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重点与难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重点与难点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6.94 2.1折 180 全新

库存5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束永前,孙婧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18971299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80元

货号11017916

上书时间2024-05-20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束永前简介

    束永前,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肿瘤科主任、老年医学科肿瘤科主任、南京医科大学转化学院副院长、南京医科大学肿瘤教研室主任。学术任职:国际肺癌协作组(IAsLc)委员、国家卫计委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专家组成员、巾国抗癌协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巾国医促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肾癌诊疗规范指南专家组成员、中国黑色素瘤诊疗规范指南专家组成员、中国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化疗和靶向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热疗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CsC0执行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靶向分会及胃癌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营养等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生物学会肿瘤生物诊断及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复发与转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18年康复学会肿瘤康复分会主任委员、2018年生物学会分子诊断与免疫治疗主任委员、2018年转化研究院癌症联盟主任委员、省“333”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省政府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卫计委十二五临床医学规划教材一肿瘤学概论编委。

    自1994年开始一直从事临床肿瘤学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工作,重点为肺癌、消化系统肿瘤诊治的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诊治新靶标的研究以及胃癌的早期筛查及个体化治疗的遗传学策略研究。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江苏省科技奖一等奖五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三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两项、江苏医学科技二等奖两项、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项。近年来发表文章150篇,出版专著6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国家卫生部课题、国家“863”课题、省卫生厅重大攻关课题和省科委省教委重大课题等多项科研课题。承担了国际多中心肿瘤新药的临床期研究6余项,国内多中心临床新药期研究50余项,并承担了多项临床期研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细胞培养国家标准第三执笔人。成立了苏州市立医院、苏州九龙医院、江阴人民医院、徐州肿瘤医院、南通第一人民医院、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常州市二院武进人民医院等13家名医工作站。

    参与主编专著5部,主编科学出版社的《肿瘤科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肿瘤学》《实用食管肿瘤诊疗学》《肿瘤靶向治疗药物临床应用方案评价》;东南大学出版社《肿瘤内科相关事件》;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

    孙婧简介

  孙婧,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学术任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0)肝癌专家委员会委员、csc0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csc0翻译小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青委会委员、cAcA靶向治疗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结直肠癌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医师协会工作秘书、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及流行病学专委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是胃肠道肿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的sCI论文12篇,其叶1影响因子大于10分的有1(第一作者)。参编著作3

 




目录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绪论·……………………·……··………………….……………………….(1 1

第一节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定义及相关概念……………………………………(1)

第二节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发展简史………………………………………………(3)

第三节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8)

第四节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展望……………………………………………………(15)

第二章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分子生物学基础…………………………………………(35)

第三章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机制……………………………………….…………..(48)

第一节基因机制……………………………………………………………………48

第二节信号转导机制………………………………………………………………(63)

第三节肿瘤抗原机制………………………………………….…………………”(69)

第四节抗血管生成机制………………………………………………………….”(77)

第五节细胞因子机制·………………………………………….………………….(83)

第六节内分泌机制…………………………………………………………………(86)

第四章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分类………………………………………………………(96)

第一节肿瘤靶向治疗器官水平分类………………………………………………(96)

第二节肿瘤靶向治疗分子水平分类……………………………………………(100)

第五章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策略……………………·……………………….….(117)

第一节肿瘤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药的治疗策略…………………………………(117)

第二节抑制肿瘤血管及新生血管生成的治疗策略……………………………(120)

第三节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策略………………….…………………………“(124)

第四节肿瘤基因治疗的治疗策略………………………………………………(130)

第五节肿瘤免疫调节治疗策略·…………………….…..……………………“(147)

第六节肿瘤细胞因子治疗策略………………………….……………………“(150)

第七节肿瘤内分泌治疗策略………………….………………………………..(155)

第八节肿瘤免疫治疗策略·………………….…………………………….……(164)

    第二篇各论

第六章头颈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193)

第一节疾病概述…………………………………………………………………(193)

第二节分子靶向治疗……………………………………………………………(199)

第七章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202)

  第一节疾病概述…………………………………………………………………(202)

  第二节分子靶向治疗……………………………………………………………(212)

第八章肺癌分子靶向治疗…………………………………………………………(224)

  第一节疾病概述…………………………………………………………………(224)

  第二节分子靶向治疗……………………………………………………………(242)

第九章胃癌分子靶向治疗…………………………………………………………(z50)

  第一节疾病概述…………………………………………………………………(250)

  第二节分子靶向治疗……………………………………………………………(255)

第十章原发性肝癌分子靶向治疗…………………………………………………(263)

  第一节疾病概述…………………………………………………………………(263)

  第二节分子靶向治疗……………………………………………………………(273)

第十一章大肠癌分子靶向治疗……………………………………………………(280)

  第一节疾病概述…………………………………………………………………(280)

  第二节分子靶向治疗……………………………………………………………(284)

第十二章肾癌分子靶向治疗………………………………………………………(290)

  第一节疾病概述…………………………………………………………………(。290)

  第二节分子靶向治疗……………………………………………………………(296)

第十三章前列腺癌分子靶向治疗…………………………………………………(303)

  第一节疾病概述…………………………………………………………………(303)

  第二节分子靶向治疗……………………………………………………………(311)

第十四章淋巴瘤分子靶向治疗……………………………………………………(315)

  第一节疾病概述…………………………………………………………………(315)

  第二节分子靶向治疗……………………………………………………………(323)

第十五章白血病分子靶向治疗……………………………………………………(333)

  第一节疾病概述…………………………………………………………………(333)

  第二节分子靶向治疗……………………………………………………………(336)

    第三篇典型病例

病例1  胃癌·………·………··……·……………………………………………·(340)

病例2肝癌………………………………………………………………………(341)

病例3肠癌…………………………………………………………………··…·(342)

病例4 HER一2(+)转移性乳腺癌……………………………………………(345)

附录一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2013)  …·…………………···…………………………………………一(347)

附录二非小细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耐药处理共识(2015)  …………………(353)

参考文献…………………………·……………·……··……………………………··(356)




内容摘要

第一篇  总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20世纪40年代,随着抗叶酸剂和氮芥类药物的应用,开始了肿瘤化疗时代。在l临床上.对很多恶性肿瘤使用细胞毒类化疗药物有效,但患者同时却要遭受很多痛苦:一方面是由于作用缺乏选择性,导致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有限的疗效;另一方面是导致耐药性的出现。应用传统的细胞毒类化疗药物时,常由于伴有严重的恶心、腹泻及机会性感染使患者衰弱;另外,还可引起一系列长期毒性反应,包括脱发、心脏毒性、关节毒性及记忆损坏。

    以前肿瘤内科学治疗都是依靠细胞毒类化疗药物。虽然继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铂类(顺铂、卡铂)之后又有很多强有力的化疗药物,如紫杉醇、泰索帝(多西他赛)、开普拓(伊立替康)、草酸铂、健择(吉西他滨)等问世,并在各种不同的癌症中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但其性质仍然属于不能分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药物,临床应用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提出了肿瘤靶向治疗的概念。所谓靶向治疗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