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里巴人教你活学活用黄帝内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里巴人教你活学活用黄帝内经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4.62 6.4折 69.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里巴人著,紫图图书出品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9081182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9元

货号11692973

上书时间2024-05-31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中里巴人 1968年生人,长于北京胡同,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祖辈为医,父辈习武,医武相参,广有心得。十余年前开始出版《求医不如求己》系列,开创了中国养生文化的新时代。 “中里巴人”一名,源于春秋战国时的两首古曲《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愿将中国养生文化传遍千家万户。

目录
 “察颜观色”,未雨绸缪 章 身体好不好,一望便知 004 1 健康的五种面部气色 006 2 学内经》,你也能“望而知之谓之神” 007 3 有没有病,除了“察颜观色”,还可查“十九条病机” 章 生病了,先“察颜观色”,再按穴 010 1 震颤、头晕、美尼尔氏综合征——“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012 2 把寒气赶走,是在护肾——“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012 3 愤愤不平,会伤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014 4 身体困、重,小腿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016 5 身上长疮,无名肿痛——“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第三章 身体为什么会出现“酸、麻、胀、痛”? 018 1 身体某些地方发酸,说明气血不足 018 2 身体某些地方发麻,说明气血没通过去 019 3 身体某些地方发胀,说明气有余 019 4 身体某些地方疼痛,说明经络不通 打通经络,“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 第四章 “一通百通” 026 1 打通经络为什么能“决死生”? 027 2 打通经络为什么能“处百病”? 027 3 打通经络为什么能“调虚实”(调情)? 029 4 身体哪里不舒服,经络穴位会向你报警 030 5 穴位怎么按才有效——“气而有效”,酸麻胀痛是信号 033 6 古人起穴名罗万象 第五章 生气伤人不见血:“百病生于气” 036 1 “怒则气上” 037 2 “喜则气缓” 037 3 “悲则气消” 038 4 “恐则气下” 038 5 “寒则气收” 039 6 “炅(热)则气泄” 039 7 “惊则气乱” 040 8 “劳则气耗” 041 9 “思则气结” 041 10 五脏的火调顺了,人的情绪平和了 043 11 上火了,人体自有灭火“” 045 12 人生贵在开心:膻中穴,让你开心开关 第六章 你可以活得好,还能活得长 050 1 大穴既可保命,更能养命 050 2 保命的大穴:人中穴、膻中穴 054 3 关元穴,让你长命 第七章 愿一生没有无妄之灾 056 1 保护好膻中穴,能心梗 059 2 身体里空间的源头:太冲穴 第八章 一旦开窍,你能智慧过人 066 1 开窍——激活身体的潜能 069 2 揉印堂(祖窍穴),再揉膻中穴,能心脑血管疾病 第九章 让孩子茁壮成长的穴位 072 1 给孩子按揉足三里穴,不积食、不发热、不咳嗽 075 2 按揉这些穴位,能让孩子先天、后天一起补 第十章 筑宾穴,排外来之毒 080 1 持“杵”守护,把肾“筑”牢固 