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现代儿童图画书研究
  • 后现代儿童图画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后现代儿童图画书研究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0.88 5.2折 98 全新

库存2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诺著

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58907197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9905642

上书时间2024-05-21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总序
朱自强
2018 年9 月12 日,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唐兵和原创儿童文学出版中心主任朱艳琴专程来到青岛,代表出版社,邀请我主编一套中国原创的儿童文学理论丛书,我几乎未经思忖,就一口答应下来。这样做,其实事出有因。
上海一直是中国儿童文学的重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儿童文学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步,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贡献不菲。在1980 年代、1990 年代,少年儿童出版社以《儿童文学研究》这份重要杂志,搭建了十分珍贵且无以替代的学术研究平台,为中国儿童文学的观念转型和学术积累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1990 年代,是我学术成长的发力期,《儿童文学研究》上发表了我的十几篇论文,其中就有《儿童文学:儿童本位的文学》、《新时期少年小说的误区》(全文)、《新时期儿童文学理论的误区》等建构我的“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观的重要论文。1999 年,《儿童文学研究》停刊,其部分学术功能转至《中国儿童文学》杂志,我依然在上面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其中就有《解放儿童的文学——新世纪的儿童文学观》《中国儿童文学的困境和出路》《再论新世纪儿童文学的走势——对中国儿童文学后现代性问题的思考》等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话题的文章。
1997 年,少年儿童出版社经过精心策划、深入研讨,出版了“跨世纪儿童文学论丛”,收入《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刘绪源)、《人之初文学解析》(黄云生)、《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彭懿)、《转型期少儿文学思潮史》(吴其南)、《智慧的觉醒》(竺洪波)、《儿童文学的本质》(朱自强)六部学术著作。《儿童文学的本质》是我的儿童文学理论的奠基之作。我以此书较为系统地建构起了当代的“儿童本位”这一理论形态,此后,我的儿童文学研究,基本是以此书所建构的儿童文学观为理论根底来展开的。“跨世纪儿童文学论丛”对我学术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不言而喻。
正是因为有上述因缘和情结,我才欣然答应承担这套理论丛书的主编工作。儿童文学学科需要加强理论建设。“跨世纪儿童文学论丛”出版以后,在儿童文学学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儿童文学的本质》等著作,至今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影响力。我直觉地意识到,时隔22 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再次出版一套儿童文学理论丛书,也许是一件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
为了与“跨世纪儿童文学论丛”形成对照,我将这套理论丛书命名为“新世纪儿童文学新论”。这两个“新”字,意有所指。
在《“分化期”儿童文学研究》(2013 年)一书中,我指出并研究了进入21 世纪的中国儿童文学出现的四个“分化”现象:幻想小说从童话中分化出来;图画书(绘本)从幼儿文学中分化出来;通俗(大众)儿童文学与艺术儿童文学分流;分化出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可以说,新世纪的儿童文学有了新的气象。
学术研究如何应对儿童文学出现的这种新气象?我在《论“分化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及其学科发展》(《南方文坛》2009 年第4 期)一文中说:“分化期既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好时期,同时也是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分化期,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中出现了很多纷繁复杂、混沌多元的现象,提出了许多未曾遭逢的新的课题,如何清醒、理性地把握这些现象,研究和解决这些课题,是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题中之义……”
收入“新世纪儿童文学新论”丛书的八本著作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学术成果。它们不是事先规划的命题作文,而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的自然组稿。本丛书作为一个规模较大的理论丛书,这种自然形成的状态,正反映了儿童文学学术研究在当下的一部分面貌。本丛书在体例上尽量选用专门的学术著作,如果是文章合集,则必须具有明晰的专题研究性质。作这样的考虑,是为了提高理论性。儿童文学研究迫切地需要理论,儿童文学研究比其他学科更需要理论。只有理论才能帮助我们看清儿童文学所具有的真理性价值。
