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9.73 5.2折 38 全新

库存7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莫泊桑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98046

出版时间2018-07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9265067

上书时间2024-05-21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译者序 

 

 无可替代的莫泊桑 

 

我们处于一个文学畸形的时代,处于需要短篇小说,而又盛产长篇小说的时代。

 

细想想,这种状态由来已久。单拿外国文学为例,我国出版的长篇小说名著,当数以百计,而以短篇小说称得上大师级的作家,数来数去,还是那么几个,无非是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茨威格等,再尽量往上加,也达不到两位数。

 

一个明显的事实:写长篇小说的大家,在文学发达的国家,总是人才辈出的,而创作短篇小说的圣手,无论在哪里都难得一见。

 

以19世纪法国文学为例,大师级长篇小说家,至少能列举出雨果、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左拉。然而,短篇小说家大师级人物,也只有“短篇之王”莫泊桑一人而已。

 

多不容易,一个世纪才出一个,还是在文学达到鼎盛的19世纪法国。

 

到了小说成为文学创作主流的20世纪,这种状况并没有改观。在法国,小说越写越长,称长河小说,卓有成就者有普鲁斯特、罗曼·罗兰、杜·伽尔、杜阿尔梅、特洛亚等;但是,真正意义的短篇小说圣手,也只有被称为“短篇怪圣”的马塞尔·埃梅了。

 

究其原因,还不是创作长篇容易而短篇难,而在于长篇凭其篇幅能无限延长,图新求变就有巨大的空间;反之,短篇小说囿于篇幅,求变也没有用武之地,而且三变两变,往往变成中篇甚至长篇,丢了芝麻得了西瓜,何乐而不为呢?

 

这就是为什么,小说越写越长,长篇小说家越来越多,时而聚拢渐成声势,终成流派。况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阅读口味的变化,长篇小说也逐渐取代诗歌,继而引领文学的潮流了。相比之下,优秀的短篇小说,往往是长篇小说大家的余墨。

 

这也就是为什么,短篇小说形成不了独自的流派,短篇小说家只有个人风格,而短篇小说圣手或者大师,只能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了。

 

说来也很有趣,“王”者,孤家寡人也。冠以“王”者,唯莫泊桑一人而已。他虽然也有《一生》《漂亮朋友》等六部长篇,但只能冠以“短篇小说之王”;假使去掉“短篇”冠以“小说之王”,肯定早就被推翻了。世界文学史上那些长篇小说大师,个个都有王者风范,但是谁也不敢称王,恐怕就是这个道理。有什么办法,怪只怪短篇小说苑中无老虎。

 

短篇小说,西文conte,本意就是短小的故事。莫泊桑写了三百多篇故事,无可争议地成为“故事大王”。

 

讲故事,讲俗人俗事,表现人生百态,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也是世俗文学鲜明的一个特点。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就是体现这种文学传统的典范。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在莫泊桑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其文何文?正是市民百姓喜读乐看之文;其人何人?也正是市民意识强的一个人。

 

在著名作家中,莫泊桑不仅是市民意识强的一位作家,还是以市民生活方式过得滋润的一个人。要知道,莫泊桑的父亲曾是银行职员,他本人也在海军当职员多年;父亲因婚外恋而离异,儿子干脆终身不娶,当了一辈子帅哥儿……他的作品许多场景,正是他的生活场景。

 

莫泊桑小说的故事背景,都是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地区,或者巴黎及其郊区。诺曼底是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故乡,而巴黎则是他供职和从事文学创作的地方,写这两个地区的风土世情和各色人物,他自然得心应手。

 

莫泊桑故事中讲述的主人公,大多是小人物,有诺曼底狡猾的农民、慷慨的工匠、受欺凌的妓女和女佣、小职员、小店主、小市民,也有比市民还世俗的破落贵绅、富商、工厂主,以及野心勃勃的政客。例如《项链》中因爱慕虚荣而毁了一生的小市民;《羊脂球》中,有爱国骨气的妓女和软骨头的富商与乡绅,在敌人的淫威面前不同的表现;《一家子》中为争取遗产而大打出手的一家人;《泰利埃妓馆》中去逛窑子而丑态百出的社会名流;《两个朋友》中宁死也不肯将通行口令告诉敌人的一对友人;《莫兰这只公猪》中好色而愚蠢的服装店老板……

