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读山海经:多姿多彩的神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少年读山海经:多姿多彩的神话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8.69 5.2折 36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兴诗,刘瑶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55297758

出版时间2020-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11430711

上书时间2024-05-22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兴诗,1931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教授,我国有名的科普学家、史前考古学研究员、古生态环境学研究员,作品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很好出版物奖等。他是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学者、北京大学“北大人物”。



目录

第一章 开天辟地

 女娲功劳大/002

 盘古开天辟地/013

 扶桑树上的十个太阳/020

 上古的天帝——帝俊/023

 第二章 神秘的西王母

 西王母身份大揭秘/032

 孙悟空大闹蟠桃会/040

 周穆王西征/046

 第三章 四方诸神

 南方的火神祝融/054

 东方的春神句芒/059

 西方的秋神蓐收/063

 北方的大神禺强/067

 第四章 英雄赞歌

 夸父逐日/074

 后羿射日/081

 黄帝大战蚩尤/089

 盗取息壤的鲧/092

 大禹治水/096

 丢了脑袋也拼命的英雄/103

 第五章 神奇的精怪

 勇敢的精卫鸟/108

 会飞的怪蛇/116

 人心不足蛇吞象/121

 第六章 古蜀文明的传说

 古蜀国君变成看门兽/128

 鳖灵治水/132

 千年工程都江堰/137



内容摘要
     《山海经》中提到过一个叫女娲的神灵。 这个神灵可不一般,她在我国神话目前是以女性的形象出现的。不过,这个和我们熟知的、温柔美丽的七仙女不一样,她是一个长着人的面孔、蛇的身子的。哎呀!她到底是人还是蛇啊?这样的形貌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动画片《葫芦兄弟》中的一个角色——“蛇精”。蛇精披着美丽的外表,却总是做坏事。可女娲与蛇精接近不同,她来自上古时期,为人们做了不少好事,人们都喜欢她、感激她、敬佩她。关于她的故事,请听我慢慢道来。 女娲总是拖着一个像蛇一样长长的身体,没有一丁点儿变化吗? 不!据说,她一天之内能变化七十次,比现在的人换衣服还快,神秘得不能再神秘了。 有人说:“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女娲可以变七十次,看来他们所拥有的能力差不多呀!” 还有人说:“女娲的变化次数比孙悟空少两次,这是不是说明她的能力比孙悟空差一些呢?” 哎,话可不能这么说。评价一个神灵所具备的能力,不能简简单单地只看他能变化多少次。 孙悟空跟随师父唐僧到西天取经,他有勇有谋,一路上降服了许多妖怪,克服了很多困难,功劳很好大。可女娲做了两件少有、后无来者的大事,别说孙悟空,其他任何神灵都比不上。 女娲做的件事是“造人”。 话说到这儿,我要提问了:“你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吗?” 小读者们会说:“我们是爸爸妈妈生的呀!” “爸爸妈妈是怎么来的?” “当然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生的呀!” “那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又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人类的起源,小孩子们肯定说不清楚。他们的年纪还小,没有学习过“进化论”,不知道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可我们在这里讲的是神话,它是从很久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故事,那时候压根儿就没有人做过相关的科学研究。所以,神话故事得按照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来解读,也就不涉及现代人类学。 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古时候,许许多多有学问的白胡子老先生,全都一本正经地说:“人是女娲娘娘造的呀!” “女娲造人”,这就是千百年来,在现代科学普及之前,人们对人的由来的一种解释。 民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之间压根儿就没有人,只有女娲孤零零地生活在世界上。 唉,她实在太孤独了。 没准儿正是因为孤独,她才开始造人的吧? 女娲是怎么造人的呢? 据说,她一开始比照自己的样子,用黄色的泥土捏了一些小泥人。 这些小泥人做得很精致,经过女娲用神力转化,变成了一个个真正的人。 这么认真地一个个做来做去,很消耗精力。女娲有些疲倦了,干脆拿起一根树枝,然后蘸着泥浆使劲一甩,四处飞溅的泥浆落到地上,就变成了许许多多男人和女人。 女娲对于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那些获得生命的小人儿在她的周围欢呼、跳跃,使她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感到孤独了…… 这个现在我们听起来很离奇怪诞的故事,也不是无缘无故就出现的。每个神话故事的诞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动物的幼崽和自己的妈妈更亲近。小鸡经常紧紧地跟着老母鸡,不理睬神气活现的大公鸡;小狮子更愿意黏着母狮子,很少会乖乖地跟在威风凛凛的雄狮子后面。 人类是不断进化的。尽管原始人也像很多动物那样,依恋自己的妈妈,却没有能力在诞生之初就编出这样一个神奇的女娲造人的故事。 请问:在遥远的元谋猿人生活的时代,会出现这样的故事吗?在遥远的北京猿人生活的时代,会出现这样的故事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我想呀,这个故事应该是几千年前,人类进入母系氏族社会的时候,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而产生的。 女娲做的第二件事是“补天”。 空空荡荡的天空有什么好补的?它又不是什么大棚子,怎么还需要补呢?就算要补,得用什么材料呢?要从哪儿下手呢? 话说到这里,我先向大家说清楚:上古时期,人们的天地观念和现在接近不一样。 古时候,人们认为整个天地是一个大房子。天空就是屋顶,它是用四根大柱子支撑起来的。P2-6

精彩内容

《少年读山海经》是有名地质学家、科普学家刘兴诗趣味解读《山海经》的系列作品,共3册,分别是《千万里江山》《四海有奇闻》《多姿多彩的神话》。全书讲述的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天文、地理、动植物、矿产资源等知识,包含“读山观海”“我的读书笔记”等板块,通过古今对比的方式,向少年儿童讲述古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我国古代典籍中蕴含的科学探索精神,是一部综合性“人文+地理”启蒙读物。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