理论是什么?乔纳森•卡勒在《文学理论入门》一书中指出:“一般说来,要称得上是一种理论,它必须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解释。这还不够,它还应该包含一定的错综性……一个理论必须不仅仅是一种推测;它不能一望即知;在诸多因素中,它涉及一种系统的错综关系;而且要证实或推翻它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卡勒针对福柯关于“性”的论述著作《性史》一书说:“正因为它给从事其他领域的人以启迪,并且已经被大家借鉴,它才能成为理论。”按照乔纳森•卡勒所阐释的理论的特征,本丛书的八种著作,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即所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问题的方式,“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解释”,“涉及一种系统的错综关系”。在注重理论性的同时,本丛书收入的著作或在一定程度上,或在某个角度上体现了“新论”的色彩和质地。我指出的新世纪出现了幻想小说从童话中分化出来,图画书(绘本)从幼儿文学中分化出来这两个重要现象,已经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幻想小说、图画书这两种文体的研究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幻想小说研究方面,已有《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彭懿)和《中国幻想小说论》(朱自强、何卫青)这样的综论性著作,不过,儿童幻想小说如何讲述故事,使用何种叙事手法,采用何种叙事结构,这些叙述学上的问题尚未有学术著作专门来讨论。本丛书中,聂爱萍的《儿童幻想小说叙事研究》聚焦于幻想小说的叙事研究,对论题做了有一定规模和深度的研究。程诺的《后现代儿童图画书研究》、中西文纪子的《图画书中文翻译问题研究》(这部著作为中西文纪子在中国攻读学位所撰写的博士论文)是近年来图画书研究中的较为用力之作。这两部著作,前者侧重于理论建构和深度阐释,后者侧重于英、日文图画书中译案例的详实分析,从不同的层面,为图画书研究做出
了明显的贡献。
徐德荣的《儿童文学翻译的文体学研究》是一部应对现实需求,十分及时的著作。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可称得上儿童文学的翻译大国。翻译作品的阅读能否保有与原作阅读相近的艺术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质量。徐德荣的这部著作,较为娴熟地运用翻译学理论,努力建构儿童文学翻译的文体学价值系统,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翻译实践的参考价值。
李红叶的《安徒生童话诗学问题》和黄贵珍的《张天翼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是标准的作家论。这两部专著一个研究世界经典童话作家,一个研究中国儿童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选题本身颇有价值,而对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作家论这一重要研究领域,也有一定的提振士气的作用。
本丛书的*后两部著作是方卫平的《1978—2018 儿童文学发展史论》和我本人的《中外儿童文学比较论稿》。显而易见,这是两部文章合集的书稿。所以选入,一是因为具有专题研究性质,论题可以拓展丛书的学术研究的广度,二是因为想让读者在丛书里看到从1980 年代开始成长起来的学者的身影。
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中国儿童文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对这一发展历程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总结,是中国儿童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在《朱自强学术文集》(10 卷)的第二卷《1908—2012 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一书中,对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儿童文学历史,划分为向“文学性”回归(1980 年代)、向“儿童性”回归(1990年代)、进入史无前例的“分化期”(大约2000 年以来)这样三个时期,而方卫平的《1978—2018 儿童文学发展史论》对近四十年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和艺术发展历程的描述、分析和思考,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学术眼光,呈现出文学史研究的另一种视野的独特价值。如果将我和方卫平的改革开放四十年儿童文学史的研究,两相对照着来阅读,一定是发人思考、耐人寻味且饶有趣味的事情。作为同代学人,阅读方卫平的这部带有亲历者的那种鲜活和温度的史论著作,令我感到愉悦。
我本人的《中外儿童文学比较论稿》是基于我多次出国留学之经验的著述。日本留学,给我提供了朝向西方(包括日本)儿童文学的意识和视野。作为比较文学研究,这本小书值得一提的学术贡献,是从“语言”史料出发,实证出“童话”(儿童文学的代名词)、“儿童本位”、“儿童文学”这些中国儿童文学的顶层概念,均来自日语语汇,从而证明作为观念的“儿童文学”,不是如很多学者所主张的中国“古已有之”,而是在西方的现代性传播过程中,中国的先驱们在清末民初,对其自觉选择和接受的结果。
从“跨世纪儿童文学论丛”,到“新世纪儿童文学新论”,可以看到时代给儿童文学这个学科带来的变化。22 年前,虽然“跨世纪儿童文学论丛”的作者年龄参差不齐,但还是属于同一代学者,然而,“新世纪儿童文学新论”的作者几乎可以说是“三代同堂”,尤其值得一记的是,丛书中的著作,有五部是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形成的,这似乎既标志着学术生产力的代际转移,也显示出儿童文学这个依然积弱的学科在一点一点地长大起来。
儿童文学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一个社会的现代化的水准,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教育的水准。作为具有多维度儿童教育功能的儿童文学,理应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就是说,作为学科的儿童文学的队伍规模,在中国向现代化国家发展的进程中,理应会进一步壮大。
我们期待着……
2019 年10 月9 日
于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


【书摘与插画】

绪 论

 