 

这些人物构成了法国社会的主体,他们身边发生的故事,便构成世俗社会的万象。这种万象的光怪陆离、色彩纷呈,在任何作家的作品中,都不如在莫泊桑的小说中表现得如此充分。可以说到了19世纪下半叶,法国进入了空前的世俗社会,也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法国社会,在莫泊桑的笔下得到空前的描绘。

 

总之,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三百篇故事中,几乎没有莫泊桑的笔触及不到的地方。他不但擅长讲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故事,还臆构一些怪异的故事,以满足市民阶层的猎奇心理。例如《奥尔拉》,就是以日记体记述了许多怪异现象,让人感到命运受到某种超自然力量的控制。

 

莫泊桑一开始写作,似乎就给自己定了基调,并且一直遵循:每篇作品都要写成生动有趣的故事,写成纯而又纯的故事。他不同于雨果、巴尔扎克、司汤达,也不同于福楼拜、左拉等名家,讲故事就是讲故事,既不是为了表现某个主题,也不借题发挥,长篇大论。他总是带着市民意识和平常心,每次写作都保持这种状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创作生涯仅十年(1880—1890),无论创作思想还是创作风格,都应该是变化小的作家。他就好比一位技艺纯熟的工匠,制造出“众生相”的一个个精品。

 

以三百篇故事而称王,可见这些故事的分量,许多篇目如《羊脂球》《西蒙的爸爸》《项链》《两个朋友》等,都已成为世界名篇。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是自自然然讲故事的典范,也是以世俗故事登上经典殿堂的典范。

 

这里不得不重复许多评家盛赞莫泊桑的话:

 

盛赞他是讲故事的高手,每部作品完全围绕着所讲的故事而剪裁,精心追求故事本身的喜剧性或悲剧性效果。《我的叔叔于勒》读来令人心酸,行文起伏跌宕,忽喜忽悲,家人对于勒的态度也忽爱忽憎;其喜尤显其悲,其爱更增其恨。亲情已如此,人生冷暖便不言而喻。《归来》更是纯粹的人生命运的故事,作者手法之高妙,喜剧性和悲剧性完全融为一体,直到故事戛然而止,读者也难断言其喜其悲。《火星人》和《魔椅》两篇,可以说是超现实主义,在以写实主义为主旋律的莫泊桑短篇小说中,这两篇该算是另类,然而超现实也可能像周期性的彗星,成为封闭的弧线,总要周期性回到现实这个点上。喜也人生,悲也人生;莫泊桑的故事,就是在讲人生。有些故事看似没有主题,其实还是脱离不开人生这个大主题。

 

盛赞他具有双重视觉,观察人情世态细致而深刻,能从日常小事和人的寻常行为中,看出人生哲理和事物的法则。莫泊桑叙事语气生动风趣,善于烘托气氛,制造戏剧效果,放得那么开,正因为有人生哲理和事物法则的底蕴,总是到故事的后才揭示或暗示出来,令人拍案叫绝,这便是作者的高超艺术。例如精品杰作《项链》,为赔一串丢失的钻石项链,赔进去了整个青春年华,十年后再见到女友,正为保住自己的人格而洋洋得意时,女友却坦言那是一串假项链。轻声一语,不啻一声霹雳。人生命运的轻重得失,就蕴含在这个简单的故事中。

 

还盛赞他是法兰西语言大师:他的小说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流畅,堪称法语的典范。借著名作家法朗士的话说:他(莫泊桑)的语言雄劲、明晰、流畅,充满乡土气息,让我们爱不释手,他具有法国作家的三大优点:明晰、明晰、明晰。

 