082 2 筑宾穴,专门除身体里的细小毒素 第十一章 雾霾无情,经络有情 086 1 按筑宾穴,能排雾霾 087 2 雾霾天,多揉肺经上的天府穴、侠白穴 089 3 吸了雾霾,多喝鱼腥水或白萝卜汤 第十二章 带“风”的都是治病奇穴 092 1 受风后咳嗽、感冒,刺激风池穴、风门穴,比吃 093 2 小腿抽搐,按揉腿上的风市穴能减轻 094 3 脾胃不好的人,吃完饭赶紧揉箕门穴 096 4 章门穴,不仅疏肝,还能健脾 第十三章 常按昆仑穴、尺泽穴,降血压,走路有劲 098 1 脚上的穴位接地气 099 2 想得多,睡不好,用昆仑穴、尺泽穴来解决 第十四章 揉水分穴、璇玑穴,排毒、顺气两不误 102 1 身体新陈代谢的“中转站”——水分穴 104 2 天助之力——璇玑穴 第十五章 人体自有“琼浆”“玉液”——承浆穴、廉泉穴 108 1 什么叫“琼浆玉液”? 109 2 身体如何自产“琼浆玉液”? 圆满人生:“生、长、收、藏” 第十六章 一年分为四季,人的生命也分为四季 114 1 圆满的人生:该生时生,该长时长,该收时收,该藏时藏 114 2 年轻时,要学会“生长之法”;中年后,离不开“收藏之道” 第十七章 衰老是大部分慢病迁延难愈的根源 118 1 人老是脚和头先老 119 2 经常做“小孩蹲”,能让脚、腿的气血充足 1 3 每天用全脚掌着地的方法散步,也能防止脚衰老 1 4 坠足法,更是防止脚衰老的好方法 122 5 好好“磕头”:让你美丽的快方法 第十八章 要想老得慢,坚持做“防衰老三部曲” 126 1 过度锻炼,反而老得快 126 2 减缓衰老,从“推腹法”“跪膝法”“壁虎爬行法”开始 第十九章 徒手祛鱼尾纹、肿眼皮、大眼袋 134 1 上眼皮肿,用“取嚏法”来消除 135 2 有鱼尾纹,用手指肚梳耳朵后边侧面和太阳穴 136 3 眼袋重、脖子松弛、胸部松弛、肚子松弛、大腿上的肉松弛怎么办? “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让五脏强壮 十章 如何让肺不衰老? 142 1 皮肤是否润泽、有弹,都是肺在管 143 2 要想眼白不混浊,好好调肺行 143 3 要想自律强,把肺气调理好 145 4 肺是敏感、娇嫩的器官,必须得养 十一章 把肺气养好 148 1 中医里带“天”字的穴位通常跟大脑有关,有巨大的能量 150 2 嗓子痒,有痰,想咳咳不出来,用“取咳法” 152 3 只要肺气一旺,皮肤马上会紧致 152 4 肺气旺,自然让人肃然起敬 十二章 如何让肝不衰老? 156 1 要想防衰老,肝必须保持很强的再生能力 156 2 肝血足,眼睛才有神,白头发才少,才不掉发,走路才不累,手才有劲,手指头才灵巧 157 3 “肝者,罢极之本”:透支不如储备 158 4 年轻态的标志:“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 十三章 这样做能让肝不衰老 162 1 “足受血而能步”:经常健步走,不透支,无形中在养肝 162 2 “掌受血而能握”:把手使劲攥成空拳,张开,再使劲攥住, 经常这样做能养好肝 163 3 “指受血而能摄”:用大拇指肚使劲挤压食指肚,再挤压中指、无名指、小拇指肚,也能养肝 163 4 “空手抓蝴蝶”能锻炼韧带、筋,练了筋练了肝 十四章 调理膀胱经上的哪些穴位能补肝? 166 1 调理膀胱经能养肝 167 2 按揉腿肚子上的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腿不抽筋,走路有劲,腰、脖子也舒服 169 3 腰扭伤了,脖子落枕,睡不好觉,用大拇指指节的侧面揉膀胱经上的申脉穴,很快见效 170 4 拨胆经的阳陵泉穴,用“跪膝法”,更是调筋、养肝的大法 171 5 神态老了,才是真正的衰老 十五章 如何让心不衰老? 174 1 心是人的命,要从精神和生理两个层面来养 176 2 经是心的保护神 177 3 经常攥拳,能给心以力量 178 4 无名火大,揉少海穴;无名肿痛、神经痛,揉青灵穴 十六章 哪些方法能长久强壮心脏? 180 1 转手腕,可以防止阿尔茨海默病 181 2 多揉大陵穴,再掐人中穴,嘴里不会有味了 182 3 为什么心惊会胆战? 184 4 想阳气十足,强心壮胆,常揉辄筋穴、渊腋穴 十七章 如何让肾不衰老? 188 1 脑髓有余,人身轻如燕,精力好 189 2 想出人头地、自强自立、智慧过人,要好好养肾 190 3 发落、发白、骨不强,强骨关键 191 4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能减缓衰老 十八章 如何养肾才能真正有效? 