一种现象:悄悄渗入儿童图画书的后现代主义
色彩斑斓、形式多样的儿童图画书向来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图画书的历史*早可以溯源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古埃及,像《亡灵书》(Book of the Dead)这样的纸莎草卷轴已经开始将视觉图像与文字故事结合在一起。首版于1658年的《世界图解》(Orbis Sensualium Pictus)被学界公认为是“*本真正的图画书”,该书的问世,标志着儿童图画书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儿童文学门类,在儿童阅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和技术进步,及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出版家、艺术家的推进,图画书终于在二十世纪初迎来了它的*个繁荣期,涌现出了像《100万只猫》(Millions of Cats)、《让路给小鸭子》(Making Way for Ducklings)、《小房子》(The Little House)、《逃家小兔》(The Runaway Bunny)、《在森林里》(In the Forest)等一批直至今日还在不断再版,广受世界各地读者喜爱的经典之作。有学者认为,直到二十世纪中叶,现代意义上的儿童图画书才以这些经典作品为标志,确立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形式——一种同时包含视觉形象和语言文字的图书,大多由十几个对页构成,其内容和思想往往针对儿童读者的趣味和接受能力。
随着儿童图画书形式的初步确立,它在儿童文学领域内的地位也不断彰显,人们渐渐习惯了图画书被早期经典作品所确立起来的“甜美”特质。通常来说,它会以文图结合的形式为孩子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个故事往往是相对浅近的,其主题积极而鲜明,其结构清晰而单一,无论文字还是图画,都不太会包含大量复杂、模糊、富有争议性的元素。人们可以放心地从书店挑选任意一本儿童图画书带回家,而不必担心它是否“适合”儿童阅读。
然而,从二十世纪后半叶开始,伴随着图画书出版业的蓬勃发展,人们逐渐发现自己对于这类书的既定印象不断被现实所打破,看似“天真甜美”的儿童图画书悄悄卷入了一场深刻持久的变革之中。1963年,当代图画书大师莫里斯•桑达克(Maurice Sendak)出版了著名的《野兽国》(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以其狂放的想象力、背离常规的表现手法,以及相对来说晦涩不明的主题思想挑战了当时人们对于儿童图画书的传统认知。该书在出版之初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大量批评和审查,很多人担心它不适合儿童阅读。随后,在整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约翰•伯宁罕(John Burningham)、雷蒙•布力格(Raymond Briggs)、安东尼•布朗(Anthony Browne)、阿尔伯格夫妇(Allan Ahlberg & Janet Ahlberg)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创作者不断探索图画书这种艺术形式的表现边界,带来了许多在形式和内容上超越传统印象,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到九十年代之后,以各种方式“突破常规”的儿童图画书作品更是进一步大量涌现,使人应接不暇。例如大卫•麦考利(David Macaulay)的《黑与白》(Black and White)、约翰•席斯卡和兰•史密斯(Jon Scieszka & Lane Smith)的《臭起司小子爆笑故事大集合》(The Stinky Cheese Man and Other Fairly Stupid Tales)、大卫•威斯纳(David Wiesner)的《三只小猪》(The Three Pigs)、罗伦•乔尔德(Lauren Child)的《谁怕大坏书》(Who’s Afraid of the Big Bad Book?)、埃米莉•格雷维特(Emily Gravett)的《大野狼》(Wolves)等等。翻开这些书,我们会看到:锐利杂乱的剪切拼贴取代了柔和清新的淡彩手绘,含混暧昧的文字游戏取代了浅白易懂的平铺直叙,分裂无序的碎片视角取代了清晰单纯的故事框架,模棱两可的文图龃龉取代了线性单一的叙事进程,戏谑反讽的游戏姿态取代了亲切端庄的行文风格,荒诞隐晦的意义解构取代了积极鲜明的主题思想……甚至还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同一本书里到底包含几个故事需要读者自己来判断;故事的叙述者不请自来与故事中的人物不停地争吵;主人公拒绝待在自己的故事里而偷偷跑到画框之外;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被闯入书中的小读者拆解得七零八落;种种设计暗示,书中人物所读的那本书很可能就是此时此刻捧在现实读者手中的那一本;如果读者觉得故事的结局过于残酷,还可以选择作者额外提供的另一种方案……
所有这些,都大大颠覆了我们对于传统儿童图画书的认识,可见,图画书的定义和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需要从某种新的视角,对悄悄渗入到儿童图画书领域内的变革力量加以把握。早在九十年代初,就有一些儿童文学研究者把这些“突破常规”的儿童图画书与当时流行于艺术界的后现代主义联系在一起。大卫•刘易斯(David Lewis)、安•格里夫(Ann Grieve)和克莱尔•布拉福德(Clare Bradford)等人都指出,这些书在令人充满新奇感的表面之下,运用了诸如元小说叙事、自我指涉、拼贴、互文、戏仿、反讽、颠覆权威等一系列常见于成人后现代文学中的创作手法。
当然,针对当代发生在儿童图画书领域内的这种变革,学者们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也有一些人以自己的方式对这些“突破常规”的图画书做出定义。不过总体来说,众说纷纭的理论*终还是构建于“后现代主义”的基础之上,认为悄悄渗入儿童图画书领域内的这股新兴力量正是后现代主义。在西方,成人后现代文学的繁盛期主要在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其深刻持久的影响力在八九十年代之后大规模进入儿童文学领域,创生出了大量如今看来仍使人觉得新颖前卫的儿童图画书作品,并且这一过程直至今天仍在继续。正如图画书研究者丹尼丝•I. 马图卡(Denise I. Matulka)所指出的,《黑与白》等书“开启了后现代图画书的新时代。”像马图卡一样,绝大部分儿童文学研究者直接使用“后现代图画书”(postmodern picturebooks)一词,来指代那些受到后现代主义影响,包含着某些后现代主义元素的图画书。尽管这样做欠严谨,但为方便论述,我们在下文中也将暂时采用这个词汇,对相关概念的厘清还将在后文进一步展开。本书中的“后现代图画书”取“后现代”一词的形容词性质,表示“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一义。

