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帝国的荣光:抗日援朝159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明帝国的荣光:抗日援朝1592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61.27 5.2折 118 全新

库存2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浩白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37865456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18元

货号11614027

上书时间2024-05-23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浩白,1978年4月出生,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学》杂志社常务理事。曾荣获2010年重庆巴蜀青年文学入选奖,著有《盐战》、《抗日援朝1592》(上下)、《司马懿吃三国》(1-5)等历史畅销小说。



目录

第一章 风起日本国

 丰臣秀吉的野心

 血星耀夜

 忍者德川家康

 关白御前大会

 丰臣秀吉决意侵朝

 宋风诊局

第二章 倭寇侵朝鲜

 朝鲜国王寿诞

 明廷惊变

 朱翊钧与郑贵妃

 丰臣秀吉西征方略

 哮拜之乱

 倭寇出师

 败绩尚州城

第三章 大明定策

 努尔哈赤请缨

 朝鲜使臣哭明廷

 倭寇长驱人汉城

 大明定策援朝平倭

 听琴紫禁城

 “黑谷天米”

第四章 会战朝鲜

 柳成龙之谋

 辽东铁骑

 祖承训初战平壤

 死里逃生

 倭寇屠城

 世间已无张居正

 枭雄出阵

 玉碎太阁府

 惊天之谋

 一诺必承

第五章 运筹帷幄

 祖承训血书请罪

 李如松水淹哮拜

 沈惟敬论倭情

 努尔哈赤人京朝贡

 华夷之辨

 国之干城

 郑贵妃巧解《推背图》

 名将论兵

第六章 雄师援朝

 李如松出师平倭

 朱翊钧广济寺进香

 招抚使沈惟敬

 大明雄师入朝鲜

 真假和谈

 三件见面礼

 有文事者必有武备

第七章 喋血平壤

 缓兵之计

 兵临城下

 倭军夜袭

 李如松遣将布兵

 戚家军勇夺牡丹峰

 围攻平壤

 倭寇的绝望

 光复重镇

 开城庆功宴

 捷报入京城

第八章 大战碧蹄馆

 丰臣秀吉的悲与喜

 倭寇增兵

 李如松挥师南下

 狭路相逢

 名将之花立花宗茂

 李如松轻师驰援

 查大受浴血奋战

 两军增援碧蹄馆

 乱战与激战

 增兵与撤退

第九章 进击汉城

 李如松进逼汉城

 目标:龙山粮仓

 龙山大火

 议和之谋

 枭雄对弈

 丰臣秀吉的议和书

 许仪殉难

第十章 大明班师

 申时行告病还乡

 赵志皋深夜访石星

 倭寇求和

 沈惟敬的阴谋

 石星的抉择

 朱翊钧坐困紫禁城

 努尔哈赤的誓言

 下诏班师

 鸟岭退敌

 尾声:跳梁者,虽强必戮



内容摘要

     第一章 风起日本国 丰臣秀吉蓦地从榻席上站起身来,“铮”的一声抽刀出鞘,寒光一闪,竟将面前茶几的一块木角一刀劈落!然后,他阴寒无比的目光盯在地板上那块木角之上,一动不动,口里却一字一句说道:“这次御前会议,用不着再议下去了。此番西征朝鲜、大明之役,本关白认为能赢就一定会赢!谁若再敢有所质疑,便如此木!” 丰臣秀吉的野心 凛冽的寒风扬起层层海涛,在一望无际的沙滩上粉碎开来,溅起漫天飞沫,人们的视野一派迷蒙。 顺着那一片片浪花直望过去,在很远很远的海天相接处,几个黑点若隐若现。许多日本人都知道,那些黑点便是对岸朝鲜国的岛屿了。但他们也仅仅是从别人的传言中知道这一点而已——对于这个一海相隔的邻国,他们从来都不曾亲身踏上它的国土,对那里的风土人情自是陌生得很。 距离海滩三四里外的荒野上,“叮叮当当”的响声此起彼伏,一队队穿着紧身装束、戴着尖顶小笠的日本足轻士卒正拿着钻头、手锤,挥汗如雨地埋头打磨着一块块黑亮如漆的混合土城砖。这些城砖是用最坚硬的黑黏土掺进白石灰,混合着糯米汁搅拌蒸煮,然后加压密实而成的。 “我说,桃四郎,这关白大人为何要在这儿修建一座号称‘最坚固、最壮观、最华丽’的‘名护屋’?”