194 1 肾有问题,四肢容易发冷,内有恐惧 196 2 不管是待人接物,还是生活工作,要吝啬自己的气血、精力 197 3 安心定神,才能补肾养肾 十九章 如何让脾不衰老? 0 1 减肥是减什么?主要减赘肉 1 2 每季后十八天,补脾健脾好时机 2 3 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专门为心肝肺肾服务 3 4 脾是“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第三十章 使用哪些经络穴位能养好脾胃? 6 1 脾得先补好,才能进补;如果脾不好,会导致虚不受补 7 2 要想健脾,揉五脏的原穴 8 3 如果你觉得脾有点儿堵,揉六腑的合穴 212 4 “少吃多得味,多吃活受罪”“劳倦伤脾” 212 5 健脾,其实是在戒贪 第三十一章 养脾胃,用“推腹法”;补肝肾,“敲带脉” 216 1 通经络无非是通心肺(上焦)、脾胃(中焦)、肝肾(下焦) 217 2 调身体,实际上是调“三焦” 218 3 你能找到一个穴位的真实感觉,其他的能触类旁通 第三十二章 你嘴里发出的声音能保养五脏 2 1 强壮脾、能,离不开“哼哈二将” 223 2 嘴里经常发出什么声音能保养五脏? 每天看上去都神采奕奕:好好养神 第三十三章 人为什么会耗神,因为心不安、心不定? 230 1 人为什么要养神? 231 2 五脏各有其神,养神的关键是互不打搅,各安其位,各尽其能 232 3 把气血集中在丹田,能产生灵感 236 4 聚精会神防衰老,腹脑使劲蹲着走 魂要守舍:好好睡觉 第三十四章 气血是人的“粮食”,精髓是人的“种子” 242 1 睡不好会伤“老本”——精髓,人老得快 243 2 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是长精的时间;凌晨一点到三点是长血的时间;凌晨三点到五点是长气的时间 244 3 每天揉十个脚指甲,能睡得踏实——引血归肝,让魂守舍 好好减压 第三十五章 人体自有“减压阀”——经络 250 1 压力大,身体出问题了,先调节身体还是情绪 253 2 学会把不平之气转化成身体的正能量 第三十六章 减压的智慧 256 1 艾灸哪个穴位可以减压? 257 2 走路时多想“安步当车”“闲庭信步”,在家闲坐时多多跪坐 257 3 按劳宫穴能安心,按太冲穴能消气 任何运动都不能疲劳 第三十七章 选择适合自己五脏天赋的运动 262 1 好运动的标准:运动完了以后,你的身心都愉悦 263 2 跑步锻炼肺 263 3 蹲着能补肾,跳跃能强肾 265 4 强心去登高 266 5 ——静下心来坐(跪坐、盘腿坐)养脾 267 6 散步有利于 267 7 走路分快走和慢走——快走强肝,慢走强经 第三十八章 拉筋是好的运动:“筋长一,命延十年” 270 1 好好拉筋,既能又能化瘀 270 2 把膀胱经拉开,筋得到了养护 271 3 拉筋不仅要拉腿后边,还要拉后背的筋 272 4 拉筋实际上养的是五脏 第三十九章 “站如松”能带给你什么好处? 274 1 练成“站如松”的秘诀:“虚灵顶劲”“气沉丹田”“脚底生根” 275 2 练“虚灵顶劲”的时候,想象“大漠孤烟直”的意境 275 3 练“气沉丹田”的时候,想象“长河落日圆”的意境 276 4 要想“脚底生根”,先练好“气沉丹田” 第四十章 “坐如钟”——人只有坐得住,才沉得住气干成大事 278 1 “坐如钟”:心要空,才能坐得稳 279 2 古人说的坐是席地而坐,是跪着,也叫金刚坐 280 3 经常“坐如钟”,腿有劲,血压正常,精力旺盛 第四十一章 走路“行如风”,睡觉“卧如弓” 282 1 “行如风”不是风风火火,而是“和风细雨”似的走路 283 2 “卧如弓”(右侧卧,腿微曲),能睡得深 283 3 有觉知地睡觉,醒后会精神 第四十二章 用气不用力,人会保持年轻 286 1 如果我们会用身体里的气,不会磨损肌肉、骨骼,保证身体少耗费 287 2 深呼吸的好处是什么,如何有效地深呼吸? 春夏秋冬的活法:四气调神 第四十三章 春三月,一切为了“生” 292 1 神定了人才能长寿 292 2 做一切顺应“生”的事,万事大吉 294 3 春天没养好,到夏天会阳气不足 第四十四章 夏三月,一切为了“长” 296 1 夏天是表达爱的季节,英雄要有用武之地 298 2 夏天没养好,到了秋冬身体和格会变得忽冷忽热 第四十五章 秋三月,一切为了“收” 300 1 中,秋天相当于黄昏的时候 301 2 秋天怎么睡觉?