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洋海军舰船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洋海军舰船志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0.88 5.2折 98 全新

库存14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悦著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964901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13310379

上书时间2024-05-21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悦,江苏靖江人,现居福建福州,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客座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国海军史、舰船史、船政史、甲午战争史的研究与普及,著有《船政史》《甲午海战》《中国军舰图志》等。



目录

序 1

2009 年初版序 4

迷途武士——北洋海军装备的蚊子船 1

引子 1

伦道尔式炮艇 4

“龙骧”“虎威”;“飞霆”“策电” 11

蚊子船热 17

“镇”字号蚊子船 20

龙旗飘零 30

纽卡斯尔的梦——“超勇”级撞击巡洋舰 35

新式巡洋舰 36

“超勇”“扬威” 39

远航英伦 49

英国上空的黄龙旗 53

服役历程 58

失落的辉煌(上)——中国铁甲舰前史 65

“铁甲船不容不购也” 66

布国铁甲船69

英国铁甲船71

丹国铁甲船73

从长计议75

“铁甲船不可不办”76

土国铁甲船78

铁甲之难80

再议铁甲81

失落的辉煌(下)——“定远”级铁甲舰 85

“集二者之长,去二者之弊”85

“遍地球一等铁甲船”92

回国104

铁甲蹉跌111

扭曲的利刃——“济远”级穹甲巡洋舰 119

龟甲船119

“济远”舰125

“聪明谙练”的方伯谦135

战斗历程138

附:“济远”舰遗物打捞出水小记148

碧海忠魂——“致远”级穹甲巡洋舰 155

“阴谋诡计”155

“英厂杰构”158

“穹甲”与“装甲”之辩169

接舰回国171

惟公不生,惟公不死182

最后的旗舰186

铁血骁骑——“经远”级装甲巡洋舰 191

“济远”后续舰191

装甲巡洋舰的诞生196

技术特征199

服役历程208

蹈海惊雷——北洋海军装备的鱼雷艇 221

鱼雷和鱼雷艇的诞生222

鱼雷艇进入中国228

购艇活动继续233

雷行北洋240

蹈海惊雷247

龙腾八闽——“平远”级近海防御铁甲舰 253

钢甲兵船253

初始设计259

北洋海军时代的设计变化268

甲午战争中273

太阳旗下276

殊途同归——北洋海军装备的军辅船 281

旧式炮舰281

运辅舰只289

练习舰297

异路——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海军的外援军舰 305

粤海三舰305

筱荃,少荃312

梦断黄海315

外购南美军舰319

附录 331

北洋海军舰船线图 331

北洋海军主要舰艇性能参数一览表 346

与赫总税司议定购办船炮章程 350

伏耳铿厂造钢雷艇合同 354

中国驻德大臣李与德国士旦丁伯雷度之伏耳铿厂两总办订定铁舰合同 358

伏耳铿钢面铁甲船身程式 364

德海部验铁章程 408

译录与德国伏耳铿厂原定造船草合同 415

译录与德国伏耳铿厂改订造船加附草合同 418

中国驻德大臣许与德国士旦丁伯雷度之伏耳铿厂两总办订定钢制铁甲快船两 号合同 420

北洋海防舰船购造大事记 425

主要参考书目 432





内容摘要

迷途武士

——北洋海军装备的蚊子船

引 子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从广西金田燃起了太平天国起义的星星之火,太平军兵锋强劲,一路摧枯拉朽,横扫东南财赋之区,清王朝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至1860年左右,又风传太平天国骁将李秀成计划全力夺取上海,谋求以此为桥梁与西方国家建立直接联系,希冀得到西方社会对太平天国政权的承认与支持,借此获取包括军舰在内的各类西式武器。感受到这一严峻形势的压迫,清政府内以恭亲王奕诉为代表的一批中高层官僚,运用各自的权能,大声呼吁,决策抢先向西方国家购买新式军舰,以加强水师力量,占取主动,克制太平军,最终实现扑灭太平天国的战略目标。

恭亲王奕诉是道光皇帝第六子,在当时的皇族子弟中,其见识、谋略以及政治手腕均有过人之处。咸丰帝死后,奕诉与慈禧太后联手发动政变,肃清顾命八大臣,开创了垂帘听政的全新政治局面,对内重用曾国藩等汉族官员,平定太平天国起义;对外力保和平局面,逐渐对外开放,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奕诉本人则出任议政王和领班军机大臣,后又兼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权倾一时。由于亲身感受了父兄辈在西方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中的惨痛经历,奕诉对世界局势有较为清醒深刻的认识,思想也较开通,在当时是清廷中枢具体主持洋务自强活动的首脑人物。

在恭亲王的支持推动下,1861年清政府通过在英国休假的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Horatio Nelson Lay),向英国订购了“中国”“北京”“江苏”等7艘西式明轮炮舰,这是近代中国迈出的通往蓝色世界的第一步(与此几乎同步,感受到太平天国军力压迫的江苏地方官员及上海本地士绅,也委托常胜军统领华尔的弟弟亨利·华尔(F.H.Ward)在美国购舰,分别命名“大清”“江苏”“浙江”,后值美国南北战争爆发,3舰被亨利华尔擅自转售给美国北方政府,参加了南北战争)。血液里有着纳尔逊家族遗传的李泰国(李泰国的母亲是英国海军英雄纳尔逊的侄女),在英国政府默许下,将这次购舰活动看作是控制中国海上力量的机会,擅自委任英国海军上校阿思本(Sherard Osbomn)为编队司令,舰队成员几乎全部雇佣英国人组成,并自作主张,单方面制定了绿底黄十字海军旗和舰队规章制度,规定舰队只服从中国皇帝和李泰国的命令,而且中国皇帝的命令必须在得到李泰国的认可后才能生效。这支全由英国人组成的中国舰队,几乎成了李泰国私人部队,史称李泰国舰队、阿思本舰队、吸血舰队等。7艘军舰远涉重洋抵达中国后,清政府对这支不受控制的舰队表现出了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立场,经过反复争辩,最终一举将这支舰队拍卖遣散了事,由此,中国建设西式海军的第一次重要努力随着7舰的散去而破灭。

……



精彩内容

本书是中国近代海军研究书籍中第一本此类题材的作品。这本书既通俗可读,同时又具有学术性,是海军史研究者爱好者的一本北洋海军舰船辞典。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