就连看重创新的安德烈·纪德,也难得给莫泊桑以这样的定位:“不失为一个卓越超群,完美无缺的文学巨匠。”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一生短暂,却留下大量至今还拥有广大读者的作品,三百篇故事,在世界短篇小说名苑中,更是争奇斗艳,雅俗共赏。在生活节奏加快、需要短篇的今天,我们越发感到,莫泊桑是无可替代的。

 

李玉民


【免费在线读】

导语摘要
★莫泊桑作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能通过细致入微的平凡日常,展现变幻莫测的人生张力。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典范。
★中文版本权威,为北大西语系教授李玉民先生法中直译,历经时间的打磨愈发经典。
★孩子们面对大部头作品的入门级读物,拾取精华,删繁去冗,更适合小孩子的阅读兴趣。
★中小学新课标必读名著,扩展视野,了解历史,增长见识见闻。
★作家出版社小书虫系列精选作品,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推荐。
★米色纸张,绿色环保印刷,轻型纸装帧,轻便易携带,伴读好时光。

商品简介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收录了莫泊桑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包括《羊脂球》《项链》《西蒙的爸爸》《一名农场女佣的故事》《两个朋友》等传世名篇。莫泊桑擅长观察人情世态,能从日常小事和人的寻常行为中,看出人生哲理和事物的法则。他的小说语言清新自然,“雄劲、明晰、流畅,充满乡土气息”。其作品曾多次被改编为戏剧和影视作品,一直以来被人们广为传颂。



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法国有名作家,以短篇小说见长,短短一生中创作了近三百部短篇小说、六部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一生》《俊友》《我的叔叔于勒》等。其中《项链》《我的叔叔于勒》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莫泊桑与契诃夫、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译者简介:李玉民,首都师范大学外院教授、翻译家。从事法国纯文学翻译二十余年,译著五十多种。主要译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幽谷百合》《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漂亮朋友》、《羊脂球》等;主编《纪德文集》(五卷)、《法国大诗人传记丛书》(十卷)。他主张文学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创作,译作应是给读者以文学享受的作品。编选主译的《缪塞精选集》获2000年国家图书奖。

