民族药资源鉴定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或作为主研人员先后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卫生局等的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或参与编写学术专著8部,获省部级、厅局级奖项6项。

目录
《中国藏药资源特色物种图鉴(1)》:
上篇 藏药资源概况及研究思路
一、藏药材品种与藏药资源
二、藏药资源的分布
三、藏药材的市场需求与生产流通
四、藏药资源及其利用特点
五、藏药资源研究

下篇 藏药资源各论
麦角菌科
冬虫夏草菌
梅衣科
曲金丝
地茶科
地茶
松萝科
长松萝
石松科
石松
垂穗石松
卷柏科
卷柏
垫状卷柏
深绿卷柏
木贼科
披散木贼
犬问荆
问荆
节节草
木贼
瓶尔小草科
小叶瓶尔小草
瓶尔小草
心脏叶瓶尔小草
海金沙科
海金沙
蕨科

风尾蕨科
凤尾蕨
蜈蚣草
中国蕨科
银粉背蕨
铁线蕨科
掌叶铁线蕨
小檗科
红毛七
铁线蕨科
铁线蕨
鳞毛蕨科
中华耳蕨
贯众
水龙骨科
西藏瓦韦
网眼瓦韦
有柄石韦
石韦
……

《中国藏药资源特色物种图鉴(2)》:
茅膏菜科
茅膏菜
景天科
费菜
小丛红景天
四裂红景天
圆丛红景天
西藏红景天
长鞭红景天
喜马红景天
唐古红景天
大花红景天
齿叶红景天
狭叶红景天
柴胡红景天
粗茎红景天
云南红景天
圣地红景天
长毛圣地红景天
虎耳草科
岩白菜
零余虎耳草
叉枝虎耳草
黑虎耳草
黑蕊虎耳草
山地虎耳草
漆姑虎耳草
优越虎耳草
异叶虎耳草
林芝虎耳草
流苏虎耳草
齿叶虎耳草
小伞虎耳草
篦齿虎耳草
爪瓣虎耳草
藏中虎耳草
喜马拉雅虎耳草
垂头虎耳草
唐古特虎耳草
西藏虎耳草
青藏虎耳草
狭瓣虎耳草
朗县虎耳草
裸茎金腰
单花金腰
肾叶金腰
肉质金腰
中华金腰
三脉梅花草
短柱梅花草
鸡肫梅花草
长刺茶藨子
糖茶蔗子
东方茶蔗子
杜仲科
杜仲
蔷薇科
渐尖叶粉花绣线菊
川滇绣线菊
高山绣线菊
细枝绣线菊
窄叶鲜卑花
高丛珍珠梅
毛叶高丛珍珠梅
水枸子
钝叶枸子
尖叶枸子
灰枸子
细枝枸子
小叶枸子
匍匐枸子
平枝枸子
散生枸子
甘肃山楂
陕甘花楸
西康花楸
皱皮木瓜
西藏木瓜
丽江山荆子
变叶海棠
红泡刺藤
喜阴悬钩子
粉枝莓
秀丽莓
黄色悬钩子
黄果悬钩子
羽叶花
无尾果
金露梅
伏毛金露梅
垫状金露梅
银露梅
白毛银露梅
小叶金露梅
二裂委陵菜
楔叶委陵菜
毛果委陵菜
西南委陵菜
银叶委陵菜
狭叶委陵菜
康定委陵菜
蕨麻
多裂委陵菜
多茎委陵菜
委陵菜
钉柱委陵菜
丛生钉柱委陵菜
腺毛委陵菜
朝天委陵菜
楔叶山莓草
野草莓
东方草莓
细梗蔷薇
峨眉蔷薇
扁刺峨眉蔷薇
绢毛蔷薇
宽刺绢毛蔷薇
川西蔷薇
玫瑰
扁刺蔷薇
大叶蔷薇
川滇蔷薇
金樱子
龙芽草

《中国藏药资源特色物种图鉴(3)》
《中国藏药资源特色物种图鉴(4)》

内容摘要

    藏医药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医疗实践中形成的传统医学,其在医药理论、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特色,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藏药是藏医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主要采集、利用当地的药用资源是传统医学在药用资源利用方面的显著特点之一。藏医药学起源于青藏高原,藏药材也主要产自青藏高原,其资源物种的构成与青藏高原的动植物区系成分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高原药用资源特征;同时,藏医药学在其发展中也吸纳了部分中医学及阿育吠陀医学等其他民族传统医学的药物,所吸纳的这些药物的基原和药用部位虽然与其他民族医学的使用相同,但这些药物在其炮制加工及临床应用方面却有差异,表现出藏医药学药物来源的多元化、临床应用的独特性;另外,由于青藏高原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不同区域分布的药用资源存在显著的差异,因而各地藏医习用的资源种类(包括不同来源的药物代用品)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研究藏药资源对丰富我国传统药用资源、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藏药资源、保护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与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藏药资源以植物类资源为主,故以此为重点介绍其概况。

  一、藏药材品种与藏药资源

    “药材品种药用资源的概念不同,前者系指医学上临床使用的药物,后者系指可作为药材的基原的动物、植物、矿物分类学上的物种(种类)。由于一种药材可能来源于多个动物、植物、矿物物种(种类),而同一动物、植物物种的不同部位或某种矿物的不同存在状态、加工品也可能作为不同的药材,因而药材品种药用资源在数量上并不一致。药材品种的数量通常以医药古籍中记载的药物数量为参考,而药用资源的种数则根据现代文献中记载的药材基原分类学上的物种(种类)进行统计。

  1.藏药材品种

  我国现存最早的藏医药古籍《月王药诊》(约。720)中收载藏药500700(不同文献记载的种数不同,下同),其中植物药.400余种;成书于8世纪末的藏医药巨著《四部医典》(藏语简称《据悉》或《居希》)中记载了藏药400900种,包括树木类、精华类(植物汁液、树脂等)、湿生草类、旱生草类等植物药;14世纪的噶玛·让穹多吉所著的《药名之海》记载了藏药800余种,涉及珍宝类、石类、木类、草类、动物类等几大

......




精彩内容
钟国跃研究员及其团队在前人对青藏高原药用资源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对藏药资源与藏药材使用现状的调查、品种整理与质量标准的研究等,编撰了本书。本书共收载真菌类及植物类藏药资源物种1312 种,涉及118 科555 属,其中绝大多数种类为仅(或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的物种,尤其是不同地方习用的特色种类,部分种类为产自其他地区或藏医药学与其他传统医学交叉使用的物种。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藏药资源物种的形态、分布、生境、药材名、药用部位、功能与主治、用量与用法等,以期为科研工作者开展藏药资源学、生药学、质量标准、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为医疗机构、制药企业采集(采购)和使用藏药成方制剂的原料药材及药品监管部门开展藏药药品生产与市场监管等提供参考,也可为公众认识藏药,了解藏医药知识、藏药资源物种及其适生生态环境提供资料。

媒体评论
藏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医药理论、诊疗技术、药用资源、药材炮制加工方法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特色,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医药之一。钟国跃研究员从事藏药资源调查研究30余年,通过实地调查、文献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鉴于藏药材品种、基原混乱的现状,他组织专家学者,以特色藏药植物资源物种为核心,考证甄别,并配以野外调查高清彩图,编撰了《中国藏药资源特色物种图鉴》一书。本书是目前首部较为全面系统整理特色藏药资源的彩色图鉴类专著,对藏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合理保护与利用、藏药材品种整理、鉴别与质量评价等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对于丰富我国药用资源、促进藏药资源合理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