 

相关问题的提出

 

围绕着后现代儿童图画书,有三方面的问题值得探究。*,众所周知,图画书是儿童早期阅读的主要材料,乃至通常被认为是*幼儿阅读的“人生*书”。作为这样一种幼儿文学形式,无论其在艺术手法上如何变幻多端,人们对它的基本期待还是简明、浅显与完整,就像早期的经典儿童图画书一样,不太可能与艰涩、复杂、分裂的后现代主义产生联系。因为不管怎么说,人们心目中的儿童——尤其是幼儿——文学仍然需要与我们所推定的儿童趣味和理解力相适应。
而与此同时,学界对后现代主义理论一个*为直观的印象就是佶屈聱牙、深奥晦涩,后现代理论家常常杜撰新术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青睐充满隐喻和暗示性的文字表述,拒绝清晰直白的逻辑,这使得后现代主义理论迷失在一派晦涩之中。那么,这就带来了一对有趣的矛盾——“佶屈晦涩”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为什么会渗入到儿童图画书领域,影响本来应该比其他文学形式更加“简明浅显”的儿童图画书?这二者之间的奇异结合是出于哪些历史、文化、社会、技术方面的缘故?在整个过程之中,图画书作者的个人因素,以及儿童文学,尤其是儿童图画书本身的特质是否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二,尽管人们能够凭直觉轻而易举地列举出大量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图画书,但却没有任何一本书天生就贴着“后现代”的标签,既然我们要从后现代视域中透析当代儿童图画书的新面貌,就必须要考察后现代图画书具有哪些典型的特征。一些学者已经为此提供了自己的观点,例如大卫•刘易斯总结了他认为后现代图画书所明显具有的五种叙事策略:“打破既定界限,夸张罗列,不确定表述,戏仿,表演性。”米歇尔•安斯蒂(Michèle Anstey)认为,后现代图画书的特征包括:“反传统的故事结构,不寻常的阅读视角,读者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互文性,多种多样的设计。”切丽•艾伦(Cherie Allan)则描述道:“后现代图画书试图混淆高雅与流行文化之间的界线,提高被边缘化的事物的地位,制造不确定性,为异见者提供空间。它通过运用元小说叙事、戏仿、互文、视角转换、复调等后现代文学手法来达成以上目标的一部分或全部。”
从这些言论中可以看出,不同学者对于后现代图画书的特征莫衷一是,这个领域内的研究尚没有一套公认的话语体系。当然,通过上述观点的相互重叠之处,我们也可以隐约地察觉到,似乎有某几种特征对于后现代图画书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因此,第二个相关问题就此产生:既然没有一套可以直接使用的现成学术话语,我们应该怎样来界定研究对象的范畴?到底该从哪几方面来判断一本儿童图画书是否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及其所受影响的深刻程度?后现代主义使得图画书呈现出哪些特殊的面貌,其状态和效果分别是什么?鉴于已有的研究尚未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本书也将进行相关的探究。
第三,在前两方面研究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的问题就是如何评价后现代图画书,或说如何看待它们的价值。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儿童图画书*忠实的读者——孩子和家长们——对这种相对而言较为“新颖奇特”的图画书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虽然带有后现代主义元素的图画书在数量上只占所有图画书的一小部分,在质量上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莫里斯•桑达克、安东尼•布朗、大卫•威斯纳、大卫•麦考利、约克•米勒(Jörg Müller)、罗伯特•英诺森提(Roberto Innocenti)等许多极具分量的当代图画书名家都涉足了这个领域。面对大量匠心独运的大师之作,读者不得不调动全部的想象力与判断力,以应对后现代图画书所带来的挑战。在近年来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的后现代图画书面前,绝大部分读者都发现自己之前的阅读经验开始 “失灵”,甚至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但不管怎样,鉴于儿童文学的特殊性,任何儿童文学范畴内的研究*终都无法回避有关意义的探讨。就像儿童文化专家卡琳•莱斯妮克-奥伯斯汀(Karín Lesnik-Oberstein)所指出的:“不论我们怎么定义‘*’,什么是‘给儿童的*童书’始终是(而且永远都是)*核心的问题。”这也就带来了第三方面的问题,即:既然儿童图画书与后现代主义的联姻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遏抑的潮流,我们应该如何调适自己的认知,全面地认识后现代图画书的价值?如果把这些书看成纯粹的艺术作品,它们的诞生对于整个后现代艺术实践来说有着怎样的启示?而如果把它们看成一个特殊的儿童文学门类,它们对儿童文学,对儿童,乃至对成人又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