“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301 3 心态平稳,秋天的肃杀伤不到你 302 4 如果你的贪欲太多,都收进来,后吸收不了,还会害了你 第四十六章 冬三月,一切为了“藏” 304 1 人要想强壮,首先得身体“火力”强 307 2 先天火力不足的人怎么做能让火力更大? 307 3 人要强,得脊椎强;脊椎要强,得命门火旺 309 4 长强穴可以让火烧得更旺点,持续更久 第四十七章 春夏要养人体的“树干”,秋冬要养人体的“树根” 312 1 秋冬要保养人体的“树根” 313 2 受寒容易伤肾 314 3 冬天,心情不要过于张扬,要收敛 314 4 冬天不要做流大汗的运动 315 5 冬天补肾的运动——蹲着走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运用《黄帝内经》指导我们如何获得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养生书。 如果身体有问题,可以采用《黄帝内经》里的“察颜观色法”,比如,健康的红脸气色“如白裹朱”——红中透润,不健康的红脸气色“如赭”——铁锈色…… 根据《黄帝内经》中“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人体哪里有问题,都可以通过探查、疏通经过此处的相关经络来调理。 我们将自己身体上神奇经络和穴位的作用发挥到ji致,能够保健身体,调治疾病;更能自我体检,预防疾病,对抗早衰;还能以经养心,让自己每天精神良好,自信无惧,改变自己的命和运! 活学活用《黄帝内经》,你才有能量求医不如求己,一切自有天助。



主编推荐
   决定自己命和运的健康经典   十余年前,中里巴人老师的《求医不如求己》经典之作将中医养生的智慧分享于千家万户,已让超过一千万的朋友们省下了不菲的医药费,找到一条让身心变得强大的通途,重要的是,获得了对生活的满满自信。   如今,中里巴人老师将自己从不惑之年到知天命之年间的养生之秘口传心授,为大家奉上《中里巴人教你活学活用黄帝内经》。经络养生离不开黄老之学,中里巴人老师将《黄帝内经》《道德经》之精髓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用于消除身体上的病痛和隐患,驱散精神上的恐惧和迷惑,享受快乐自信的人生——生命是自强不息,健康是心想事成。   中里巴人给当代人的实践版《黄帝内经》   阅读本书,您将获得:   1.《黄帝内经》里的望诊秘诀:“察颜观色法”;   2.身体出现“酸、麻、胀、痛”预示了什么问题;   3.学习经络养生的好处:“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   4.“百病生于气”的根本原因和经络调理法;   5.您可以活得好,还能活得长的保命、长命的大穴护持之道   6.一生远离无妄之灾的秘诀;   7.如何开窍的智慧;   8.让孩子茁壮成长的奇穴;   9.专排身体内毒和雾霾之毒的神穴;   10.调理多种常年身体不适的奇穴;   11.适合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养生之道;   12.延缓五脏衰老的秘诀;   13.不分心、不耗神、不失眠的方法;   14.减压之道;   15.运动之道;   16.行走坐卧之道;   17.用气不用力之道;   18.春夏秋冬的活法……   求医不如求己,能自助便有天助   经络养生很简单,三岁小孩都能学会,八十岁老人也能掌握。通过人人都可以学会的经络和穴位养生,将其作用发挥到,身体,调治疾病,轻松调养,迅。   学会经络养生,可以决定自己的命和运。身体强健、精神安宁,在生命长河中将会立于不败之地。 

精彩内容