目录

目 录

 1??译者序 

 1??西蒙的爸爸

 12??羊脂球

 60??舆?论

 67??一名农场女佣的故事

 91??一家子

 123??项?链

 136??一次野餐

 151??泰利埃妓馆

 185??两个朋友

 196??我的叔叔于勒

 207??归?来

 217??嫁?妆

 226??火星人

 237??魔?椅

 250??一个诺曼底人

 259??皮埃罗

 267??疯女人

 272??复仇者

 280??恐?怖

 288??第二十九床

 304??魔?鬼 

 315??作者年表

内容摘要
    西蒙的爸爸 晌午的钟声刚刚敲过,小学校的大门就打开了。孩子们蜂拥冲向校门,你推我攘,都要争先挤出去。不过,他们并不像平日那样马上走散,各自回家吃饭,而是走出几步就站住了,聚成几堆,开始窃窃议论。 原来,这天早晨,白朗绍特大姐的儿子西蒙入学了。 这些孩子在家里都听大人谈过白朗绍特大姐。在公开场合,大家虽然很敬重她,可是在私下里,他们的母亲提起她,怜惜中总有几分轻蔑。他们受到这种态度的感染,却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西蒙呢,他从不出门,也没有在街上或者河边上同他们一道玩过。因此,他们不认识他,也谈不上喜欢他,只是听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大孩子说的一句话,便又惊又喜,立刻就传开了。 “要知道……西蒙……哼,他没有爸爸。” 那个大孩子讲这句话时挤眉弄眼,一副狡黠的神情,表明他知道老底儿。 白朗绍特大姐的儿子,也走到校门口了。 他有七八岁,脸色略显苍白,穿戴挺整洁,样子腼腆,几乎有点拘谨。 那几堆同学还一直交头接耳,用狡狯而残忍的目光盯着西蒙,正像要搞恶作剧的孩子那样,就在西蒙走出校门要回家的当儿,他们慢慢地围上来,终于把他团团围住。西蒙站在圈子中央,又惊讶又惶惑,不明白他们要干什么。那个散布消息的大孩子一看得逞了,就十分得意,问西蒙: “喂,你叫什么?” “西蒙。”他答道。 “西蒙什么呀?”对方又追问。 这孩子给问得蒙头转向,又说了一遍:“西蒙。” 大孩子冲他嚷道:“名叫西蒙,还得有点什么……西蒙,这不是姓……” 孩子眼泪都要流下来,他第三次回答: “我就是叫西蒙。” 那些淘气鬼哄堂大笑,那个大孩子更是得意忘形,提高嗓门说: “大家都瞧见了吧,他没有爸爸。” 一时鸦雀无声。孩子们都惊呆了,小孩子居然没有爸爸,这件事真离奇,太怪了,简直不可能。他们把他视为怪物,视为违反天理的人,同时他们也感到,自己母亲对白朗绍特大姐的那种始终无法理解的轻蔑,在他们心里增加了。 西蒙则靠到一棵树上,以免瘫倒,他呆立在那里,仿佛被一场无法弥补的灾难打蒙了。他想辩解,但又无言以对,驳不倒他没有爸爸这样可怕的事实。他面无血色,很后索性冲他们嚷道:“不对,我有爸爸。” “他在哪儿?”大孩子问道。 西蒙没话说了,他的确不知道。孩子们兴高采烈,哈哈笑起来。这帮乡下孩子近乎禽兽,这时产生一种残忍的欲望,就像同窝母鸡中,一旦有哪只受了伤,其他几只就会群起而攻之,将其鹐死。西蒙忽然瞧见邻家寡妇的一个孩子,而且他一直看着那孩子同自己一样,也是孤儿寡母过日子。 “你也一样,没有爸爸。”西蒙说了一句。 “胡说,我有爸爸。”那孩子回答。 “他在哪儿?”西蒙反驳道。 “他死了,”那孩子不无骄傲地高声说,“我爸爸,他在墓地里。” 这帮淘气鬼中间,立刻升起一片赞许的嗡嗡声,就好像爸爸葬在墓地里,就抬高了这个同学的身份,从而压垮那个没有爸爸的同学。这些顽童的父亲,大多都是恶棍、酒鬼、窃贼,都虐待妻子。现在,这些合法的孩子推推搡搡,越挤越紧,仿佛要把这个非法的孩子挤死似的。

主编推荐
 1
写虚伪、写贫穷、写苦难。让流淌了几个世纪的忧伤,温柔地开成了一地蔷薇。 
2简短的故事,轻松地阅读,却深刻到你无法忘怀。

3读出社会的味道,扒下面具和皮袍,来看赤裸的人性。

4温柔的故事从他笔下缓缓流出,流入灵魂深处,温柔却冷酷。每个故事读过都要缓很久。

5作家出版社重点出版
 

精彩内容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收录了莫泊桑中短篇小说二十余篇,包括《羊脂球》《项链》《西蒙的爸爸》《一名农场女佣的故事》《两个朋友》等传世名篇。莫泊桑擅长观察人情世态,能从日常小事和人的寻常行为中,看出人生哲理和事物的法则。他的小说语言清新自然,“雄劲、明晰、流畅,充满乡土气息”。其作品曾多次被改编为戏剧和影视作品,一直以来被人们广为传颂。

编辑寄语: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不能轻信教材里那些官方的说法,否则就连基本的思考和判断能力都没有了。名著亦然。莫泊桑的文字美,叙事中隐藏的观点犀利准确,写的是社会和人性的特点,如果读者能够抛却旧有的观点,边阅读边思考,就会真正从名著中取得营养,常读常新。

媒体评论

莫泊桑是十九世纪末法国文坛上zui的天才。

—— 屠格涅夫

他(莫泊桑)不是按照他所希望看到的样子而是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看事物,就能揭发暴露事物,而且使得人们爱那值得爱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

—— 托尔斯泰

应该向莫泊桑脱帽致敬。

—— 恩格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