 
 
 
 

商品简介

本书将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儿童图画书称为“后现代儿童图画书”,认为它们在艺术手法或思想内涵方面挑战了现代主义的传统话语体系,是对“经典”儿童图画书的颠覆。在此基础上,运用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跨学科的研究方式,着眼于前沿文学思潮和理论视野,对中外儿童图画书进行了整体性关照。论述了当代儿童图画书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背景因素,后现代儿童图画书的混搭、不确定、颠覆等特质,意义与价值,以及对图画书创作、尤其是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启发等相关问题。



作者简介
程诺,1987年出生,女,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博士,现任教于海南师范大学,主要从事儿童文学与儿童图画书研究。曾在《社会科学战线》、《文艺争鸣》、《文艺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与翻译《比较诗学读本(西方卷)》。

目录
绪论
章  奇妙的联姻:后现代儿童图画书的诞生背景
  节  社会思想与物质基础
    一、社会环境与文化思潮的变化
    二、儿童生活与儿童读者的变化
    三、图书制作技术改进与文化产业兴起
  第二节  图画书创作者的个人因素
    一、图画书创作者自己的看法
    二、“后现代”社会氛围中的创作者
    三、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创作者
  第三节  儿童文学及图画书与后现代主义的契合之处
    一、儿童文学的多元性与变动性
    二、儿童文学的边缘性与趣味性
    三、儿童图画书的视觉艺术性
第二章  混搭:肆意跨界的后现代儿童图画书
  节  混搭的艺术:“拼贴簿”
    一、混搭各种艺术手法与媒材
    二、“拼贴簿”式的个人风格
    三、拼贴与后现代艺术的关系
  第二节  混搭各种话语体系
    一、混搭“高雅”与“通俗”艺术
    二、混搭古今:“年代误植”的时空杂糅
    三、混搭各种文类形式
  第三节  跨越虚构与现实
    一、自我指涉的元小说叙事法
    二、七种具体情况分类解析
    三、“混搭虚实”的本质:后现代主义世界观
第三章  不确定:犹疑不定的后现代儿童图画书
  节  不确定的图文符码
    一、图画书中的“能指”和“所指”
    二、“没有能指的所指”
    三、“没有所指的能指”
  第二节  不确定的故事主体
    一、非线性的“反叙事”结构
    二、操纵视角的“谜题”式故事
    三、荒诞的后现代主义故事
    四、充满裂隙的图文关系
  第三节  不确定的故事结局
    一、松散的开放性结局
    二、“罗生门”式的迷局
    三、循环型的尾声
    四、可供选择的结局
第四章  颠覆:出入意表的后现代儿童图画书
  节  颠覆传统内容与题材
    一、哲学问题与抽象概念等“边缘性”题材
    二、传统儿童文学的“禁忌主题”
    三、“后现代化”主题的图画书
  第二节  颠覆传统印象与惯性思维
    一、质疑传统儿童故事中的“绝对真理”
    二、重构并颠覆经典童话故事
  第三节  颠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权力关系
    一、互文性隐喻符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