   健康的红脸气色“如白裹朱”——红中透润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为什么“望”排在位呢?“望而知之谓之神”——看一下病人的气色,能知道他有什么问题。   那这个怎么入手呢?怎么才能知道自己身上到底有没有问题呢?其实,《黄帝内经》中说得很清楚,如果你想望出一个人有什么问题,得先知道什么是正常气色。   人的气色一般分为红、黄、青、白、黑五种。虽然人的脸色各种颜色都有,但主要还是分为这五种。   正常的红脸气色应该是“如白裹朱”——拿一块白丝绸裹着红朱砂。朱砂是什么颜色?朱砂是朱红色,又很鲜亮,拿着白丝绸裹上红朱砂,给人的感觉是红中透润,这是形容人脸色好。当然还有其他说法,比如面似晚霞,红中透润之,红中得透润,有光泽了,便是好的气色。   什么是红脸病态的气色呢?是“如赭”。赭,赭石的色——铁锈色。   健康的白脸气色“如鹅羽”——白中透亮   什么是好的白脸气色呢?“如鹅羽”。“鹅羽”是鹅的羽毛,鹅在湖面游来游去,远远看去,毛色白中透亮。如果脸色是这样,给人的感觉健康,而且。   “不欲如盐”是说脸色不能像海盐一样白中透灰,这属于病色。   健康的青脸气色“如苍璧之泽”——青色的玉石,青中透润   健康青脸的气色是有点儿发绿的颜色——“如苍璧之泽”,“苍璧”是淡绿色的玉。   “不欲如蓝”的“蓝”大概是一种蓝色的染料被风吹干了的颜色,不润泽。   健康的黄脸气色“如罗裹雄黄”——黄而明润   健康的黄脸气色是“如罗裹雄黄”。罗是什么?素罗帕,一块白手绢裹着雄黄(雄黄是一种矿石,橘黄色,鲜亮;也是一种,据说能辟邪,能驱五毒五虫),呈现出一种润泽感。   “不欲如黄土”说的是面色如土,都土黄色了没有光泽了,发暗。   健康的黑脸气色“如重漆”——黑中透亮   黑脸只要润泽也有好的面色——“如重漆”,比公,那是“好”的黑脸。什么叫“重漆”?你给品质好的实木家具染黑漆,染了一层,觉得不够亮,接着刷了五六次,刷得锃亮,是“重漆”,这样的黑色是健康色。   什么是不健康的黑脸气色?“不欲如地苍”。“地苍”指的是地的表面颜色,即暗黑色,上面还有尘土,这是病色。   如果你知道什么是健康色,什么是病色,一看人们的面色,能知道他哪儿有问题。   《说唱脸谱》里唱到“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说的是人的这五种面色。当然现实生活中这么典型的人可能比较少。   一般来说,面色会互相掺杂。   如何看出病态呢?比如,一个人的面色发青黑,主痛,这人有痛证;还有黄赤主热,是有火了,黄还主湿;还有白色主失血、主寒……   学内经》,你也能“望而知之谓之神”   可能有人会认为前面这些介绍还是比较笼统,想知道具体细致的内容。比如自己一看脸色能知道五脏有什么问题,甚知道胳膊、腿有什么问题。其实,古人早把这些问题想好了,在《灵枢·五色》中,把人的各种病对应在脸上的位置都写出来了。   《灵枢·五色》中说:“明堂者,鼻也。”鼻子叫明堂,我们看一个人的鼻子,知道他的身体可能会有什么问题。   比如,两眉之间主肺;两眼之间主心;鼻梁正中间主肝;鼻头主脾;鼻唇沟主膀胱和生殖系统……   实际上,所有的观察都没有之规,只是一个提醒。你突然感觉自己与平时不一样了,有变化了,不管是气色的变化还是长了什么东西,都是一个早期的警示。我们通过观察面相,可以防患于未然,看到一些小的端倪,找到背后的大隐患,做到及早。   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察颜观色”,了解身体初步的健康状态。当然,再细致的是医生的事,是高明医生的事。咱们普通人从主要方面去找。   如果你以后想“望而知之谓之神”,得通过反复的学习和实践。这是《黄帝内经》里简单有效、切实可用的“察颜观色”法——“诸病于内,必形于外”。《灵枢·本藏》中岐伯也说了这样的话:“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说的都是一回事——通过疾病的外部表现,得知身体内部的问题。   当然,“察颜观色”法只是诸多察病方法中的一个。   得偏头痛时,请爱你的人用手指肚帮你梳头   现在,患偏头痛的人有很多,有时痛在太阳穴,有时痛在眼眶周围,这可能是胆经和三焦经不通导致的。   有一个很方便、快捷的调理方法,是梳头。   梳头时,有一个技巧——患偏头痛的时候,不能自己梳头,得找别人帮你梳。这个人不是你平时惧怕的、一看到紧张的人,而是让你感觉很放松、很亲切,又愿意帮助你的人(或是你的母亲,或是你的爱人,或是你的孩子)。梳头的人要把指甲剪平,用手指肚来梳,而且手不能冰凉,要是一双温暖的手。   偏头痛主要是紧张焦虑造成的,一紧张血管会拘挛,像乱麻一样纠结在一起。你的手是紧张的,梳自己紧张的头,会越梳越紧张,等于在拽这团乱麻。   换一个的人帮你梳头,效果不一样,你马上会觉得别人帮你梳头的舒缓节奏跟自己紧张焦虑的节奏不同,梳一会儿,心态也平和了,一平和会马上放松,一放松,头部的血管也会松弛下来。不拘挛、不紧张,头痛很快会缓解。   