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现代建筑: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印度现代建筑: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5.6 6.6折 6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永平,张敏燕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169732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9元

货号8964947

上书时间2024-05-23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汪永平、张敏燕著的《印度现代建筑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喜马拉雅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丛书》将印度现代建筑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现代建筑初期、西方建筑大师实践期、本土建筑师探索期、现代建筑转变期,对四个历史时期内印度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不同类型的建筑及实例、优秀建筑师进行充实的阐述,总结出了当代建筑思潮对整个印度的城市和建筑的影响及意义,为读者了解研究印度当代的城市规划的布局和建筑设计的特征提供认知与参考。本书可供建筑历史、建筑学师生以及文物保护工作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汪永平,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文物局专家,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1984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获建筑历史与理论硕土学位,1994年赴美留学,获建筑设计硕士学位,为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客座教授,1997年回国,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任建筑系主任、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项:”藏式传统建筑研究”(50478004)、“西藏藏传佛教建筑研究”(50678082)、“西藏藏东乡土建筑研究”(50878104)、”西藏苯教建筑研究”(51078181),主持江苏省内多项古建筑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项目,发表古建筑保护与建筑教育论文50多篇。

目录
导言

1.印度概况

2.人文地理环境

3.相关概念的界定

4.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印度古代建筑概述

第一节 佛教建筑类型

1.率堵坡

2.佛教寺庙及佛塔

3.石窟及石窟寺

第二节 印度教建筑类型

1.印度教石窟

2.印度教神庙

第三节 伊斯兰建筑类型

1.清真寺

2.陵墓

3.宫殿城堡

第四节 其他建筑类型

1.阶梯井

2.天文台

小结

第二章 印度现代建筑初期

第一节 独立前的建筑实践

1.雅各布和印度传统元素

2.印度撒拉逊风格

3.撒拉逊风格的突破和新德里规划

第二节 印度现代建筑开端

1.印度的现代主义建筑社会背景

2.王见代主义建筑实例

第三节 复古主义

1.复古主义社会背景

2.建筑实例

小结

第三章 西方现代建筑大师实践期

第一节 劳里·贝克

1.生平简介

2.创作思想的影响因素

3.对环境和人文的关怀

4.对低造价、低技术的追求

5.建筑实例分析

第二节 勒·柯布西耶

1.生平简介

2.昌迪加尔规划

3.在印度的其他建筑实践

4.对印度的影响

第三节 路易斯·康

1.生平简介

2.建筑思想

3.印度管理学院艾哈迈达巴德分院

4.对印度的影响

第四节 其他建筑师的实践

1.约瑟夫·艾伦·斯坦因

2.爱德华·斯通

小结

第四章 印度本土建筑师探索期

第一节 查尔斯·柯里亚

1.生平简介

2.建筑理论

3.建筑实例

4.孟买新城规划

第二节 B.V.多西

1.生平简介

2.建筑理念

3.建筑实践

第三节 拉杰·里瓦尔

1.生平简介

2.建筑特点

3.建筑实例

小结

第五章 印度现代建筑转变期

第一节 公共建筑

1.贾特拉帕蒂·希瓦吉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

2.珀尔时尚学院

3.卡尔沙遗产中心

4.英吉拉·甘地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

5.艾哈迈达巴德泰戈尔纪念会堂

第二节 商业建筑

1.托特屋

2.卡斯特罗咖啡馆

3.公园酒店

4.RAAS酒店

第三节 住宅建筑

1.“安蒂拉”

2.果园雅舍

3.巴尔米拉棕榈住宅

4.塔塔社会科学研究院

第四节 寺庙与陵墓

1.巴哈伊灵曦堂(莲花庙)

2.斯瓦米纳拉扬神庙

3.圣雄甘地墓

小结

结语

中英文对照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 书中建筑师及其代表作品对照表

内容摘要
 《喜马拉雅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丛书》是一套介绍喜马拉雅文化圈内不同国家、地区城市与建筑的丛书。丛书内容的总和即囊括了喜马拉雅文化圈内各国家、地区的城市与建筑方面从历史到发展再到现今的状况,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壮丽的文化图景。
《喜马拉雅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丛书》第一辑包括15册。
《喜马拉雅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丛书》的研究是在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基础上进行的,参与调研的人数多、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研究团队除了掌握了大量极其珍贵的一手资料外,还对国内外在喜马拉雅文化圈的文物保护52作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将之集结成册。这套丛书不仅是对“东方建筑体系”研究的沿承,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下,其成果将有利于丝路沿线国家对相互文化的理解、包容,实现互学互鉴、和平合作。
本书为汪永平、张敏燕著的《印度现代建筑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喜马拉雅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丛书》。

精彩内容
印度从1947 年开始了现代建筑的新篇章。在独立后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印度国内大兴土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混凝土建造的简洁立面、自由平面的现代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印度国内。印度的现代建筑是一部西方建筑师和本土建筑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历史。本土建筑师受西方建筑师影响,发挥本土特色,创造出属于印度的现代建筑;地域主义建筑在印度发展也很出色,建筑师们从本土文化中汲取养分,结合气候环境条件,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新时代下,印度建筑师中出现了一些文化反省倾向,新一代建筑师寻找和关注美学,跳脱了风格限制,设计了新一代更加化的建筑,做出了积极的本土化的实践探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