一个胖胖的日本足轻抬起头来,随手揩了一把脸上横流的热汗,有些疑惑地问身旁另一个足轻,“我先前以为,关白大人会把天皇陛下居住的京都修成‘最坚固、最壮观、最华丽’的城池呢!” “犬半助!你没事乱嘀咕什么?”桃四郎头也没抬,一边继续俯身握着手锤、钢钻,专心致志地打磨着自己面前那块黑色城砖,一边冷冷说道,“关白大人颁布的命令,咱们只能一丝不苟地执行,谁也不能多问什么!你还是专心把你手头的这十块城砖打磨好吧!”说到这里,他忽地仰脸看了犬半助一眼,加重了语气说道:“你别怪我没提醒你——关白大人说了:‘一定要把这座名护屋的每一块城砖都打磨得坚不可摧……’” “好了,好了,我不打扰你了!你也别唠叨了……”犬半助讨了个没趣,只得又埋下头弯下腰“叮叮当当”打磨起自己脚下那块坚硬异常的黑色城砖坯料来。 正在这时,一阵震耳欲聋的车马喧哗之声轰然而来,惊得那些正在打磨黑色城砖的足轻士卒们不禁停下了手头的活,纷纷扭头看去。 只见东面那条黄土大道上尘土飞扬,一面面绣着“三株桐”花纹的旌旗迎风猎猎招展。而那些旌旗之下,便是一列列车辆和一队队骑兵飞驰而来。 一看到那“三株桐”花纹旗,士卒们便慌忙丢下手中的铁锤、钢钻,一个个就地埋头伏下身来,也顾不得地上碎石硌得身上生疼,一齐朝着这些马车、骑兵拜迎不起。 “哗哗哗”一阵杂响,那数不清的马车、骑兵一直驰到这个城砖打磨场的周边才停下。在他们众星拱月般的簇拥下,一辆顶上插着五彩描金孔雀翎团扇的马车径自驶到了场地中央。然后,马车的珠帘掀了开来,一位身着金亮缎袍的秃发老者在两名绝美侍姬的搀扶下,踏着八个躬身伏地的武士脊背,就像踩着一块块宽阔的“垫脚石”一样悠然自得地缓缓走了下来。 在场中众人眼里,这个秃发老者已年近六旬,却显得精神矍铄,一双三角眼更如夜空寒星一般灼灼闪光,眼神凌厉得让人不敢对视。在他举止顾盼之际,一股咄咄逼人的气势掩盖了他本人的丑陋相貌。剥去那股戾气的掩饰,他其实是尖嘴猴腮、额角狭窄、颧骨高耸,活脱脱一只瘦猿的模样。 秃发老者双脚刚一落地,便使了个眼色,让搀扶他的那两名侍姬放手退了开去。他整了整衣襟,在那片空地当中负手而立,犀利的目光向四周环视着,仿佛一个凛然不可接近的霸主,那么高傲,又那么威严。 就在那些打磨城砖的士卒们惊疑不定之时,却听那老者身后一列手持长刀的侍卫突然齐声高呼:“关白大人驾到!” 这声音宛如一阵惊雷在士卒们的心头滚滚而过——原来,这个金袍老者就是当今日本国内连天皇陛下都要礼敬三分的关白大人丰臣秀吉! 对于这些士卒来说,有关被日本人誉为“乱世奇男子”的丰臣秀吉的各种传说实在就像神话一般扣人心弦、引人人胜:三十七年前,二十岁的丰臣秀吉还只是织田信长府中一个卑微的奴仆;三十七年来,丰臣秀吉在织田信长的一手提拔之下,异军突起,先后打败了明智光秀、柴田胜家、泷川一益、北条氏政等强宗大藩,收服了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小早川隆景等各方枭雄,终于一飞冲天,成了驾驭诸侯、一统日本的。“关白”! P1-3



精彩内容

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悍然发动针对朝鲜和中国明朝的侵略战争。应朝鲜国王的请求,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毅然派名将李如松出师东征,抗日援朝,血沃朝鲜半岛。对于历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评判。作者采用了《左传》的手法,使谋定于成败之前,以人带事,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战前各方势力的谋略和将领们的机智。在书中,每个人物的形象都是那么鲜明,每个人物的内涵却又那么丰富。万历抗日援朝的胜利,对亚洲格局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作者以如椽之笔,拨开历史迷雾,条分缕析,直击万历战争“命门”,并对其前后中日朝三国的历史走向等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深邃而富有新意。 整部作品气势磅礴,壮怀激烈,带领读者领略历史风云变幻,并蕴含对于历史的精细解读和理性成因剖析,还原历史的真相,深刻的现实关照更是令人感慨深思,颔首称道! 王立群赞其为迄今为止最为精彩的一部反映万历朝鲜战争的作品;此书构思精巧,情节抓人,文笔更是晓畅明快,极具张力,寥寥几句即塑造出栩栩如生。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