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拍惊奇(凌濛初传)(精)/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二拍惊奇(凌濛初传)(精)/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9.58 6.4折 62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标玖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15786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2元

货号11518670

上书时间2024-05-22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标玖,男,1970年出生于山东莒南。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班、解放军艺术学院中青年作家研修班、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不错研修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已出版长篇报告文学《行达最前线》《为了山里的孩子》《为霞满天》(合著)、长篇传记文学《总司令的长征》《吴孟超传》(合著)等。作品曾获中华很好出版物奖、全军文艺很好作品奖一等奖、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总后勤部军事文学奖等。

目录
 引言  凌濛初之“奇”
第一章  古镇书香
第二章  天将降大任
第三章  秦淮河畔竞风流
第四章  情注杂剧戏曲
第五章  致力刻书印刷
第六章  “淹留”北京
第七章  拍案惊奇
第八章  二刻拍案惊奇
第九章  仕途晚景
尾声  余音绕梁
附录一  凌濛初大事年表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引言凌濛初之“奇” “即空观主人者,其人奇,其文奇,其遇亦奇。因取其抑塞磊落之才,出绪余以为传奇,又降而为演义,此《拍案惊奇》之所以两刻也。”这是“睡乡居士”写在《二刻拍案惊奇小引》中的句子。 睡乡居士不知何许人,但他的这段话,可以算是对凌濛初人生经历及小说创作的绝妙评价。 凌濛初的人生充满坎坷和挫折,感情上也有不少艳遇和争议,传奇色彩很浓,可谓“奇人”一个;他的创作以“二拍”有名,可以说代表了明代拟话本创作的优选成就,其中的作品反映了中国十七世纪普通百姓的生活,描述了众多奇人异事,堪称两本“奇书”。 说凌濛初是个“奇人”,当然有很多“非同寻常”之处。 凌濛初出身于官宦世家,聪敏过人,曾因对出妙联被老师称为“奇才”。他十二岁就考取了“秀才”,十八岁又补“廪膳生”,单凭这一点,他不仅在当时当地备受瞩目,即使放在更长的时段更大的范围,那也是堪称“神童”。要知道,历史上能在少年考中秀才的,都不是一般人,比他早的有名神童刘伯温也是十二岁考中秀才,他同时代的神童袁崇焕中秀才时已经十四岁,比他晚的左宗棠也是十四岁。即使能在青年时考中秀才,也是很不容易的,号称“千年完人”的曾国藩,还是考了七次、到二十三岁才考中秀才,而《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五十四岁才在“提学”的照顾下入了学,成为秀才。 凌濛初出生时,他的父亲凌迪知已经五十二岁。他刚刚成年,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和兄长也都相继去世。因此,弱冠之年,他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并与王穉登、朱国祯、冯梦祯、潘之恒等前辈名人交游。他曾在父亲的带领下拜访过有名理学家、户部尚书耿定向,被耿定向“目为天下士”,遂声名大振;他曾上书国子监祭酒刘曰宁,进一步提升了名气,“一时公卿无不知有凌十九者”。 凌濛初感情丰富,也像当时的很多文人一样喜欢“狎妓”,曾与几个妓女亲密接触,并为之写了词曲。在苏州结识的一位妓女追他到南京,不久又被人逼迫离开南京,给他留下了无尽的痛苦和思念,特意为之写了套曲《南吕宫·梁州新郎·惜别》;在南京认识了秦淮妓,一起度过了一段欢歌调笑、诗酒风流的生活,可此妓暴病而亡,又让他很感伤,写出了套曲《南吕宫·香遍满·伤逝》;漫游古都洛阳时,他结识了河阳姬,并让其放弃了青楼的热闹生活,来到南京与他团圆,他因作套曲《南北合套·新水令·夜窗话旧》。这几位妓女都是让他很动情的,又各有特殊性,他才写下了怀念的作品,也才让更多人知悉。他在苏州、南京和北京经常与朋友们一起出入青楼,或许与更多的妓女有交往,只是没有相关记载而已。 凌濛初热衷科举,先后参加了五次乡试,从杭州考到南京,又从南京考到北京,考场换了好几个,却每次都只中“副贡”。年轻时第一次考中“副榜贡生”,那还算不容易,可以直接入国子监读书;六十岁最后一次参加乡试,仍是“副榜贡生”,那就是很失败了。在北京参加完第四次乡试后,他写了《绝交举子书》,发誓再也不参加科举考试了,甚至还发狠说,准备找个地方隐居。可到了花甲之年,他已经以副贡资格谒选了上海县丞,还去参加了一次考试。他对科举如此痴迷,“功名”之心就不是一般地严重了,比《范进中举》中的范进有过之而无不及。 凌濛初虽然科举无名,但总算通过谒选做了官。先是在“经济强县”上海做县丞,又升迁到“民风强悍”的徐州做通判,在每个岗位都尽职尽责,取得了不菲的政绩。他代理过八个月的上海县知县,办理漕运,输粟入都,都圆满完成任务,还根据切身体验,写成了《北输前赋》《北输后赋》;他管理过海防事务,发现当地盐政积弊甚多,就创立了“井字法”,使盐的产量和税收“锱铢无爽”,盐政为之一清。提升为徐州通判后,他分署房村,治理黄河,在沿岸构筑防波堤,有效地阻挡了洪水;他奉命参与镇压农民起义,献《剿寇十策》,官军先行其中五策就连挫对手,望风而降者不计其数;他为了解决农民起义的问题,提出了招抚的建议,并自告奋勇,单骑赶往起义军大营,劝说起义军首领投降,并成功让对方接受了招抚。可是,由于他的领导出尔反尔,农民起义军再度反抗,并直接侵扰他所在的房村。他率众坚守,心力交瘁,绝食吐血,临死还让人扶着与对方对话,让他们不要伤害城中的百姓,最后呕血而逝。 凌濛初以决绝的方式,试图实现他济世救民的抱负和杀身成仁的志节。可是,他为之鞠躬尽瘁的大明王朝,也在他去世后的几个月分崩离析,他的壮举并没得到官方甚至民众的认可。他的领导兼朋友何腾蛟给他写了“文辞播宇宙,比眉山而多武略;忠义贯日月,媲睢阳更著蜚声”的祭联,他的后辈却发出了“一种丹心堪报国,可怜谁识两忠臣”的慨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唏嘘的讽刺,或者说是一个让人惋惜的悲剧。

主编推荐
这是一部风格平实、笔力健硕、充满启发性的传记作品。著作将传主置于晚明社会变迁的大格局中,从个体的视角切入,以清晰的框架、开阔的视野、厚实的史料,对凌濛初富有传奇色彩的生平和著述进行了时代性的梳理和诠释,触碰到了这位小说家人生探索的广度和深度,为今天的读者带来了鲜活的阅读体验。文史专家? 刘彦君凌濛初是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雕版印书家,其著作《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与冯梦龙所著《古今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作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代表,合称“三言二拍”。作者以娴熟的文笔,详尽描写了凌濛初不凡的生命经历。该书着力挖掘凌濛初所在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环境,分析明末时期的人情世事,为读者提供了一部独特的阅读文本。文学专家? 程步涛

精彩内容
     晚明小说家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有影响的古代白话小说。
    凌濛初本是书生,然而,由于半生的曲折坎坷,他选择了印书、创作通俗小说等这些为当时的士人所不屑、所不齿的小道,在文人与商人的身份之间自由转换。本书栩栩如生地向读者展现了凌濛初曲折而精彩的人生经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