当我们信赖的人给自己梳头时,一两分钟之内,疼痛会减轻,像风吹云散、风过雪化的感觉。   这是一个管用的方法,你偏头痛时不妨一试。   打通经络为什么能“决死生”?   《黄帝内经·灵枢·经别》里有一句话是专门说“决死生”的:“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人之所以生”,得靠能量,是经络给人能量,人生存靠的是经络的动力。   “病之所以成”,病为什么生成了?因为经络不通了。   “人之所以治”,为什么人能自己,可以养生,可以自强不息?是因为经络通天,可以接收老天的能量来帮助自己,它的能量是源源不绝的。   “病之所以起”,起是起色,是好了。病之所以能好,都是因为把经络打通了。   “学之所始,工之所止”,甭管治病还是养生,从经络开始学,学到后,把经络打通了,病止住了。失去经络没有本了,经络是人的命。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生命是由经络决定的,经络是老天赋予你的本来有的东西。你把握了经络,把握了命运。什么叫把握经络?知道它怎么治,知道它怎么通,知道怎么防止它不通,这是“决死生”,因为经堵住死了通着生了。   为什么经络有能量?没法问为什么,无所来无所去,这不是咱们当下能知道的。像有人问,为什么山楂能消食?因为它有什么什么酸。为什么酸能消食?因为酸能够消化。为什么消化能消食?它有酶。   说酶能消食和说酸能消食,其实是一样的,只是换个名而已。他说酸能消食,你说酸里面的酶能消食,我说山楂能消食,没什么区别,都一样,都是平行的。只是一个说得大点儿,一个说得小点儿。   头顶常揉,强肝提神   头上有哪些大穴呢?   头部本身是人体能量聚集的地方,道家讲究“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等,是说精气神终都要汇聚到头上。虽然是道家的一些玄妙语言,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离奇的东西。   比如说头顶的百会穴,是一个调动身体能量的大穴。肝的能量在这里聚集,因此人觉得自己没劲了,提不起精神的时候,揉揉百会穴。如果你的头发是散着的,可以拿手把头顶上的头发攥一攥,然后轻轻往上带一带,能提气——提肝的能量,一提气人马上精神了。   有时感觉百会穴里边好像发钝,有东西堵住了,攥上空拳,敲一敲、打一打。有时人会不自觉地有这种下意识的行为——拍拍头顶、拍拍额头,好像没开窍,拍一拍开窍了。   人的头部确实是个宝,你揉哪个位置都能开窍醒神。   给孩子按揉足三里穴,不积食、不发热、不咳嗽   有些妈妈给我留言,说盼望孩子能够健健康康成长,孩子身体一有点不寻常,会担心,想为孩子做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想揉揉穴位,也不敢随便揉,不知道揉哪些穴位对孩子的健康有好处,而且怕揉错了对孩子的身体产生副作用。   现在跟你说说几个能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的大穴,让父母揉着这些穴位,心里也踏实,充满自信。   孩子身体上有没有这样的穴位呢?其实到处都有。但咱们不用找太多,因为“少则得,多则惑”,知道的穴位太多,可能反而容易迷惑。   个是足三里穴,它是调理孩子脾胃好的一个穴位(孩子脾胃出毛病了,按这个穴位会更敏感)。   孩子经常会出现积食的毛病,一旦吃多了不消化,肚子会经常堵胀,还容易生痰,再受点风寒,容易感冒、咳嗽。因此,你经常揉孩子的足三里穴能帮孩子调理脾胃。   壁虎爬行”法对孩子的脾胃也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如果你有兴趣,孩子也觉得好玩,不如经常在家里的地板或床上一起做“壁虎爬行”,这对孩子的脾胃来说,可以起到长久有效的养护作用。   想得多,睡不好,用昆仑穴、尺泽穴来解决   昆仑穴怎么才能发挥比较好的作用呢?比如你拿大拇指摁脚后跟窝这块,松松垮垮的没什么感觉,这时候找一个小的真空罐去拔,如果一拔掉,怎么办呢?可以在拔罐的地儿抹点润滑油,每天拔一拔,气能引下来。   如果拔了五天了,还是一拔罐掉,证明气离昆仑穴还比较远,得一点一点往下降,先得沉到肚子里来,然后引到膝盖上,后才能引到脚上。   昆仑穴虽然是一个好穴位,但关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